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房颤的概述

房颤的概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目前认为大部分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及部分持续性或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肺静脉、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阵发性房颤能在短时间内终止,持续性房颤治疗无效成为永久性房颤。房颤的预后与患者的心脏病基础病变、房颤持续时间、心室率快慢及并发症程度相关。

房颤的饮食需注意什么

1、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一:戒烟、戒酒:烟和酒都是对身体具有毒害作用的东西,烟中的烟碱和酒中的乙醇都是增加心脏负担的物质,所以,戒烟和戒酒是房颤的饮食上需首要注意的。

2、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二:合理饮食,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3、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三: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4、房颤的饮食注意之四: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5、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五: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

6、房颤的饮食注意之六: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7、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七: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即心房不协调的乱颤。房颤的危害不能忽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许多心脏病都可以引起房颤,比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以及心衰等,房颤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

房颤的危害表现在房颤患者的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而房颤又容易使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管运行到脑部,容易引起脑梗塞。所以,房颤患者患脑梗塞大约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可见,房颤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房颤的危害还表现在长期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缩,而代之无效的不协调收缩,心跳极不规则,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这些无效收缩不仅不能将血液排出到动脉里去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房颤还能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房颤是脑卒中最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20%的中风事件与房颤有关。35%的房颤患者在一生中会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血栓栓塞事件。房颤使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5倍。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从小于1%到大于12%不等,取决于患者是否有临床或超声心动学检查发现的危险因素 ,平均在4.5%左右。

由以上的介绍可见,房颤的危害不能低估,因此一旦发现身体有什么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都有什么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房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听诊特点为:①心律绝对不齐;②第一心音强弱不等;③脉率低于心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短绌脉

房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者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二、持续性房颤症状与原有的心脏病和心室率有关。这种房颤的症状主要为:房颤病人感心悸、气短,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持续性房颤者易于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因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

三、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正常,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房颤症状,是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如果房颤引起心跳过快,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等,如果有其它的心脏病,就会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尤其会加重心力衰竭,这也是房颤的症状之一。

老年人心房纤颤检查

老年人电解质紊乱(血钾过低、血钙升高)可诱发房颤。血清T3、T4异常,也可发生房颤。

房颤在心电图上的基本特征是: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不一,振幅及间距不等的f波,频率在350~600次/min之间,而且QRS波不规则,节律绝对不齐。f波通常在Ⅱ、Ⅲ、aVF及V1导联比较清楚,其他导联常不清楚。其中正常P波消失而出现颤动是房颤的主要诊断条件。根据f波在V1导联上的大小可以分为:①粗大型房颤,即f波大于1mm者。②细小型房颤:f波小于1mm。粗大型房颤的频率偏低,而细小型房颤的频率较高。

别把心房颤动不当回事

误区1 年轻人不会得房颤

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我国60岁以下人口中房颤的发病率约为1%,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4%,8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9%。由此不少人认为,房颤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房颤是由于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收缩导致心房跳动显著增快且极不规律的现象。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

房颤的病因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甲状腺疾病、肺心病等。也有部分房颤病人没有存在器质性心脏病而独立发生。丁超提醒,近年来房颤的发病还呈现出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抽烟、酗酒、酗咖啡、熬夜、加班等不健康因素大大加重了年轻人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房颤。所以年轻人如果有心慌、气短等不适,也要考虑房颤的可能。

房颤的诊断并不困难,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就是确诊的依据。发作时间短暂、频繁者,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误区2 没症状不需要治疗

约有15%~35%的房颤患者无任何症状。通常是在例行医疗检查或其他病症检查时发现患有房颤。不少患者认为,没有不适的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

房颤是一种进行性加重发展的疾病,症状也可能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心悸、气短胸闷、疲劳或轻度头痛等。临床上有“房颤促进房颤”的说法。即房颤每发作一次,患者心房重构即加重一次,从而导致房颤发作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房颤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最终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房颤。随着房颤的病程延长,相关危害也逐渐加重。

