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区别有哪些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区别有哪些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俗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不受年龄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均属于面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二者均具有面肌运动障碍,只是病变部位不同,其病因也有差异。
中枢型面瘫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周围型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现代中医对面瘫病的含义系指西医的面神经麻痹,其中医的正名应称为"口僻",面瘫是口僻的习用名,二者意义相同。本病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虽然现代将面瘫归于痿病类,但也指出了其病因为外风入中,故与古代将其归于风门也是一脉相承的。但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面瘫与中风有本质区别。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含义系指西医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面部疾病
若是面部受凉、吹风或感冒之后,睡觉时可能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如果伴有眼睛闭合不严、口角歪斜等症状,谨防有面瘫的可能。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是由于神经损伤所致,一般为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口面歪斜、流口水、表情异常等。如出现这些现象,一定要警觉。
面瘫的症状
贝尔氏麻痹(面瘫)的症状
1.一侧(偶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时病侧口角漏气)。
2.病初多有耳周疼痛,有的患者出现耳后翳风穴疼痛严重,甚至会出现透皮牵扯痛。
3.可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力过敏、听力下降等等。
面瘫的分类
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面瘫应分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二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面瘫。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面瘫后遗症有哪些 面瘫的全身症状
周围性面瘫病变部位仅仅局限于局部病变,一般没有全身症状改变;而中枢性面瘫常可见有面瘫对侧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区别
周围性的面瘫和中枢性的面瘫,这两种面瘫的发病原因是不一样的,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为两种不同疾病,应进行全面区别。
1.病变部位不同
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瘫痪的肌肉是哪一部分肌肉,比如中枢性面瘫瘫痪的肌肉主要是在眼睛以下的部分,出现口角歪斜、腮帮子没劲等,但是绝对不会出现额纹的消失或者减退。
但是周围性的面瘫就不同了,周围性面瘫一定要出现额纹变浅或者是消失的
2.病因不同
中枢性面瘫由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脑桥、内囊等)受损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颈内动脉阻塞等病.再有就是中枢性面瘫主要是中枢神经颅内的病变引起的,多数情况下会兼有半侧的肢体症状,比如半身不遂、运动不利。而周围性面瘫就不会存在这些情况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见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经纤维瘤、脑膜感染等病
面瘫患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舌的偏斜症状
不少人反应患者的舌会出现偏斜的表现,其实这多属人们的错觉,与口唇位置不正有关,人为的将口角矫正之后,舌就无偏斜现象。如果有偏斜,舌总是向健侧偏,与中枢性面瘫,伴有舌的偏斜恰好方向相反。目前对舌偏斜的解释是,受面神经支配的茎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所致,但患者一般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1.镫骨肌以上的面神经支受累时发生听觉过敏、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周围性面瘫。
2.面瘫的症状还可表现为膝状神经节受累,除听觉过敏、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周围性面瘫,还有面瘫的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Hunt氏综合征。
3.受损影响到鼓索以上的面神经支时除周围性面瘫,还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
2、泪腺唾液分泌障碍症状
与泪腺分泌有关的神经是由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分出,经由岩浅大神经、翼管神经、翼腭神经、上颌神经的眼支至泪腺,当这种神经发生麻痹时,泪腺就会分泌减少至消失。这种面瘫症状表现是麻痹侧的唾液分泌减少,因为面神经分出的鼓索神经支配舌下腺与颌下腺出现了病变,但是在临床上不容易被重视。
3、味觉听觉障碍症状
面瘫往往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两种,周围性面瘫发生时,患者的面部和粘膜的一般感觉是正常的,而在麻痹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出现障碍,多数表现味觉减低、味觉倒错。有时患者在出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耳廓周围也会发生有轻度感觉障碍,患者因此产生听力障碍,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眼部异常症状
其实最明显的急性面瘫症状表现一般是患者的眼球变化,患者病变一侧的眼球瞳孔水平要高于健康一侧,这也可以作为面瘫疾病的诊断依据,眼睑震颤现象就是急性面瘫表现之一,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板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现象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瘫,周围性急性面瘫多见。
1.瞬目运动
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面瘫的症状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这种现象意义较大。如嘱患者做瞬目运动,则轻度麻痹侧,瞬目运动缓慢且不完全。
