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的毒性症状
海蜇的毒性症状
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脉数无力、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若抢救不及时,这类蜇伤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医务人员提醒,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海蜇头的功效与作用
1、营养丰富海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调节血压海蜇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预防动脉粥样化海蜇含有甘露多糖胶质,对动脉粥样硬化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4、治疗甲状腺肿大海蛰的含碘量十分高,是补碘高手,能防止和治疗甲状腺肿大。
5、清理肠胃海蜇有吸附毒素,滑肠清肠的作用,常吃可以清理肠胃,美容养颜。
食用海蜇要注意什么?
1、内海蜇性凉,脾胃虚寒者慎食。
2、用白糖来腌制海蜇会导致腌制海蜇不能长期储存,且营养流失。
3、食用凉拌海蜇时应适当放些醋,否则会使海蜇“走味”。
4、新鲜海蜇不宜食用,因为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只有经过食用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
海蜇的营养价值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胶原蛋白与其他活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海鲜食品。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是很多中药处方的重要成份,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气味,碱温无毒,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烫火伤,众多的经验药方以及研究报道表明:海蓄对高血压、慢性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等多种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有些含海蓄成份的药方用于癌症治疗,据报道海蟹还具有消除疲劳和养颜美容的功效。我国医学认为,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效。加工后的产品,称伞部者为海蜇皮,称腕部者为海蜇头,其商品价值海蜇头贵于海蜇皮。
根口水母科(海蜇科)动物海蜇和黄斑海蜇的口腕部。两种海蜇又称樗蒲鱼、水母、海蜇头。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沿海一带。获得后,用石灰、明矾浸制,榨去体内水分,取口、腕部洗净,盐渍。用时再以清水漂洗干净。
鲜海蜇怎么处理才能吃 为什么不能直接吃鲜海蜇
新鲜的海蜇中含有含有五羟色胺、四氨络物及多肽类等物质,可能引起过敏等组胺反应,同时海蜇属于海鲜,含有一定的寄生虫和细菌,它的表面附着副溶血性弧菌,如果直接吃新鲜的海蜇,可能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食物中毒症状。孕妇直接食用鲜海蜇,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展。
海蜇蜇伤怎么办 海蜇伤人怎么处理
海蜇常群集一起,一旦遭到一只蜇伤,很可能遭到其他海蜇的不断攻击,所以要保持冷静、迅速离开海蜇存在的区域。
为减轻对皮肤的伤害,上岸后要立即去除粘附在皮肤上的海蜇触须。
用镊子或木棍、或者带上手套防护后,再去除触须,用剃须刀或者银行卡等剔除刺丝囊,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触须或蛰伤部位,防止手受伤。
用海水或食醋浸泡或冲洗蜇伤部位15-30 分钟,可抑制毒素的释放。可在患处涂抹剃须膏或苏打膏,以防止未激活的刺丝囊释放毒素。
切记在去除海蜇触须之前,不要用淡水或碱性液体冲洗、不要热敷或者冷敷、不要搓揉按摩,不要用毛巾擦拭,避免蛰伤处接触沙子,因为这些措施都可能刺激加速毒素释放。
蜇伤后引起皮肤红肿、灼痛、瘙痒等症状时,可以用热水(能耐受且不烫伤的温度,建议不超过45度)浸泡 20 分钟,口服止痛药或者抗过敏药物,患处皮肤可涂抹抗过敏软膏,具体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眼部被蛰伤可用人工泪液冲洗,使用醋酸浸泡后的毛巾擦拭眼睛周围皮肤,不可让醋酸入眼。口腔内被蛰伤,可用稀释后的醋酸漱口并吐出。
被海蜇蜇伤后经简单处理后,特别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患处需要包扎以防伤口感染,接着一定要及时就医处理。
孕妇可以吃凉拌海蜇吗,孕妇能吃凉拌海蜇吗 孕妇吃凉拌海蜇的坏处
凉拌海蜇由于没有经过高温杀毒,而海蜇中含有寄生虫和细菌,直接凉拌着吃,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细菌性中毒症状,同时寄生虫也可能通过胎盘损害胎儿,引起胎儿畸形。
一般海蜇必须经过食盐和明矾的加工处理,将其中的毒素去除后才能食用,海蜇中可能残留明矾,食用后不可能导致胎儿脑部发育障碍和畸形。
孕妇的胃肠道较为敏感脆弱,食用凉拌海蜇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导致胃液分泌减少,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鲜海蜇中毒应该怎么办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吃海产,其中鲜海蜇也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但是如果食用的方法不正确的话,就会容易出现中毒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中毒的呢?接下来的内容将详细为大家讲解。希望能够对喜欢吃海产的人有帮助。
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鲜海蜇中毒常见问题:
新鲜海蜇皮体较厚,水分较多。研究发现,海蜇含有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胺反应,引起“海蜇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应对方法:
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才能将毒素排尽,方可食用。“三矾”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
海蜇有时会附着一种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
海蜇蜇伤要用碱性洗液
每年立秋前后,很多人在海里游泳时都能看到海里漂着的软性、白乎乎的东西。这些小东西挺漂亮,有很多“小腿”,一动就收缩一下,很好玩。殊不知,一旦碰触它,毒液就释放到人的手或胳膊上了,马上就会有被针扎的感觉,这就是被海蜇蜇伤了。如果游泳者没有意识到,还继续去碰触,蜇伤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到脸部等其他部位。