房颤严重者会诱发如心衰、心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而且心房颤动的危害不仅在于心脏,更在于会大大增加血栓和中风的危险。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死亡率高于没有房颤的人,中风危险增加近5 倍。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滞留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增高。如果血栓离开心脏进入血液循环,就会阻塞动脉,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中断。一旦血栓流入脑动脉就会导致脑中风。由房颤所引发的脑梗塞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

误区3 出院就意味着痊愈了

有的患者发作时去医院,经过电复率及输液治疗,不适基本消失,就自认为好了。

房颤的治疗涉及三大目标,即预防血栓栓塞、控制心室率和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治疗最理想的目标是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主要是通过内科导管消融和外科微创消融。

导管消融术1次消融成功率在80%左右,2次或3次消融房颤成功率可达到95%左右。外科微创消融术在直视下完成,无需放射线,肺静脉隔离消融线精确完整,单次成功率可达90%。导管消融或外科微创消融成功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无需服用抗心率失常药物,如果患者无其他原发疾病,也无需服用抗凝药物。

“不能恢复窦性心律时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也是一种选择。”丁超介绍,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轻患者“心慌”的症状,但往往需要终身服药,而且要配合抗凝药物以预防中风的血栓形成。华法令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药物,不过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测血凝指标。指标过高有出血风险,指标过低起不到抗凝作用。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的心电图特点对于早期发现房颤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房颤的心电图心律绝对不整齐,P-P间期绝对不齐,在f波不显或由于心室率过快f波观察不清时,可结合P波消失而作出此诊断。

看不到正常的心房波,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以V1、Ⅱ、Ⅲ、aVF导联为明显。

房颤发作频率包括心房频率和心室频率,一般心房频率超过350次/分,心室频率根据传导情况,可快可慢,慢的有70次/分,快的可以达到200次/分。但是房颤的发作频率跟患者有无服用药物、有无甲亢等有密切关系。

房颤的十种原因

房颤是心脏病的一种,它还具有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房颤的老年人较多,诱发房颤的原因很多,小编为您介绍十种常见原因。

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

房颤不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发达国家以冠心病、心肌疾病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最多,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少数房颤找不到明确病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房颤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房颤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 岁,以女性居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房颤的发生。

2.冠心病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但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者中,发生房颤者占0.6%~0.8%,急性心肌梗死者,房颤的发生率占10%~15%。

3.心肌病 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发生房颤,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儿童也可发生。以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为主,约占20%。

4.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由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顺应性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加上心肌缺血,从而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5.缩窄性心包炎 一般病人的发病率为22%~36%,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心包积液也可伴发房颤。

6.肺心病 肺心病发生房颤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7.先天性心脏病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颤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967 年Lown 提出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念,其中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这里的心动过速包括房颤。当窦性心动过缓时,心房的异位兴奋性便增强,而易于发生房颤。

9.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是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次为房颤。房颤的发生率约占12%~18%。一般认为心室预激的房颤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很少发生,而高龄患者则房颤发生率较高。心室预激发生房颤的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可能与预激引起的室上速发作,导致心房肌电生理不稳定,或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路逆传心房,恰遇心房易损期而导致的房颤有关。另外,旁路前传不应期短也易诱发房颤。

10.甲状腺功能亢进 房颤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甲亢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在15%~20%。老年人甲亢者可能存在心肌的器质性损害,易发生慢性房颤。

以上介绍专业性较强,患者有不明白的要及时咨询医生。

相关推荐

房颤患者的认识误区

误区1 房颤无需及早诊治 房颤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昏倒。 2、增加血栓与中风的危险。房颤时心房丧失了充分有效的射血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进而形成血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风病人许多是由房颤血栓所致。 3、长期的房颤会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另外,房颤往往合并其他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等。因此,房颤患者应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误区2 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要好,病情要轻 在房颤早期,患者自觉心慌明显,心跳时快、时慢,症状十分显著。当转为持续性房颤

