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有什么特色
中医饮食养生有什么特色
儒家自我国商代伊尹、西周食医和孔孟倡导“食性”以来,历代儒医对食养多有所继承和发展。
在五千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虽难免不受佛、道等宗教文化的某些影响,但也逐渐形成了儒家食养的若干风格和原则,其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四点。
一、 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祖国医学一直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的功能)而恰当地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二、 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五字。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三、 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此尤其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盖此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则难坚持长期服药,二则有的不太习惯,三则易发生不良反应,故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多较妥当。
四、 多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粘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直。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饮食养生特色的介绍了。我们在调理饮食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来合理搭配饮食。健康的饮食方法,不仅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还能更好的治疗疾病,帮助你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春季饮食养生有哪些讲究
春季应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为清温平淡,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吃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胃寒的人可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
原则二:适当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比重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春天,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复发,活力加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如春季常见的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大都因为新鲜果蔬吃得少而造成的营养缺乏所致,所以,在饮食上应适当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比重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可增强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此外,从科学饮食的观点来看,春季还应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对比例,以增强抵抗力,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关于饮食养生有哪些禁忌
在吃完饭后,一些朋友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一些不良症状,比如说腹泻,在知道所有吃过的东西都安全后,就要考虑是不是饮食搭配出现了问题。
1.葱菇鸡块(鸡肉 芝麻):芝麻能滋补肝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乌发。但与鸡肉同食会中毒,严重的中毒者会死亡。用甘草水煎服可治疗。
2.麻辣四季豆(大蒜 大葱):大蒜大葱都是强烈刺激肠道的食物,一起食用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3.小葱皮蛋拌豆腐(豆腐 小葱):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而葱中含有大量草酸。当豆腐与葱合在一起时,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结合形成白色沉淀物草酸钙,使豆腐中的钙质遭到破坏。草酸钙是人体中难以吸收的,如果长期食用小葱拌豆腐、葱炒豆腐之类的菜,就会造成人体钙质的缺乏,易发生缺钙和出现小腿抽筋、软骨症、骨折等症。有些人在烧豆腐时用葱花调味,同样不利。有些含草酸的蔬菜如菠菜、鲜笋、苦瓜等,同烧时也要先把菜用沸水烫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后再用,则可防止生成草酸钙。
4.香蕉酸奶(香蕉 酸奶):酸牛奶能降低胆固醇。空腹喝酸奶会因胃内的酸度太强,乳酸菌在胃液里很难存活,降低酸奶的保健作用。与香蕉同食则对身体健康无益。
5.红枣带鱼粥(红枣 鱼 葱):红枣性平,能滋补脾胃,益气养血,与鱼葱同食会导致消化不良。
6.五香茶叶蛋(茶叶 鸡蛋):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物质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怎样传统养生减肥更成功的减肥
《黄帝内经》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有体系,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祖国医学中很多养生保健的观念和现代生命学相似,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推拿按摩,拔罐,食疗,针灸,五禽戏,太极拳,书画,气功(引行导气,腹式呼吸)等,.除针灸外,其他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个人操作.经常使用这些方便操作的方法对养生保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古法以“固本养元,补气强精”为基础,全面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的量活力,使机体内部协调平衡,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和细胞源生命活力的提高。有效消除血液循环障碍,涤清血管胆固醇积淀,提高血液循环的活力。并应该严格遵从道家及中医传统理论,兼温、补、和、清、下五个部分,双向调节人体内部功能,并最终达到自然平衡状态,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双重功效。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需注意什么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一是要“少”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不能过饱,俗话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意思就是说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饱,要给肚子留个两分的空间。研究发现,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二是要“暖”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暖的另一个意思是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此乃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的第二个要点。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三是要“早”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的第三个要点就是吃饭要及时。一般来说,上午7点~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所以早饭最好安排在这个时间。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饭也尽量早吃,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四是要“淡”
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因为中国人现在食盐和食油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点。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
保健是什么意思
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养生观点,为中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促进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有体系,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祖国医学中很多养生保健的观念和现代生命学相似,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推拿按摩,拔罐,食疗,针灸,五禽戏,太极拳,书画,气功(引行导气,腹式呼吸)等,.除针灸外,其他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个人操作.经常使用这些方便操作的方法对养生保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老人饮食养生有什么禁忌
1、宜素少荤
医学研究证明,许多老年病与嗜食荤腻有关。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 ,热能消耗较少,过多摄取荤食或经常饮食过量,既加重胃肠负担,又易肥胖,导致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老年人的食谱应以素为主。
2、宜鲜忌陈
新鲜食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的食物以随购承时为好 。尤其在夏季,年老都最好不要吃隔夜食物,以免肠胃受累,引起某些疾病。
3、宜少忌多
老年人食物应依据少而精、少吃鑫餐的原则。把胃填得太满,是老 年人饮食生活中之大忌,长些以往,不利健康。
4、宜淡忌咸
过咸、过辣的口味对老年人都不适宜、患有高血压、心肾疾病的老 年人,口味更宜清淡。
5、宜温忌冷
老年人多为虚寒之体,温食可暖胃养身。平日应少吃冷食,更忌生 食,即使在盛夏伏暑,过食冷饮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中医饮食养生有什么特色
在五千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虽难免不受佛、道等宗教文化的某些影响,但也逐渐形成了儒家食养的若干风格和原则,其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四点。
一、 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祖国医学一直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的功能)而恰当地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二、 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五字。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三、 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此尤其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盖此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则难坚持长期服药,二则有的不太习惯,三则易发生不良反应,故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多较妥当。
四、 多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粘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直。
中医饮食养生应当遵循的原则
(2)饮食有常,物我相适
饮食有常,“常”即指常规、一定的规律性、规范性而言。
祖国医学“饮食有常”,在饮食卫生方面,包括按时、按量、细嚼、寒热适宜等内容。如《养生庸言》云:“不论饭菜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张呆在《医说》中说:“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
“饮食有常”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物我相适”,即食物的性味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以人体需要来决定食用何种适当的食物。如人体质有偏于寒热虚实之分,饮食上则主张分别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燥者濡之”的原则进食。如气血虚的人,冬春季宜进食温热生血的当归羊肉汤和桂圆肉、大枣等滋补食品。
(3)饮食以时,四季五补
中医在养生中主张顺应四时养生。《内经》中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记载。这一思想被后世养生家奉为宗旨,在饮食方面讲究在不同季节、气候、时间,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时变化。
《饮膳正要》阐述了四季适宜食物:“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获以凉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燥;冬气寒,宜食枣以热其寒。”
这些四季进补的养生要则,对养生延年大有裨益。
(4)饮食洁净,进食宜忌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也是祖国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食物宜新鲜洁净,富有活力;必要时尚要辨别有无毒性,慎从口入。
《饮膳正要》指出:“猪、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浆老而饭嫂不可食”,《食疗本草》亦载“鳖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河豚鱼其肝、子与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诫;病体有别,因而有宜食宜忌之谓。元代贾铭《饮食需知》中,论述了共325种饮食性能及宜忌。所谓“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养体;而“忌”指不相宜食物应禁食,又称“忌口”。(本草纲目》中就列举出63种饮食禁忌。<随息居饮食谱》载:“糯米,性太粘滞,难化也。小儿、病人尤当忌之。”诸如此类,中医书中记载颇丰,形成了祖国医学饮食养生学说的一大特色。
我国饮食养生的基本要则,是祖国医学瑰宝中珍贵科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我国饮食养生学与现代营养学融为一体,将给人类医疗保健和养生长寿事业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