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焦虑怎么办
孕期焦虑怎么办
怀孕期间,母体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全身各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中精神与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规律易被破坏,由此而出现兴奋与抑制间的不协调。
此外,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孕妇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还有部分孕妇出现烦躁、易激动、失眠、食欲差等症状,很不利于母体与胎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孕妇要加强自我保健,注意调整身心,积极防治焦虑症的发生。
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妊娠、分娩和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科学知识,了解妊娠过程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若一旦有这些生理现象的出现,能够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
其次,重视产前检查,接受医生指导。孕妇产前检查已成为一整套程序,产前检查有利于对妊娠情况的掌握,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是优生的关键。
第三,要改变旧观念,特别是老一辈人要从“重男轻女”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给予子女更多的鼓励和关心,解除孕妇的后顾之忧。
第四,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孕妇要及时调整和转移产生的不良情绪,例如谈心、唱歌、听音乐,必要时还可找心理医生咨询及治疗。
第五,妊娠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妊娠期饮食要清淡而又富有营养些,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营养物质的量要比孕前有所增加,可根据自己的喜爱、胃口,适当搭配,品种花样更多些,以增加摄入量,保证膳食营养。烟、酒均对孕妇和胎儿有害而无利,应当戒除。
第六,到了妊娠中晚期,孕妇的体形变得雍肿、沉重,这时候许多孕妇便懒于活动,整天呆在室内,这是很不科学的。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项目,尽可能多做些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和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还可放松紧张与焦虑的心态,最终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焦虑与焦虑症的区别
焦虑,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是即将面临某种处境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惊慌恐惧的感觉和不愉快的情绪。正常人的焦虑是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的,自己明确知道危险所在,所担心的事情也符合客观规律。而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则不同,它没有充分理由,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持续性精神紧张、惊恐不安,并常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即使有一定诱因,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诱因明显不相称。
产前焦虑怎么办 产前焦虑怎么调节
1、纠正对生产的不正确认识
生育能力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能力,生产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绝大多数女性都能顺利自然地完成,如存在些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问题、现代的医疗技术也能顺利地采取剖宫产的方式将婴儿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
2、学习相关知识
孕妇应学习有关知识,增加对自身的了解,增强生育健康宝宝的自信心。
3、积极治疗产前并发症
有产前并发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并发症,与医师保持密切关系,有问题时及时请教保持良好情绪。
4、多和宝妈交流
多看看亲子类的网站和论坛,和一些妈妈们交流一下,讨教一些经验。
5、产前适当运动
临产前做一些有利健康的活动,如编织、绘画、唱歌、散步等,不要闭门在家,整日躺在床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未来的担忧上。
产前焦虑怎么办
如何缓解产前焦虑——自我调节
孕妈妈在产前应该对分娩有所了解,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同时保持充足的孕期营养,足够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能够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
1、要纠正对生产的不正确认识。生育能力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能力,生产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绝大多数女性都能顺利自然地完成,如存在些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问题、现代的医疗技术也能顺利地采取剖腹产的方式将婴儿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
