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校恐惧症的三大类表现
儿童学校恐惧症的三大类表现
很多家长都知道,恐惧情绪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那么,儿童学校恐惧症有哪些表现呢?
根据恐怖内容不同Miller将恐惧症分为3类:
①对身体损伤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
②对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静恐怖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
③社交性恐怖:害怕发言怕到人多的地方。
儿童期恐惧症不像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儿童期常见的恐惧症为学校恐惧症(schoolphobia)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症,虽然目前的诊断标准中没有专门列出该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是少年儿童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估计在儿童人群中占1%,并且其中大多数是学校恐惧症它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任何年龄但以学龄期比较突出。发病可能较突然,也可缓慢。
孩子有情绪障碍怎么办
儿童情绪障碍 起病于儿童期的神经症样症状,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或羞怯等情绪异常,与成年期神经症并无连续性,其预后较成年的神经症病人为佳。
1、儿童离别焦虑 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 【诊断标准】(CCMD-2-R)
一、在学龄前期发病。
二、不愿离开亲人,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亲人一去不复返;在亲人离开时出现焦虑,在亲人离开后出现抑郁、悲伤、退缩等症状,有时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三、病程至少一个月。
四、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儿童恐怖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情绪异常。
2.儿童恐怖障碍 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份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
【诊断标准】(CCMD-2-R) 一、通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二、由于强烈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影响日常活动。
三、惊恐时伴有心悸、出汗、脸色苍白、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四、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所致恐惧症状。
宝宝也有周一焦虑症哦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
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症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个月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代妈妈工作、生活压力大,和宝宝相处的时间渐少,所以宝宝的分离性焦虑倾向比较普遍。这种症状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分离时间过长等,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恐惧症有哪几种类型
恐惧症的日常五大类型之一、单一恐惧症
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
恐惧症的日常五大类型之二、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为另一发病高峰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恐惧症的日常五大类型之三、密集恐惧症
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体很敏感,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几乎人人都有,程度因人而异。
恐惧症的日常五大类型之四、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因而不愿社交,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
恐惧症的日常五大类型之五、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学生害怕上上学,害怕学习,具有恐怖心理,故又称“恐学症”。
1、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
2、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强迫患儿去上学,会使其焦虑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则孩子焦虑马上缓解。
3、焦虑的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安,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疼、尿频、便急等。
以上介绍了五种恐惧症的类型,其实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恐惧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要去询问心理医生了,因为你很有可能患上了恐惧症,而且恐惧症在早期只要治疗及时,那么是很容易被解决的,因此我希望那些恐惧症患者都可以尽早的去解决自己的疾病。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细心的家长高先生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8个月大的女儿平常很乖巧,一到星期一就哭闹不止。这是怎么回事?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昨日,中南医院心理咨询室副教授肖劲松分析,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症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个月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他说,现代妈妈工作、生活压力大,和宝宝相处的时间渐少,所以宝宝的分离性焦虑倾向比较普遍。这种症状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分离时间过长等,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儿童患恐惧症需要家长关心
一般来说超过2年以上的持续恐惧情绪十分明显,整天沉溺于恐惧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怕鬼”表现出“谈鬼色变”,出现惊恐和回避反应,伴有心跳快、呼吸快、出冷汗、面色苍白和尿频等症状,应属恐惧症之列。恐惧症有时伴有焦虑反应和强迫症状。
根据恐惧对象的不同,可将恐惧分为4类,即生理伤害性恐惧、自然事件恐惧、社会焦虑恐惧和其他恐惧。不同年龄儿童所恐惧的内容不同,年幼儿童恐惧幽灵和妖怪,年龄大的儿童恐惧生理危险或伤害。
在儿童恐惧症的预防上,要从小加强儿童的性格培养,使其有乐观、开朗、坚强的性格;提倡讲科学、讲道理,不要用鬼神、怪物、关黑房子等手段威吓孩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示范作用,不能无故怕这怕那。
在治疗上,宜早期治疗。首先排除躯体疾病是否存在,让患儿理解治疗目的,父母参与治疗,鼓励患儿上学,加长在校时间。治疗方法上,采用较为普遍的是行为疗法,如示范法、认知法、强化法、系统脱敏法、家庭治疗法等。
