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瘫痪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高位瘫痪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Todd瘫痪(遗留暂时性局部肢体的瘫痪或无力):此病是伦敦生理学家Robert Bentley Todd在1849年首先描述了该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Todd’s麻痹是一种发生在癫痫患者身上的神经系统的异常,即是在癫痫发生出现的短暂瘫痪。该瘫痪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但通常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它最常见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以后,并在癫痫的发作过后,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或偶尔持续几天。
2、偏瘫:偏瘫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3、对侧肢体偏瘫:脑桥外侧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对侧肢体偏瘫,脑桥外侧部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变位于脑桥腹外侧部,是脑桥常见的病变部位。
4、痉挛性截瘫期: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遗传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本病患者尽量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生育,病程中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早卧床而致残废,本病发展缓慢,只要注意护理,可维持数十年生命。
5、四肢呈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细胞)、脊髓前根、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受损的结果。四肢呈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表现为四肢成对称性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运动神经元病(MND)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以缓慢进展行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
瘫痪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四肢呈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表现为四肢成对称性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强直性肌肉无力,在原发性侧索硬化中是肢体远端部位的肌肉无力,在进行性假性延髓瘫痪中则以后组颅神经支配的肌肉的无力症状为主.肌肉束颤与肌肉萎缩可能发生在许多年以后.这些疾病通常在进展若干年以后才造成病人活动能力的全部丧失。
2.下肢中枢性瘫痪是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积水严重,进展较快时,亦可出现,其症状为反复呕吐。脑退行性变,脑发育障碍,四肢中枢性瘫痪,尤以下肢为重。
3.下肢肌肉瘫痪:是脊髓压迫症的症状表现。感觉障碍,肌肉运动障碍与肌腱反射改变,括约肌功能障碍,营养性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表现。
4.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见于坐骨神经损伤,诊断依据,外伤史或注射史,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神经分支支配区肌肉瘫痪。小腿以下区域部分感觉丧失。肌电图检查可确诊。
5.眼肌瘫痪:动眼(第Ⅲ)、滑车(第Ⅳ)及外展(第Ⅵ)三对颅神经都是支配眼球肌肉的运动神经,头颅损伤可影响眼外肌及Ⅲ、Ⅳ、Ⅵ对颅神经而引起各种形式的眼肌瘫痪。主要做眼科检查、颅脑CT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6.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瘫痪并有萎缩:一侧副神经脊髓支的单独损伤或其脊髓核损害时,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瘫痪,并有萎缩,因对侧胸锁乳突肌占优势,故平静时下颏转向患侧,而在用力时 向对侧转头无力,患侧肩下垂,不能耸肩,肩胛骨位置偏斜,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萎缩,因肩胛骨移位,使臂丛神经受到慢性牵拉,使患侧上肢上举和外展受限制, 晚期由于瘢痕刺激可发生痉挛性挛缩(斜颈)畸形,双侧损害时,病人头颈后仰及前屈无力,颅底骨折或枪弹伤引起的副神经损伤,颈静脉孔区病变,枕骨大孔区病变,脑桥小脑角巨大病变及颅底广泛性病变引起的副神经损害及延髓核性瘫痪常与后组脑神经及其他脑神经损害同时出现,而脑干核性麻痹时,脑神经的损害常为多及双侧性。
7.上肢周围性瘫痪是指发病部位在上肢的周围性瘫痪。1、发病时血清钾降低,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发病时血清钾升高,可达5-7mgEq/L,高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或血钾正常,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2、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发作时,心电图上常有低血钾改变如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T波降低、U波明显且常与T波融合,其低钾的表现常比血清钾降低为早。高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发作时,心电图改变,初是T波增高,QT间期延长,以后逐渐出现R波降低,S波增深,ST段下降,P-R间期及QRS时间延长。