2、孕妈妈应学习有关知识,增加对自身的了解,增强生育健康宝宝的自信心。
3、有产前并发症的孕妈妈应积极治疗并发症,与医师保持密切关系,有问题时及时请教保持良好情绪。
4、多看看亲子类的网站和论坛,和一些妈妈们交流一下,讨教一些经验。
5、临产前做一些有利健康的活动,如编织、绘画、唱歌、散步等,不要闭门在家,整日躺在床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未来的担忧上。
4如何缓解产前焦虑——家人帮助
孕妈妈在怀孕29周后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消除产前焦虑,当然这需要孕妈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1、丈夫:多关心体贴妻子,为妻子按摩。
在妊娠最后阶段,孕妈妈常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强,希望寻求保护,引起他人重视。这种反应并非娇气,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孕妈妈可能会喋喋不休,这是宣泄不良情绪的合理渠道。此时丈夫要理解妻子情绪上的波动,耐心倾听妻子诉说,给予妻子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打消其心中顾虑,特别是在孩子的性别上不要给妻子施加压力。
腹壁紧绷会给孕妈妈造成多种不适丈夫可在晚间为妻子轻抚腹部,一方面是与尚未谋面的宝宝交流,另方面又减轻了妻子的不适,使妻子依赖心理得到满足,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2、长辈:
孕妈妈的母亲,婆婆最好也能现身说法让孕妈妈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出现产前焦虑症状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多与家人沟通交流,及时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告知家人自己出现的情绪障碍,家人也可及时地疏导孕妈妈,让其慢慢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慌的心理,特别是一些对生育过程感到无比恐慌的患者来说,其母亲和婆婆也可正确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错误的生育认知。
孕期焦虑怎么办
有的准妈妈或许听多了过来人的描述,或许看多了影视片中生孩子的镜头,对孕期健康、分娩疼痛和宝宝性别过度担心。有的人还担心宝宝出生后影响自己的体形和容貌,以及担心家庭未来经济、住房、婆媳人际关系等。医师提醒说,孕期体内激素状况改变会导致焦虑,虽然难以避免,却无大碍,只要适时调整就会轻松享受孕期。
请看医师为孕妇开出的“4个窍门”。
小窍门1
提前打“预防针”。有心理准备的孕妇比没有心理准备的人更为愉快、顺利、平和,妊娠反应更小,孕期并发症更少。胎儿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有助于妈妈顺利分娩。因此在孕前和孕早期,从心理和精神上做好各种准备,包括从心理上接受怀孕期特殊的变化,如形体、饮食、情绪、生活习惯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及接受小生命诞生后有可能导致的家庭和生活问题,保证自己能够在妊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平和、自然的心情和愉快、积极的态度。还要多与母亲和婆婆等长辈交流,直接了解一些小常识。
小窍门2
补充精神食粮。特别是初产妇,由于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导致孕期任何一点生理变化,都可能影响心情和精神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学习。这种学习的渠道可以有多方面,如: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学习一些孕期保健知识;积极参加准妈妈俱乐部活动,通过和别人交流,正确看待自己的焦虑问题;经常参加正规医院举办的孕期讲座;有问题及时向医生咨询。
小窍门3
饮食起居更规律。孕早期,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制订一份科学有效的起居及饮食定时定量表,然后严格坚持三点:一、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不可贪睡。二、适当活动锻炼,促进孕妇和胎儿血液循环,有利于宝宝发育,以及将来分娩顺利进行。三、饮食得当,不偏食。孕妈妈应该听从医生指导,根据各类人群营养摄入标准,合理搭配饮食。如果条件允许,少食多餐也比较好。但是要注意营养均衡,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小窍门4
“心理营养”也要保证。妻子怀孕后,虽然家人会千方百计为其增添营养,以保证母亲、胎儿的健康,但仅有饮食方面的营养是远远不够的,孕妇更需要有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即“心理营养”。事实上,只要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女性都可以顺利地迎接聪明健康宝宝。孕期可增加一些小爱好,如编织,绘画等,多分散注意力。创造雅致、温馨的家居环境,逛街边的特色商铺,将家庭小环境布置得更加整洁、美观、赏心悦目。多欣赏花卉、盆景、美术作品,与大自然保持新鲜结合。常听优美的音乐,朗读诗歌,多看童话和育儿周刊等。
焦虑怎么办
1.深呼吸、伸懒腰当起床后或者劳累时伸展一下身体.可使人体的胸腔对心、肺进行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会使人顿感清醒舒适.心情变得愉悦。
2.整理环境 不论是家居环境或者办公环境.杂乱无序都会导致压力增加。自己动手进行整理.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状况.能将杂乱的东西变得有章法.从而使压力减轻.心情放松。
3.遇到难题与人商量 紧张和压力.容易让人产生孤立无助的感觉。如果发现难题,要及时向亲人、朋友、同事求助,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沉重的情绪当中。
4.转移注意力 当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心情焦躁时.不妨活动一下身体.或者听听音乐.它们能够帮助你转换思路、缓解不良情绪。
5.烦躁时到窗边站一站 自然光有利于稳定情绪.佴很多时候室内的自然光线不足..因此.烦躁时试着走到窗边沐浴一下自然光线.心情会大有改善。
