发热怎么分型
发热怎么分型
【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 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fever-type)。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也常不同。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图1-4-1)。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图1-4-2)
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图1-4-3)。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图1-4-4)。
5.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图1-4-5)。
6.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图1-4-6)。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
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分型是什么
1.病史 有无高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烦渴、恶心、呕吐及神志迟钝等症状,有无典型的五期过程,(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2.体检 应注意血压,有无面、颈、上胸潮红(即“三红”)、酒醉面貌,有无球结膜红、咽红、舌红、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有无腋下、上腭、结膜及躯干小出血点、休克和意识障碍现象。
按临床病情轻重早期分轻、中、重定度,晚期则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与危重型定型。此外,还应注意隐性感染。一般具备流行病学资料、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中毒征,及异常淋巴细胞7%以上或尿蛋白(++)以上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如特异性血清学检查阳性,则可确诊。
登革热有哪些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d,但通常为4~8d。按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标准,将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典型登革热,临床上又可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热。至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实际上是登革出血热的两个临床类型。
典型登革热
1.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热和眼球后痛,24h内体温可达40℃。同时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关节痛,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早期已可见。儿童病例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
发热持续2~7d。部分病例于起病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d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感觉常需数周后才能完全康复。
2.皮疹于病程3~6d出现。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等。同一患者可见不同形态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3~4d。
3.出血 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5~8d。
4.其他约1,4病例有肝肿大,黄疸不多见。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伴有休克。
轻型登革热
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一般不出血,但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短(1~4d)。临床上类似流感。此型病例在流行时期多见,通常不就诊或不住院治疗而被忽视。
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烦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等脑膜脑炎表现。
杠板归的功效与作用 利湿退黄
杠板归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可用治湿热黄疸。本病多因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液外泄,浸渍于肌肤而发黄。临床常见:目黄身黄,黄色鲜明,或见发热,口渴,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便深黄或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本品苦寒,清肝胆湿热,分利湿热从小便而去,则诸证自除。
一个月宝宝体温正常值 一个月宝宝体温多少为发热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即认定为发热。
以腋温为例,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宝宝发烧了,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持续高热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
发烧了要不要多穿点衣服
许多家在有此疑问,特别是有些爷爷奶奶生怕孩子再着凉,不管孩子舒不舒服只管家衣服,把孩子包的和粽子一样。此举尽管爱意浓浓,却并不可取。
孩子发热分两个阶段,在体温上升阶段,孩子会觉得冷,严重的会出现手脚冰冷浑身颤抖;在体温达到最高峰后就进入一个持续发热及后续的体温下降阶段,此时孩子开始感觉浑身发热,表现为四肢温热、颜面甚至全身皮肤潮红发热。民间俗称的“打摆子”便是典型表现。
风湿热的临床分型
1、暴发型
本型多见于儿童,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常因严重心脏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肺炎等于短期内死亡。此型在国内已少见。但在西方国家,由于过去很长时间无新发病例,人群免疫力下降,近年报道有本型病例发生。
2、反复发作型
本型最常见。在复发时具有重复以往临床表现的特点。复发常在初发风湿热后5年内可能性最大。
3、慢性型(或称迁延型)
病程持续半年以上,常以心脏炎为主要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症状缓解和加剧反复交替出现。既往有心脏受累,特别是有心脏增大或瓣膜病者发生率较高,但亦有为初发风湿热者。
能坚持继发性预防和足够疗程抗风湿治疗者预后较好,放弃预防及治疗者预后较差。有统计约1/3瓣膜受累的慢性型患者,因放弃预防或治疗不坚持而于6年内死亡。
4、亚临床型(隐性风湿热)
本型一般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有时仅有疲倦乏力、面色苍白、低热、肢痛,可有咽痛或咽部不适史。查体仅发现有颌下淋巴结压痛(提示近期有过扁桃体炎)。
婴儿体温多少算正常 婴儿体温多少为发热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即认定为发热。以腋温为例,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持续高热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
体温低于35℃称体温过低,常见于休克、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立即就医。
组织细胞增殖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可以通过x射线、CT扫描、MRT、超声波检查、下肢淋巴造影、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肝脏活检等,有助于分析症状和临床分期;
2.尽早提取肿大淋巴结活检,结合相关的病理学检查,一般可作分型确诊否认依据;
3.进行骨髓检查有利于确诊和临床分期;
4.全身症状: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疲倦乏力、消瘦、盗汗自汗、皮痒、进行性贫血等症状。
5.典型症状:
(1)典型病人有无痛性进行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不典型病人以深部淋巴结肿大为主;淋巴结肿大,好像硬橡皮,早期无粘连,晚期可粘连成块。多发生于两侧颈部,其次为腋下和腹股沟。深部淋巴结亦可肿大,如纵隔及胸腔淋巴组织被累及,可致纵隔肿瘤综合征、肺浸润、肺不张、肺继发感染及胸腔积液等。部分患者以肝脾肿大为首发症状,有的则以腹痛、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
(2)发热分三种类型,分别为不规则性、持续性或周期性热型;
(3)常伴有淋巴结之外其他部位,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骨骼、皮肤、肾脏或神经等病变,并有相应症状。
(4)随着恶性淋巴瘤原发与侵犯部位,可见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6.嗜酸性肉芽肿在影像学诊断需与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转移瘤和化脓性骨炎鉴别。