8.耳源性面神经瘫痪是指耳部疾病或手术损伤面神经某段所致的单侧面部表情肌麻痹。多见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及其并发症。患侧周围性面瘫、并随病变部位及程度不同而伴有同侧听力过敏,舌前2/3味觉消失,眼干等症状。
9.四肢瘫痪是指四肢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
10.核上性垂直性眼肌瘫痪:见于幼年型(C型慢性神经型)尼曼-匹克氏病 多见儿童,少数幼儿或少年发病,眼底可见樱桃红斑或核上性垂直性眼肌瘫痪。生后发育多正常,少数有早期黄疸。常首发肝脾肿大,多数在5~7岁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亦可更早或迟到青年期)。智力减退,语言障碍,学习困难,感情易变,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及腱反射亢进,惊厥,痴呆,眼底可见樱桃红斑或核上性垂直性眼肌瘫痪。可活至5~20岁,个别可活到30岁。SM累积量为正常的8倍,酶活性最高为正常的50%,亦可接近正常或正常。
11.Todd瘫痪(遗留暂时性局部肢体的瘫痪或无力):该瘫痪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但通常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它最常见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以后,并在癫痫的发作过后,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或偶尔持续几天。
小儿脑瘫的诊断条件有哪4项
(1)发生在母孕期、围生期或新生儿期的及1岁以内的致病因素,或称之为高危因素。所谓围生期,是指母孕28周起到新生儿7天为止的这一时期。该阶段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会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生,尤其重要的是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质量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婴儿期的致病因素多见于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脑外伤、脑膜炎、脑炎、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头小畸形、脑积水等。
(2)婴儿期出现的非进行性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婴儿期是指1岁以内,非进行性是指婴儿的临床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甚至死亡,中枢性瘫痪是指神经系统检查时显示出脑损伤的阳性体征,包括肌张力、异常姿势、腱反射及病理征等。换句话说,如果症状在1岁以后出现,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恶化,或者不具备中枢性瘫痪神经系统体征者,就不能诊断为中枢性瘫痪。
(3)可伴有或没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这里需要强调,对于脑瘫患儿的智力评价需谨慎,不要光凭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贸然做出过早的结论。
(4)除外进行性中枢性瘫痪及一过性运动发育迟缓。中枢性瘫痪可分为进行性与非进行性两大类,小儿脑瘫属于非进行性的,预后要比进行性的良好得多。所谓一过性运动发育迟缓是指某些小儿由于个体发育上的差异,在1岁以内运动功能可能比健康小儿的发育成熟时间略微慢一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追上来,最后与健康小儿的发育水平一样,早期很容易与小儿脑瘫混淆。
高位瘫痪的发病原因是哪些
一、结核所致截瘫:原有脊柱结核史或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发生在胸椎或颈椎。病程缓慢,多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四肢或双下肢无力、发硬、发挺,患处可有后凸或侧弯畸形,棘突间隙不增宽,X线片示椎体有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可有相互嵌入,椎旁有脓肿阴影。血沉增快。
二、转移瘤所致截瘫:有原发肿瘤治疗史(子宫颈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截瘫症状逐渐出现,病程缓慢。线片示椎体疏松呈前后一致性挤压,有溶骨或虫蚀样破坏,有成骨型斑点和块状硬化影,或有成骨和溶骨型的混合影像。上下椎间隙一般无明显变化。
三、肿瘤所致截瘫:多见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是截瘫的病因之一。
四、截瘫的病因外伤所致截瘫: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所伤及脊髓或马尾神经。
上述就是专家对“高位截瘫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做出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朋友能在生活中及时有效的预防疾病,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中一旦有截瘫的发生,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了病情,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脊髓灰质炎:发热数日后, 体温未完全恢复正常时出现瘫痪,常累及一侧下肢,无感觉障碍和脑神经受累。病后3周可见csf细胞蛋白分离, 注意鉴别。
