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症状

怎么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症状

你的眼睛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时别一味以为是眼科疾病,出现这种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据国外眼科博士指出,罹患糖尿病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现眼球歪斜从而影响视力。长期的视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喉咙干燥似火烧,喝水喝不停,排尿也变得频繁。如此恶性循环,身体会始终处于缺水状态,使得人坐立不安,咽干舌燥。别以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烦渴多饮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当你吃得多却瘦得厉害时,却是要警惕是否疾病在作祟,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都会使身体消耗更大。当你胃口良好,吃很多食物体重却在下降,就要当心糖尿病,这病会渐渐将你体内蓄积的能量消耗殆尽。

吃了很多食物却仍觉得饿,这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机能失常,导致脂肪、肌肉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机能低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胰腺分泌过高的胰岛素,就会促使大脑产生空腹感,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多尿是糖尿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体内血糖值升高,人体会敏感地获取到信息,并自动将其排除,导致小便次数增多。因此,夜间尿频、夜尿增多的人群不要忽略这个信号,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广义的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心脏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常起病比较早,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常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积比较大,穿壁梗死多,病情多比较严重,预后比较差,病死率较高。

1糖尿病性心脏病症状。糖尿病心脏病症状,猝死。糖尿病性心脏病者偶因各种应激、感染、手术麻醉等可致猝死。临床上呈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起病突然,有的病人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

2糖尿病心脏病症状,无痛性心肌梗塞。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或心源性休克症状,糖尿病发生心肌梗塞死亡率高,且缓解后复发率较高。

3糖尿病心脏病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常感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甚至昏倒,体位性低血压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晚期表现,其发生机理可能由于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

4糖尿病心脏病症状,休息时心动过速。这种心率增快,不易受条件反射影响。凡休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90次者应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一个明显特征。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有糖尿病症状。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a、空腹血糖≥7.8mmol/L;

b、一天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

c、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a、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

b、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3、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二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

糖尿病的诊断:

1、病情隐匿

2型糖尿病发病后一般都比较缓和、隐蔽,病程较长,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等)较少出现。

2、较少应用胰岛素

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往往不需要依靠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是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者是因为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也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

3、多发于成年人

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开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在60岁老年人中达到高峰。

4、多有家族史及个人肥胖史

根据调查显示,临床上约有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别让糖尿病损害您的肾

一般在糖尿病约5~10年后可出现轻度无症状性蛋白尿,此现象的出现,便提示临床糖尿病性肾病已经开始。开始时蛋白尿可为间歇性,以后则变为持续性。糖尿病有明显蛋白尿者,较之无蛋白尿者预后差,但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有的病人可存活20年以上,一般至少要在10年以上。

蛋白尿经历数年后,才出现水肿、高血压等肾脏病症状。一般说来,糖尿病史越长,肾小球硬化越严重,蛋白尿越重。一旦出现严重的蛋白尿,肾脏病可较迅速地恶化。如病者的蛋白尿发展日趋严重,尿蛋白每日大于3。5克,则可发生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发生肾病综合征者不到10%,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则预后恶劣,5年内常死于肾衰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其它表现与一般肾病综合征相同。

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在经历长期的中度蛋白尿后,亦可逐渐发生肾衰。发展至肾衰,快慢颇不一致,一般要经过许多年以后才缓慢地发展至肾衰。一旦发生肾衰,则预后十分差。肾衰时,肾多无明显的缩小,蛋白尿也无明显减轻。如不透析,病人将死于尿毒症。

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只要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即可防止、延迟或减少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恰当地应用降糖药物,可以防止继发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不宜用皮质激素,它不但对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无效,而且会招致感染和使糖尿病更难于控制。对肾病综合征水肿较严重的,可用利尿剂。有高血压的,宜用降压治疗,血管转换酶抑制剂不但对高血压,而且对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均有好处,可常规使用。肾衰的治疗与一般的肾衰相同。但应该指出的是,糖尿病有时会同时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这时,就应使用皮质激素治疗,不然,会加速肾脏的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发生肾衰时,对胰岛素用量需作精细调节。应监测血糖作为用药指标,而不能用尿糖作指标。糖尿病肾病在需要透析时由于病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等,故不适宜作血透,一般以腹膜透析较佳,特别是在有严重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以致造瘘作血透有困难者和严重视网膜病者更为适宜。

