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虾的外形特征
白米虾的外形特征
体长最大不超过60毫米。头胸甲有鳃甲刺、触角刺而无肝刺。额角发达,上下缘皆有锯齿,上缘基部形呈鸡冠状隆起,末邯尖细邯分上缘无齿,但近末端处常有1或2附加小齿,下缘末有小齿数个。腹部第2节侧甲覆于第1、第3节侧甲外面,第4-6节向后趋细而短小,尾节窄长,末端尖。大颚有由2节成的触须。第1、第2步足有螫,第2对较粗大。第3-5对步足爪状或细长柱状.
在巢湖水域的虾类组成中,白米虾约占80%,年捕获量达数千吨。巢湖白米虾体长一般3一6厘米,肉白籽黄,甲壳甚薄,微有棕斑。巢湖水域宽阔,饵料丰富,适宜白米虾繁殖生长。巢湖白米虾全年皆可捕捞。四至九月为传统的捕捞旺季。巢湖虾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每百克含蛋白质47·6克、脂肪0·5克,以及大量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在国际市场上,巢湖虾米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巢湖虾米的吃法,一般有炒虾仁、烩虾仁或氽汤、吃馅等。巢湖虾米经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做卤或熬菜汤,加入一些虾米,滋味尤为鲜美。用巢湖虾米拌凉菜或煨汤,其味更佳,为鲜虾所不及。
塘鲺的外形特征
胡子鲶(本地胡子鲶)头部扁平而坚硬,枕骨较宽,体延长型,前半部呈圆筒型,后半部侧扁,头宽扁,体表光滑无鳞,口稍下位,上、下颌及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触须发达有4对,侧线明显,较平直,但眼小。背鳍很长,约占体长的2/3,臀鳍也很长,均无硬刺,并不与尾鳍相连。胸鳍短而圆,棘特别发达,具有御敌和支撑行动的作用,体侧一般呈灰褐色、黄色,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特别延长,止于尾鳍基部,尾鳍呈圆扇形。体棕黄色;腹部较浅。
另外,常见有同属异种的革胡子鲶鱼,被称作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埃及胡子鲶与本地胡子鲶,泰国胡子鲶为同属异种。埃及胡子鲶(革胡子鲶)、泰国胡子鲶的详情请参看相关词条。
塘鲺,学名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鲶形目、胡子鲶科。本地塘鲺(土塘鲺)体色较浅,体长一般20厘米以上,体重150~250克,野生鱼最大约500克。由于本地胡子鲶体型较小,养殖的胡子鲶多为埃及胡子鲶,体色发黑,埃及胡子鲶生长很快,可长到很大。以下养殖技术基本是以埃及胡子鲶为基准。
鲍鱼外形特征
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它的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
另外在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中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我国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
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鲍鱼的头部很发达,它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口。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它是一个几丁质的带子,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鱼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
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的足部的肌肉。
鲍鱼的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其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鱼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在鲍鱼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味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缝螺、有名的红翁戎和钥孔螺都是这样。
罗勒的外形特征
勒具圆锥形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须根。茎直立,钝四稜形,上部微具槽,基部无毛,上部被倒向微柔毛,绿色,常染有红色,多分枝。
叶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牙齿或近于全缘,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侧脉3~4对,与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多少明显;叶柄伸长,长约1.5厘米,近于扁平,向叶基多少具狭翅,被微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于茎、枝上,各部均被微柔毛,通常长10~20厘米,由多数具6花交互对生的轮伞花序组成,下部的轮伞花序远离,彼此相距可达2厘米,上部轮伞花序靠近;苞片细小,倒披针形,长5~8毫米,短于轮伞花序,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无柄,边缘具纤毛,常具色泽;花梗明显,花时长约3毫米,果时伸长,长约5毫米,先端明显下弯。
花萼钟形,长4毫米,宽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疏柔毛,萼筒长约2毫米,萼齿5,呈二唇形,上唇3齿,中齿最宽大,长2毫米,宽3毫米,近圆形,内凹,具短尖头,边缘下延至萼筒,侧齿宽卵圆形,长1.5毫米,先端锐尖,下唇2齿,披针形,长2毫米,具刺尖头,齿边缘均具缘毛,果时花萼宿存,明显增大,长达8毫米,宽6毫米,明显下倾,脉纹显著。