房颤有哪些表现

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是突然之间就发作的,患者会觉得自己气短、忧心忡忡的。得了冠心病的老年人,一旦房颤发作的话,心室率跳动是非常快的,还会使病人产生晕倒的现象,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每次疾病发作所需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短的只需要数秒钟,发作频率比较高,长的会连续几天到几个星期,所以,病人需要长期忍受疾病所带来的折磨。 不过,不是全部的病人都会出现显著的症状表现的,有的病人表现不显著或者是没有一点感觉。要是病人没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同时,房颤发作的时候心跳正常,他们基本上是不会出现房颤的一些症状表

年轻人与房颤

一、特殊状态 健康人在大量饮酒、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或过于疲劳时可以出现房颤。在各项关于饮食与房颤关系的研究中,酒精对房颤的促发作用是比较明确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但过量饮酒不仅会使房颤易发,还可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胃黏膜损伤、Wernicke脑病等,对健康危害极大。过度疲劳也可能促发房颤,我身边的同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但这种房颤往往是一过性的。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同样也有助于房颤的预防。 此外,房颤还可以发生在疾病急性期,如发热、感染时,或手术后。心脏外科术后房颤的发生率高达25~5

导致心脏房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都有哪些?房颤是指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的一种病症。 引起房颤的病因分为两类,最常见的也是发生率较高的就是心脏原因引起的心动房颤,另外一类就是非心脏原因引起的房颤。 导致房颤的原因都有哪些? 1、心脏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充血性心衰、心肌病及其他(窦结病、肿瘤、心包炎等)。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7%,常见于年轻患者。

小心不声不响的房颤

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心脏房颤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房颤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注意喃?我们应该怎样躲避这个沉默的杀手喃?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其实就是最常见的心跳紊乱。人的心脏在正常情况下,由一个叫窦房结的心脏结构每分钟规律发放60-100次的电活动来激动心房,然后心房将这些电活动传递到心室,使心室有节奏地收缩,产生我们可以触及的、有规律的脉搏,医学上称之为“窦性心律”。假如发生了房颤,心房各部位会出现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使心房的频率高达350-

经常性会房颤怎么办

房颤也是属于心脏病的一种,患者一般表现出过高的心跳频率,房颤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产生影响。房颤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压力过大便是其中之一,那么,房颤究竟怎么治疗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房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药物治疗方法,药物能恢复或者在一定程度维持心律,且控制并发症得发生。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以及胺碘酮等。药物治疗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心室率,并且保证心脏的基本功能,同时降低心房颤动引起的心功能紊乱。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有电复律或者导管消融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等。抗凝治疗一

房颤的饮食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房颤的饮食上要注意哪些方面?心房纤颤是指心房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0.4%,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6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我国约有610-1000万的房颤患者。 房颤是常见的心脏病不分年龄和种族,常可以引起症状或引起其他疾病如中风或心衰。但是如果房颤得以治疗,这些疾病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您和医生一起努力控制房颤,您会继续健康的生活。 房颤

房颤的原因是什么

房颤病因1、房颤可继发于其他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这类心律失常源于心房的某一区域,可逐渐进展为房颤房颤病因2、房颤不是独立的疾病,它可以并发于许多其他的心脏病,可以说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发生房颤,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非心脏原因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栓塞、甲状腺疾病、电解质紊乱、糖尿病、嗜酒、迷走神经刺激(饮食或锻炼后),也可以发生房颤房颤病因3、引起房颤的另一重要因素与心房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关。如三尖瓣环或下腔静脉形成的自然障碍,会显著影响心房

房颤动的预防有效减少中风的发生

房颤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70岁以上人群房颤的患病率高于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未来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中风。房颤导致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3%-8%,其中以脑中风的临床危害最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显着。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80-89岁的高龄人群中,房颤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年龄组房颤患者的4.5倍。在我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

谨慎房颤的潜在危险

房颤的患者可能在临床的症状上的表现不明显,但是他的潜在危险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房颤的潜在危险就是血栓栓塞并发症。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目前还没有找到房颤的根本致病原因,但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合并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等。酗酒、长期精神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也有可能引起房颤。 张阿姨今年六十有余,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进了好几次医院急救中心。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