糖尿病常见的六大并发症

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2、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5、糖尿病性的性功能障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等性功能障碍,可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但大多数在糖尿病症状之后出现。医学认为糖尿病对性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血管病变、骨盆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6、糖尿病下肢坏疽病变糖尿病下肢坏疽是由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很好控制,发生动脉硬化,出现了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它的发生机理是:当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以致血管阻塞,造成下肢或中部缺血、缺氧以致坏疽发生。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1、 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的并发症中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2、 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3、 糖尿病性的功能障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等性功能障碍,可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但大多数在糖尿病症状之后出现。医学认为糖尿病对性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血管病变、骨盆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4、 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糖尿病的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

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病情,患有糖尿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危害。在生活中糖尿病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那么针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不是由单方面决定,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如:治疗方法、药物的选择、病人自身状况、是否有其他病史等等,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发病病史5~10年,病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系统的微血管病变如眼底病变等,此时可依据此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当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蛋白尿、眼睑浮肿、眼底病变时,病人多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

所以一旦身体状况发现不适一定要尽早的去正规医院做一个全面性的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而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则将呈进行性的趋势恶化下去。伴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病人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身体浮肿、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而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糖尿病病人将最终发生糖尿病肾衰竭、尿毒症。

眼睛模糊也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之一

大家会问了,糖尿病肾病怎么能跟眼睛挂边呢?有糖尿病肾病症状之后,眼睛会出现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糖尿病肾病症状跟眼睛的关系。

眼睛是人们观察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眼部病变都会影响视力。糖尿病肾病症状与眼病有密切关系,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逐年增多。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先发生了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经眼科医师建议查血糖,才发现患了糖尿病。据专家统计,我国的盲人中有1/4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有糖尿病肾病症状人中最严重的,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毛细血管的改变,以及血流瘀滞,引起视网膜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其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有人统计,患糖尿病10年,血糖控制不良者有50%以上可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

妊娠糖尿病靠饮食控制病状

一般糖尿病患者是靠饮食、运动和药物三合一疗法同时进行,但为了孕妈咪母体和腹中胎儿健康着想,医师还是会先以饮食控制为主,再评估个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

建议孕妈咪可采少量多餐的方式,一天吃5至6餐,每餐的饭量都比自己平常的量少一点,例如原本一餐吃一碗饭改成吃八分满的饭即可,而且淀粉类最好选食纤维含量高的五谷米、糙米等纤维素高的食物,可减缓血糖上升。

另外,吃饭的顺序也可帮助孕妈咪控制血糖,建议吃饭前先喝半碗汤,接着吃新鲜蔬菜类,之后再吃蛋肉等蛋白质类,然后吃适量的淀粉类,最后才吃适量的水果。其中要注意水果的份量不能太多,一日二~三份即已足够。

饭前

≦105mg/dl

饭后2小时

≦120mg/dl

怀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

建议体重增加的重量(公斤)

19(体重过轻)

12.5~18

19-24.9(体重正常)

11.5~16

25-30(体重过重)

7~11.5

30(肥胖)

6

BMI=体重(公斤)/身高(公尺2)

1、养成定时定量、均衡饮食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血糖稳定:避免提早或延缓进餐的时间,血糖较容易维持稳定;最忌暴饮暴食或误餐不食。

2、采少量多餐(每日5~6餐)方式进食,以防止空腹过久,引发不适感。

3、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类、燕麦、水果、蔬菜、全榖类等)可减缓糖类的吸收,使血糖缓慢升高。

4、避免吃含精致糖类或加糖食物:如糖果、汽水、可乐、炼乳、罐装果汁、中西式甜点等,这类食物易使血糖迅速上窜升,应尽量避免食用。

5、少吃油炸、油酥、油煎及含油脂高的食物:除了油炸、油酥、油煎烹调的食物外,也应该避免肥肉、猪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6、食物烹调法采用清淡方式:如炖、卤、烧、清蒸、水煮、凉拌等方法,以减少用油量。

