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必知关于白带的6个真相
女人必知关于白带的6个真相
1.有白带是正常的
有的女性觉得白带很麻烦,因此对白带很反感。但是,有白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白带能除去有害细菌和老去细胞,并阻止其“扩散”到子宫和骨盆,对女性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2.排卵期白带会增多
如果你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但比平时白带更多,那可能意味着你处于排卵期。所以如果你想要造人,那正是时候。清亮透明、富有弹性的白带是一个更有力的标志。
3.服用避孕药后白带或会变多
很多女性会注意到一个变化,就是当她们在服用避孕药后白带会变多。
4.白带是天然润滑剂
在某种程度上,身体排出的白带是天然的润滑剂,能让你们在亲热时更愉快。
5.有助发现癌症
目前,有研究正在利用阴道分泌物来检测子宫内膜癌。专家表示,白带中可能会包含来自宫颈、子宫内膜和阴道的细胞,因此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检测和发现癌症。
6.少用清洗剂
有些女性相信洗洗更健康。事实上,这会扰乱阴道内的pH值平衡,还可能产生异味、感染等。阴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如果真要洗,可以沾点婴儿洗发露用手指轻轻地清洗外阴。
必知三十六个衰老真相
1、整天工作,没有休息
长时间从事一种工作会让人感到无聊,而无聊恰恰让身体感到疲惫。每天都应该尽可能地为自己找点儿乐,例如:看看笑话,翻翻休闲杂志,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让自己偶然做做白日梦等一些能让自己轻松的事情。
2、健身房里的马大哈
最好准备专门的健身软底鞋或厚棉袜,因为潮湿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隐藏和滋生细菌,如足癣和足底疣。类似的还有公共更衣室和泳池的拖鞋, 虽然都已消毒,但还是穿自己的最保险。
3、经年不变的避孕方式
避孕方法应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即使你比较习惯目前的避孕方法,也要在体检时向医生询问是否仍适合你现在的状况。5年前常用的避孕药未必仍适合你现在的身体。
4、超负荷的卫生棉条
忙碌的你在量少的日子里也许会忘记体内卫生棉条的存在。长时间不更换棉条容易导致阴道炎症以及其他妇科疾病。卫生棉条的最长负荷时间是8小时,所以睡前务必要更换新棉条。
5、牙线会让牙缝变宽吗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实际上,由于牙线质地很软,所以比起牙签来更不会伤害牙齿。一般的,一天使用一次牙线就够了,但如果你的牙齿稀疏,就必须随身带着牙线。每次进食完用牙线清洁时,尽量使牙线到达牙缝深处,进入龈沟底,以清洁龈沟区,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周组织。
6、锻炼模式一成不变
如果多年不改变锻炼模式,很容易造成经常锻炼的那部分肌肉劳损,而没有运动到的肌肉一直被忽视。长此以往,很可能使身体不成比例的发展。而且,从心理上看,时常变换锻炼方式不仅使锻炼更加有效,而且更有新鲜感,也更容易坚持。
7、高跟鞋的美丽错误
高跟鞋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女性的青睐。但鞋跟在7cm以上的高跟鞋使人体重心自然前移,给膝关节造成了压力。研究发现:膝部压力过大是导 致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身体重量过多集中在前脚掌上,趾骨也会因为负担过重而变粗。科学证明,过高的高跟鞋还是跟腱和脊椎骨变形的罪魁。据统计,喜欢穿高跟鞋的英国妇女中有62%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疾病。
8、呼吸太浅
人们平时的呼吸总是太浅。这样血管里含的氧气水平就低于二氧化碳水平,人因此就会感到疲惫。如果血液中氧气不足,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对人的身体是很不利的,所以应该每天多做几次深呼吸
9、长期用冷水刷牙
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最适应35~36。5摄氏度的温度,如果经常用冷水刺激牙齿将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凉水刷牙”的 习惯上。
10、忽视常规妇科检查
最新医学报道发现:近5年,及早发现的宫颈癌死亡率降低了70%。妇科癌症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妇科分泌物检查很重要。医生 建议所有18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已有性经验的女性,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妇科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分泌物化验和盆腔检查。
11、忘记更换牙刷
