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减少应该怎么正确治疗
儿童血小板减少应该怎么正确治疗
1.血液制品紧急救助:当该病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行紧急救助时,采取血液制品的手段可以很好地达到救急的目的。但是,这种治理方案过于耗费,很多患者都承担不起这样的经济费用,而且该方案也不利于最终进行的根本性治疗,还可能会损害接受该疗法患者的免疫系统。
2.慎用激素类药物:在追求有效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中,使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专家提醒我们,一定要慎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慎用该疗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激素对患者机体的副作用极大,很可能会损害患者的免疫机制。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采用。
3.手术切除治疗:该疗法是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常见有效方法。主要是脾脏切除术,因为脾脏是导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的主要器官,因此,欲彻底治愈该病,就必须切除该器官。但该疗法也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并且也不能保证日后不再复发。
4.中医调理治疗:其中主药材卷柏能加强其它药材的兼容性,使有效药用分子易全部溶解于汤药中,易吸收,更安全可靠。
相信大家对小编所提到的上述几种说法已经明确很多,但是这样做真的有效吗,这些其实还是要各位患者去亲身试验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实验出真知,无论是什么,就算是对于某病种的治疗也应如此,患者康复后应注意所应该注意的食物,所有忌口的食物不应再试图去挑战它。
血小板减少紫癜到底怎么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应个体化。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L,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30)×10/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L者通常应予治疗。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本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因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目前认为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发病原因不明确。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前通常有病毒感染史。
宝宝皮肤出血怎么办
出现血点为哪般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出血表现为散在分布的针尖大小出血点,按压不褪色,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因素引起出血点最常见的疾病是过敏性紫癜,皮肤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表面的皮疹,压之不褪色。
儿童血小板减少多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通常在2周内症状可以消退,但是在血小板恢复正常以前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出现鼻腔、口腔或内脏等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数目过低,应在医生指导下短程应用类固醇激素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血小板恢复快,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血小板才能完全恢复,需要到医院定期随访。
过敏性紫癜也是儿童常见病之一,除皮肤表现外还可有关节疼痛、腹痛等表现,少数患者可发生肾损害。大多数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降低血管通透性等药物即可痊愈,部分严重患者需应用类固醇激素,肾脏受累且激素疗效不佳的患者还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出现瘀斑又为何
凝血功能异常所致的皮肤出血多以瘀斑为主,经常伴有关节和肌肉出血,外伤后更明显。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相对少见,多数有家族史(血友病),怀疑为凝血障碍的患者应到医院检查明确凝血异常的类型,平时注意防护,避免跌伤,避免肌内注射及手术,必须手术时围手术期应补充相应凝血因子。如发生意外大出血时应紧急到医院输注凝血因子,有条件者可定期做预防性凝血因子补充治疗。
还有少部分宝宝除了出血点还有面色苍白、贫血等其他症状,则需警惕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
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4、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5、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以上是史淑荣主任关于“儿童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的简单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儿童的身体比较弱,抵抗力比较差,父母一定要时常关心孩子的健康,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表现
医学上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的不同将血小板减少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治疗时要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分型治疗。这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就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1、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 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 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了解了这些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就要为了让我们及早发现病情,不耽误治疗的时间。专家建议,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最好还是到正规的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专家表示,希望上面的关于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知识的详细介绍可以很好的帮助到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早日康复、健康愉快!
血小板与血小板减少
人体血液里有一种称为“血小板”的成分,形如圆盘状小体。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的,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
当人体受到外伤而碰破血管时就要出血,血小板随着血液流出。这时由于破损了的创面组织上的胶原纤维暴露出来,与血小板接触,在1至2秒钟内即可粘附在伤口表面上,随即发生凝集、形成一种白色血栓。这种血栓能初步堵塞血管上的伤口,使出血暂时停止。同时血小板又释放出凝血因子,形成血块而堵住伤口,由此可见,血小板具有帮助止血的功能。
当血小板减少时,特别是少于每立方毫米5万以下时皮肤和粘膜就容易自动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多见于四肢,以下肢最常见,称为“紫癜”。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可以因为缺乏某些生成血小板的成分而使血小板产生不足;也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化学损伤、放射线或某些药物(如抗菌素、磺胺类)破坏了大量的血小板;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苯和某些染发剂,也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各种血细胞均有减少。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首选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控制出血。作用于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肌苷、氨肽素、三磷酸腺苷、辅酶A、核苷酸等,可促进血小板生成。用于皮肤粘膜出血的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等,可达到止血目的。也可行脾切除术,还可向体内输入血小板,具体治疗方法要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当前使用中药如小蓟、茅根、生地等治疗此病,对于缓解出血,提高血小板数量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最重要的。如,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抗菌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和某些止痛药如消炎痛、保泰松、阿斯匹林等。防止某些化学毒品或有害因子的影响,防止或减少电解辐射,预防各种感染,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这些都对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预防血小板减少有所帮助。
孩子血小板低的原因有哪些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4)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贫血和白细胞数异常。