(1)示范疗法。国外专家治疗5—12岁的恐水儿童,将40名儿童分为4组:一是“参与示范组”,让患儿看电影示范,再到游泳池中参与10分钟的训练,并给予社会强化;二是“单独示范组”,让患儿看电影示范,再到游泳池边做10分钟游戏;三是“单独参与组”,看无关内容动画片,再完成10分钟游戏参与活动;四是“控制对照组”,看动画片,并在游泳池边做游戏。治疗结果显示,参与示范组疗效最佳,其次是单独参与组和单独示范组,而控制对照组无变化。可见,参与示范疗法用于恐惧症儿童的行为矫治效果较好。
(2)认知疗法。有学者用“认知自我控制法”治疗恐黑暗儿童,入组标准是“不能独自呆在黑房里3分钟”。将患儿分成3组,分别让熟悉的成人带入控制好的黑房,记录其滞留的时间。第一组为“能力组”,教儿童自我陈述:“我不怕黑,我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第二组为“刺激组”,陈述:“黑暗处是个很好玩的地方”。第三组为“控制组,陈述:“嘉丽有一盏小灯”。治疗结果,第一组恐惧行为改善最大。
(3)学校恐惧症的快速疗法。国外有学者提出一种针对急性学校恐惧症的快速治疗方法,成功率为100%,追踪2~8年,无复发现象。具体做法是:
开病人家长会,带患儿从周一开始上学;
保证让患儿全天呆在学校,每日上学计划不变;
出现躯体症状要到放学后再由校医处理,并反复说明恐惧只是暂时表现;
在家避免长时间讨论学校问题,对患儿上学给予表扬;
一般到周三躯体症状会消失,及时开家庭庆贺会表扬患儿克服了上学困难。
(4)系统脱敏法。有学者曾对一位患社交恐惧症的女中学生实施了系统脱敏法。先指导她拟定了恐惧对象梯级表,从轻至重依次为女同学、父亲、男同学、老师、陌生人等,再学习放松技术,并开始实施现实交往脱敏。在前3个梯级的治疗较为顺利,但与老师交往时,病人恐惧情绪加重,不能有效地放松,因此又回复到与男同学的交往阶段;重新配合放松训练脱敏,待适应后,与安全又熟悉的老师交往,再逐步过渡到任课老师与班主任;最后安排一病人不认识的大学生与之接触、交谈,通过2个月的治疗,病人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大为缓和。
童年情绪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儿童离别焦虑症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焦虑情绪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新生儿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反应,而且都是与生理需要如饥饿、疼痛等密切相关。半岁前后就会出现对母体的依恋和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当跟所依恋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微笑、咿咿呀呀的说话声并且有安全感,遇到陌生人或和母亲分开时则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反应,即焦虑。也可以这样理解,依恋和焦虑是儿童早期情绪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安全的依恋有利于儿童正常发展,减轻焦虑反应是促使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或学龄前期儿童与他们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照顾者)离别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情绪都应视为正常现象。
只有当焦虑发生在儿童早期,对与依恋对象离别的恐惧,构成焦虑情绪的中心内容时,才成为儿童期离别焦虑障碍。在严重程度上、持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儿童焦虑症中一种类型称分离性焦虑障碍,当父母或抚养人离开时便会产生问题,如不能独自入寝,不能离开他们在外玩耍,拒绝上学而要和父母或抚养人待在一起,当硬要将他们分离时出现焦虑,此外,还可伴躯体生理反应,如头痛、胃痛、睡眠障碍。这种分离焦虑的原因不仅是现存的也可能是既往发生过的,也可能是对今后父母疾病、死亡、意外事件发生的担忧。年幼儿童的焦虑内容常常涉及走失、怕坏人撞入室内而不让父母离开,拒绝单独入睡,要父母陪着或开着灯睡。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过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过分的忧虑主要依恋者可能会遭到伤害,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回;担心会与主要依恋者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不是由于幼儿园或学校的原因);没有主要依恋者在,患儿往往不愿或拒不就寝;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没有依恋者的陪伴就害怕待在家里;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当预料即将与依恋者分离时,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可以为哭叫、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退缩;部分患儿分离后会反复出现躯体症状: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等。
2.学校恐惧症 恐惧情绪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
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根据恐怖内容不同,Miller将恐惧症分为3类:①对身体损伤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②对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静恐怖、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③社交性恐怖:害怕发言、怕到人多的地方。
儿童期恐惧症不像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儿童期常见的恐惧症为学校恐惧症(school phobia),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症,虽然目前的诊断标准中没有专门列出该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
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是少年儿童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估计在儿童人群中占1%,并且其中大多数是学校恐惧症,它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任何年龄,但以学龄期比较突出。发病可能较突然,也可缓慢。患儿开始表现对上学的厌倦和推诿,如早晨不?或要父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才去上学。但往往是达到了他们的要求第2天仍然不去上学。有的是在患了某些躯体病休息之后,便再也不去上学。父母,老师,同学来劝说或陪送上学,或同意他们的“条件”,给各种好处也无济于事。有的父母强制将他们送去学校,但还没进教室的门或学校门,便要逃跑,表现非常坚决,而不得不让其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大多患儿在家表现正常,可学习,同学们放学后同他们玩耍,部分患儿不愿出门,怕见到熟悉的人,生活无规律,不学习,心绪日渐不佳,甚至变得脾气暴躁,怨天尤人,蛮不讲理,冲动毁物,或打骂父母。临床上可将本病分为两种类型,即神经症型和人格型。神经症型的患儿一般表现为胆怯,害羞,缺乏自信,躯体主诉较多,并可以此主诉反复在医院看病,合并疾病多为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人格型则表现对父母严重的对抗不服从,挑剔闹事,变得自私,对亲人缺乏感情,轻则恶语伤人,重则动辄操戈。患学校恐惧症的儿童大多与在校遇到学习的失败、挫折或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或亲眼看到老师对同学的处罚为诱因,少数并无明显诱因,而家族中很可能有情绪障碍病史者,在成人神经症的回顾性研究还发现7%学校恐惧症的患者既往有分离性焦虑的症状,并且20年后发展成惊恐障碍(王成典,1983)。