发热的类型
温)。一般家长特别注意孩子发热时的体温,尤其重视最高的体温数值,这一数值是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时,向医生、护士叙述的小儿瞬间体温,而家长往往忽略小儿发热期间体温变化的趋势,也就是发热的类型。体温的瞬间数值对疾病的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固然有很大的帮助,但体温变化的趋势则在这两方面的作用更有意义。
小儿患病期间的体温处在不断变化中,体温的变化除了受环境温度、衣服的厚薄以及药物的影响外,原发疾病是影响体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此,人们将发热分为若干类型。
小儿最常见的发热类型为稽留热。这种类型的发热,指的是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24小时内体温的波动仅在1℃以内,可维持数天或数周之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急期都可出现这种类型的发热。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大脑内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出现这种类型的发热。弛张热的特点是小儿存在的高热,24小时内体温的波动达2℃ 或更多。这种热型往往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部化脓性感染等。另外还有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以及回归热等多种类型。一般认为,小儿时期的体温改变不如成人的典型。现今的家长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不断增多,常在小儿发热初期即使用退热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等,这使许多种疾病的体温变化规律大有改变,因而我们所见到的发热形式已不十分典型了。
成人发热待查可分4型
1.经典型:满足经典型的诊断标准需要至少3次医院内病情的评估,3次看门诊,或在门诊经过一周的检查而未确诊。经典型成人发热待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恶性疾病和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疾病。
2.院内型:院内型是指住院至少24小时出现发热而入院前无明显感染迹象的成人发热待查,至少3天未确诊可考虑此诊断。院内型成人发热待查包括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艰难梭菌小肠结肠炎和药物热。在鼻胃插管或鼻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鼻窦炎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3.免疫缺陷型:免疫缺陷型成人发热待查是指中性粒细胞数500/mm3或更少的患者的反复发热,3天后仍未确诊。此类中的大多数患者,发热原因是机会性细菌感染。通常会采用广谱抗生素来覆盖最可能的致病原。如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必须要考虑。少见的有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4.HIV相关型:包括HIV感染的门诊病人持续4周的反复发热,或住院的HIV感染病人持续3天的反复发热。尽管急性HIV感染是经典型成人发热待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HIV病毒可导致患者易于发生机会感染。此类疾病包括鸟分支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在HIV感染的患者中,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成人发热待查是少见的,此类疾病包括:淋巴瘤,Kaposi’s肉瘤和药物热。在考虑此类疾病时,患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尤其重要的信息。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体温腋温范围为36.0℃—37.4℃;口温范围为36.7℃—37.7℃;肛温范围为36.9℃—37.9℃。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即认定为发热。以腋温为例,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体温低于35℃称体温过低,常见于休克、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立即就医。
发热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发热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但是,你知道发热的具体类型分为哪些吗?不同类型有哪些不同症状呢?某些发热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热型,热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稽留热
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
(2)弛张热
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或更多,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临床常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脓毒血症、肝脓肿、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肠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间歇热
间歇热体温可突然高达39℃以上,先有恶寒或寒战,经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称为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化脓性局灶性感染、肾盂肾炎等。
(4)消耗热
消耗热体温波动范围比弛张热为显著,24小时内体温差在3℃~5℃之间。临床常见于败血症、重症活动性肺结核病等。
(5)回归热(再发热)
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经过若干时间又重新发热,持续数日以后,又下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互相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临床常见于鼠咬热,或在某些发热性疾病的基础上又合并其他发热病。
(6)波状热
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至微热或常温,不久再发,体温曲线呈波浪式起伏,称为波状热。临床常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胸膜炎、周期热等。
(7)颠倒热
早晨或上午体温较高,下午或傍晚较低,与一般的发热规律(早晨或上午体温较低,而下午或傍晚较高)相反,称为颠倒热。临床上常见于持久性败血症、绿脓杆菌性肺炎,偶可见于肺结核病人。颠倒热也有的白天不热,夜间高热者,如丝虫病。
(8)双峰热
高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称为双峰热。临床常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
(9)双相热
即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期,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后完全解热,称为双相热。临床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性脉胳丛脑膜炎、登革热、麻疹、天花、病毒性肝炎等。
(10)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称为不规则热。临床常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疟疾、肺结核;也可在疾病过程中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发热疾病合并存在时,如大叶性肺炎引起脓胸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变为弛张热。另外,发热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如解热止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退热,可使原来的热型变为不规则热型。
发热性疾病可引起很多症状,发热仅是发热性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反应之一。发热的高低和长短以及体温的形式,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和治疗(抗菌药物、解热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的影响,因此未经治疗的典型病例,才可能有典型的热型。
以上就是发热类型的介绍,学习了这些是不是对发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呢,发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尤其是在儿童的身上,所以,多多学习发热的常识,在生活中可能用的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