6.回家吃饭长期应酬各种各样的饭局.会让人产生焦虑.而晚餐时间是一家人最好的沟通机会.可以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和见闻.放松心情.但注意不要只发牢骚.那样反而会影响大家的心情
有焦虑症怎么办
1. 不接受太多别人的意见
虽然说多听听长辈、朋友们的意见是好的,但是接受太多别人的意见,也会让你失去自我。硬逼迫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或不愿意的决定,你所要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小,而且这种压力的持续时间还会很长。
所以,心理专家建议你要学会对别人的意见适当放弃,要勇于承担,把做决定的权力握在自己手里。只有你才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这样你才能更轻松,才能获得快乐和自信。
2. 只对力所能及的事负责
你觉得自己有责任向身边每一个朋友负责,无论谁找你帮忙,你都全力以赴,哪怕那根本不是你该操心的事,甚至还常常因此耽误了自己的生活或工作?这样你必然会压力“山”大!其实,你完全不必满足也没有办法兼顾朋友所有的需求,帮忙一定要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
热情、乐于助人是好的,但你更需要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以自己的生活幸福度为优先,只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负责,学会适当对别人说No。你需要明白,只有你的生活轻松了、幸福了,你才能更好地献爱心,更好地帮助人。
3. 别对自己或他人苛求完美
对自己和爱人、朋友、家人都宽容一点,拥抱大家各自性格上的不同和特点,生活才丰富多彩、充满趣味。而且,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你再苛求完美,也总有自己改不了的缺点,别人也一样。
现在你看起来难以容忍的事,也许多年后回头看,只会大声笑出来。何况,心理学研究还发现,有一点小缺点的人往往更受人欢迎,因为大家觉得看起来“没缺点”的人“很虚伪”。
4. 削减控制欲
且不说事事都要“尽在掌握”有多累,关键是没人想要一个妈妈似的朋友、妈妈似的女友、妈妈似的同事、妈妈似的上司……因此,与其费尽心思把一切打点得天衣无缝,不妨对他人多一点信心,自己也偷偷懒、放松放松。少了控制欲的你,不仅压力大减,还会更受大家欢迎。
5. 释放另一个你
生活中你完全可以卸下包袱,展示自己的真性情。连天后都勇于把自己从“女神”变为“女神经病”,你怎么就不可以展示另一面的自己呢?你完全可以上班时专业干练,和朋友小聚时就怎么放松怎么穿,不快乐不罢休,这样“生动的活着”才是完整的“生活”。
克服焦虑远离焦虑症
许多妈妈总是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没事的时候,总是啃咬自己的手指或者指甲,不啃得流血肉疼“誓不罢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天一黑,孩子就攥着妈妈的衣角不肯离开半步;半夜,孩子总是很容易惊醒,告诉妈妈“他是如何如何地害怕鬼怪或者野兽”;当孩子看到一条没有栓住的狗在他面前奔跑时,会“脸色苍白、出汗、发冷,身体轻微地发抖”……
其实此时孩子正在体验着某种情绪,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都有过恐惧、担忧、焦虑或者羞辱的情绪体验,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当这些情绪发展为过度的、削弱身体机能状态的不良情绪时,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产生情绪障碍。
Step1:焦虑辨别要细心
焦虑是每个人,特别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反应,然而当孩子的焦虑程度过高或者泛化,就容易进入异常状态,将严重影响孩子身体、情感、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严重的焦虑状态其影响还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焦虑问题因其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内隐性,极易为父母和老师所忽视,从而加剧以致恶化。因此父母应当细心辨别孩子的情绪状态,做一个敏锐的父母。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在情绪、行为方面有与其他孩子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或与他自己以前的情绪、行为有较大的出入时,爸爸妈妈可以从孩子的生理、认知、行为这三个方面来仔细观察一下他是否有焦虑障碍:
1.孩子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心跳加快、头晕、出汗、脸红、口干、四肢发冷、便秘、尿急、尿频等。
2.孩子总是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做傻事,觉得自己不行。
3.孩子总是有关于鬼怪和野兽的想象,经常表现出非常害怕和担心。
4.孩子总是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或者自己所爱的人受到伤害。
5.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健忘。
6.孩子总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污染”,觉得要发疯了。
7.孩子总为一些事情担心或苦恼,而且没有办法使自己停止担心或苦恼,并且经常由于担心而紧张、不安、发脾气。
8.孩子总是哭泣或者尖叫,回避父母的目光。
9.孩子总是拼命地咬指甲或者吸吮手指,不咬出血不罢手。
10.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很沮丧,害怕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话、表演。
11.孩子必须把东西准确地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就焦虑不安。
Step2:对症下药要耐心
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原因有很多,爸爸妈妈要仔细排查孩子焦虑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缓解他的焦虑。