3.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较成人强迫症少得多,有文献记录显示最小的强迫症患儿年龄为2岁。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对70例连续就诊的患儿观察后发现,强迫症患儿平均年龄为10.1岁,其中8例患儿发病于7岁以前。发病越早的患儿,其症状越类似于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提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强迫症的特殊形式,与少年或青年发病的患儿在症状上明显不一样。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强迫症状或仪式样动作,如走路数格子、反复折叠自己的手绢、睡觉前一定把鞋子放在某个地方等,这种带有一定规则或者被患儿赋予特殊含义的动作,往往呈阶段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不会给患儿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不会影响儿童的生活。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
强迫观念包括:①强迫怀疑: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怀疑被传染上了某种疾病,怀疑说了粗话,怀疑因为自己说坏话而被人误会等。②强迫回忆: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说过的话、看过的场面等,在回忆时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断,就必须从头开始回忆,因怕人打扰自己的回忆而情绪烦躁。③强迫性穷思竭虑: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如沉溺于“为什么把人称人,而不把狗称人”的问题中。④强迫对立观念: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如“好”与“坏”、“美”与“丑”。
强迫观念可以分为两类:①针对刚刚过去的事:如强迫回忆;刚刚关好的门总想着没有关好。②期待将要发生的事:如家人要外出,总是担心在外面出事,遇到意外等。
强迫行为包括:①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洗脸、洗袜子、刷牙等。②强迫计数: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路过的车辆和行人。③强迫性仪式动作:做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好”、“坏”或“某些特殊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要重新来做,直到认为满意了才停止。④强迫检查: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口袋中钱是否还在、门窗是否上销、自行车是否锁上等。
强迫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类:①一定要实现、要表达的某种冲动:见到电器一定要摸一下,明知有危险而不能自制。②为控制某种冲动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所做动作是为了防止某种冲动。
强迫症状的出现往往伴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严重时会影响到患儿睡眠、社会交往、学习效率、饮食等多个方面。
4.儿童抑郁症 对儿童抑郁症的研究不像对成人抑郁症那样多,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根本就没有“儿童抑郁症”这一名称。自70年代以后,随着对儿童抑郁症的重视和研究的增多,对儿童抑郁症也有了明显的认识。
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masked)症状、恐怖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婴儿期抑郁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婴儿与父母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的啼哭,易激动,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当与母亲重新团聚后,这种症状可以消失。Spitz称之为婴儿依恋性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可以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痛、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
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品行障碍”。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心理咨询师分析,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症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个月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代妈妈工作、生活压力大,和宝宝相处的时间渐少,所以宝宝的分离性焦虑倾向比较普遍。这种症状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分离时间过长等,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恐惧症有哪些
社交恐惧症 深海恐惧症 恐高症
密集恐惧症 结婚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
恐子症 广场恐惧症 对人恐惧症
同性恋恐惧症 性交恐惧症 周末恐惧症
开学恐惧症 蔬菜恐惧症 飞行恐惧症
枪声恐惧症 面试恐惧症 礼单恐惧症
炭疽恐惧症 余光恐惧症 香蕉恐惧症
名校恐惧症 牙科恐惧症 教皇恐惧症
注视恐惧症 恐镜症 吞咽恐惧症
呕吐恐惧症 脱发恐惧症 长单词恐惧症
无手机恐惧症 青少年恐惧症 花生酱恐惧症
陌生环境恐惧症 小飞机恐惧症 单一恐惧症
儿童学校恐惧症诊断标准
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恐惧情绪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儿童期恐惧症不像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儿童期常见的恐惧症为学校恐惧症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症,虽然目前的诊断标准中没有专门列出该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
CCMD-3未纳入儿童学校恐惧症。由于这是常见的障碍之一故试订诊断如下供参考。儿童学校恐惧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环境或到学校上学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上学无关或非学校环境(如家中)言谈自如。
(1)症状标准:
①对到学校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②对学校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③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过分关注。
④不在学校环境或不上学并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表现正常。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不包括最初入学的第1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分裂症广泛性发育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