服役过长的牙刷刷毛变形,不但不能有效地清洁牙齿,还经常戳伤了牙龈。牙刷的最长使用期限是半年,口腔医生建议: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12、疏忽健康保险
20~35岁的女性一般健康状况较好,容易忽视健康保险。而此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难以应付。所以未雨绸缪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建议选择 保费较低的纯保障型寿险附加住院医疗、预防癌险等险种,保金额度占年收入的7~10倍、总保费支出占收入的1/10左右比较合适。
13、对“高蛋白减肥法”的误解
一种比较流行的减肥观念认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混合后会在体内滞留较长时间。如果只摄取一种,就会减少在体内滞留和被吸收的时间,从 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孰不知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缺乏会导致疲劳和脱水,提供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也不可或缺。无论用什么方法减 肥,都必须保证每天摄入的谷物、蔬菜和水果占到总摄入量的55%以上。
14、只在用餐前洗手
很多专家认为,最有效的减少疾病的方法就是勤洗手。仅在餐前洗手显然是不够的,去过卫生间,打喷嚏、咳嗽和擦完鼻涕以及抚摩完小动物后 都应及时洗手。
15、体重增加
如果你忽然间重了5斤,那么你一定比从前更容易感到累。你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带着这些多余的赘肉进行。多余的体重也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和压力。除了定期锻炼外,还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因为你每减掉一斤赘肉,就为自己的身体减轻了一斤多余的负担。
16、身体总处于缺水状态
身体轻微缺水会导致疲劳,因为缺水时血流量减低,而这时心脏不得不增加跳动的次数和力度以确保有充足的供血量。所以,不要等到口渴的时 候才喝水,因为当你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失去了2%~3%的水分。平时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多喝汤,或吃些高水分的水果和蔬菜,以便每天确保8~9杯水的 摄入量。
17、“从一而终”的床垫
我们经常更换床单和枕巾,却容易忽视床垫的清洁。每个季度要清理一次床垫,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把床垫晾晒2小时。床垫脏了,要用肥皂和清 水洗涤,不要用汽油或清洁剂。而且每使用半年后要将床垫的前后位置调换一下。
18、香水造成的美丽伤害
香水中的檀香油、麝香和柠檬香及酒精等化学成分,在阳光照射下可能分解出有害物质,使皮肤灼痛、出疹甚至发炎。所以在喷香水时尽量避免 直接喷在皮肤上太多,喷在衣服上也同样可以香气袭人。
19、乌烟瘴气的晨练
如果你每天在交通拥堵的马路上晨跑,还不如在室内多睡一会儿。研究证明,长期吸入汽车废气,会使肺活量降低20%,还可能导致哮喘、肺气肿。现在你可以每晚收看空气质量预 报,如果污染程度是中度以上,即使在远离马路的公园也不适于晨练。
20、不稳定的体重
每天测体重是个好习惯,可是为什么体重总无缘无故地发生变化?原来体内水分的变化使体重在一天中有1~3公斤的增减幅度。也许你增加的 两斤是因为刚刚喝完的那壶茶。所以每天固定在早晨刚起床后尚未进食时测出的体重是比较准确的。
23、忽视早餐
有些人不吃早餐,因为他们早晨起床后感觉不饿。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科学的进食原则应该是:早餐要吃得像个国王,午餐要吃得像个王 子,晚餐要吃得像个乞丐。所以早餐不仅要吃,还要吃得丰盛。
24、习惯翘二郎腿
最近,美国医生发起“让妇女们放下二郎腿一天”的活动。原因是太多长期久坐的职业女性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背痛,直接原因就是翘二郎腿 的坏习惯。根据调查发现:长期翘二郎腿还容易易引起弯腰驼背,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长此以往,势必压迫脊椎神经,而且翘二郎腿还会妨碍腿部血液循 环,造成腿部静脉曲张。所以,还是赶紧把二郎腿放下来吧 。
25、5分熟的牛排味道鲜
制作牛肉饼的细牛肉末最容易隐藏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而消灭这些细菌要达到160摄氏度的温度。据查:我们吃的汉堡包中的牛肉饼只有5 成达到了这个温度。如果你是牛排爱好者,而且只吃5分熟的话,还是牺牲一下口福吧。除了牛排之外,同样需要注意的还有海鲜和生蛋,最好加热到安全的温度再 放心食用。
26、不知道胆固醇水平
你知道自己的血压、心率,可是却不清楚胆固醇水平。就像广告中所说的:“高血脂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即使你平时有运动的习惯,也很注意 饮食,还是有可能患上高血脂。因为体内的胆固醇只有20%来自饮食,另外遗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27、用饮料送服药物
