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临床分类
痤疮的临床分类
1、寻常性痤疮 主要发生在面部,也可见于胸背部,只有少数患者可侵犯四肢和臀部形成泛发性痤疮。寻常性痤疮的表现有:
1)皮脂溢出:多数痤疮患者为油性皮肤,而且痤疮的严重程度与皮脂分泌量有一定相关性,但在痤疮消退以后,皮脂溢出仍可能持续存在。
2)分刺 是毛囊漏斗过度角化形成的皮损,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
2、特殊类型痤疮
1)聚合性痤疮:多见于男生,青春后期发病。
2)暴发性痤疮:男性多见。特点是有轻度痤疮数月或数年的患者突然病情加重伴有发热、多关节痛,并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升高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联合治疗有效。
3)坏死性痤疮:又称痘疮样痤疮,皮损可波及颞部,发际前缘、鼻、耳甚至躯干四肢。其特点是额部的毛囊性丘疹、脓疱、坏死及凹陷性瘢痕,开始为粟粒大小的暗红色毛囊性脓疱,中心部分有毳毛贯穿,中心部分很快结痂坏死,形成盘状痂皮,最后脱痂遗留凹陷性瘢痕。
骨折的临床分类
1.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类
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骨折附近的皮肤和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易受到感染。
(2)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感染。
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1)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行、斜行、蝶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2)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横行、斜行及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呈状骨折: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其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末断。
9)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3.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斜视的临床分类
一、正位视和隐斜
当眼球的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归,即便融合机能受到干扰而受检者的双眼仍能维持正常位置关系(双眼视轴平行),不发生偏斜,这种状态叫正位视,也就是理想的生理平衡状态。那么,理想的平衡状态一般很少见。多数眼球有偏斜趋势,但由于有正常融合机能的控制而仍能维持双眼单视,不显露偏斜。融合机能一旦受到干扰,就会出现偏斜,这种潜在性偏斜称为隐斜。
隐斜的分类
1、 内隐斜 偏斜眼有内转趋势者
2、 外隐斜 偏斜眼有外转趋势者
3、 上隐斜 偏斜眼有上转趋势者
4、 下隐斜 偏斜眼有下转趋势者
5、 旋转隐斜 分正、负或内、外两种。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向颞侧倾斜者为外旋转隐斜或正旋转隐斜;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向鼻侧倾斜者称为内旋转隐斜或负负旋转隐斜。
6、 不等隐斜 注视的主向不同,隐斜的程度也不同。
7、 有时可有一个方向以上的偏斜,例如同时既有向内又有向上的偏斜趋势,则称为内上隐斜。
二、显斜
1、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是指又眼视轴分离,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均无器质性病变,在各方向注视时,偏斜角维持等同。共同性斜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占绝大多数,是由于双眼视觉反射的感觉到(输入)通路或中枢发生障碍,致使双眼视觉分离。继发性共同性斜视是继发于非共同性斜视,初起时有眼外肌检查肌力不足或不完全麻痹,在麻痹消退后,由于双眼之间的关系已固定,虽然在眼外肌检查方面已无异常,但斜视依然存在,演变为共同性斜视。
2、 共同性内斜 共同性内斜是最为常见的斜视,概括起来可分为:集合过强、外展不足、基本内斜三大类,这三种都可以是恒定性或间歇性的,但其间歇性者不如共同性外斜者明显和持久。
① 集合过强型内斜有调节性、强直性和因先天性近视引起。它的特点是看近时斜视角度加大,比看远时大得多。集合过强型内斜又分为完全调节性、部分调节性和非典型性三种。
完全调调节性斜视多在2~3岁时发生,80%为中度远视(+3.00~+7.00屈光度)。非典型调节性内斜发病较早(1~3岁),无明显屈光不正,有些是由于调节力弱,调节近点较远,所以大脑调节中枢加强神经冲动,引起AC0351-4968683/A比值增高而发生内斜。
② 外展不足型内斜 这一类型内斜的特征是看远的斜视角比看近的大,常为间歇性,看远时为内斜,看近时同为内隐斜。一般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外展不足型内斜阶段,最后演变为内斜,患者的屈光不正不显著,常伴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近视,斜视角不大,但可逐渐进展,应及时治疗。
③ 强直型内斜 先天性者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内发生,后天获得性者则在2岁左右出现,眼球不能外展,看近与看远的斜视角相似;有外展神经不全麻痹所致。
④ 基本内斜 本型的特点为看近和看远的斜视角相似,没有调节因素,AC0351-4968683/A比值正常,无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的特征。
⑤ 其他类型内斜
◆机械性内斜:发病早、斜视角度大,类似强直型内斜,所不同者为强直型内斜患者在全身麻醉后斜视消失,而机械性者则维持不变。
◆ 精神变态型内斜:多见于儿童,由于惊吓、精神紧张或压抑使原属正常的融合机能失调而引发内斜。也偶见于癔病发作后和精神变态性患者。
◆ 周期性内斜:较为罕见。其特征为较规律的周期性地(一般为48小时)出现内斜与正位。内斜时无双眼视觉,因而无复视;正位时则双眼视觉正常。
◆ 微斜视:又称单眼注视综合征,患眼的斜视角小于5度,并伴有弱视,旁中心注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多为内斜,常在幼年时被发现,因患儿有阅读困难,能识别单个字体,但辨别同样大小而排列成行的字体则较困难。这种现象称为“拥挤现象”。