7、烹调宜选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因植物油( 如大豆油、橄榄油、等) 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

与含饱和脂肪酸高的动物油( 如猪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等相较,较不易造成动脉硬化的问题,但需要控制摄取的份量,以避免体重增加。

8、少吃含盐分高的食物,以预防高血压。调味料勿放太多,加工过的食品如肉松、罐头、酱瓜、火腿等应少吃。

9、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 脑、肾、肝)、蟹黄、鱼卵等。

10、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

1.早上起床后可吃些苏打饼或全麦吐司。

2.避免含咖啡因、高油脂及浓稠重口味的食物。

3.将原来的餐量分多次进食,减少恶心现象。

4.两餐之间进食液体食物。

1.若血糖值低于70mg/dl或有低血糖症状(头晕、盗汗、发抖),需食用含15公克的糖类食物。

相当3颗葡萄糖锭或3颗方糖或120c.c.果汁或含糖汽水、饮料或1汤匙砂糖或蜂蜜。或1瓶养乐多。

2.若血糖值低于50mg/dl时,则需食用含20~30公克的糖类食物。

3.15~20分钟后再测量血糖,如果血糖值仍为70mg/dl,则再食用15公克糖类食物,如果血糖值仍未达到正常范围应立即送医。

4.口服10公克的葡萄糖,30分钟后血糖值约可增加40mg/dl,而60分钟后血糖值便开始下降,因此需评估低血糖发生时距离下一正餐或点心用餐的时间距离。

若超过1小时以上,有可能再次发生低血糖,所以需要在1小时内食用正餐或点心。

1、多蔬果:增加烫青菜或生菜沙拉。

2、少酱料:酱料含盐分高,应减少酱料使用或避免勾芡类食物。

3、少油脂:避免油炸类、加工类食物(碎肉制品),肉类去皮食用。

1、可依个人需求,照会营养师给予饮食卫教。

2、密切监测血糖及尿酮。

3、生产后应再评估葡萄糖耐受程度。

4、若饮食控制不佳需注射胰岛素,则由门诊主治医师转介相关科别。

5、注意胎动:正常胎动为每天测三次,每次30分钟至少有4次胎动,或12小时内至少有10次胎动。

6、假如身体状况不错,建议每日运动15~20分钟,可降低20~40mg/dL的血糖。

不过要注意若平时没有在运动或运动量少,就不适合在怀孕期间才开始剧烈的活动,应事先与医师沟通,经评估后再循序渐进。

糖尿病吃什么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应该要每天均衡摄取6大类食物,包括全谷根茎类、水果、蔬菜、牛奶、蛋白质、坚果,这样才能吃进不同的营养素;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有9种食物是可以帮助血糖稳定,有助糖友控糖,这9种食物分别是:山药、糙米、红薏仁、红薯叶、山苦瓜、秋葵、蒲瓜、菇类与番石榴确实能够稳定血糖。

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

第1步:血糖自我检测

糖尿病自我护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个人情况制定一个血糖检查表,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测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肯定要比单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的血糖检测频率更高。

第2步:控制目标个体化

“如果不懂得检测数值的意义,那么结果就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数字。”戚以勤表示,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咨询医生检测结果(包括自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标。2007年版《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建议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因此最好向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第3步:明明白白用药

就诊时要多问。如果医生让服用降糖药,一定要先问清楚将要服用的药是什么,为什么要开这种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药物服用时间表,以保证按时服用,避免漏服。

第4步:做好饮食计划

了解并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以便逐渐摸清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情况。对于糖友来说,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区,关键是要控制好摄入量。戚以勤建议糖尿病“新手”最好去看一次营养师,他会告诉你一些饮食方面的基本要领,并制定饮食计划。

第5步:注意运动安全

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运动!专家指出,要降血糖,就要坚持每天运动锻炼,但是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记得在每次运动前和运动后测血糖,以避免出现低血糖。