我们很早就知道不能用茶水服药,因为茶叶中的化学元素可能影响药效,其实饮料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葡萄汁、可乐和咖啡。最好的服药方法还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
28、直接试用柜台的化妆品
化妆品柜台的唇膏已被上百人试过,如果在试用时不注意,就很可能染上疾病。无论是口红、眼影、睫毛膏等等,还是在手背和手腕上试用比较安全。
29、不了解叶酸
叶酸是维生素的一种,对胎儿神经管形成至关重要。育龄女性在决定要宝宝之前就应补充适量的叶酸,最好每天补充400毫克,怀孕期间的妇女则要增加到600毫克,哺乳期妇女每天500毫克。蔬菜、豆类、橙汁和坚果中都富含丰富的天然叶酸。
30、很久没有全面体检
很多疾病在萌芽时期的表现都不明显,每年定期体检可以帮助你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医生的建议是:至少一年一次骨盆检查、分泌物涂片检查、临床乳房检查和性病检测;至少两年一次血压检查和皮肤检查;至少5年一次胆固醇和眼部检查。
31、不知道如何与医生交谈
懂得如何与医生交谈能更快让他了解你的病情。比如你经常头痛,除了记下是从何时开始、每次持续多久等症状外,还应尽量记录最近的体温变 、生理周期是否正常等。你提供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医生诊断你的病情。
32、不关心牙齿健康
牙齿健康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也许你的牙齿从未出现过问题,或者因为某次“恐怖经历”而害怕看牙医。但无论怎样,保证每年做 一次牙科检查和至少洗一次牙都是必要的。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能让你的笑容更灿烂。
33、很久不曾开怀大笑
激烈的竞争使现代生活充满了压力,大笑是减缓压力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10年前科学家发现人体每天都生成3000多个癌细胞,还有50亿个能及时消灭癌细胞的“杀伤者细胞”。刚刚大笑完的人体内杀伤者细胞 会明显增加,真可谓是“笑”益显着。
34、冷漠的办公室气氛
工作本身的压力就足以让人感到紧张了,如果你与某个同事相处关系不妙,甚至成了死对头的话,那办公室气氛就更加压抑。与其花费时间去贬 低对方,不如冷静下来把关系理顺。一个和谐的工作气氛不但让你心里感觉舒服,对工作效率也会有所促进。
35、不给自己“情绪化”的机会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长期积压怒气会影响身心健康,怒气长时间得不到排解就可能变成忧郁情绪。一个懂得如何发脾气、正确发泄自己不满 的女性才是一个心理成熟、健康的女性。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没有理由强迫自己控制情绪而忽视甚至是否定自己的感受,关键在于找准渠道。
36、只去健身房锻炼
很多人都想抽时间去健身房锻炼,但由于工作和社交的忙碌总不能保证时间。其实平时我们在工作中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预防很多缓慢形成的。
6个吃鸡真相
真相一:鸡汤营养远低于鸡肉。在很多人眼中,喝鸡汤最补,剩下的鸡肉营养都已经被炖到汤里了。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炖完汤的鸡肉营养要远远高于鸡汤。鸡肉为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还有脂肪、维生素和钙等矿物质。在炖鸡过程中,大量的鲜味物质会溶解到汤中,因此鸡汤会变得好喝,但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汤里。有数据表明,每100克鸡肉和鸡汤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鸡心最安全。在崇尚美食的中国,鸡身上的各个部位被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指出,鸡的很多部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减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鸡皮中的脂肪较多,胆固醇较高,最好少吃。其次,鸡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体集中的部位,偶尔吃些解馋没有问题,吃时最好去掉皮。再次,鸡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食用。最后,鸡胗负责储存和磨碎食物,鸡肝负责代谢、解毒有害物质,鸡肾与有害物质排泄有关,因此,尽管鸡胗、鸡肝和鸡肾营养美味,但应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而心脏与有害物质代谢无关,所以鸡心安全性较高,可适量食用。