2.低血钾性麻痹:gbs多有病前感染史和自身免疫反应,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则有低血钾、甲亢病史。前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进展不超过4周,四肢瘫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较明显,后者起病快(数小时~1天),恢复快(2~3天,) 四肢弛缓性瘫。gbs可有呼吸肌麻痹、脑神经受损、感觉障碍(末梢型)及疼痛,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无。gbs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检查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运动ncv减慢,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正常,电生理检查emg电位幅度降低,电刺激可无反应。gbs血钾正常,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血钾低, 补钾有效。
3.功能性瘫痪:根据神经体征不固定、腱反射活跃和精神诱因等鉴别。
高位瘫痪病人的饮食宜忌
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高位截瘫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由于病人卧床时间长,肌肤受压散热差,在饮食上要注意调理,如食用一些清热解毒活血清凉之品,像冬瓜、金针菜、木耳、黄瓜、茄子、水炖鲤鱼、鲈鱼、黑鱼等;多喝些汤类,如猪骨头冬瓜汤、紫菜汤、鸭血汤、丝瓜蛋汤等;水果饮料可食西瓜、香蕉、椰子汁等,还可用绿豆汤或赤豆汤,绿豆百合汤等,注意温饮,冬天可使用牛肉汤等温补之品,大热之物要忌用或慎用。
在增加蛋白质摄取时必须评价肝和肾功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可以节省蛋白质。尽管文献还没证明维生素缺乏增加发生褥疮压疮的危险,但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必要的。理论上,维生素C、维生素A和锌是很有益处的,应尽可能在食物中补充。
高位截瘫病人的饮食宜忌的后,病人在生活中,不要喝茶,如果口渴了可以喝一喝白开水,另外饮食上不要吃些辛辣的东西,多吃水果。另外戒烟戒酒,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能够有效地促进肠道的消化。
多发性硬化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两者同属于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急性期两者不易区别。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前多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ms则无。起病常较.ms更急,迅速达高峰,病情亦较严重,常伴发热、头痛剧烈或神经根放散痛、脑膜刺激征、抽搐、意识障碍,欣快、球后视神经炎等少见。病程比ms短,经治疗后1个月即恢复,治愈后不再复发。adem是急性脊髓横断性损害,呈对称性炎性脱髓鞘样改变,全身炎症反应明显,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均增高。
球后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多为双眼同时发病,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眼球疼痛,无中枢神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查有视乳头水肿,经治愈后一般不复发。ms在病程中常侵犯视神经,导致视力障碍,早期易与单纯球后视神经炎混淆,大多数学者认为25%~35%的视神经炎可发展为ms。但视神经炎多损害单眼,常伴有中心暗点加周边视野缺损,且病程中无缓解复发的特点。ms常先后两眼均受累,少有中心暗点,有明显缓解与复发。
3.横贯性脊髓病与早期脊髓型ms有时不易鉴别。本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急性起病,发热,开始时双下肢感觉异常,常伴有背痛及腿痛,病情在24~48小时内达高峰,双下肢瘫痪,尿潴留或失禁。开始时常为软瘫,偶为痉挛性瘫痪,以后很快变为痉挛性瘫痪。有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脑脊液淋巴细胞为50~100x10的6次方/l,蛋白l~1.2g/l,病程中无缓解复发,常留有较重的后遗症。而ms起病相对缓慢,病灶较弥散,两侧不对称,缓解复发多见,脑脊液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4. 多发性硬化由于在磁共振检查上的表现与脑部肿瘤相似,容易混淆,故易被误 诊为脑肿瘤。因此,除磁共振检查外,还应结合肌电图、脑脊液检查及临床表现,对ms进行确诊。
听神经瘤容易与面神经瘤混淆
生活中听神经瘤较常见,面神经瘤发病率较低,所以有时候它们之间会产生混淆,如何去鉴别听神经瘤应和面神经瘤呢?本文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面神经瘤少见,它可发生于面神经从脑干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任何部位,发生在桥小脑角(CPA)和内听道(IAC)内时,其临床表现酷似听神经瘤。面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有赖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尽管有急性面瘫和波动性面瘫病例的报道,但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仍是缓慢的进行性面神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耳鸣可能是位于CPA和IAC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此外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面部抽搐、眼干口干等症状。
