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问题

1、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

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2、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4、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

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5、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

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6、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7、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

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大众对单亲家庭的7个偏见

1.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

离婚率最高的群体是大中城市、高知、生活比较殷实和富裕的群体,他们重视人格的独立、能突破从一而终的观念、经济上能够自立,与其说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不如说离婚的父母更多是有条件的。不离婚的家庭当然也有幸福的家庭,但是更多的是缺乏这些条件,不得不“忍受”并不好受的婚姻。

2.单亲的父母解决不了问题。

人不仅要学会适应环境也要选择环境,很多家庭之所以没有离婚,不是因为他们能够解决问题,而是他们缺乏勇气和力量去走出婚姻,只能默默忍受“问题”。

3.单亲都是穷困的。

高收入家庭的离婚率远高于低收入家庭,若是赤贫家庭,根本无法离婚。也有不少单亲家庭是贫困的,但是我看到很多单亲家庭在艰难的现实中,出于爱和责任,奋进崛起,脱离贫困。

4.单亲的家庭很可怜。

最可怜的是婚姻状况极差却依然维持的双亲家庭。单亲家庭是一种家庭的一种,完全可以很快乐、很滋润,很多单亲家庭都做到了这一点。

5.单亲家庭都需要帮忙。

哪个家庭不需要帮忙?单亲家庭成员的自立性要远远高于双亲家庭成员。

6.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养。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处。

克林顿、孔子、岳飞、周杰伦等武术精英精英都来自单亲家庭。孩子是成长和发展如何不取决于单亲还是双亲而取决于家庭文化的层次和健康程度。

7.造成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或离婚的原因是女性只顾事业,只为自己、不顾孩子。

家庭暴力、外遇、性格不和、特殊事件是造成离婚最常见的四个原因。女性的事业心并不妨碍家庭的幸福,杨澜就是明例。这种看法完全来自封建传统中对女性的定位。

女孩心理问题多过男孩

余金龙表示,从其历年接诊的单亲家庭案例来看,小时父母离异的孩子,常会产生心理问题,如自信心低,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疑心重,控制欲强,过度迁就满足对方,致使双方争吵不断。“这是一种潜意识种下的‘心结’,这个结长大后会时时作怪,面临婚姻时女孩心理问题多过男孩。”

余金龙表示,其实单亲家庭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单亲两代彼此相依为命,在情感上很依赖对方,“个人空间互相融入太多,就容易产生过多干预,尤其是子女找对象的时候。因此最好在孩子长大后,渐渐让彼此界限清晰化,否则易致子女伴侣不满与反感,为小家庭埋下情感隐患。”1分2分3分4分5分

单亲妈妈对孩子的影响

子的童年本应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是对于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不是说单亲妈妈不可以给予孩子快乐,而身处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就注定是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为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而且中国的单亲家庭多由母亲与孩子组成,具调查这类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85%以上。

由妈妈独力支撑着整个家庭,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犯罪率更是高达40%。妈妈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思想教育。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专家张一介绍,这项研究以哈市9所小学五、六年级191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情商测量表,设计了情绪稳定程度、情绪紧张程度、恐惧情绪程度、敌意情绪程度、羞怯情绪程度等10个问卷项目;同时对被测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家庭结构分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四个类型。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 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 的情绪异常。”张一说。

不要轻易在乎别人的评价

张一告诉记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好坏自己不能够做主,决定权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百般挑剔,如:个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头发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生在了农村,怨家里太穷等等,他们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烦恼和孤独之中。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下种种障碍,不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会严 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许多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张一说。

据张一介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 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如何独自养育一个孩子

夫妻俩一起养育一个孩子都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更别说一个人单独养育一个孩子了。当很多父母问到底应该如何去养育孩子时,也显得司空见惯了。现在, 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对于以前来说,一个女人养育一个孩子可能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但是现在,即使是一个人也可以养育好一个小孩子。那么到底该如何独自的抚养好小孩子呢?

