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30/85mmHg。

2、控制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胆固醇是动脉粥样最重要的发病因素。

3、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4、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5、卫生饮食:低盐、低脂,控制体重,适量进食蔬菜水果以及补充钾、镁离子。

6、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

7、保持情绪乐观,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h型高血压在国内的情况

中国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该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如果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umm/L,卒中风险增加59%;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umm/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国内研究也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危险增加了87%。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人群伴HCY的比率很高,而脑卒中发生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新发现脑卒中的病人将由现在的200万增至370万,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脑卒中发生率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并注意防治的原因。

我国科学家针对我国脑卒中是第一位死因特点,研发出的一类新药依那普利叶酸片复方制剂,可以同时降低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为我国H型高血压控制和脑卒中预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大量研究表明:0.8 mg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最强,而且安全。常用规格的依那普利叶酸片含有0.8mg的叶酸,是唯一批准上市的最佳剂量规格。

“H型高血压”的命名强调了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双重危害,所以H型高血压治疗也应当双管齐下。重要的是,构成H型高血压的2个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若同时有效控制上述因素,就可能使我国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降压药预防卒中的效果是十分明确的。临床试验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 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4 mmHg,可使卒中风险降低36%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是补充叶酸,但对于长期服用叶酸能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仍颇有争议。

长期口服避孕药要防中风

女性中风风险高于男性,预后差于男性

女人的一生,都要提防疾病的突然侵袭。与男性相比,女性一生中发生脑卒中(中风)的风险明显增高。专家指出,腹部肥胖、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怀孕都可能增加女性发生中风的风险。今年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前夕专家指出,女性应避免引发中风的高危因素如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也要关注避孕、怀孕、更年期等时期。

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中风风险大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徐安定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脑卒中也称中风,是由于血管问题引发的脑细胞死亡的疾病,以突然发作多见,可引起死亡或瘫痪,使病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二者的比例为6:1。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这其中,不少是女性。徐安定称,女性中风患者功能恢复较男性患者差,认知损害比男性更严重,与中风相关的死亡,更多地发生在女性患者身上。

今年初,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发布了《女性卒中预防指南》,提出妊娠高血压、口服避孕药等是女性独有的脑卒中高危因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日渐西化,因此很多西方女性所具有的危险因素,也可发生在中国女性身上。

“口服避孕药易导致血液高凝,对于那些年轻且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来说,长期口服避孕药可能是中风的唯一原因。”徐安定建议,女性可选择其他方式避孕,若有抽烟、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不提倡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孕期、更年期是女性中风危险期

女性一生中往往还要经历怀孕、绝经两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增加卒中的风险。

女性怀孕期间身体变化很大,与未怀孕的同龄女性相比,中风风险增高了,尤其在产后的最初6个星期。女性怀孕期间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和先兆子痫,已被证实与中风明确相关。因此,建议孕期女性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糖,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先兆子痫。

绝经过早的女性得中风的风险更高。临床试验表明,绝经期补充雌激素并不能降低女性心脑血管事件(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的风险。因此,徐安定建议,绝经期过早的女性要调整可能导致中风的生活习惯和防治血管危险因素,不提倡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来预防中风。50岁以上的女性,若有血管危险因素而无明显出血风险,且胃肠道耐受好,可口服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中风。

中年人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开始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国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中年人面临着较高的卒中风险,40岁以上人群中约15%属于高风险人群(《中国卒中项目人群筛查数据分析》);而血脂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又称“坏胆固醇”,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水平开始。

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红梅博士从“坏胆固醇”在导致脑卒中的重要作用讲起,倡导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开始。她指出,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另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根本原因是沉积在血管内壁的由“坏”胆固醇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造成局部脑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这些“坏”胆固醇组成的斑块就像潜藏在血管内壁的不稳定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生破裂,使动脉迅速被堵塞,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而‘坏’胆固醇恰恰是这场‘血管保卫战’的关键所在”。王红梅表示,控制血脂,特别是“坏”胆固醇水平,对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至关重要。她建议公众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根据自身所处的风险等级,从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谨记“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医嘱药物治疗是原则,进而有效预防脑卒中的新发和复发。

