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包炎如何预防
细菌性心包炎如何预防
1.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病。如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球菌株,青霉素G是首选药物。非重症患者可口服青霉素G或 V250~500mg,每6小时1次.对无并发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荐给予水剂青霉素G50~200万u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脓胸,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排尽脓液促使肺早日扩张。及早反复胸膜腔穿刺,抽除稀薄脓液,于胸腔内注入抗生素或溶纤维素药物(如胰蛋白酶、链激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对经反复穿刺后效果不佳者应及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加强营养。手术治疗。
2.早期诊断,使用足量抗生素,必要时行心包切开引流,必须彻底引流,防止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年轻人缩窄性心包炎怎么办呢?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是结核菌感染。细菌学及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的占30%。约50%以上的病例不能明确致病因素。但许多病例是因为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在发生心包缩窄时,结核病变的证据已经消失。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
慢性心包炎应该如何护理?
慢性心包炎可由于急性心包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故临床上对急性心包炎的治疗要及时且彻底,可防止慢性心包炎的发生。另外在发生慢性心包炎时,也要积极治疗,防止形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这几个疾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故任何一方面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应该如何预防?
应及早进行心包剥除手术,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的效果,病程较久可因心肌萎缩和心原性肝硬化,预后较差。如不经手术治疗,病情恶化,少数病例长期带病,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严重限制。对于由于结核病引起的患者,还需进行抗结核治疗。
但是,如果不加紧治疗,就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说,慢性心脏压塞、心源性肝硬化、肺动脉狭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等。但是能够及早进行彻底的心包剥离手术,那么大部分的病人就会治疗痊愈,得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因此,希望患病的人能够及时地进行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预防
应及早进行心包剥除手术,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的效,果病程较久可因心肌萎缩和心原性肝硬化,预后较差。如不经手术治疗,病情恶化,少数病例长期带病,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严重限制。对于由于结核病引起的患者,还需进行抗结核治疗。
1、术前应根据病人情况作好准备工作。如限制钠盐、适当应用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小量输血或血浆、结核性病人抗痨治疗,以及适量排除胸水腹水等。
2、手术经路常采用纵劈胸骨入路或左前外剖胸切口。重症患者,手术死亡率较高,在死亡病例中约75%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心力衰竭,因此,术后严格根制容量,适当强心支持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
3、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
心包炎有哪些预防方法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
(1)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伤,心肌梗塞或某些药物引起,或可为非特异性。
(2)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通常为非特异性的,但几乎任何急性心包炎均可成为其原因。常见的原因为结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声音的辐射,类风湿关节炎,创伤和心脏手术。风湿热之后极少有缩窄性心包炎。
临床上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慎起居,节饮食、调理情志。
心包炎的简介
心包可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心包内渗液无明显增加称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心包内渗液明显增多称为渗出性心包炎。急性心包渗液一般在数周或数月内吸收,但也可发生壁层与脏层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而逐渐形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据统计,心包炎占心脏疾病住院患者的1.5%~5.9%,它常常是某种疾病的部分表现或并发症,可被原发疾病的临床症状所掩盖。21世纪初,结核、细菌感染已明显减少,肿瘤、病毒感染有所增加,但中国仍以结核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心包炎看什么科好
心包炎是指由于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临床上主要有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会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吸氧,胸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剂,必要时可使用可待因或杜冷丁,加强支持疗法。
病因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结核治疗,用药方法及疗程与结核性胸膜炎相同,也可加用强的松,以促进渗液的吸收减少粘连。风湿性者应加强抗风湿治疗。非特异性心包炎一般对症治疗,症状较重者可考虑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化脓性心包炎除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抽脓,或通过套管针向心包腔内安置细塑料导管引流,必要时还可向心包腔内注入抗菌药物。如疗效不佳,仍应尽早施行心包腔切开引流术,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患有心包炎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尤其是要注意,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不要激烈运动,不要做一些重体力活,最好是在家里卧床休息,如果有一些感冒咳嗽的症状要及时治疗,要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增强身体体质。
心包炎的感染性原因有哪些
包括结核性、化脓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 性。非感染性原因包括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风湿性疾病伴发心 包炎、尿毒症性、心肌梗死性、过敏性、肿瘤性、放射损伤性等。
急性心包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心包炎几乎都是继发性的,部份病因至今不明,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化脓性心包炎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
侵入心包有四种途径:
①肺炎和脓胸病例细菌自肺和胸膜直接或经淋巴途径进入心包腔。
②疖脓肿和骨髓炎等化脓性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致病菌经血液循环进入心包腔。
③胸部外伤细菌带入心包腔和手术后血心包引致感染
④膈下或肝脓肿穿破膈肌进入心包腔。
(一)结核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常由肺结核纵膈淋巴结核及胸膜结核直接蔓延或由血液淋巴播散而来。
(二)化脓性:常继发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由血行或淋巴侵入心包。
(三)病毒性:以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ab型)埃可病毒较多见。
(四)真菌性:以荚膜组织胞浆菌较多见。
(五)寄生虫性:阿米巴所致左叶肝脓肿常穿破入心包发生急性心包炎。
细菌性心包炎的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心包炎常为急性、暴发性疾病,前驱症状平均仅3天,通常都有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
几乎所有的患者有心动过速,近50%病人有心包摩擦音。突出的症状和体征与已知感染有关,如重症肺炎、脓胸、胸外科或外伤等。
颈静脉怒张及奇脉,可能是心包积液的首先表现,脓性心包积液可发展为心包压塞和心包缩窄。症状可能为原发性疾病如感染时的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所掩盖。
心包炎的病因