当面神经瘤生长在CPA或IAC内时,面神经麻痹不常见。MRI和CT不能鉴别位于CPA或IAC内的面、听神经瘤。有听神经瘤的一些症状、面部轻瘫或瘫痪面部痉挛和味觉障碍等,应考虑面神经瘤的可能。
瘫痪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瘫痪的程度
根据瘫痪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瘫痪。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分类法:
0级 肌肉完全瘫痪。
l级 可见肌肉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运动,即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尚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而抬起。
3级 肢体能对抗地心引力而抬高床面,但尚不能对抗外界阻力
4级 能对抗部分阻力,但较正常为差。
5级 正常肌力。
二、瘫痪的肌张力
根据瘫痪的肌张力改变可分为:痉挛性与赌性瘫痪。前者肌张力增高,胆反射亢进,肢体被动运动抵抗力大,后者肌张力明显减低,健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被动运动阻力小。
三、瘫痪的分布、瘫痪的定位诊断及常见病因
(一)根据瘫痪的分布
可分为单瘫、偏瘫、交叉性瘫、四肢瘫、截瘫及周围性瘫痪。
1、单瘫 指一个肢体或肢体的某一部分瘫痪。因皮质运动区呈一长带,局限性病变仅损伤其一部分,故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叫单瘫。刺激性病灶,可出现对侧有关部位的局限性阵发性抽搐或杰克逊癫痫。由于单瘫有时较轻,临床上容易忽视,应细致检查。下面几种检查方法有利于鉴别诊断:
(1)数指试验:嘱咐患者把手指全部伸开,然后逐个屈曲,患指笨拙或不能。也可做相反的动作检查。
(2)Hoover征:检查者的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双下肢的足跟下面,瘫痪肢体的下压力较大。
(3)Nei征:嘱咐患者站立,轻瘫侧肢体膝关节屈曲。
(4)Barre征:嘱咐患者将双手平伸,并闭眼,保持此姿势几分钟,轻瘫侧上肢首先下降;患者俯卧,双小腿抬高45”,并保持此位置,瘫痪侧肢体首先下降。
2、偏瘫 指一侧上下肢的瘫痪和同侧脑神经的瘫痪,由于锥体柬在此最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同时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以内囊区脑血管病最常见。
3、交叉瘫 脑干不同平面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交叉性瘫痪,即同侧本平面的下神经元瘫痪及对侧病灶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脑神经和躯体神经)。因病变既累及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累及对侧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
4、四肢瘫痪 病变的脊髓在颈膨大以上引起四肢瘫痪。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亦可出现四肢瘫痪。
5、截瘫 指两下肢瘫痪,常见于脊髓病变在胸髓时引起受损平面以下两下肢痉挛性瘫痪。
6、周围性瘫痪 病变位于前角,引起迟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常伴有肌束颤动。病变位于前根,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因后根亦常同时受累而常伴很痛及节段型感觉障碍。病变位于末梢,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同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
(二)瘫痪的定位诊断及常见病因
1、皮质运动区病变 局限性病变只损伤其中一部分,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称单瘫。皮质性瘫痪时,上肢明显,远端为著。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引起对侧相应部位的局限癫痫,抽搐可按皮质代表区的排列次序进行扩散,称杰克逊癫痫:常以口角、拇指、示指。脚趾部位开始。多见于大脑中动脉病变,其次为外伤、肿瘤等。
2、内囊部位病变 内囊含有传人和传出纤维。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尾状核和丘脑,由前肢、膝部、后肢、豆状核和核后部与豆状核下部组成。在水平切面上看内囊的重要纤维通路,内囊部的病变虽范围不大,但可同时损害几种传导束,根据病变的位置和被损害传导束的性质,可出现多种症状。范围较小的病变可只引起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范围较大的病变格内囊后肢人除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外,还可有偏盲。内囊病变没有癫痫样发作,内囊病变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其次为肿瘤、脑脓肿、脱髓鞘病等。位于皮质和内囊之间的皮质下病变症状介于两者之间,可以一个肢体的瘫痪为主,但整个对侧身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多见于皮质下白质中的胶质瘤。