真相三:母鸡炖汤,公鸡快炒。人们在选择鸡肉时往往比较注重鸡的品种及新鲜程度,对于鸡的雌雄却不太关心。杨力表示,公鸡和母鸡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鸡一般用来炖汤,而公鸡适合快炒。因为母鸡脂肪含量较高,肉中的鲜味物质容易溶于汤中,炖出来的鸡汤味道鲜美。反之,公鸡的肉质较紧致,很难熬出浓汤。人们吃公鸡更喜欢细嫩的“童子鸡”,这时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鲜嫩美味。另外,公鸡和母鸡在食疗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医认为,公鸡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母鸡性属阴,滋补效果平和、缓慢,适合产妇、年老体弱者食用。
真相四:与蘑菇和土豆是绝配。鸡肉是一种比较百搭的食材,但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指出,鸡肉与蘑菇和土豆是绝配。这是因为,蘑菇中含有丰富的鸟苷酸盐(一种呈鲜物质),鸡肉中则含有丰富的肌苷酸盐,在慢炖的过程中它们都会释放出游离的谷氨酸钠。三者协同作用,产生的“鲜味”要远大于各自单独使用时产生的“鲜味”之和。土豆含有较多的谷氨酸盐,和鸡肉搭配也会增强美味。
真相五:烹饪完再去掉鸡皮。为了减少脂肪摄入,很多人在烹饪前就去掉鸡皮。芮莉莉指出,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应在烹饪后再将鸡肉去皮。
真相六:柴鸡安全风险可能更大。很多人在购买时偏爱柴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从营养补充来说,柴鸡和肉鸡的营养差别可忽略不计。从风味和口感来讲,柴鸡确实口感更好。但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由于柴鸡长时间放养,无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风险更大。
99%的人都不知道长白发的六个真相
1.头发是从灰白色开始生长的。头发从头皮毛囊中长出来,最初的颜色实际为灰白色,随着头发的生长,黑色素逐渐增加,慢慢变黑。当人体变老的时候,产生这些色素的细胞开始凋亡,于是头发开始变为白色、银色或灰白色。
2.衰老是白发的主要原因。人老鬓先白,两鬓斑白是衰老的标志,但也不是绝对的,皮肤科医生有个“50-50-50规则”,即人口中50%的人到50岁时,可能有50%的白发。头发变白,基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白发出现早晚受种族影响。一般而言,高加索人头发最容易变白,其次是亚洲人,再次是美国黑人。
4.生活方式对白发起到重要作用。吸烟、压力、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都可能会加速头发变白。因此,要想看上去更年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白发早生的一大主因是维生素B12缺乏,所以饮食中一定要包括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鸡蛋、牛奶、乳酪等乳制品。
5.拔一根不会长三根。人们常说“白头发,拔一根,长三根”。事实上,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每个毛囊只能长出一根毛发,而拔掉一根白发也不会产生更多的毛囊。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经常拔头发容易导致慢性毛囊炎,会增加脱发危险。
6.体毛也会变白。当人体开始衰老的时候,全身黑色素细胞都会受到影响,自然会导致体毛花白。体毛变白与头发变白可能同步,也可能不同步
感冒的三个真相
第一个“一”: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病毒可能诱发感冒;第二个“一”:一般来说,感冒的症状会持续一星期,不论服药与否;第三个“一”:感冒的起点,应该是出现症状的一天前,此时病毒已经在你的体内驻扎。
更确切地说,感冒病毒会在体内潜伏18—48个小时,然后突然爆发。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包括咽喉肿痛、打喷嚏、鼻塞流涕、身体疲倦。在英文中,由于“感冒”和“寒冷”为同一词,很多人都觉得感冒是“冻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不管你是衣服穿得太少、光脚走在地上还是头发没吹干就出门,这些都不会导致你感冒——但是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让病毒们有机可乘。”美国注册护理师菲利斯。布朗说,相比之下,干燥更容易带来感冒,因为身体黏膜的抗病毒能力会因为缺水而下降。
其实感冒对每一个人的攻击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根据美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得出,儿童子在每年会发生感冒的几率一般是在8-10次,儿上学的孩子们会达到12次之多,这并不是因为他恩德抵抗能力变差了,而是因为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了,疾病传染的几率更大了。
6个你不可不知的补水真相
● 早晨不要喝淡盐水