急性心包炎大都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结核性、非特异性多见,其次是风湿性、化脓性及病毒性等。
1、结核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常由肺结核,纵膈淋巴结核及胸膜结核直接蔓延,或由血液、淋巴播散而来。
2、化脓性:常继发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由血行或淋巴侵入心包。
3、病毒性:以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A、B型),埃可病毒较多见。
4、真菌性:以荚膜组织胞浆菌较多见。
5、寄生虫性:阿米巴所致左叶肝脓肿常穿破入心包发生急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又称缩窄性心包炎,系急性心包炎发展所致。任何能导致急性心包炎的原因皆可以引起慢性心包炎,但通常病因不明。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和乳腺癌或淋巴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也可由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前发生的外伤、心脏手术或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以前在美国结核是最常见的原因,但现今已相当少见,约占总病例的2%左右。在非洲和印度,结核病仍是引起各种类型心包炎的最常见原因。
心包疾病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心包积液的措施:
心包积液多为慢性的心包积液,因为需要长期的自我保健,才能预防做到早预防。心包积液的是长久性的一种习惯积累起来的而引发的疾病。所以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时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4.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二、出现下列信号时,要谨防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分析能够建立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胆固醇性与恶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分析结果也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该检查细胞学与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CA125、CA72-4、CA15-3、CA19-9、CD-30、 CD-25等。对怀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检查抗酸杆菌染色、分支杆菌培养、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与结核的PCR检查。
CEA增高,ADA(腺苷脱氨酶)降低可鉴别肿瘤与结核性心包积液。此外,较高水平的ADA对心包缩窄有预测价值。但是,必须认识到对结核诊断,PCR敏感性与ADA相似(75%vs83%),但前者特异性更高(100%vs78%)。对疑有细菌感染者,应同时做心包液与周身血液厌氧需氧菌培养3次。
亲心脏病毒PCR分析可协助鉴别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对心包积液的比重分析(>1015)、蛋白含量(>3.0g/dL;心包积液/血清比值>0.5)、LDH(>200mg/dL;血清/心包积液>0.6)、葡萄糖(渗出液vs漏出液:77.9±41.9vs96.1±50.7mg/dL)可以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但是,并不具有直接诊断价值。
化脓性积液中葡萄糖值显著降低。WBC计数极低支持黏液水肿;单核细胞显著增高恶性肿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病或细胞感染者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与细菌培养相比,Gram染色特异性虽高(99%),但敏感性仅38%。联合测定上皮膜抗原、CEA与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协助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
尿毒症性心包炎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可分为尿毒症心包炎和透析后心包炎。
二、发病机制
尿毒症性心包炎发病多为综合因素:①尿素氮等毒性物质所致包膜化学性炎症;②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频发细菌、病毒感染极易波及心包;③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纤溶活性降低,导致出血性心包炎或出血纤维性心包炎,增加心脏压塞的危险;④免疫功能异常;容量超负荷;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盐增加,沉积心包;伴有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也增加其发生。
尿毒症性心包炎和“透析相关的心包炎”病理表现相似,都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有炎性细胞反应、纤维素渗出、出血、心包壁层与脏层变粗糙,可发展成心包纤维化、亚急性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小儿结核性心包炎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小儿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3.预防性化疗 主要用于下列对象:
(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2)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3)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结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用于化学预防药物主要为异烟肼,剂量为10mg/(kg·d),疗程6~9个月,父母新患肺结核家中之6岁以下儿童和患结核病产妇所娩出的新生儿,不管结素试验结果如何,均应给予异烟肼治疗,剂量同上,用药3个月后再做结素试验,若呈阳性,则持续用异烟肼到9个月;若结素试验阴性(<5mm),则停用异烟肼。
抗HIV阳性儿童有结核接触史者不管结素试验结果如何均应接受异烟肼治疗12个月。
儿童接触之结核病人若系抗异烟肼株,则化疗药物应改为利福平,15mg/(kg·d),6~9个月;若系耐异烟肼又耐利福平株,则建议给吡嗪酰胺加氧氟沙星6~9个月,或吡嗪酰胺加乙胺丁醇6~9个月。
心包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心包炎常见并发症
放射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细菌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小儿结核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二、心包炎并发病症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叁个类型:
1、早期发生的心包炎:GISSI 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包积液则多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的出现亦表明梗死面积较大。有几个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积液为自限性,不会发展为心包填塞,但Figueras 报道l473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92 例合并中等量心包积液(>10mm),其中的60 例出现心包填塞,38 例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而死亡。多变量分析表明,早期少量心包积液和年龄大于60 岁为晚期中等量积液和心包填塞的独立预测因子。据报道,个别病例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发展成心包缩窄。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炎者住院病死率并不高于无此并发症者,但长期预后可能较差。Widimsky 报道一组随访3 年的资料,心肌梗死有心包炎者心力衰竭和病死率为49%,无心包炎者为16%(P≤0.01),单独病死率前者偏高(15%∶8%),但无显着性差异。
2、Dressler 综合征:通常于心肌梗死1 周至半个月后发生,发病率1%~3%。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及病毒感染有关,有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者更易发生。Dressler 综合征罕有发生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和缩窄性心包炎者,个别患者可反复发作数次。
3、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是心肌梗死最严重并发症,50%发生往往造成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可突然发生昏迷、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绝大多数抢救难以成功,预后极差,占心肌梗死死亡者的5%~10%,患者多为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心肌梗死为透壁性,缺乏侧支循环。使用类固醇激素、不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高血压未控制、过早的体力劳动和应用抗凝剂等都是可能的诱因。少数患者破裂口很小,形成假性室壁瘤,此类患者及早手术,存活率可达48.5%,若延迟手术,假性室壁瘤可进一步扩张破裂,血液进入心包腔,造成心脏压塞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