第6步:合力抗击糖尿病

最后就是寻求家人、朋友或患者互助小组的支持和帮助。糖尿病的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漫长的治疗之路上,患者可能气馁或者有所松懈,这时需要身边人的支持与鼓励。

怎么控制糖尿病

不暴饮暴食,要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研究表明,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深呼吸有减轻压力的作用。除了深呼吸,精神紧张的时候做做瑜伽,可以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减轻胰岛素抵抗。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很多病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早上肯定血糖高,这就是交感神经紊乱的后果。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不同年龄对睡眠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青春期之前小儿睡眠须超过10小时,年轻人8小时,中年人至少6小时。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如果自我调整不过来,就该吃药。现在新的安眠药副作用不大,可以间断服用,千万不要应撑着。

国外研究表明,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正常的家庭生活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独居的人如果自我约束力差,容易作息不规律,养成不良生活习惯的几率高。不过,自我约束能力强、健康素养高的人没事。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早期症状-多尿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多尿,所谓多尿就是白天、夜晚小便次数和尿量较之前明显增多,特别是夜尿频繁。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血糖的升高会使得血管内血浆渗透压增高,肾脏对尿的重吸收功能降低,人体的大量液体由尿液排出体外。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现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患病初期,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并开始服用降糖药,然而降糖药的治疗手段难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快速发展至中期,患者被迫注射胰岛素,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身体却开始出现细节变化,直至糖尿病末期,糖尿病并发症开始对身体进行损害,生命进入倒计时。那么,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并发症怎么治疗?

细心关注身体变化 糖尿病并发症切勿忽视

67岁的陈老太患有糖尿病已有多年,为了控制血糖降低疾病危害,降糖药、胰岛素一直坚持使用,每天的血糖监测值也均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么积极细心的治疗,让糖尿病并没有危害到陈老太的健康。然而眼睛的一个细微变化让陈老太忽视了——视力越来越差,陈老太自认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人老了眼神也就不好了。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眼睛慢慢的受不了亮光刺激,看电视、出门都要带上墨镜。后来,经过检查陈老太是患上了糖尿病眼病。

专家表示,陈老太患上糖尿病眼病,是病人常常犯的百密一疏的错误。当患者重点关注糖尿病时,就会忽略身体的异样变化,结果导致并发症的突然袭来。只要我们对糖尿病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理解它们,我们就可以进行先期的防治,来有效的缓解病情。那么,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并发症怎么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专家指出糖尿病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其中,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发病快,症状小,极易让患者判断失误忽视治疗,结果酿成大错;糖尿病眼病也较为常见,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祸首;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是血糖引发的常见并发症,每个糖尿病人几乎都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如果心脑血管病到末期,患者生命健康将受到最大危害。

专家详细的介绍,糖尿病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肾病等。其中糖尿病足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硬化,使血管出现闭塞现象,引发的足部发黑、腐烂、坏死。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加速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以上就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情况,各位糖友需再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密切关注自身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检查。早期预防治疗。

糖尿病要怎样控制

确诊为糖尿病,让陈先生对健康又有了新的认识。“当时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十分有帮助。”陈先生回忆,看了这篇文章后,向自己的主治医师咨询,选择了自己的运动治疗方案:每天慢跑半小时。

早上五六点,或者下午四五点,是陈先生跑步的时间段,省体、省中医学院、师大,是他跑步的地点。周末,还爬爬鼓山。

除了运动,饮食控制也很关键。陈先生介绍,以前都要吃1碗半到2碗的饭,而现在每餐的主食基本控制在1两半左右。早晨一包牛奶和一个鸡蛋,午餐和晚餐主食均为一两半的米饭,另外青菜、鱼肉等总量每餐约半斤左右。

1.随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定期复查。

有时候遇到应酬要喝酒,陈先生都会先问问医生,医生说要少喝就少喝,不喝就不喝。

2.每天检测血糖,同时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

这是陈先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陈先生家中书房里厚厚的一摞笔记本都记录下了他这一年多来,每天的饮食和血糖值。