原因一:不良的家庭环境、氛围
嘈杂、拥挤不堪的环境,家庭不和、邻里关系紧张,孩子天天生活在“战火”之下,长期战战兢兢,极易感觉烦躁、恐惧和紧张。其实成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同样会觉得疲倦和厌烦,何况是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许多研究同时发现,矛盾激烈的家庭氛围或家庭成员间亲密度低、凝聚力差,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导致焦虑。
对策:
1.也许爸爸妈妈面对的是不良的环境和氛围,总是觉得自己很疲惫。但要记得在处理这些“火爆”的家庭问题或邻里关系之前,先给自己一个停顿,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良药是有理有节。
2.在责备对方或孩子之前,先责备一下自己,学会给家人(包括孩子)道歉。
3.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忍无可忍,迫切地需要吵架的时候,请记得先把孩子送回他的房间,或者请记得关上房间的门,注意控制自己的音量。
4.切记“家和万事兴”,只要一家人团结、亲密,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原因二:父母本身的心理状况与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爸爸妈妈本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产生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妈妈的焦虑程度、恐惧状况、强迫症状都对孩子的焦虑状况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爸爸妈妈过分严厉或者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也会造成孩子过于敏感,有焦虑症状。最后,爸爸妈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经常采取吵架、打骂等破坏性方式,同样易造成孩子的焦虑症状。
对策:
1.爸爸妈妈的健康是孩子健康的重要前提,如果爸爸妈妈自己很焦虑或者具有其他情绪障碍,需及时找医生咨询。
2.给孩子提合适的要求,给他慢慢长大的时间,对孩子不要太严厉或者一味纵容溺爱。
3.不要过高估计某些危险,爸爸妈妈给孩子过多的劝告、威胁、禁令,常常会使孩子更加害怕和焦虑。
4.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慎用批评和体罚。尤其是女孩子,她们比男孩子更加担心会受到躯体上的伤害。
5.教导孩子是一个长期自然的过程,不需要一直过于小心翼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焦虑会慢慢降低。
原因三:孩子属于难养型气质类型
许多研究者认为,节律性低、适应度弱且反应性强的具有负向情绪本质的难养型儿童,易出现内隐性问题,当这些怯懦、胆小,本身具有比较多的负向情绪的儿童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或与其环境不相协调时,就易导致焦虑,进而发生行为问题。
对策:
1.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让他感觉很“安全”,知道家里人都很爱他。
2.给孩子制定一些适当可行的“小步子”目标,经常让孩子做一些他觉得安全、把握较大的事情,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3.耐心听孩子说自己的“心事”,经常带孩子出去“吼一吼”、“打一打”、“动一动”来发泄他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倾诉和调节情绪。
4.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活泼、思想积极的好朋友,经常带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原因四:重大挫折事件
许多临床的案例发现,意外事故、失去亲人等让孩子(尤其是小年龄儿童)无法接受、理解或者难以忘记的事件,会给孩子带来过强的刺激,导致他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焦虑障碍。
对策: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游戏和纪念活动,让孩子正确面对亲人的去世和其他挫折事件。
2.可以通过让孩子画画、游戏等形式,仔细观察他的心理状况,了解他的情绪状态,一旦发现一些突发事件确实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障碍,爸爸妈妈应及时送他去进行相关的心理治疗。
焦虑烦躁怎么办
焦虑性神经官能症中最突出的症状自然是焦虑,焦虑的症状包括精神、运动和躯体各个方面。精神性焦虑往往产生在某些不愉快的心理刺激和矛盾冲突之后,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焦虑以及不必要的过分担忧,并且还伴有一种所谓的不祥预感。焦虑性运动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面部肌群抽动或跳动、四肢颤抖和小动作增加,严重的患者可以不停地往返徘徊,甚至捶胸撞头。焦虑还伴有许多躯体症状,如失眠、头痛、口干、出汗、脸色苍白或潮红、血压升高、呼吸短促、喉咽部有梗塞感或窒息感、心跳加快、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性功能障碍以及女性月经紊乱等。
值得一提的是,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状态,因此,要特别注意把焦虑症与继发性焦虑反应相区分。正常人在重大应激时,例如考试前、患某种疾病住院等待手术治疗,以及严重的人际关系矛盾时,都可能产生焦虑反应,这些焦虑反应可随着问题的解决而随之消除,这不属于焦虑症的范围。
焦虑症的治疗首先是考虑心理治疗,应尽可能找出引起焦虑症的内心矛盾冲突,并设法在精神上加以消除。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选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治疗,这样可使病人更快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