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辨证加减刮痧法调理月经
刮痧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辨证加减刮痧法调理月经
主要症状:经期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或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刮拭穴位:脾俞,胃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腹部气海,关元,最后刮下肢足三里,三阴交。
主要症状:经期提前,量多,色紫红,质稠,渴喜冷饮,大便燥结,面赤口干,或量少,色红质稠,手足心热,腰膝酸软。
刮拭穴位:大椎,膈俞,关元,血海,三阴交,行间。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大椎,膈俞,再刮腹部关元,最后刮下肢血海,三阴交,行间。
主要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软。
刮拭穴位:肝俞,肾俞,关元,血海,三阴交。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肝俞,肾俞,再刮腹部关元,最后刮下肢血海,三阴交。
主要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
刮拭穴位:膈俞,脾俞,关元,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膈俞,脾俞,再刮腹部关元,最后刮下肢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主要症状:经期错后,量少,或小腹隐痛,喜热喜按,或经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疼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
刮拭穴位:肾俞,命门,关元,归来,血海。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肾俞,命门,再刮腹部关元,归来,最后刮下肢血海。
主要症状:经行无定期,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
刮拭穴位:肝俞,肾俞,关元,血海,三阴交。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肝俞,肾俞,再刮腹部关元,最后刮下肢血海,三阴交。
主要症状:经行无定期,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刮拭穴位: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原理:关元是调理冲任的要穴,膈俞,血海,三阴交理血调经,大椎,行间清泻血热;肝俞,肾俞补益肝肾。
来月经能刮莎吗
穴位;
1.足三里和三阴交都是非常好和常用的穴位,三里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三阴交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本身对调理月经也是有好处的。
2.你说的这个可能是有影响的,并不是穴位本身有问题,是因为你本身处于月经期身体急剧变化之中,而针灸,刮痧刺激对人体的调节都是和机体反应性密切相关的,所以导致经量减少。
3.所以针灸和刮痧建议避开经期,如果是用这些方法调经的话,建议在下一次月经来之前3到5天进行,但是避开经期。
建议:
1.建议不要立即洗澡,可以等身上不出汗了再洗,因为刮痧后局部会有血液淤积,毛孔会增大,碰到冷气会增加体内湿气入侵,而且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洗热水澡,切不可贪图凉快用温或冷水洗澡,这样只有害而无益。还有就是洗澡后千万要记得及时擦干换上衣服保暖身体,千万别感冒了,那样就得不尝失了。
注意事项:
1.你需要正确对待刮痧的注意事项这个问题,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以上是关于你请问的刮痧的注意事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你满意。
头部刮痧的作用及方法
头部刮痧有诊断作用
根据各经脉穴位和全息穴区的阳性反应可以判断经脉脏腑器官的健康状况。技术是根据中医理论,气血原理、经络学、阴阳学的辩证关系,通过出痧的颜色和斑点形状达到诊病、治病保健的三大功能,起到消炎、止痛、疏通、驱散、调节的作用,内病外治,针对腰腿痛、颈椎痛、月经不调、宫寒、宫冷、乳腺增生、骨质增生、扭伤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提醒: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小症者无论头部还是其他部位都不能刮痧。如果有神经衰弱,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头部刮痧。
头部刮痧手法方法
头部刮痧手法方法与步骤:每天刮拭全头2至3次。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力刮拭。
侧头部:刮板竖放在头维至下鬓角处,从前向后下方刮至耳后发际处。
拔罐和刮痧哪个祛湿效果好
专家:都不好,祛湿主要靠内治
“拔出来的、刮出来的痧颜色越深,证明体内的湿气越重!”
祛湿,这是坊间对拔罐和刮痧主要功能的认知。殊不知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这两种中医传统疗法,其主要作用都不在祛湿,祛湿的作用也不明显!