3.多阅读健康类书籍,增加自己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相关推荐

糖尿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血管基底膜的损伤,形成动脉斑块,堵塞血管。不管是大血管还是微血管,都可能受到高血糖的伤害。心血管受累,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血管受累,引发脑缺血、脑梗塞。糖尿病最致命性并发症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三高并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而这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并成为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

脑中风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为源头预防,主要在发病控制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又称根本性预防或病因预防。 (1)防治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40%以上,因此,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一级预防。 (2)预防心源性脑卒中:①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是心源性脑梗塞的患者的高危人群,应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预防脑卒中,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手术治疗。②心房纤颤:非风湿性房颤是心源性脑梗塞的重要病因,多见于老年人。随老年人口比例增大,有房颤引起的脑栓塞也增多,主要栓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引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点为病变范围广,种类多,损害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肤,发生于糖尿病的各个时期。国外有人报道,约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损害。皮肤病变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积极控制糖尿病,降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生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糖尿病主要以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病变的症状。 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引起皮肤病变的原因很多,对于经常性患者,应考

糖尿病患者控糖

国外一项新研究发现,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致死方面,控制血压可能比控制血糖更重要,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研究人员对来自20个国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利用某些高血压药物和降糖药来控糖降压,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后,研究人员又做了6年随访,结果发现,控制血压降低了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概率和并发症死亡率,而严格控制血糖却没显示出相关好处。以往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大,通过降血压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虽然血糖水平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但本次研究显示,糖尿病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运动治疗。

糖尿病人能吃花雕酒吗

糖尿病在生活中是应该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的,特别是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食物,因为糖尿病的病症就是尿液中的含糖量太多,所以患者在生活中应该要吃一些有助于糖类分解的食物。 花雕酒含糖量高!所以不能喝老酒!喝点白酒没事的!糖尿病人最好还是不要去喝酒,多注意饮食习惯,吃水果里含对糖尿病有效的成分的水果,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忌酒。 第一,发生低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没有进食就饮用酒,此时就会出现头晕,虚脱,心率失常等低血糖症状.加之低血糖的症状和醉酒症状

糖尿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妊娠合并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性胃轻瘫、肾性糖尿、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糖尿病糖尿病和高血压、老年人糖尿病肾病、老年人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老年人糖尿病性心脏病、老年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小儿糖尿病、小儿肾性糖尿、小儿槭糖尿病、槭糖尿病

控制糖尿病的超級食物

一、初榨橄榄油。 《内科学文献》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显示,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压。还含有抗氧化剂橄榄油刺激醛,能降低C反应蛋白,减少炎症发生,进而缓解糖尿病病情。 二、野生三文鱼。 美国加州大学研?咳嗽狈⑾郑吧挠阒懈缓呐访踪?-3脂肪酸,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炎症。75%的糖尿病死亡病例,其实都是因为心脏病或中风导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一项为期17年的研究发现,提高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水平可以降低心脏病猝死危险。 三、豆类。 豆类富含纤维素和镁,前者有助于提高血糖耐受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

一、糖尿病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发病人群包括老年、中年、青年及少年儿童,并逐渐呈现年轻化、低龄化态势。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一旦患病即是终生疾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导致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由糖尿病引起的失明人数是非糖尿病引起失明人数的25倍!由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的人数是非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人数的26倍!由糖尿病合并肾衰的人数是非糖尿病合并肾衰人数的17倍!由糖尿病导致截肢的人数

糖尿病足一般是在两只脚上患发吗

糖尿病足病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比较害怕的一种并发症,因其危害较大,一旦发展到烂脚期的时候就可能面临着截肢和死亡的可能。 从目前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病症状一般都是发生在单只脚上,另一只不发生病变,不会同时发病,这是因为患者这个时候发生的血管病变只发生在一只腿上而并非两只腿的血管都发生病变、堵塞,但是如果病情不能及早的得到控制和治疗,也不排出另外一只未患病的脚会发生足部并发症症状。 以专家多年来的经验看,糖尿病足如果能及早的得到控制和救治,还是有很大的康复的希望并且也不会影响另一只脚,通过中医治疗的患者97.6%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