3、 共同性外斜 共同性外斜较内斜少见,与内斜的发病比例约为1:4。多见于女性(75%),发展较缓慢,常有较长潜伏期或间歇期阶段,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的趋势。多数外斜视在初起时为间歇性,斜视角变异较大,清晨双眼位置可能正常,傍晚劳累后则出现斜视,也有在向远处看或向上看时偏斜出现或加大,看近或向下看则减小或消失,在思想集中时不斜,发愣时则外斜。
4、 麻痹性斜视 是由于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眼外肌功能减退但非完全性瘫痪)所致的偏斜。麻痹性斜视的出现与麻痹的轻重、患者有无隐斜以及融合机能的强弱有关。严重的麻痹立即产生斜视,但轻度的部分性麻痹在初起时,由于患者有健强的融合机能,可以暂时不出现斜视。此类斜视的发生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颅内损害、代谢性、血管性、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动脉硬化、血栓、脑溢血、脑水肿等引起的眼外肌麻痹、肿瘤、外伤、海绵窦内的损害、眶内损害等。
脂肪肝临床分类
肥胖性脂肪肝症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首次运用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微波萃取两大技术,完美地保存了植物药性,清脂养肝更迅捷。
酒精性脂肪肝症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但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烟酒4—6 周后,其转氨酶水平就能减少到正常水平。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疾病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于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糖尿病脂肪肝疾病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另一方面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病人脂肪热卡占总热卡的25%以下为宜。
妊娠脂肪肝疾病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患者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药物性脂肪肝疾病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学药物,西药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脂肪肝疾病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属于一种病理现象,不需要单独作为一种病来治疗,也绝非无药可医。当你发现有脂肪肝时,应及早到医院认真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脂肪肝按自身体素质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等导致脂肪肝的发病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肥胖、过食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缺乏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和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脂肪肝等。
脂肪肝按轻重程度不同又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轻度脂肪肝是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时期。
痤疮的临床表现
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对青少年的影响甚大。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多脂区,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后大多痊愈或减轻。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一、症状
基本皮损是粉刺,又称痤疮,封闭的粉刺是淡白色小结节,成为白头粉刺,周围偶然有红晕;开放的粉刺是黑头粉刺,黑色充塞物于扩张的毛囊孔内。
二、临床表现
粉刺开始出现于青春期,在少年期虽可有显著地白头及黑头粉刺,而炎症往往较轻,只有小丘疹及脓疮,年纪较大时,患处多油,除了粉刺外,还常有丘疹、结节、脓疮、脓肿、瘢痕及瘢痕疮性损害,往往其中的某几种皮损较显著。
皮损主要发生于多油的面部,也可出现于胸部上方,背部甚至臀部等处,轻的只有粉刺及丘疹,严重的可有巨大的脓肿。病程可持续多年之久,往往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到中年时期逐渐减轻,一般在40-50岁后痊愈,或多或少地遗留萎缩性瘢痕,也有的有瘢痕性损害。病人一般没有自觉症状,炎症剧烈时可有疼痛及触痛。
唇腭裂的临床分类
唇裂和腭裂分类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采用最多的是按裂隙部位和程度来分类;
唇裂:
单侧唇裂:I度限于红唇部裂。Ⅱ度红、白唇裂,但鼻底完整。Ⅲ度上唇鼻底全部裂开。
双侧唇裂:完全裂,不完全裂或混合型。
腭裂
1.悬壅垂及软腭裂。
2.不完全裂:软腭及部分硬腭裂开。
3.单侧完全腭裂;软、硬腭全部裂开、常伴有牙槽嵴裂及完全性唇裂。
4.双侧完全性腭裂。
5.其他非典型裂:如软腭隐裂(黏膜下裂);腭咽闭合不全;一侧完全,一侧不完全裂等。
额头痤疮有哪些表现
痤疮严重影响俊男少女的美貌,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于中高度的痤疮,这类的痤疮不但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多。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发病的时候还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如果没有很好的调理,很轻易有疤痕产生。那么额头痤疮有什么症状?可以用什么药?