仁济医院徐群副教授介绍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近一半死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全国每年治疗脑卒中等脑血管病的费用约为100-200亿元。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由于许多患者出院6个月后自行停药,因此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率达到16%,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并且脑卒中的危害会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而加重。”徐群强调,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脑卒中容易复发吗

脑卒中容易复发。脑卒中患者在7天内复发的风险为8%~12%,90天内的复发风险则高达2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卒中患者30天的复发率最高为18.5%。脑卒中再次复发后,死亡率和残疾率往往要比第一次更为严重,其中更有25%的比例因再次卒中而导致死亡。所谓的二级预防就是对有过卒中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防止复发,此时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引起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房颤、血脂异常、糖尿病、持续吸烟等。

先天性心脏病房颤怎么办

01

心脏病的房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是心脏的心肌失去了正常的、有规律的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而是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导致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的收缩功能。

02

如果房颤持续发生了三个星期及其以上的患者,都被称为持续性的房颤。如果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就医的,建议选择当地比较权威的心内科治疗的,因为专业的科室,治疗的病人多,经验也丰富的。

03

在房颤发作的时候,可选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最新的药物。建议对房颤发作比较频繁的患者,在发作的间歇期间,应使用复律的药物,不要选用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

药物治疗包括:(1)基础疾病或合并疾病的治疗,如血压的控制。(2)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房颤本身对病人最大的危险是脑卒中。预防脑卒中在房颤的药物治疗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应根据病人发生脑卒中的不同危险分层,选择恰当的抗栓治疗方式。

总的来说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颤的现象以及一些治疗方式。房颤患者平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不要抽烟喝酒、也尽量不要吃含有咖啡因或者可乐这些食物,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脑中风

血清中叶酸的含量低是发生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中药因素,在临床方面,叶酸的预防脑卒中效果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更好,老年人在辅以降压药,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增强记忆力。

失语症的治疗预后

一般,失语症的预后与原发病的预后一致,随着我国老年化步伐加快,也产生了失语症趋向重度化、复杂化。再加上年龄增加带来的脑功能低下,有时会出现症状加重的现象。若再次脑卒中或以进行性疾病为基础,失语症状也会加重。失语症的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1.语言训练开始越早越好。

2.患者年龄越年轻越好。

3.失语程度:轻度者较好。

4.原发症状:脑损伤范围小,初次脑卒中,预后好,脑外伤比脑卒中预后好。

5.合并症:无合并症者比有合并症者较好。

6.Broca失语,经皮质性运动性失语、伟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比其他类型失语症的预后好。

7.脑出血引起失语比脑梗死引起者预后好。

8.如能长期加强化训练比较好。

9.利手:左利手或双手比右利手预后好。

10.失语类型:表达障碍为主比理解障碍为主者预后好。

11.智能水平:患者智商高考是比低者好。

12.自训能力:有自训能力和意识者好。

13.性格:外向性格者好。

14.对恢复的愿望:患者和家属对恢复训练愿望高者好。

中风有什么表现 中风怎么预防

1、一级预防。一是防治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分别降低40%以上。因此,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措施。一是预防心源性脑卒中: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梗死和心房纤颤患者是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高危人群,应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预防脑卒中。三是防治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及促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在人群中筛查糖尿病患者并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四是防治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酒。

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其主要针对已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发生轻型卒中并在短期内(3周)完全恢复者,防止发生完全性脑卒中,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

3、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临床预防或康复性预防,主要为发病后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房颤要预防出现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科疾病的一种,不慎加处理,同样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房颤是脑卒中的一种症状,三成忽视房颤的人往往导致脑卒中。因此出现房颤此类症状的患者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及时预防脑卒中。

