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频上火 中医教你4步降火
春节后频上火 中医教你4步降火
1、调整作息规律。
室内常开窗换气,也要常参加户外活动,熬夜过后次日要多睡一会儿,不可夜以继日地连轴转,要劳逸结合,才能保障机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2、餐饮以清淡为主,蔬果杂粮胜良药。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新鲜蔬菜水果是一种碱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可解油腻,维持胃肠正常蠕动,预防便秘,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早上可饮一杯五谷豆浆(黄豆、花生、玉米、小米、燕麦各适量)、一杯蔬果汁(苹果、番茄、胡萝卜汁)。也可自己动手煲一些苹果山楂水,可健脾、助消化;节日中饮酒较多的市民用葛花、甘草、陈皮煲水进行饮食调理。脸上长了痘痘别着急,赶紧把芹菜、西红柿、雪梨、柠檬洗净后榨汁喝,或者用胡萝卜、芹菜、洋葱榨汁也可以,都有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
3、降火小偏方对症选材。
不同类型的火,去火方式也不同:肝火旺者用龙胆草、白芍、黄芩和雪梨煮水喝;心火旺者吃莲子、百合汤;胃火旺者喝绿豆粥或用山栀子、知母、石斛煲廋肉水喝;肺火旺者用莲子、银耳泡软和冰糖、雪梨一起放在一个大碗里,加水蒸两小时后食用,可以清肺、祛痰;肾火旺者喝点淡盐水。
4、药物降火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龙胆泻肝丸、三黄片、导赤丸、青果丸等清火中成药。对清火药的使用要慎重,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这种不管用,再吃那种,那样会吃出病来,务必遵照医生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不会损害身体。
中医教你4种方法来退烧
中医教你4种方法来退烧
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中医治疗发烧的方法很多,但如果选错了,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往往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风热感冒一般表现为发热明显,身体体温升高,身体会出汗,并且还有头疼,口渴,喉咙疼的症状,可以通过身体出汗,多喝白开水从而达到排毒的作用,是发烧症状减轻,之后就不在发烧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医拔罐、中医按摩或者热水泡脚等方法来达到退烧的目的。拔罐按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到风寒的侵袭,也有退烧的效果。
发汗退热法
这是最常见的退热方法,适用于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的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体温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可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治疗上应该辛凉解表、发汗退热,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
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多喝热水,多盖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热水泡脚的方法发汗来起到退热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发烧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能使毛孔开泻,里面的邪气可以排泄出来,也有退烧的功效。
热者寒之法
中医退烧我们可以使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治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烧而不恶寒的患者。发烧我们主要见到的就是四大症状,例如高热不退,发烧口渴的时候喜欢喝冷饮,出汗比较明显等症状,这些就是高烧症状,这个时候不能用发汗退热法,我们可以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也可以用甘寒退热法。若果有高烧不退,舌头发红,口干舌燥等症状,我们可以使用苦寒清热法,可用三黄片来治疗。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通腑泄热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滋阴清热法
我们可以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患者阴虚发热的症状。该症状主要适合胸口发热,手脚发热,发烧的时候烦躁不安,夜间睡觉经常出汗,体型偏瘦的患者。也经常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肿瘤等症状。这中发烧症状不能使用我们前面所讲的方法,应该用滋阴清热,可以使用地黄丸来治疗,也可以按摩三阴交叉穴、太溪穴、涌泉穴等穴位,多吃一些藕片、水果等食物。
结语:通过上文小编写的使用中医治疗
中医教你巧吃降肝火
中医所谓的五脏是藏象的概念,藏象就是将人体的生命现象用「功能系统」来分类,与现代医学主要用「器官组织」划分大相径庭。其中,中医认为,肝的功能系统主要为负责人体疏通、生发、升散等作用;若以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上述作用则泛指消化系统的蠕动、分泌与吸收、水分的新陈代谢、血液的运行、女性的月事与贺尔蒙分泌稳定、以及情绪的控管等。
中医理论中,肝所负责掌管的人体作用和对应西医认为的器官,则和大脑的边缘系统、下视丘与脑下垂体,以及肝胆消化分泌则较为相关。简单来说,中医指称的肝这个脏腑涉及了现代医学的神经、精神、内分泌、消化、生殖、乃至于免疫等诸多系统的功能,其中又以自律神经与内分泌功能最为主。
肝火过旺的患者临床症状上,常会伴随有头痛、冒痘痘、肩膀僵硬、小便黄热、便秘等问题。
中医教你三个除燥降火穴位按摩