痤疮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额头也属于痤疮通常好发的部位,痤疮的类型多样,其病因复杂多样,单凭痤疮长在额头上就想断定病情是不科学的,建议患者详细咨询医师,了解自身病情,做到对症下药。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药材组成:茴香根皮、洋甘菊、芹菜根、骆驼蓬子、茴芹果、菊苣子、黑种草子、菊苣根、香茅、香青兰子、甘草、罗勒子、蜀葵子。《中医临床研究》最新发表文章表明维药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痤疮的疗效。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可调节内分泌水平,治疗各种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皮肤炎症、痤疮、色斑、黄褐斑,痛经,妇科炎症和更年期综合症;平衡肠内益生菌、用于肠道感染;抗衰老、老年性痴呆和肿瘤的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等。长期临床应用表明,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临床常应用于皮肤科、美容科的痤疮、色斑、粉刺患者,疗效显著,见效快,在放化疗的辅助治疗上也有良好的功效。
疥疮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疥疮是皮肤传染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患者用过的东西都容易被感染。一般疥疮头、脸部等为全身发病。它常常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困扰,患者的伤口总会奇痒难耐。
一、疥疮的类型表现
1.传染史
疥疮用过的物品极容易传染给周围人群,也容易被感染,反复发作。发现以后要及早选用能杀灭疥虫的特效产品治疗。目前可选用肤清疥宁治疗。
2.接触史
曾与疥疮患者接触,家庭或同宿舍内有疥疮患者,或有在外住宿史。
3.并发症
由于剧痒、搔抓,可引起出血或继发感染,引起脓疮、毛囊炎等并发症。
4.皮损形式
隧道,灰色、迂曲蜿蜒,最长可达3cm,不易观察者可借助蓝墨水或龙胆紫涂色显现。丘疹或丘疱疹,位于隧道终端。结节,见子男性阴茎及阴囊。皮色或淡红色,黄豆大小,散在分布。有些患者因搔抓可导致湿疹化或感染等继发损害。
5.症状及发病部位
夜间剧痒。成人疥疮的发病部位为皮肤柔软薄弱处,如指间、腕屈侧、肘窝、腋窝、腰围及外生殖器周围区域,其中以指间、男性外生殖器和女性乳房下的皮疹最有典型意义。颈以上、踝关节以下及掌跖部绝少累及。
二、疥疮的分类
1.成人疥疮
一般情况下,成人疥疮的主要症状是瘙痒、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
2.老年人疥疮
老年人疥疮是疥疮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为瘙痒严重,对疥虫反应较弱,所以无明显炎症反应。背部多见。
3.婴幼儿疥疮
专家表示,婴幼儿也会发生疥疮,成为婴幼儿疥疮,这种疥疮很难找到隧道和疥螨,应疹形态不典型,好发于头面部,隧道色淡而浅在,隐约如线状,基底轻度炎症而粉红色,易伴发水病,且易透过角质层窥见虫点,呈白色小点状突起。
4.结节性疥疮
医生还表示,姐姐行街创业是疥疮的一种类型,多见于明囊、臀、腹及股部。呈红棕色给节,奇痒,数月到1年以上才逐渐消退。
5.挪威疥
专家介绍,疥疮的最后一种类型是挪威疥,又称痂皮性疥疮,本型系1844年Dabielsen、1848年首先在挪威报告的一种疥疮的异型,故称挪威疥疮。是一种免疫异常反应。多发于体弱、精神病、免疫缺陷和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结痂,出现角化过度的红斑鳞屑性斑块,还可出现糜烂、脓疱、恶臭,毛发干枯脱落、指甲变厚变扭曲、全身淋巴结肿大,鳞屑厚,病情重,传染性极强。
痤疮的临床表现
痤疮的症状:深在性痤疮,感染扩大,引起较大的红肿炎性结节、毛囊性脓疱和脓肿,破裂后,留下瘢痕。表浅性痤疮一般都不留瘢痕,挤捏或用其他方法弄破痤疮,会增加感染、发炎和结痂的机会,使痤疮恶化。
1.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
(1)好发部位: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和颏部,亦见于上胸、肩胛间背部及肩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偶尔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呈对称分布。但在颜面部中央尤其是鼻部及眼眶周围常无损害。