2012年欧洲研究资料显示:房颤患者预防卒中治疗指南在很多患者中未得到有效遵循。一方面,抗凝治疗,尤其是能显著降低患者卒中风险的治疗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在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中使用不足,此类患者中近4成从未接受过抗凝治疗;另一方面,卒中低风险患者却存在过度使用现象。此项结果来自加菲尔德研究(全球抗凝剂登记研究)的第一期分组人群研究,该研究对患者按地区、性别、年龄、肾功能、房颤类型和有无急性冠脉综合症既往病史这几项重要因素进行分组,分析评估了各种房颤患者目前的治疗模式。

研究发现:亚洲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率低于欧洲;女性和老年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更高,但抗凝治疗比例偏低;肾功能处于恶化中的房颤患者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可能性更大;与房颤总体人群相比,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既往史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使用或不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的颤动而不是有节律地搏动,其并发症可威胁生命,如卒中。目前全球房颤患者占人群总数2%。卒中人群中高达五分之一由房颤引起,房颤引起的缺血性卒中致死致残率、复发率及治疗费用均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诱发的卒中。因此,房颤引发卒中问题是临床治疗和社会经济的一项沉重负担,并且日趋加重。加菲尔德研究是一项创新的科学研究,由血栓研究所设计并负责实施,旨在了解房颤造成的全球负担。加菲尔德研究每日记录临床实践中对房颤的处理情况,发现抗凝剂使用中未满足的需求、面临的挑战,以及改善患者治疗的潜在机会。

"抗凝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手段,然而研究资料显示,基于临床试验证据和最新房颤治疗指南的标准,抗凝剂的使用远低于预期,我们希望通过了解现阶段日常临床治疗模式来改善疾病管理,提倡在卒中预防中适当采用创新的策略。"研究人员指出。

"数据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卒中高风险房颤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慕尼黑研究人员说: "今年心脏病年会的基线分析数据显示,各组高危人群治疗模式大多相似、令人忧虑。随着这项前瞻性研究的进行,我们将更清楚地了解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

脑卒中预防复发注意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锻炼

1、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即肩外展50度,内旋50度,屈50度,将整个上肢放在衬垫上,放置肩内收,上肢肘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手握健身球或纱布卷,患者下肢及膝关节略曲,在膝下放一小枕,腿外侧放沙袋,以防其外展、外旋,足底放足板以防止足下垂和外翻。

2、经常翻身,变动体位为仰卧位,侧卧位和半卧位2小时交替变换。

3、床上被动运动,主要防止肌肉萎缩和足膝关节变形,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开始。方法:被动运动时幅度由小到大,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关节方向活动度,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对肢体的小关节如肘、指、踝关节活动要特别注意,应按规定多做运动。

4、按摩。对患侧肢体进行轻柔而有节奏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肌,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妨碍肩的活动。

5、系统功能训练。包括急性期床上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挤压等,之后左右侧翻身、上下肢控制能力训练等,待病情稳定后采取坐、起、立、走、转、跑等训练。

■语言标准训练

1、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

2、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

3、能发音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4、语言刺激疗法: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五六分钟,音歇10秒。

先天性心脏病房颤怎么办

心脏病的房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是心脏的心肌失去了正常的、有规律的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而是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导致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的收缩功能。

如果房颤持续发生了三个星期及其以上的患者,都被称为持续性的房颤。如果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就医的,建议选择当地比较权威的心内科治疗的,因为专业的科室,治疗的病人多,经验也丰富的。

在房颤发作的时候,可选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最新的药物。建议对房颤发作比较频繁的患者,在发作的间歇期间,应使用复律的药物,不要选用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

药物治疗包括:(1)基础疾病或合并疾病的治疗,如血压的控制。(2)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房颤本身对病人最大的危险是脑卒中。预防脑卒中在房颤的药物治疗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应根据病人发生脑卒中的不同危险分层,选择恰当的抗栓治疗方式。

相关推荐

中风偏瘫治疗期间适当吃瘦肉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名脑卒中、中风,是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脑实质内,则为脑出血。由于脑血管狭窄、闭塞而致相应供给脑组织缺血、梗阻,症状持续不超过24h者,称为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症状重持续24h以上者,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表现有一定局限性神经症状,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者,有对侧三瘫,即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症状,或同时有失语。发生在脑干、小脑者则有同侧脑神经麻痹、对侧偏瘫或偏身感