3、脑干病变 脑干病变引起偏瘫的特点多是交叉性瘫痪,即病变同侧平面的脑神经麻痹(脑神经运动核人及对侧病灶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脑神经和躯体神经)。
(1)中脑性交叉瘫的典型代表疾病是Weber综合征,其特点是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2)脑桥性交叉瘫:如Millard-Cubler综合征,即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沙十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3)诞髓性交叉瘫:如延髓上部综合征即病灶对侧上下肢瘫痪,同侧舌肌瘫痪和舌肌萎缩。延髓病变引起单纯性偏瘫(包括交叉性瘫痪)是少见的,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脑干病变多见于血管病变、炎症、肿瘤、外伤等。
4、脊髓病变
(1)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因此处有锥体交叉,局限性损害时可引起上肢与下肢交叉性瘫痪,临床上少见。
(2)锥体交叉以下,脊髓半侧病变时出现病变同侧瘫痪,深部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即Brown-sequard综合征。病变以胸髓多见,常引起两下肢痉挛性截瘫,若病变在颈膨大以上则引起四肢中枢鹏痪。脊髓病变常见的病因有感觉、肿瘤、外伤等。
5、周围神经性瘫痪
(1)脊髓前角病变:出现节段性引起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常伴有肌束颤动。常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2)前根型: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因后根亦常同时受累而常伴根痛及节段型感觉障碍。
(3)末梢型: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同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神经干或神经丛受损时则在相应的神经分布区出现瘫痪和感觉障碍。多见于单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及全身性疾病。
四、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两种,详见表3-17-1
临床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急性期因有锥体束休克,瘫痪开始是弛缓的,股反射降低或消失,休克期过后,一般需2-3周即逐渐转为肌张力增高,位反射亢进。
表3-17-1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症状特别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损害部位 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 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纤维
瘫痪范围 以肢体为主(单瘫、偏瘫、交叉瘫、截瘫) 局限、以肌群为主(周围型或节段型)
肌张力 增高、常呈折刀样 减退或消失
健反射 亢进 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肌萎缩 无或有废用性肌萎缩 明显
肌纤维颤动 无 可有(出现在脊髓前角或脑神经核进行性损害时)
电变性反应 无 有
五、肌肉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导致的瘫痪
严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反复发作的周期性麻痹等,均可导致程度不同的肌力下降。
六、脑的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1、颈内动脉 眼动脉分出点前的闭塞,由于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的不同。可表现为全无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型、慢性进展卒中型或急性卒中型。常见症状为:对测肢体的不同程度及不同范围的瘫痪及感光障碍,优势半球可有失语。眼动脉供血受累,可有特征性的一过性同侧视力丧失,同侧霍纳征。
2、大脑中动脉 主干闭塞时引起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优势半球受累时可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 皮质支闭塞时产生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可伴尿失禁,深穿支闭塞时常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及上肢瘫痪,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尿便失禁,强握等原始反射。
4、椎一基底动脉 眩晕、耳呜、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症状。基底动脉主干闭死时可引起四肢瘫痪、延髓麻痹及昏迷等,常迅速死亡。脑桥基部梗死时可产生闭锁综合 征:神志清楚泅肢瘫痪,双侧面瘫及延髓麻痹,不能说话,只能以眼球上下活动表示意思。基底动脉个别分支闭塞:则视梗死部位出现相应 的交叉性麻痹。内听动脉闭塞:引起同侧听力减退,耳鸣及眩晕等。
5、小脑后下动脉常出现延髓外侧综合征突然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病变侧的第Ⅸ、Ⅹ对脑神经麻痹,霍纳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同侧面部及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