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红色,伸出花萼,长约6毫米,外面在唇片上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内藏,长约3毫米,喉部多少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宽大,长3毫米,宽4.5毫米,4裂,裂片近相等,近圆形,常具波状皱曲,下唇长圆形,长3毫米,宽1.2毫米,下倾,全缘,近扁平。
雄蕊4,分离,略超出花冠,插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后对花丝基部具齿状附属物,其上有微柔毛,花药卵圆形,汇合成1室。花柱超出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具4齿,齿不超出子房。
小坚果卵珠形,长2.5毫米,宽1毫米,黑褐色,有具腺的穴陷,基部有1白色果脐。花期通常7~9月,果期9~12月。
牡蛎的外形特征
外形
壳形不规则,大小、厚薄因种而异;左壳或称下壳较大而凹,附着在岩石或石板上,右壳或称上壳较小而平,掩覆如盖。无足及足丝。闭壳肌仅有1个,外套膜外长着多数小触手,是感觉器官。[2]
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壳中部隆起;下壳附著于其他物体上,较大,颇扁,边缘较光滑;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两壳于较窄的一端以一条有弹性的韧带相连。壳的中部有强大的闭壳肌,用以对抗韧带的拉力。壳微张时,藉纤毛波浪状运动将水流引入壳内(每小时流过的水量可达2~3加仑),滤食微小生物。
特性
若一粒外物侵入牡蛎的壳内,牡蛎即分泌珍珠质将外物层层包起而形成珍珠。食用牡蛎产生的珍珠不光泽,价值不高。只有少数东方的种类,特别是波斯湾珠母贝(Meleagrina vulgaris)所产的珍珠质量最高。珠母贝主要分布于8~20噚(48~120尺)的海水深处。珍珠多采自5岁以上的牡蛎,用手工方法将小粒珍珠植入珠母贝内,便在其周围形成养殖的珍珠,大多珍珠养殖在日本或澳大利亚沿岸水域进行。
基因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太平洋牡蛎(Pacific oyster)的测序、组装与分析,这是第一个测序的软体动物基因组,将有助于填补我们对于种类丰富而较少研究的软体动物家族的了解空白。这一研究在线发布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揭示了牡蛎对高压环境的独特适应以及贝壳形成的复杂机制。[3]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短读(short reads)结合“分而治之”的fosmid合并策略测序并组装了太平洋牡蛎基因组。这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发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研究具有高水平杂合性和/或重复序列的基因组。经过数据处理,组装牡蛎基因组大约为559Mb,总共有大约28,000个基因。
甲鱼的外形特征
甲鱼又称鳖、团鱼,南方一些地方称为潭鱼、嘉鱼。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有软状裙边,壳要比乌龟的软。颜色墨绿。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周围是细腻的裙边,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肢各生五爪,爬行敏捷,从外形颜色观察,甲鱼通常背脊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
鳖与其它海龟的壳不同之处在于:骨质壳没有周边骨板,高纹理表层,没有角状外骨板以及松散连接的腹(腹甲)。躯干略呈卵圆形,吻长,鼻孔开口于吻端,背部隆起有骨质甲。四肢粗短稍扁平,为五趾型,趾间有蹼膜,雌体尾一般不达裙边外缘,雄体大都伸出裙边外。 有的巨鳖可达一米以上。
鲨鱼的外形特征
骨架
所有的鲨鱼都有一身的软骨。鲨鱼的骨架是由软骨构成,而不是由骨头构成。软骨比骨头更轻、更具有弹性。所有的鲨鱼都属于鲨纲,而鲨纲动物都具有软骨。但还是比较硬的。[1]
体型
鲨鱼的体型不一,身长小至18厘米,大至18米。鲸鲨是海中最大的鲨鱼,一般长成后身长可达36尺(12米)。虽然鲸鲨的体型庞大,它的牙齿在鲨鱼中却是最小的。最小的鲨鱼是侏儒角鲨,小到可以放在手上。它长约20到27厘米,重量还不到一磅。世界最大的鲨类是鲸鲨,据一些报道,一些鲸鲨可长达18米。世界上一例被证实最大的鲸鲨是1947年11月11日,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的baba island所发现的,它身长达12.65米,重约21.5吨。[2] 根据澳大利亚的鲨鱼专家到海里和鲨鱼的长期生活,鲨鱼是可以一动不动的在海底的,并不会因此窒息。鲨鱼和硬骨鱼类的不同之处是,它们没有鳔来控制浮潜。如果停止游泳,大部分的鲨鱼会往下沉。为了增大在水中的浮力,鲨鱼的肝内具有大量的油。
外形特征淡菜
贻贝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也是属于双壳
类的一种贝类,它的身体构造跟蚶子和牡蛎、蚌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左右两个外套膜除了在背面连接以外,在后端还有一点愈合,所以在后面背方形成一个明显的排水孔。在外套膜的后腹面的边缘生有很多分枝状的小触手。通过贻贝身体的水流,就是从这些生有触手的外套膜之间流入外套腔内,然后经过鳃到身体背部由排水孔排出来。贻贝便利用流经身体的海水进行呼吸和循环,它也利用水流带进体
贻贝有两个闭壳肌,前闭壳肌退化或消失,后闭壳肌巨大,是属于异柱类的。它的韧带生在身体后背缘两个贝壳相连的都分。贻贝也是利用闭壳肌和韧带开启和关闭贝壳的,但是贻贝闭壳未能象蚶子闭得那样紧,常常留有缝隙,缝隙就是足丝伸出的地方,因为贻贝是用由足分泌的足丝固着在海底岩石或其他物体上生活的。足丝成分是一种蛋白质,很坚固而又有韧性,所以用足丝固着的力量很大,有时候人们要采它是很费力的,但是贻贝在用足丝固着以后,还可以牵制足丝,使身体在固着面上做小范围的活动。如果遇到环境变化,还能使足丝脱落,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在新的适宜环境分泌新的足丝,重新固着。