  你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独自一人

  你感觉你自己在独自育儿的问题上孤军奋战吗?当然不是,在美国,有一千两百万的家庭是单亲家庭。对于出现单亲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配偶死亡,离异或者是分开等。单亲家庭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所以很多的人才会想知道单亲家庭是如何养育好小孩子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你并不是孤军奋战。

  加入到一个单亲育儿团体中去

  你可以加入到一个单亲的育儿团体中去,在你生活的附近,一定也还有其它的单亲家庭,你们可以经常在一起聚聚,然后分享单亲育儿的经验。

  填补孩子失去的另一方

  如果孩子是单亲家庭,那么你可能又要做孩子的爸爸又要当孩子的妈妈。但是事实上,你是无法填补另一半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的。填补另一方的空白地位可能对孩子来说会更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为了填补另一方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你就要去和别人发生关系。如果你是单亲妈妈,那么孩子的舅舅或者是你的男性朋友也可以充当父亲的角色。当然如果你是父亲,那么阿姨或者你的女性朋友也可以担当起孩子母亲的角色。

  联系密切

  如果你是单亲家庭,那么和孩子联系密切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待一起。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画画,一起读故事书,反正只要孩子觉得窝心的事情,你尽可能的要去做。

  不要忘了自己

  如果你是单亲妈妈或者爸爸,孩子当然是你心中的唯一。但是如果你自己都不高兴,你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呢?如果你感觉压力大了,那么你可以尝试着换个发型或者去做个按摩。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外出吃饭。

  帮助孩子独立

  如果你是单亲妈妈或者爸爸,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照顾孩子。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那么你应该教会孩子独立。教会孩子自己清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总之,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如果你有时候感觉到非常累,那么你可以让朋友或者亲人帮助你。成为一个单亲家庭是非常困难的,其中更加困难的是注意孩子的兴趣。希望上面的一些事情可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

单亲家庭女孩7大心理问题

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

一、自卑: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等消极悲观的自我概念,如果再加上其它方面受到挫折,很容易导致自卑的性格缺陷。

二、孤僻: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离婚不光彩,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等想法使孩子不愿意和人多来往,很容易形成独来独往、不合群的孤僻性格。

三、怯懦:有的父母离异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盼望孩子成材,显示自己教子有方,因而对孩子束缚过紧,管教过严。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对父母敬而远之,变得胆小怕事,怯懦退缩。

四、粗暴: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或者是将离婚理解为父母的冷酷无情和极端自私,如果加上离婚前父母经常吵架打闹,孩子感觉不到亲情和家庭温暖,容易产生悲戚、冷酷的心情,会形成粗暴的性格倾向。

以上只是父母离异后的子女在心理发展、性格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倾向分析。当然,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性格成长不会仅仅是家庭环境一个因素所决定,还涉及到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于自己本身。

相关推荐

单亲的孩子会存在哪些心理表现

独尊 这类学生的由于缺少管教,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父母,没同学、没老师,没他人。的学生不但不叫继父母,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叫。这类学生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渺茫 每人都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的单亲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

严母慈父的教育方式不靠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会导致哪些问题?专家在心理卫生知识大讲堂上指出“严母慈父”会使孩子心灵扭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亲密平等建设性的亲子关系。 “很高兴看到在座的大多数是父亲,打消了可能只母亲来听的顾虑,因为今天讲座的主题与父亲关,也因为我在心理门诊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带孩子来咨询心理医生的,十之八九是母亲,很少看到父亲的身影,父亲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中消失。”昨日下午,深圳市康宁医院主任医师杨洪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题为《Whoareyou——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的演讲。这也是

专家谈单亲家庭女孩的性格走向

对于当今社会都普遍关心的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信很多朋友对此非常关注。尤其对于一些没父爱的家庭的女孩子,在其性格塑造上如果不能妥善引导,如果不能对其心理的变化及时的了解和分析的话,很容易让其在歧途中越滑越远。面对这些单亲孩子的种种表现很多家长很是头疼,为了更好的帮助家长们解决这些问题,小编特意请这方面的权威为大家做详细的分析。 单亲家庭女孩的性格走向 把握孩子在每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疏导是很必要的。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时给与教育。6到12岁是“潜伏期”,这一阶段前半期的特点,就是喜欢与异性