(2)损害呈多形性:最早损害为粉刺。①典型的为黑头粉刺.见于扩大的毛孔中。毛囊开口脂栓的氧化变成黑色.呈点状黑色,可挤出脂栓。②白头粉刺为针尖到针头大小圆锥形丘疹,呈皮色或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栓。③炎性丘疹。④脓疱。⑤结节。⑥囊肿及蜂窝织炎等损害。炎症深者,愈合后遗留浅的凹坑状瘢痕,甚至形成瘢痕疙瘩。临床上常以1~2种损害较为显著。
(3)皮脂溢出:多数患者有油性皮肤,即使痤疮消退,皮脂溢出仍可能存在。
(4)本病多无自觉症状,炎症显著时可有疼痛和触痛,吃刺激性食物皮损加重,为慢性经过,患者为青春期男女。大多数患者在25岁或30岁以后逐渐痊愈。
2.其他类型痤疮:可根据皮损的主要表现分为:①丘疹性痤疮;②脓疱性痤疮;③结节性痤疮;④囊肿性痤疮;⑤萎缩性痤疮(腺体破坏形成凹状萎缩性瘢痕);⑥月经前痤疮:月经前发病或加剧;⑦聚合性痤疮(acne conglobata):以穿通性脓肿和不规则瘢痕形成为特征。多有家族史,与遗传有关。有些患者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常发生于青年男性。好发于前额、颊部和颈前部。损害呈多形性,包括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脓肿和窦道及瘢痕等,为集簇发生,常形成瘢痕疙瘩。
痤疮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基本皮损是粉刺,又称痤疮,封闭的粉刺是淡白色小结节,成为白头粉刺,周围偶然有红晕;开放的粉刺是黑头粉刺,黑色充塞物于扩张的毛囊孔内。
二、临床表现
粉刺开始出现于青春期,在少年期虽可有显著地白头及黑头粉刺,而炎症往往较轻,只有小丘疹及脓疮,年纪较大时,患处多油,除了粉刺外,还常有丘疹、结节、脓疮、脓肿、瘢痕及瘢痕疮性损害,往往其中的某几种皮损较显著。
皮损主要发生于多油的面部,也可出现于胸部上方,背部甚至臀部等处,轻的只有粉刺及丘疹,严重的可有巨大的脓肿。病程可持续多年之久,往往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到中年时期逐渐减轻,一般在40-50岁后痊愈,或多或少地遗留萎缩性瘢痕,也有的有瘢痕性损害。病人一般没有自觉症状,炎症剧烈时可有疼痛及触痛。
寻常型痤疮常遗留瘢痕
寻常型痤疮概念
寻常型痤疮俗称粉刺、暗疮、青春痘。它好发于面部、胸背部,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如未能及时治疗或处理不恰当,常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影响美观。
发生痤疮的病因
主要是遗传、内分泌因素、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发生痤疮的最大群体
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与总结,目前发生痤疮的最大群体有两个,一是青春期男女,一是三四十岁的女性。年龄大的女性迟发痤疮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青春期与青中年期成为发病的两个高峰年龄段。痤疮又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可延续至四五十岁)且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因此,我们把痤疮分成青春期性、迟发性、持久性3类,它们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方面各有特点,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国际改良分类法,寻常型痤疮分为4级
1、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
2、中度(Ⅱ级)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之间。
3、中度(Ⅲ级)有大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0个。
4、重度(Ⅳ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伴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多于100个,结节、囊肿多于30个。临床上,以中度痤疮最常见,对中度痤疮的有效治疗是促进痤疮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