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囊感染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囊感染
洗净感染后,脱落的胆道上皮细胞和黏液能成为胆固醇结石结晶的核心。但胆囊感染时,胆囊壁会吸收胆盐,改变胆汁成分的比例,形成胆结石。
胆结石的原因
胆结石是胆囊内有胆汁的某些成分以及各种因素引起的,析出、凝集而形成的一种疾病。胆结石的形成是有一定的条件的,比如长期食入高糖、高脂肪食物的人,会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卵磷脂、胆汁酸三种脂类比例失调,胆固醇如果最多的话,就会引起胆固醇结石。具体胆结石形成因素如下:
1、跟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许多人平时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这样就会出现体重超标,腹壁就会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的话,会使胆汁排泄不畅,胆囊肌肉张力减退,使得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淀而形成结石。相关数据显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患上胆结石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
2、胆固醇代谢失调。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或者糖尿病患者,其中胆固醇的含量是非常高的,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也会非常高,这时候胆汁淤积,胆盐就会减少,是非常容易形成结石的。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上面文章已经为大家讲解得非常清楚了,主要就是胆固醇惹的祸,因此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经常出去运动,这样得胆结石的几率就要低一点。万一发现自己患上胆结石的话,除了配合医生治疗以外就是严格控制饮食,这时候胆固醇高的食物是一点都不能吃。
胆囊炎的诱发原因
胆囊的问题,是因为它所附着的肝出了问题,而肝的问题,是源于肾功能下降。所以治疗胆囊炎(结石)的方法是处理这三者的问题,同时还要保护脾胃。如此病人身体各方面功能提高,自然顺势而祛除病邪,则胆囊病愈。
1 胆囊炎的诱发原因
引起胆囊炎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与胆结石的关系最为密切[1]。中小胆石可以阻塞胆囊管或下行进入胆总管而造成胆道狭窄或梗阻引起胆汁淤积,淤积的胆汁若没有及时排除,则大量聚集,高度浓缩。由于高浓度胆盐刺激,可引发化学性胆囊炎:其次为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多见。
2 胆结石是胆囊炎发生的主要因素,胆结石的形成
胆汁大量淤积,其中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出现胆汁酸,胆固醇及卵磷脂比例失调,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饱和,总胆汁池缩小,形成“致石性”胆汁;如果胆囊受细菌感染后,细菌不仅能产生多糖蛋白复合物,促进胆色素沉淀和聚集[2],而且可以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促进胆石形成[3],同时,细菌磷脂酶对卵磷脂的降解,也会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性和促进成核。
3 胆囊炎形成后胆囊会发生相应改变
胆汁的改变 胆汁混浊、不透明,色暗。 胆汁成分包括胆汁酸,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及钙也随之改变。胆结石形成后,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与此同时,总胆汁酸量明显降低,使得胆固醇在胆汁中过饱和而析出结石。
胆汁黏度的改变 黏液的降解减少和合成与分泌增加,结果胆囊中黏液含量增加且其中包含有沉淀的胆固醇结晶,最终形成微小结石,再生长成结石。
胆石症的家庭护理及饮食方法
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进食后,它将胆汁释放出来,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如果胆囊中出现了一些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结石,这种情况就叫胆结石。造成胆结石的原因,是因为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结果导致肝脏分泌的胆固醇量超过胆汁酸所能溶解的量。于是过量的胆固醇形成结晶,大约80%的胆结石是这样产生的,另有29%是钙与胆红素结合的产物。
胆结石的形状与大小各异,有的大而光滑,有的小而尖,有的呈结晶状,有的如泥沙。胆结石可能在胆囊中,或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这两种情况不会产生症状。如果结石被卡在胆管里,就会引起胆绞痛。
当结石被卡在胆管中时,会使腹部右上方或肩胛骨间发生剧痛。如果结石又落回胆囊里,或者是强行通过胆管进入肠小,造成绞痛的阻塞原因消失,疼痛也就会消退。如果胆结石卡在胆管里一段时间,它会阻塞胆汁的出路,造成阻塞性黄疽。如果胆汁的出路被阻塞,另一种危害就是胆汁潴聚,造成胆囊发炎甚至感染,胆结石还易诱发胰腺炎。结石还可能引起胆囊或胆管的瘤变。胆结石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并常见于40岁以上的肥胖者。