6、大脑后动脉 常出现顶枕综合征,对测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较常见,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读;非优势半脑受累可有体象障碍;深穿支受累可致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异常,感觉过敏,丘脑性疼痛及锥体外系症状。
七、引起瘫痪的常见疾病
(一)脑梗死
脑梗死好发于大血管的分叉及弯曲处,如颈内动脉起始部位及虹吸部,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前动脉在济服体绕行处,大脑后动脉在大脑脚绕行处,基底动脉下部,椎动脉上部,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以及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的起始部等。
脑梗死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病情于1-3d内达高峰,其症状和体征可归纳为某一脑动脉供血区的脑功能缺损。多无明显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头颅CT帮助确诊。
脑梗死的临床分型:
1、完全性卒中 起病6h内病情即达高峰,病情较重,可有昏迷。
2、进展性卒中 局限性脑缺血逐渐进展,数天内呈阶梯式加重。
3、缓慢进展性卒中 起病2周后症状仍逐渐进展。
4、大块梗死型 由于较大动脉或广泛梗死引起,往往伴明显脑水肿,颅压增高,意识丧失,病情严重。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症状体征超过24h,但在2-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6、腔隙性梗死 高血压引起深穿支的微动脉硬化所产生的微梗死。
(二)脑栓塞
主要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高峰,是所有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者,多属完全卒中,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比脑出血短。
(三)脑出血
多发于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发展迅速,早期有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偏瘫,失语等定位体征,可合并有脑膜刺激征。CT早期即可发现高密度出血影,可显示血肿的部位。大小、邻近的脑水肿带、脑移位及是否穿破人脑室等。
(四)面神经炎
急性起病,常清晨起床后发现,病初可有同侧下颌角或耳后痛,症状可于l-2d内达高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用力闭眼,眼球上转,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漏气;患侧流口水。应与面神经炎鉴别诊断的疾病有:
1、各种中耳炎、迷路炎厚突炎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
2、卒中和脑瘤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为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部表情肌的瘫痪,常并有肢体瘫痪。鉴别要点是检查时可先观察额纹及鼻唇沟是否变浅,口角是否低垂或向一侧歪斜,眼裂是否增宽,嘱患者做皱眉、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比较两侧面肌收缩是否相等。周围性损害(核或核下)同侧额纹减少,眼睛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用力闭眼双眼球上转,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歪向健侧。中枢性损害出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皱额、闭眼不受影响。
(五)舌下神经损害
嘱伸舌观察有无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一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偏向瘫痪侧,两侧麻痹时,舌不能伸出口外,核下性病变有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舌下神经的中枢性损害引起对侧舌肌瘫痪,舌肌无萎缩。
(六)急性脊髓炎
主要为受累脊髓节段平面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尿便障碍,多见于青壮年,病前数天或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等,脊髓症状急速发生,常先背部疼痛或腹痛或胸腹束带感。双下肢麻木、无力,多数患者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发展为脊髓完全的横贯性损害。急性病例早期出现脊髓休克现象:瘫痪肢体肌张力下降,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不能引出,尿潴留及尿便失禁。受损平面以下呈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以痛温觉消失明显,感觉消失区上缘可有一感觉过敏带。受损平面以下植物神经障碍;在上升性脊髓炎患者感觉障碍平面不断上升,可波及颈髓段泅肢呈弛缓性瘫痪。当侵及高颈段影响隔肌运动功能时,可出现呼吸麻痹,并有高热,可致死亡。播散性脊髓炎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1-3周发病,呈急性起病;若同时出现脑和脑膜症状时称播散性脑脊髓炎。
(七)脊髓压迫症
为脊髓横贯损害和椎管阻塞的一大组病症。临床以慢性起病,缓慢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脊髓所致的病症。通常可分三个时期: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完全横贯损害期。