孩子早恋家长

据最新心理学研究发现,早恋的孩子中大多缺乏家庭的关爱,比如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关注等,如果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成长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早恋。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孩子早恋是象征意义的,早恋意味着过早的成熟和走进社会,意味着在家庭以外寻找在家庭中满足不了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足够关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孩子躲在安乐窝里享受还来不及,就不太容易过早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温暖。 那么,早恋的孩子性格上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和他们的家庭环境哪些关系呢?他们

单亲家庭孩子哪些隐患

内心忠诚的冲突 在孩子的心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们,认同他们,这就是对父母的忠诚。然而,离婚后的父母往往成了一对路人或仇人,他们彼此否定或攻击。当父母一方要求自己反对另一方时,孩子就遇到了忠诚问题:如果不反对另一万,就意味着背叛了要求的一方;如果反对另一方,就意味着背叛了被反对的一方。不论怎么做,都注定要落得失败的结局。这就使得孩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从内心的撕裂到丧失、被弃感 离婚前,父母通常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彼此冲突和攻击的过程,孩子在此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

单亲家庭的八种教育方法

1、经常地表达赞美和激励。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赞美,不要互相批评。 2、要和孩子共同娱乐。要孩子说出他们最喜欢、最渴望家长说出的三句话。孩子们通常会希望家长说“我爱你”、“你可以晚睡”、“我们去麦当劳”等等。 3、把握所机会,激励孩子的自尊心。 4、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等。降低家庭内部的纷争,不要强求家庭成员的一致性。 5、教大家倾听的技巧。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讲满10分钟,无论对错,不要批评他,培养起孩子确信你在倾听。然后,你闭上眼睛整个回想一遍,然后再和孩子交流。6孩子在感情、就业等等问

应给单亲孩子哪些家庭教育呢

(1)单亲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给孩子以积极的情感,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和生活的精神支柱。 研究表明: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地家庭氛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整天生活在吵吵闹闹之中,孩子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大哭大闹,而且难以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中国古来就主张,爱孩子正确的方法,像朱熹说:“爱子以正”;像郑板桥说:“爱其子女以其道”。所谓的正

单亲妈妈为了儿子更应该再婚

重组家庭也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些单亲妈妈认为,为了孩子心理不受影响,宁愿一个人辛苦也不愿意再婚。其实单亲妈妈再婚,对男孩子的教育来说应当说是利大于弊的。如果男宝宝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爸爸的形象,再加上单亲妈妈没相应的关注,就会使男宝宝在性别角色的确认方面出现混淆,在性格上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特征,甚至还会导致“男性女性化”,给宝宝的人格塑造及未来的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小编支招:单亲妈妈不应该放弃再次组建家庭的机会,只要新家庭能接纳孩子就不成问题。另外,在组建新家庭

什么是厌食症

1、身体因素 厌食症与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关,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质类固醇激素升高等。此外,急慢性疾病可导致胃肠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厌食。几乎所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造成腹胀、恶心与厌食。 2、家庭因素 厌食症也与家庭环境关,如: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过分追求完美;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从小受到虐待、单亲家庭等。这样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点。

学龄前儿童与性教育

1)“贞洁”是性教育的核心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婚姻忠实的品格,必须遵守的准则,并能对婚前性行为进行控制。另外要让孩子懂得,任何不正当的性行为、关系、同性恋、婚外情,不仅是不道德的,还会对自身及他人健康产生危害。 2)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父母首先要自我建立正确的观念,使孩子明白性是自然的,异性之间的吸引力是正常的。纯洁的、正当的性关系是美好的。性是生命之源,是参与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只能与爱、与履行责任连在一起,决不能随便。只不正当的、婚姻以外的性关系才是肮脏的、不道德的。 3)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