(5)血小板分布异常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如脾亢、骨髓纤维化、肝硬化、等导致脾肿大,可使血小板在肝脏、脾脏滞留,血小板分布异常,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
儿童血小板减少紫癜怎么办
专家介绍, 要明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否彻底治愈,首先须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通过免疫机制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从而引起自身血小板大量破坏,结果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出血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主要见于2~6岁的儿童,多在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突然起病,血小板数常较低,出血明显,病程大约2~6周,个别病程较长,但一般不超过半年,约80%以上的病人可自行缓解,不再复发,仅少数不愈而变成慢性。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居多,病前一般无诱发因素,起病缓慢,病程多在半年以上,甚至迁延数年,常常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不能自行缓解。
因此,该病若为急性型,一般不需治疗便可自愈;而对于慢性型,一般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近期有效率达70%~90%,但停药后易复发,真正停药后长期缓解者不足20%,然而复发后再给予原治疗仍有效。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任何一种,则可提高疗效。以上治疗均无效者,可以做切脾治疗。
术后24~48小时内血小板会迅速上升,10天左右达到高峰,70%~90%可获得完全和持续缓解,即使无效或复发者,仍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但有效,而且这时所需剂量会明显减少。只有极少数病人对上述治疗均无效,严重时只能靠输血小板治疗。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细胞的免疫跟体液的免疫会有一定的关系,免疫细胞亚群之间会有很复杂的关系,机器应该如何调节身体的,各项功能以及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所以要在这个阶段稳定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及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范围
年龄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 /L) 血小板(109/L)
2周 130-200 5.0-21 150-300
3月 95-145 6.0-18 150-350
6月-6岁 105-140 6.0-15 150-350
7-12岁 1 10-160 4.5-13.5 150-350
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血小板正常值范围和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的全部内容,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都对此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呢?建议大家记下来这个标准值,然后到时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对照自己宝宝的数值,看看宝宝是否健康。
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原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可无出血表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口腔血疱等。严重者会发生颅内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治疗过后的护理方面,只要正确的饮食,就能对病情的康复有帮助,具体的来说药要按时吃,饭也是要正确的吃,不该吃的不张嘴,该吃的再难吃也要吃,为了自己的身体。另外患者要特别注意的是,饮食只能辅助性的治疗疾病,要想真正治疗好疾病,还是要选择一个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能将疾病彻底治疗好,大多数患者都会选择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孩子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宝宝血小板低的症状有哪些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的发病根源是血小板遭到破坏,导致其的寿命缩短,从而降低了血液中它的数量,导致了人体发生病变。儿童血小板减少症最为突出的症状,就是患儿会出现全身发热、高烧持续不退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患儿的脸部及周身皮肤还会出现明显的紫色瘢痕。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还会因为疾病的影响,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的情况。
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常常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等常见的病症,有时候皮肤破损出血会很难直至。患儿的身体比较衰弱,非常容易生病。在深夜里,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会出现全身大汗和烦热口渴的情况,手心、脚心都会变得比较热,所以家长一定要特别的重视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都有哪些。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主要症状还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开始出现全身无力、厌食、精神萎靡的情况。患儿的排便也会出现困难,极易会引发便秘、腹胀及消化不良。
这篇文章基本上把所有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都描述了出来,不难发现每一种表现都比较明显而严重,这就足以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确诊一定不要耽误治疗。除此之外,小编建议孩子要定期去做体检,以确定身体状况。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因其起病突然,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腔出血、牙龈渗血等出血表现突出,家长恐慌、着急,面对急切为孩子求治的家长,一些医师便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甚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都给病人用上,想尽快稳定病情、缓解病情。
孩子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一些医生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不例外。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化学因素(如某些药物、苯)等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或其他破坏血小板的机制,使血小板迅速被破坏,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减少,正常止血功能遭到破坏,容易发生出血、出血不易止住。机体面对外界某些因素的打击,出现一时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病例观察表明,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起时给与适当的对症处理,严密观察,4~12周后,80%的儿童能自愈,也就是说机体自身或在药物适当干预下,经过一定的时间,能够由应激状态恢复正常。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迅速提升,但这并不是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而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结果。当这些药的药理作用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并未恢复正常,仍然会出现破坏自身血小板,血小板还会降下来。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也大致如此。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或抑制B淋巴细胞,或抑制网状内皮细胞功能,或抑制T细胞功能,大剂量的、长疗程的应用于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身上,其产生的远期影响是很难预料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机体如何调节各种免疫功能、各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更何况儿童的免疫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功能还在完善阶段。显然,在这样一个阶段,给以强烈的或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不合适的,这样虽然可抑制异常的免疫,但对正常免疫的抑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很难想象机体会在免疫抑制下协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并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对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剂量或长疗程的免疫抑制治疗应慎之又慎,对待这样一个大部分能自愈的疾病不宜治疗过度。
孩子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4、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贫血和白细胞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