脑中风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为源头预防,主要在发病前控制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又称根本性预防或病因预防。 (1)防治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40%以上,因此,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一级预防。 (2)预防心源性脑卒中:①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是心源性脑梗塞的患者的高危人群,应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预防脑卒中,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手术治疗。②心房纤颤:非风湿性房颤是心源性脑梗塞的重要病因,多见于老年人。随老年人口比例增大,有房颤引起的脑栓塞也增多,主要栓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引

年轻人也要预防脑卒中

年轻人也要预防脑卒中 年轻人预防脑卒中平时要注意7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稳定血压。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需坚持服药治疗。 二是保持乐观,淡泊名利。 三是戒烟戒酒。酒和烟都可造成脑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还会加速动脉硬化。 四是低脂低盐。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适量的瘦肉、鱼、蛋等。 五是防止过劳。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六是防止便秘。可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还可适当运动或经常对腹部进行自我按摩。 七是注重先兆。如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昏厥,或突然感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

脑卒中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

很多人对于脑卒中不清楚,脑卒中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 其实,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 凡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和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叫“脑卒中”。脑卒中又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烟雾病(MaMa’s病)等。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往往都有诱发因素。如着急上火、情绪激动、睡眠不

眼睛是脑卒中危险的一扇窗户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平常的预防保健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脑卒中的出现。眼睛是脑卒中危险的一扇窗户。借助视网膜照片可以预测高血压患者的潜在脑卒中危险。 新研究对近30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平均13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开始时,所有患者接受了视网膜拍片检查。研究人员根据视网膜照片显示的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病情将其分为:零危险组、轻度危险组和中高危险组。研究期间,165人发生脑卒中。轻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脑卒中

预防中风的四种食物

香蕉 香蕉中富含的钾元素对于脑卒中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为钾是神经传递的媒介物质,对于神经信号传递和细胞营养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每天吃约100克的香蕉,将大大减少患脑卒中的危险。 土豆 土豆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C,所以,其作用和香蕉类似。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脑卒中风险下降32%。 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一种营养物质,这种物质对脑神经能起保护作用。每天喝牛奶对防治脑卒中大有益处。 富含维生素C的

小中风也要及时就诊

我国卒中防控形势严峻 脑卒中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现有卒中患者约为750万,而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快速上升。据推算,假如不采取更有效措施,到2030年,中国将有3177万名卒中患者。 现存脑卒中患者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丧失了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约占40%。全国每年用于脑卒中等脑血管病的治疗费用为100-200亿元。脑卒中不仅严重危害民众的身体健康,也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脑中风的三级预防

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尤如三道防线,其中一级预防效果最大,也最重要,因为其所防的对象是全社会总人口或其中的高危人群。我国有13亿人口,高危人群的数量相当大,因而预防的效益就相当明显。而且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投资很少,与日益昂贵的医疗费用相比,可谓微乎其微。 一级预防 为源头预防,主要在发病前控制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又称根本性预防或病因预防。 (1)防治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40%以上,因此,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一级预防。 (2)预防心源性脑

如何避免患上脑梗塞

1.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症状性外周动脉病变等。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可以同时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2.高血压病:降低血压(特别是收缩压)可以减少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发病率。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糖尿病患者130/80以下)。注意降压治疗引起低灌流性脑梗塞的危险,对于长期高血压、长期糖尿病、及有脑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分阶段逐步降压的方案更为稳妥。 3.生活方式:(1)饮食一般应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减少钠盐的摄入(

年轻人为什么也会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有遗传吗?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朋友应给予哪些药物进行预防? 脑血管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类型的脑血管病本身就是遗传病,比如伴有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变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等。对于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朋友应该根据可能的危险因素或者发病原因选择药物进行预防,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 近年来,青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预防上应注意哪些方面?应用哪些药物进行预防? 针对青年脑血管病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主要应该注意控制高血压 、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