中医专家提醒,岭南地区的人们不仅误解了拔罐和刮痧,还喜欢将“湿气重”挂在口边,身体困倦、懒怠动、上火、出湿疹都会被归类为湿气重,其实也未必如此。
拔罐的目的不在祛湿
“拔罐可以祛湿排毒,这是坊间对这种疗法最大的误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庄礼兴告诉新快报记者,在中医辨证中,拔罐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负压的挤压作用,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疏通瘀滞,达到调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并不在祛湿,而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因此,拔罐常被用于治疗经络不通的相关疾病,例如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同时,拔罐还有“泻火”功能,常用来治疗各种实症,包括热症和寒症。
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刮出痧”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相比之下,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并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实症、热症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用。
月经不调刮痧刮哪里 月经不调日常保健注意
1.月经不调者应在月经期进行刮痧治疗,经期忌刮痧治疗。
2.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经期尽量少动冷水。
3.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调理,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经期应禁止性生活。
刮痧月经会提前来吗 月经提前刮痧方法
月经提前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1行者,导致本病之因,有气虚与血热,其中血热可分为实热与虚热,气虚则不能统血,血热则扰动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提前而致。
常见证型:
气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月经量增,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热扰型:经来先期,量多色质红绸,实热者,伴随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胁胀,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虚热者,伴随手足心热,咽干,舌红太少,脉细数。
刮痧部位:腹部刮气海至关元区域,足部刮三阴交穴,气海至关元为任脉所在,刮之可通调任脉,理气喝血;脾胃为气血之本,脾气旺则血有所统,故配三阴交穴;若属气虚所致者,加刮足三里穴;实热者,加刮太冲穴;虚热者,加刮太溪穴。
刮痧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刮痧者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以中等力度刮腹部,刮至局部潮红或出现痧痕,继以中等力度刮足部,刮至潮红即可,隔日刮治1次。15次为1疗程。
刮痧后皮肤变黑怎么回事
刮痧不是越黑越好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
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走出误区:出痧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颜色越深,就意味着把“邪都刮干净”了呢?中医表示,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般是运用运用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刮痧板(牛角、玉石、砭石等),蘸取一定的介质,在皮肤相关部位顺序重复刮拭,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属于一种刺激疗法,如果操作不当,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时间掌握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保健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适。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了。
中医强调,刮痧首先要辨证施治,相对的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颈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对应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还要结合药物治疗,因此刮痧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
如何看待出痧
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的年轻人,2~3小时痧痕就会褪去,大部分人最长一天内就消失了。即使年纪大、病重的人,也在2~3天内就能消失。但是如果使劲刮、乱刮,痧痕一两个星期都无法消去。有些人因刮不出痧而更使劲地用力,但是,除了方法错误外,刮不出痧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而不易刮出痧。
中医强调,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同样的,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如过度疲劳、过度饥饱、醉酒、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尤其是出血倾向者(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都不宜刮痧。建议刮痧前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应用刮痧疗法。
拔罐和刮痧哪个祛湿效果好
拔罐的目的不在祛湿
“拔罐可以祛湿排毒,这是坊间对这种疗法最大的误解。”在中医辨证中,拔罐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负压的挤压作用,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疏通瘀滞,达到调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并不在祛湿,而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因此,拔罐常被用于治疗经络不通的相关疾病,例如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同时,拔罐还有“泻火”功能,常用来治疗各种实症,包括热症和寒症。
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刮出痧”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相比之下,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并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实症、热症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用。
祛湿主要靠内治,先利湿再调脾胃
很多人以为拔罐能够快速除湿,其实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所讲的‘湿’的本质是水。”湿气主要通过大小便、汗液排出。拔罐和刮痧虽然主要目的不在祛湿,但也“拔”出部分的组织液,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但由于出来的水分不多,祛湿作用其实十分有限。拔罐相对好一些,刮痧几乎没有祛湿的作用。
“祛湿主要靠内治,而非外治。”庄礼兴表示,湿气重的患者首先要辨证湿的类型,可以采用利湿的药物,缓解表面症状。由于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蕴化功能不足,因此,祛湿之后,还得调理脾胃,从根本上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