海蜇又称为水母,是海生的腔肠动物,夏秋季最为活跃。小的海蜇只有手指甲这么大,大的海蜇直径可达1米多,重百斤以上。海蜇触手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会释放炎症因子,人碰触后会患上海蜇皮炎,蜇伤后24~72小时为过敏高峰时间,一般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热痛、麻木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被海蜇蜇伤后应采取一些临时应急措施,用些碱性洗液冲洗患处,如碳酸氢钠、肥皂水或常用的明矾。如果身体小面积被蜇伤,可采用一些冷湿敷的方法,比如冷敷剂、三黄水和硝矾洗剂等中药清热利湿,或者应用磁疗拔罐等方法,效果不错,可以迅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但如果蜇伤面积较大,瘙痒、疼痛严重,同时伴有胸闷憋气时,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紧急正确治疗。一些被蜇伤的患者喜欢自行使用肥皂水或者一些偏方等治疗,一旦处理不到位,贻误治疗时机,可出现发热、皮肤局部红肿等感染的情况。
海蜇蜇人是防不胜防的,洗海澡的人即使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也难免被蜇伤。一般在人多或靠近海岸的地方,海蜇会相对少一些,远远看到海蜇一定要马上躲避。
水母中毒
海蜇、海月水母、口冠海蜇(又称沙海蜇、倒牛)、白色霞水母、僧帽水母、四叶小舌硬水母等属有毒水母。刺伤引起中毒。海水作业或游泳接触海蜇时,海蜇伞盖下触须密集的刺丝囊即将管状利丝射入人的皮肤,释放出毒液,引起中毒。海蜇脱水后很快失去毒性,加工后的海蜇无毒。
毒性:海蜇刺丝囊内含海蜇毒素和四氨络物、组织胺等。海蜇毒素属多肽类物质,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组织胺引起局部反应。
中毒表现:海蜇或其它水母刺伤后出现局部疼痛,数小时后可出现线条状红斑、丘疹,类似鞭痕;严重者局部可出现瘀斑、水疱,甚至表皮坏死。一般经15~20天痊愈。部分患者伴有发冷、肌肉酸痛、胸闷、气急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发生休克和肺水肿。
紧急处理:局部立即用浓肥皂水、1%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冷湿敷。出现中毒表现者立刻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海水作业或游泳时注意自身防护,不到有毒水母聚集海域游泳。到海边游泳时要携带肥皂等用于紧急处理的物品。
被海蜇咬后的急救措施
海蜇蜇人有毒吗?
从动物分类来说,海蜇是水母科,属于腔肠动物,是非常低级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海蜇的“帽子”、专业人士称为“伞”,下面挂着很多须,蜇人的刺细胞就长在这些长须上。刺细胞里有毒刺,它是海蜇的“毒箭”。遇到外界刺激,海蜇会立刻释放出刺细胞,“毒箭”射出的时间只有万分之一秒。并且,“毒箭”的毒性非常可怕,即使海蜇已经死掉,它的毒液还会在海里存留24小时。人被蜇到后,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海蜇蜇伤人甚至致人死亡的武器是它分泌的毒素,不同种类的海蜇,毒性强弱不同。人们通常说的“红色触须”并不是鉴别海蜇种类的依据,只是海蜇个体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海蜇伤人时,其分泌的毒素通过刺透人体皮肤的触须进入人体内循环系统,很快导致体表局部红肿,继而会因个人体质差异出现胸闷、气短、心跳加快甚至死亡等症状。不过,海蜇毒素究竟属于神经性毒素还是血液性毒素,目前未有定论,因此也就没有专门的“解药”。因此,防范海蜇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它。
专家指出,海蜇能否蜇死人,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海蜇种类和个体大小;第二,人体被蜇伤面积;第三,个人体质,这里的“体质”主要指人体对海蜇毒素的反应能力,一般来说,内陆游客和身体较弱的人对海蜇毒素反应敏感,自身抵抗力也较弱。
专家介绍,在海中如果发现海蜇,一定要避而远之,一旦被海蜇碰到后,尽管到浴场医疗室应急处理,或者自己用碱性的肥皂液体清洗被蜇处,溶解毒素,然后用足量的明矾水做冷湿敷,一般的两三天内就会好起来,严重者就得到医院对症就诊。
被海蜇蜇到后目前还没更好的紧急处理办法,渔民一般会使用白矾擦,这可以缓解症状;或者尽快用毛巾、衣服、沙子等物擦去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也可以用海水冲洗。被蜇伤后,会出现呼吸困难、身上起红斑等症状。此时千万不要用淡水冲洗,因为淡水可促使海蜇须子上的刺细胞释放毒液。如果被毒性较强的海蜇蜇到,伤者在1至4小时内会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少数伤者胸闷、口吐白沫,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所以被蜇伤后,应尽快去医院救治。
如何预防海蜇蜇人?
海蜇触手的分泌物属于麻醉性物质,只有生物个体较大的海蜇分泌物能对人体形成伤害。而且,海蜇不会主动攻击人,海蜇蜇人是它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专家特别提醒,如果被海蜇蜇得皮肤面积较大,最好在初步处理后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生活中常见易中毒食物
鲜木耳
常见问题:鲜木耳与市场上销售的干木耳不同,含有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如果被人体吸收,经阳光照射,能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还能导致呼吸困难。
应对方法:
新鲜木耳应晒干后再食用。暴晒过程会分解大部分“卟啉”。市面上销售的干木耳,也需经水浸泡,使可能残余的毒素溶于水中。
鲜海蜇
常见问题:新鲜海蜇皮体较厚,水分较多。研究发现,海蜇含有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胺反应,引起“海蜇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应对方法: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才能将毒素排尽,方可食用。“三矾”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
海蜇有时会附着一种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凉拌海蜇时,应放在淡水里浸泡两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钟以上,就能消灭全部“弧菌”。这时候,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吃凉拌海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