厚壳贻贝:贝壳2片,长约15厘米左右,呈楔形。壳顶尖小,位于壳之最前端,腹缘略直,背缘与腹缘构成30度角向后上方延伸,背缘呈弧形。壳后缘圆,壳面由壳顶沿腹缘形成一条隆起,将壳面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宽大而斜向背缘;下部小而弯向腹缘,生长纹明显,但不规则。壳表面棕黑色,壳顶常磨损而显白色。壳内面灰蓝色,具珍珠光泽。由背部韧带末端向下,绕壳后缘至腹缘末端有一宽黑色边缘。壳表的壳皮绕壳缘卷向内缘形成一红褐色狭缘。外套痕及闭壳肌痕明显,前闭壳肌痕小,位于壳顶内方,后闭壳肌痕大,卵圆形,位于后端背缘。壳顶内面具有2个小主齿。韧带褐色。外套膜在一点愈合,外套缘具有分枝状的触手。足后端成片状,前端呈棒状。足丝粗,淡黄色。
乳瓜的外形特征
这里,所有那些“丝瓜”都是长条形。它们略带桃色,就像人类的皮肤,而不是这一物种常见的绿色。这种果实和藤蔓在竹架向上爬着墙“生长”。咖啡馆里,它们创造出一种新奇而贴近自然的感受。
在越南有一种外形酷似女人胸部的越南乳瓜,越南发言人说,预计适当时间这种瓜果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流入千家万户的餐桌。[2]
事实上,这些乳房形状的丝瓜是人造制品。它们由阮氏怀诗(Nguyen Thi Hoai Mo)创作。她是一位来自河静省的28岁艺术家。
榛仁的外形特征
榛(《诗经》)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先端近截形而有锐尖头,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
上有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密生细毛;托叶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先叶开放;雄花成菜荑花序,圆柱形,长5~10厘米,每苞有副苞2个,苞有细毛,先端尖,鲜紫褐色,雄蕊8,药黄色;雌花2~6个簇生枝端,开花时包在鳞芽内,仅有花柱外露,花柱2个,红色。小坚果近球形,径约0.7~1.5厘米,淡褐色,总苞叶状或钟状,由1~2个苞片形成,边缘浅裂,裂片几全缘,有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山地阴坡丛林间。
海参的外形特征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色暗,多肉刺。 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是现存最早的生物物种,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经历几次地球大毁灭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见证地球的变迁。 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内骨骼退化为微小骨片。许多种有从口到肛门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废物。口周围有10根或更多能伸缩触手,用于捕食或掘穴。许多种能从肛门放出内部器官,然后再生新的,可能是为逃避敌害。泄殖腔内常有潜鱼属(Carapus)隐鱼共生。有许多能放出对小动物致命的毒素,但对人无生命危险。
鳐鱼的外形特征
鳐鱼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位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成的硬骨组织。体表披楯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楯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横裂(故称横口类);偶鳍呈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
胃的分化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肠内有螺旋瓣。无鳔。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因而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心脏具动脉圆锥。雄性的生殖管道借用中肾管。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雄性有交配器,称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脑发达,比硬骨鱼还要高级。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也出现了神经物质。
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它们的身子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鳐 鱼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鳐鱼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底侧,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多数种类脊部有硬刺或棘状结构,有些尾部内有发电能力不强的发电器官。
就现在所知,全部鳐类鱼均为卵生,其卵又称“美人鱼的荷包”,常见于海滩,长方形,有革质壳保护。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cm;大鳐可长达2.5m。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游动时靠胸鳍作优美的波浪状摆动前进。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为食,由上面突然下冲,扑捕猎物。
鳐鱼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在底侧,这些都是鳐鱼为了适应底栖生活而逐渐演化出来的。鳐鱼并不凶悍,也不会主动袭击人,不过许多鳐鱼都是不爱游动的。
1亿8千年前,鳐鱼是鲨鱼的同类,但为了适应海底生活,长期将身体藏在海底沙地里,便慢慢进化成这模样。鳐鱼身体周围长着一圈扇子一样的胸鳍,尾鳍退化,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靠胸鳍波浪般的运动向前进。鳐鱼平时隐藏在沙里,二枚贝、螃蟹和虾等接近,则突然进攻。它们的牙齿像石臼,能磨碎任何东西,背部长着一根剧毒的红色刺,人被刺到会死亡。特点:鳐鱼的头和身体直接连接,没有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