入秋以后,早晚温差大,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赵黎俐说,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肺热,有的是胃热。原因不同,那就要区别对待了。有三个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的做法是,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中医教你春季如何降火才不伤身
中医的火多是内火
所谓“上火”,实际是中医所谈的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感、内生之分。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没有火邪,只有热邪,火热同性,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热为火之微,火为热之极,热邪多为外感,火邪多属内生。
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之北方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多风,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如咽喉干燥疼痛、牙龈肿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和小便发黄等。
降火要对症治疗
不少人一听说上火就想到“牛黄解毒丸”,其实中成药也不能乱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药物。根据中医的三焦来划分,火可以分为三种:将头晕、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将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将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春季下焦多见湿热,一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短淋沥、小便赤黄、腰痛等。
中医教你4种方法来退烧
发汗退热法这是最常见的退热方法,适用于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的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体温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可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治疗上应该辛凉解表、发汗退热,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多喝热水,多盖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热水泡脚的方法发汗来起到退热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发烧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能使毛孔开泻,里面的邪气可以排泄出来,也有退烧的功效。热者寒之法中医退烧我们可以使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治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烧而不恶寒的患者。发烧我们主要见到的就是四大症状,例如高热不退,发烧口渴的时候喜欢喝冷饮,出汗比较明显等症状,这些就是高烧症状,这个时候不能用发汗退热法,我们可以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也可以用甘寒退热法。若果有高烧不退,舌头发红,口干舌燥等症状,我们可以使用苦寒清热法,可用三黄片来治疗。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通腑泄热法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滋阴清热法我们可以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患者阴虚发热的症状。该症状主要适合胸口发热,手脚发热,发烧的时候烦躁不安,夜间睡觉经常出汗,体型偏瘦的患者。也经常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肿瘤等症状。这中发烧症状不能使用我们前面所讲的方法,应该用滋阴清热,可以使用地黄丸来治疗,也可以按摩三阴交叉穴、太溪穴、涌泉穴等穴位,多吃一些藕片、水果等食物。
中医教你怎么区分上火症状 胃火
胃火跟心火一样也是分虚实的。虚火主要表现在食欲不振、腹胀且出现便秘、舌红并伴有咳嗽等症状上面,而实火就表现在口干舌燥、大便干硬上面。
春节后频上火中医教你4步降火
春节后上火怎么办 中医降火4步走
1、调整作息规律。
室内常开窗换气,也要常参加户外活动,熬夜过后次日要多睡一会儿,不可夜以继日地连轴转,要劳逸结合,才能保障机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2、餐饮以清淡为主,蔬果杂粮胜良药。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新鲜蔬菜水果是一种碱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可解油腻,维持胃肠正常蠕动,预防便秘,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早上可饮一杯五谷豆浆(黄豆、花生、玉米、小米、燕麦各适量)、一杯蔬果汁(苹果、番茄、胡萝卜汁)。也可自己动手煲一些苹果山楂水,可健脾、助消化;节日中饮酒较多的市民用葛花、甘草、陈皮煲水进行饮食调理。脸上长了痘痘别着急,赶紧把芹菜、西红柿、雪梨、柠檬洗净后榨汁喝,或者用胡萝卜、芹菜、洋葱榨汁也可以,都有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
3、降火小偏方对症选材。
不同类型的火,去火方式也不同:肝火旺者用龙胆草、白芍、黄芩和雪梨煮水喝;心火旺者吃莲子、百合汤;胃火旺者喝绿豆粥或用山栀子、知母、石斛煲廋肉水喝;肺火旺者用莲子、银耳泡软和冰糖、雪梨一起放在一个大碗里,加水蒸两小时后食用,可以清肺、祛痰;肾火旺者喝点淡盐水。
4、药物降火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龙胆泻肝丸、三黄片、导赤丸、青果丸等清火中成药。对清火药的使用要慎重,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这种不管用,再吃那种,那样会吃出病来,务必遵照医生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不会损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