家庭治疗措施
●节制饮食
要适当节制饮食,避免过量食用任何会造成疼痛或消化不良的食物。
●注意预防
如果你有类似胆绞痛的严重疼痛,应去看医生,接受血液采样分析,或作x光照射检查。
●立即卧床休息
如果发生了胆绞痛,应上床休息,在必要时服用一些镇痛剂,但不要吃东西,偶尔可少量饮水。
胆结石为什么会痛
胆结石主要是因为胆囊汁液在反复性对胆部位进行一定的积留或存在质地的变化之后,从而是在这样的反复性感染和影响下而导致结石的形成。而在出现了胆结石后,如果是没能够好好使胆固醇等多个指标性方面慢慢进行有效的调整后,就会存在让胆结石的面积和生长有效增多,从而给患者胆囊部位造成各种损害和引起多个不适症状性。
胆结石在形成之后,是会明显造成胆囊部位存在疼痛方面的症状性,因为在得了胆结石这个问题后,患者由于胆囊内存在了结石时,日常进行走动或肢体运动时,都是会带动结石有效进行移动后而对胆囊内壁进行有效的磨损,而随着各种结石生长面积增大之后,就会使疼痛感越发明显。
虽然不是说每个阶段的胆结石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但是不管怎么说,结石的本质是属于硬性质,如果是在结石的数量增多或面积变广之后,各种内部结石是会存在一定的运动性,随着日常的肢体进行运动时就会自然引起结石运作后就会产生各种内壁碰撞而引起疼痛
胆囊造影饮食有哪些症状
有的患者吃了油煎蛋后,因胆囊收缩而立即发生胆绞痛。实际上,引起胆囊剧烈收缩的是脂肪而不是蛋。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把吃蛋跟胆结石联想在一起,以为吃了蛋会使结石越来越大,或以为吃了蛋会发病。实际上,人体的胆固醇大部分由肝脏自身合成;较小的一部分才来自食物。据研究,血清中胆固醇高不是形成胆固醇高的直接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有适当的比例,彼此“相安无事”;当胆固醇增多或后两种物质减少时,胆固醇才会过饱和而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有的人简单地把胆固醇结石称为“富裕病”,可是,生活水平较低的印第安人,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却高居世界之前,研究发现印第安人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饱和状态。
可见,胆固醇结石未必就是“吃出来”的。 形成胆结石的机理相当复杂。医学家在研究胆固醇结石的成因时认为既有代谢因素如年龄、肥胖、长期吃高热量饮食、应用雌激素、应用降血脂药物均可使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及分泌增加,也有胆囊因素如不吃早餐、多次妊娠均可使胆囊排空不全,胆汁郁结而有利于结石形成等。可见,吃蛋不是形成胆结石的直接原因,也不见得吃了蛋,结石就会“越来越大”;对“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来说,不必过于担心会引起胆绞痛。所以,胆石症患者吃蛋不必“忌口。
胆囊结石不治疗后果很严重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胆绞痛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胆囊癌
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有资料表明约0.5%~1%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这种情况导致时常误诊,有统计误诊率可达79.5%。往往在胆结石手术时才发现胆囊癌,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专家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
专家指出,任何癌症都应以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胆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女性,应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各类胆源性炎症
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小心胆结石 可诱发胆囊癌
肝脏分泌减少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胆固醇增多或胆盐、卵磷脂减少,胆固醇在胆汁中渐渐结成团块,也易形成胆固醇结石。胆结石常于体检B超检查时被发现。由于胆结石常无明显病症,所以易被人忽视。
但要认识到,胆结石是胆囊(胆管)癌致病因素之一,约有1/3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结石。如胆结石反复发作致使胆道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状时,容易诱发胆囊癌。
一旦在超声体检时发现您有胆结石症,不论您有没有疼痛等症状,都需予以重视。当发现胆结石大于2厘米以上,胆囊收缩不好;胆囊壁增厚或萎缩;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瓷化胆囊,年龄偏高,病程较长或合并糖尿病及心肺疾病,都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因为一旦确诊为胆囊癌,其预后不好,而且生存期短,所以早期防治是治愈此病的关键。一般胆结石小于2厘米时,则需定期追踪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