2.睫毛征
嘱患者强力闭眼,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当面神经麻痹时,则睫毛外露,尤其是在轻度麻痹的情况下,用力闭双眼,开始睫毛不对称现象并不明显,但经过短暂时间之后,轻度麻痹侧的睫毛便慢慢显露出来,称为睫毛征阳性,这也是面瘫的症状之一。
3.眼睑震颤现象
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板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现象,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
何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
1.中枢性面瘫:
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中构性面神经麻痹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2.周围性面瘫:
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面瘫与耳部疾患有关系吗
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分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且与中耳疾患关系密切。这主要是与耳部的解剖有一定的关系,因面神经离脑后多次弯曲,全程走行于颞骨内,一切外耳、中耳和内耳感染、肿瘤和外伤及手术等,都可引起面瘫,占周围性面瘫的90%。临床常见的与耳部疾患关系密切的面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急、慢性中耳炎面瘫:急性中耳炎所致的面瘫,多因小儿先天性面神经骨管缺裂,化脓性炎症侵及,使神经发生充血水肿所致。如能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或鼓膜切开引流等,面瘫多可很快恢复。慢性中耳炎因骨髓炎破坏和胆脂瘤压迫引起骨管破坏,使面神经暴露,而发生部分或完全性坏死与断离所致,应予病灶清除和神经修复或移植手术。
(2)耳部手术损伤性面瘫:①胆脂瘤和骨髓炎破坏面神经骨管,面神经发炎坏死、肉芽增生,被误以为是炎性肉芽而予以刮除,特别是水平半规管有瘘管者,多伴有面神经破坏。在刮除肉芽时尤其需要注意,最好在神经监护仪监护下进行操作。外耳道闭锁及小耳畸形进行鼓室成形术时也应注意。②鼓室成形、乳突根治和镫骨手术,特别是小耳畸形及耳道闭锁手术时,遇有异常索条组织、凸起骨状结构和面神经走向途径中的肉芽等,均不宜轻易刮除,须排除面神经组织之后再行处理,否则极易造成面瘫。③手术医师在耳部疾患手术过程中,因解剖不熟、经验不足、操作不慎等原因,亦非常容易损伤面神经,造成周围性面瘫。
因此,耳部疾患与面瘫有关,而且关系极为密切。
面瘫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
中枢性面瘫
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其特点是:
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其特点是:
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3、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得了周围性面瘫的病人会出现嘴巴歪,眼睛斜的状况,而且闭眼,抬眉这些东西都是很难完成的,而得了中枢性面瘫的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皱眉,闭眼,且不会出现斜眼的情况,只是你的嘴巴那部分出现瘫痪,因此你可以根据这些症状来判断自己得病的情况,通常治疗面瘫这个病的时间比较的长,所以得病之后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避免让自己过于烦躁。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其实都是属于面部神经的病变的问题,两者都是面部的肌肉运动出现阻碍的问题。只是导致两者有问题的部位,还有病因有少许的差别。中枢性面瘫的患者其实是可以完成皱眉的动作,而相反的周围性面瘫就是不能够完成皱眉的动作。但是中枢性面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散失味觉,或者是唾液的分泌受到阻碍的问题。在出现面瘫的时候最好是可以马上到医院检查,还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才行。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大类型
1.中枢性面瘫 系对侧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因上组面肌末受累,故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并常伴有该侧的偏瘫。
2.除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因可参见表2。
1GUILLAIN-BARRé综合征脑神经型: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病变常为双侧,多数伴有其他脑神经损害。脑脊液可有蛋白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高分离现象。
2脑桥病变:因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故脑桥病损除周围性面瘫外,常伴有脑桥内部邻近结构的损害,如同侧外直肌麻痹、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等。
3小脑脑桥角损害:多同时损害同侧第Ⅴ和Ⅷ对脑神经以及小脑和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感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表现。
4面神经管邻近部位的病变:如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骨骨折等,除周围性面瘫外,可有其他相应的体征和病史。
以上就是面神经麻痹的症状,我们在了解了上述所说的几种症状后,就能够知道一旦患有面神经麻痹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防止疾病的加重
面瘫有哪些表现
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面瘫的根源在于颈椎骨骼错位歪斜压迫神经引起神经痉挛而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贝尔氏麻痹(面瘫)的症状
1.一侧(偶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时病侧口角漏气)。
2.病初多有耳周疼痛,有的患者出现耳后翳风穴疼痛严重,甚至会出现透皮牵扯痛。
3.可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力过敏、听力下降等等。
面瘫的分类
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面瘫应分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二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面瘫。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