1、多起自脊髓一侧的后根附近 刺激呈现单侧神经根痛,晚间加剧,于咳嗽、转体等脊髓压力变动、神经根受牵引而疼痛加剧,改变体位可减轻;若痛处位于脊髓腹侧或腹外侧,可无神经根痛症状,但可刺激或压迫邻近的前根而产生节段性肌痉挛或有节段性肌萎缩。
2、感觉障碍 ①髓外病变感觉受损常自下肢远端开始,逐渐延展至受压节段。②髓内病变,则感觉障碍自受压节段向下发展。③由于病灶处感觉传导束比对侧先受累,因而病灶对侧肢体痛、温觉改变常先出现。待病变发展为横贯性损害时,则在病变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消失,病灶区可有感觉过敏带。④脊髓蛛网膜炎产生不规则斑状感觉障碍,感觉平面不固定或有多处。
3、运动障碍①脊髓前角,前根受压,表现为所支配的肌肉呈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肌肉颤动。②锥体束受压引起受压水平以下的肢体痉挛性瘫痪。
4、反射异常①前根、前角或后根后索等处受压迫时,相应节段的反射减弱或消失。②锥体束受压则损坏部位以下的同侧胆反射亢进,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5、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出现排尿费力、便秘、进而尿便失禁。病变节段以下的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
(八)格林-巴利综合征
病前l-4周有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瘫痪,脑神经损害,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主要鉴别的疾病有:
1、急性脊髓灰质炎 起病时有发热,肌肉瘫痪为节段性,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质及细胞均增多。
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起病较慢,症状有波动,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脑脊液正常。
3、周期性麻痹症 过去有发作史,无感觉障碍与脑神经损害,脑脊液正常,发作时血钾降低,补钾后症状缓解。
(九)重症肌无力全身型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一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软弱和异常易于疲劳,即病态疲劳,活动后肌无力加重,休息后好转,晨起时轻,傍晚时重。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眼外肌最常受损,其次为脑神经支配的肌群、颈肌、肩肿带,以及髓部屈肌。眼外肌障碍产生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面肌受累时皱纹减少表情动作无力。咬肌受损影响咀嚼、进食时常中断咀嚼休息;累及延髓各肌,发生吞咽困难不能连续下咽、语音低、肩肿无力使上臂不能连续抬举。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主要依据是根据临床特征、药物试验和实验室检查。
1、疲劳试验 使病肌反复收缩,如连续做举臂动作或持续收缩,向上凝视,短期内出现无力或瘫痪、休息后即恢复为阳性。
2、药物试验 ①腾喜龙静脉注射2mg,观察20s,如无反应亦无出汗、唾液增加副作用,则用30 s时间缓慢再加 8 mg,1min内症状暂时好转为阳性,婴儿可给0.5-1 mg皮下注射。②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肌肉注射0.5-1mg,15-30min后,症状好转为阳性。
3、实验室检查①血清AchR抗体测定。②肌电图,应用低频门一3Hi)刺激和高频10 Hz以上刺激都使动作电位幅度很快降低10%以上为阳性。
(十)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变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分布和进行速度的骨骼肌无力和萎缩。临床分以下几型
1、Duchenne型 最主要特点:好发于男性,婴幼儿起病,3-6岁之间症状明显,逐渐加重,表现躯干四肢近端无力,跑步、上楼困难,行走鸭步步态,胖肠肌假性肥大,Gowers征:仰卧起立时须先转身俯卧,后双手支撑足背膝部等处攀扶站起,方能直立。肌酶、肌酸磷酸激酶等增加。
2、Becker型 起病多在10岁以上,进展慢,以骨盆带和大腿肌群无力萎缩为主,胖肠肌假性肥大。
3、面肩肱型 两性均见,儿童、青春期、中年均可发病青春期为多。以面部表情肌肩肿带肌群无力为主。
4、眼咽型 两性均见,中年发病,主要表现眼睑下垂和吞咽困难。
5、肢带综合征 青春期起病,缓慢进展,以肩胛带肌无力萎缩为主,假性肥大。
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上类型、发展年龄、患肌分布、进展速度、血清肌酶与肌电图、心电图,诊断时做肌肉病理检查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对身体的危害
1、颈椎间盘的突出物压迫食管时:此时会使患者有吞咽困难、嗓子处感觉有火烧等症状,此类型症状很容易与食道肿瘤等混淆。
2、颈椎间盘的突出物压迫交感神经时:会引起患者有眼脸无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怕光、听力减退、耳鸣,且患者半面脸部肌肉出现萎缩等症状,此类型的症状很容易与神经科疾病混淆。
3、颈椎间盘的突出物压迫椎动脉时:会使患者有头晕、恶心、呕吐、迷糊等症状,且该类型的症状很容易与低血压、眩晕症等内科疾病混淆。
4、颈椎间盘的突出物压迫脊髓神经时:这是颈椎间盘突出最严重的一种。主要会引起患者有四肢无力、手臂酸麻、手指抓握能力减退、走路不稳、脚踩棉花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有瘫痪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