早晨用淡盐水漱口能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轻咽部炎症造成的红肿。但是,淡盐水不适合饮用,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好、有高血压的人。早晨起床时,血液黏稠度高,此时如饮一定量的白开水,会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而饮用淡盐水则会加重口干,促使血压升高。煲得浓浓的肉汤、咸咸的馄饨汤都不适合早晨喝,这些只会加重身体的饥渴。
● 不要口渴了才喝水
很多人感到口渴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时,皮肤早已经“大旱”了。口渴表明人体细胞脱水到一定程度,大脑中枢已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时常饮水才能使体内保持平衡,有益于维护肌体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
● 别用饮料代替饮水
饮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电解质等,这些物质不像白开水那样很快离开胃,长期饮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同时还会增加肾脏过滤的负担,影响其功能。
● 不要长期喝纯净水
纯净水经多重过滤去除了各种微生物、杂质和有益的矿物质,长期喝纯净水,容易使身体得不到有益矿物质的补充。因此,不要长期只喝纯净水,可和矿物质水交替饮用。
● 多喝看不见的水
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肌肤却水灵灵的,那是因为由食物中摄取的水分已经能够应付身体所需。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饭,其中含水量达到60%,而粥就更是含水丰富了。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充分利用三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吧,多吃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
● 运动后要喝运动饮料
剧烈运动后不要喝白水,也不能喝高浓度的果汁,而应补充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含有少量糖分、钠盐、钾、镁、钙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可以补充身体运动后所失及所需。
7个你必须知道过敏真相
1.不要自我诊断。
过敏的症状有时和感冒类似,只不过感冒经常伴有发烧和发冷。提醒过敏患者,如果你自我诊断并据此吃药,很可能会搞错,结果吃的药不对症,没有效果甚至带来副作用。如果本来是过敏却当感冒来处理,可能会贻误治疗,引发危险。鼻腔的过敏性反应如果不加干预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鼻窦炎、耳炎甚至哮喘。
食物过敏也不可掉以轻心。
摄入你本不该吃的东西有可能引发致命反应,因此你需要正确的诊断。患有食物过敏或昆虫叮咬过敏而尚未治愈的患者,很有可能因为意外接触到相关的过敏原而导致严重的过敏性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及时注射肾上腺素并立即就医。
2.不要擅自服用抗过敏药。
药店里有许多治疗过敏的非处方药,但你最好不要自行决定。因为有些药的副作用你并不清楚,有些药则不适合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病和前列腺癌等。另一个问题是许多非处方的感冒药或过敏药都是“多面手”,也就是说一片药里可能同时包括抗组织胺药、止痛、止咳、解充血药和排痰等多种成分,容易导致“误伤”,并增加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口服解充血药能增加心率和血压,一些抗组织胺药有镇静效果。如果医生认为你有季节性过敏,很可能建议你使用皮质类固醇喷雾剂。
3.过敏检查需要耐心。
如果你去做过敏测试,结果可能不会那么快就出来。过敏科医生通常会先仔细询问你的病史,然后做皮肤测试或血液测试。皮肤测试是通过针刺或注射将稀释的过敏原注入皮肤表层下面,过敏反应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的红斑,通常你要忍受15~20分钟的瘙痒。
血液测试可以发现机体对入侵的过敏原产生的特定抗体,可以用来发现花粉、霉菌、动物毛皮垢屑、螨虫、食物、药物、昆虫毒素甚至乳胶等过敏原。通常情况下你要等上几天才能知道检查结果,还有可能需要几轮测试才能发现真正的过敏“元凶”。
4.过敏症状的出现有早有晚。
你也许出生就有过敏倾向,但不会有人天生就过敏,过敏是通过后天的接触才发生的。接触的可能过敏原越多,越可能对它们产生反应。有些人在4~6岁时出现过敏症状,有些人则是在成年时才出现。环境的改变也许是成年后发生过敏的原因之一,如搬到了另一个地区生活。许多人是到了成年才第一次出现季节性过敏症状的,15%的人食物过敏发生在18岁以后。
5.过敏不一定是终生的。
