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压正常范围与饮食护理
儿童血压正常范围与饮食护理
儿血压计算公式:
高压=年龄×2+80(毫米汞柱),低压=高压的1/3~1/2。一般: 新生儿:高压70~82 低压30~381~6月:高压70~100 低压30~45
6~12月:高压90~105 低压35~45
1~2岁:高压 85~105 低压40~50
2~7岁:高压85~105 低压55~657~12岁:高压90~110 低压60~75
1. 饮食于高血压重要性:民食合理膳食使胖瘦胆固醇高低
2.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食品---蕃薯(产腹气食物)、干豆类、味浓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食物---脂肪食品(牛、猪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食品---物油、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黄瓜)水类(苹、桔、梨、葡萄、西瓜)
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儿童血压正常范围,因为现在很多的孩子也是饮食越来越好,经常容易出现高血压和脂肪肝这样的现象,它对身体是非常有影响的,还是呼吁各位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孕妇血压正常范围
血压指标
血压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低值 ≮90--------或---------≮ 60
稍低些。如无症状尚可,无需药物治疗,但要多运动,勤锻炼,加强营养,要开朗呀!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近年来推出α受体激动剂管通,具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可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滞,并能收缩动脉血管,达到提高血压,加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改善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乏力、易疲劳等症状。其他药物还有:麻黄素,双氢麦角氨,氟氢可的松等
儿童血压正常值
儿童期因血管细小,声音消失时所对应的血压值为0的情况较多。因此,儿童测量血压时,应记下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和舒张压消音点三个值,记录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舒张压消音点。
正常收缩血压=年龄×2+80,舒张压相当于收缩压的2/3~3/5。
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人的血液到达身体的部位需要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是血压。血管中的血管面积在该地区的壁面压力,即压力。血管,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有一个血压,毛细管压力和静脉血压。一般称为动脉压。
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较近,常与朋友咨询,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小编特意安排的正常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血压: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
专家表示,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和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是一样的,只要收缩压≤140mmHg(18.64Kpa),舒张压≤90mmHg(12.1Kpa)就是正常的。
由于现在高血压疾病正威胁着各个人群的身体健康,关注高血压的人也非常的多。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首次测量血压 ≥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认为可能是高血压;非同日三次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首次测量血压 ≥180/110mmHg,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建议立即降压治疗,到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评估,密切监测血压,直到血压降至安全范围。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看下图:
影响血压的因素
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水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缩压/舒张压,139/89以下是正常血压,140/90至 160/95是偏高血压,161/96以上便属于高血压。血压令血液于动脉里正常输送至全身,若血压过低,便无法将血液供应全身,相反,血压过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损,亦反映血液或心脏可能出现异常。血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身高: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
2、年龄:年纪越轻,新陈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
3、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
4、姿势: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因受重力原理影响。
5、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
6、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
易患高血压人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肥胖者。
3、过分摄入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5、神经质易焦躁者。
易患低血压人
1、青年女性。
2、长期卧床休息者。
3、病后初愈者。
4、体质瘦弱者。
5、更年期妇女。
6、老年人群。
由于血压的特点有明显波动性,需要于非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可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血压测量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
低血压正常范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
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它会对单位面积的血管壁产生一个侧压力,这个侧压力正好就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血压是人的一种体征,如果血压过高或者过低,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其实血压的正常范围很多人是不清楚的,成年人他在安静状态下,他的正常血压应该是收缩压在90~139mmHg,而舒张压在60~89mmHg,这就是正常血压。
血压正常范围
1、女性血压正常范围
女性20岁血压正常范围115/75mmHg左右;女性25岁血压正常范围115/76mmHg左右;女性30岁血压正常范围119/79mmHg左右;女性40岁血压正常范围121/82mmHg左右;女性50岁血压正常范围133/82mmHg左右;女性60岁血压正常范围144/87mmHg左右;女性70岁血压正常范围155/90mmHg左右。
2、男性血压正常范围
2.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91~95mmHg之间者。
2.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5mmHg者。
女性血压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正常的男性和女性血压是有差别的,在年龄,种族之间也有区别。
女性血压:高压:90-140,低压:60-90为正常。一般正常水平是120/75。
一般说来,正常的血压男性和女性是有差别的,年龄的大小也有差异,甚至种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女性血压:高压:90-140,低压:60-90为正常。一般正常水平是120/75。低血压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运动员血压正常范围
早期经常使用定量运动负荷前后血压的变化作为机能评定的方法。随队医生在无生化检测条件时,选择运动员经常做的中等负荷动作(非静力性),测量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作为机能评定方法仍然不失一简便适用的方法。总体说来,运动负荷后的收缩压会上升,并随强度的增加而幅度加大,如果运动后血压不上升甚至下降,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很可能是运动员机能下降的表现。
如果运动后的舒张压上升超过90mmHg(1mmHg=0.1333kPa)以上甚至更多,则考虑机能状态不良的可能。2001、2003年分别对17、12名体操运动员清晨血压的测定结果表明,部分体操运动员清晨血压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女运动员较男运动员低。不同年代的测量值之间差异不大。1-3心电图竞技体操运动员心电图检查结果的自身比较更为重要。如果近期内发生一b电图的变化,必须结合其它症状排除病理性变化后,考虑是否是由于机能水平的下降或过度疲劳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