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过敏症状会减轻。孩子可能对牛奶和鸡蛋不再过敏,但对坚果和海鲜的过敏则会持续较长时间。食物过敏的儿童应该定期验血,家长不要未加测试就擅自断定孩子不再过敏了。当他们的免疫球蛋白降到一定水平以下时,医生通常会用一些过敏原来试验他们是否产生过敏反应。对于花粉等环境过敏,有些人的症状确实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最好的办法是接受免疫疗法,或者打过敏针。
6.不要因为怀孕就害怕花生。
有一种说法称孕妇应该避免吃花生和花生酱,否则她们的孩子容易对花生过敏。现在看来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的研究显示,母亲在怀孕时吃花生和花生酱,她们的孩子日后对花生过敏的可能性更低。同一项研究还发现,在4~11个月大时吃花生制品的婴儿日后对花生过敏的几率也更低。
7.过敏与气候变化相关。
天气模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过敏。早春的霜冻或大雨通常会使树花粉的生产突然中止,从而减轻过敏者的症状。地球变暖也加重了许多人的过敏症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植物授粉也格外卖力,因为它们要消耗掉多余的二氧化碳。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天气越热豚草产生的花粉越多———它是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元凶之一。
告诉你吃鸡的6个真相
真相一:鸡汤营养远低于鸡肉
在很多人眼中,喝鸡汤最补,剩下的鸡肉营养都已经被炖到汤里了。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炖完汤的鸡肉营养要远远高于鸡汤。
鸡肉为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还有脂肪、维生素和钙等矿物质。在炖鸡过程中,大量的鲜味物质会溶解到汤中,因此鸡汤会变得好喝,但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汤里。有数据表明,每100克鸡肉和鸡汤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鸡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国,鸡身上的各个部位被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指出,鸡的很多部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减少食用量,甚至不吃。
首先,鸡皮中的脂肪较多,胆固醇较高,最好少吃。其次,鸡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体集中的部位,偶尔吃些解馋没有问题,吃时最好去掉皮。再次,鸡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食用。最后,鸡胗负责储存和磨碎食物,鸡肝负责代谢、解毒有害物质,鸡肾与有害物质排泄有关,因此,尽管鸡胗、鸡肝和鸡肾营养美味,但应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而心脏与有害物质代谢无关,所以鸡心安全性较高,可适量食用。
真相三:母鸡炖汤,公鸡快炒
人们在选择鸡肉时往往比较注重鸡的品种及新鲜程度,对于鸡的雌雄却不太关心。杨力表示,公鸡和母鸡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鸡一般用来炖汤,而公鸡适合快炒。因为母鸡脂肪含量较高,肉中的鲜味物质容易溶于汤中,炖出来的鸡汤味道鲜美。反之,公鸡的肉质较紧致,很难熬出浓汤。
人们吃公鸡更喜欢细嫩的“童子鸡”,这时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鲜嫩美味。另外,公鸡和母鸡在食疗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医认为,公鸡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母鸡性属阴,滋补效果平和、缓慢,适合产妇、年老体弱者食用。
真相四:与蘑菇和土豆是绝配
鸡肉是一种比较百搭的食材,但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指出,鸡肉与蘑菇和土豆是绝配。
这是因为,蘑菇中含有丰富的鸟苷酸盐(一种呈鲜物质),鸡肉中则含有丰富的肌苷酸盐,在慢炖的过程中它们都会释放出游离的谷氨酸钠。三者协同作用,产生的“鲜味”要远大于各自单独使用时产生的“鲜味”之和。土豆含有较多的谷氨酸盐,和鸡肉搭配也会增强美味。
真相五:烹饪完再去掉鸡皮
为了减少脂肪摄入,很多人在烹饪前就去掉鸡皮。芮莉莉指出,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应在烹饪后再将鸡肉去皮。
真相六:柴鸡安全风险可能更大
很多人在购买时偏爱柴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从营养补充来说,柴鸡和肉鸡的营养差别可忽略不计。从风味和口感来讲,柴鸡确实口感更好。但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由于柴鸡长时间放养,无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