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维C会影响血糖尿糖化验

​维C会影响血糖尿糖化验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化验血糖、尿糖是常事,只有准确化验出血糖、尿糖含量,才能知道自己病情变化,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服药治疗方案。但化验前一定要停用VC,否则化验出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VC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与化验血糖、尿糖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化验出的血糖、尿糖含量偏低。假如一个糖尿病病人尿糖是两个加号,头天吃9片(0.9克)VC,第二天再查尿糖,就可能是一个加号,也可能出现假阴性。如果糖尿病病人正在静脉点滴VC,这时化验血糖、尿糖,结果会更不准确。因为静脉给药,一般剂量比较大(一般是2~3克),药物又是直接进入血管,经肾脏排泄进入尿液。

糖尿病病人多伴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所以VC又是糖尿病病人的常用药物。为了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正常治疗,在化验血糖、尿糖前2~3天停用常规治疗剂量的VC就可以消除其对化验结果的影响。同样道理,在化验前1~2天,最好也不要食用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塌棵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菜,以及柑橘、红果、柚子等。野生的苋菜、苜蓿、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VC含量尤其丰富,也应注意停止食用。待化验做过以后,VC和上述蔬菜、水果都可以恢复正常水平。

糖尿病患者测量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尤其是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首先要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

误区二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

专家指出,有的糖尿病患者平常坚持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药物,因此即使要测空腹血糖,也习惯了早起按时吃药。然而这会影响血糖值,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复查血糖的日子里还要注意保持一贯的生活和服药习惯,不要故意少吃东西或不吃降糖药,这也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检测的前一天晚上10点后最好不吃不喝,晚餐也别吃太油腻的。

糖尿病的控制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很多糖尿病患者习惯经常到餐馆饭店去“打打牙祭”。专家指出,餐馆的饮食其实很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为一般餐馆做的菜,不但热量比较大,而且大多油、盐、糖比较多,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大忌。

误区三不定期测糖化血化蛋白

除了血糖、血压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自行监测的项目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监测也很重要,但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些监测必须要到医院去做。其中,糖化血化蛋白可以稳定地反映人两三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水平,反映体内葡萄糖代谢的情况。根据化验结果,医生能判断患者的保健方案是否有效,吃得是否合适,运动是否得当,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有些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的化验指标也只有医院才能做,如尿糖、尿酮、尿微量蛋白,虽然都有相应的试纸,在家就可以做,但效果很难做到准确。如尿微量蛋白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一般1到3个月要检测一次,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监测频率要更高,这一指标精确的测定只有在医院化验室才能进行。尿酮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一数值高了,糖尿病患者就很可能出现酸中毒导致昏迷。因此,在持续高血糖超过13.3时,就要到医院做尿酮体检测了。

有的糖尿病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测糖化血化蛋白,殊不知,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人的总体血糖情况。因此,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四运动前不测血糖

除了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也很重要,也就是“迈开腿”。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事实上,血糖低是不宜运动的,否则可能晕倒。此外,运动中一旦出现头晕等低血糖症状,也要立即停下来;必要时还要及时服用一些糖来使血糖达到正常值。

一些公园里专门用鹅卵石等铺设了石子路,很多人喜欢在上面走以按摩脚底、促进血液循环,有的人甚至喜欢赤脚走。不过这种保健方式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脚部保健,而走石子路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脚部破损的几率,增加他们患上糖尿病足的危险。此外,运动时为防止脚部出汗太多,专家还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在脚趾间夹上棉花等柔软、透气、有弹性的物品,防止过度摩擦或脚趾叠压。

误区五:不定期到医院测血压。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自我监测与管理,首先要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情况症状、全身乏力与否,还要定期检查心脏的大小、节律,下肢情况,有无浮肿,眼底是否有问题,是否有皮肤溃疡等。

一些化验指标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监测自己的情况,其中有些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如测血糖,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浓度,可以帮助患者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病情比较稳定、血糖控制比较好的糖尿病患者,一个月可以监测5到7次,其中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夜间血糖,每次监测一种血糖就可以了,如第一次监测空腹血糖,隔几天后再监测早餐后血糖,再隔几天监测午餐后血糖……每个月共监测5到7次就可以了。

血糖不容易控制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或是胰岛素功能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则要增加监测次数,有的甚至需要每天监测4到8次,如在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夜间一两点钟。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定4到8次。

除了自我监测血糖外,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情况对于监测糖尿病是否对患者造成了更多损害也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血压升高,进而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常血压值为130/85毫米汞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有一定误差,测量效果不如医院常用的水银柱血压计,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

孕妇尿糖2个加号是糖尿病吗

尿糖与血糖,一字之差,但尿糖和血糖的差别很大的。很早以前,人们以为尿糖高就是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血糖高才是糖尿病的根本表现。尿糖高不一定血糖高,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孕妇尿糖2个加号属于妊娠性尿糖。妊娠中期及后期均应做尿糖化验,但出现尿糖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妊娠后期由于乳腺功能开始活跃可发生乳尿糖。还应考虑妊娠期肾小管对糖再吸收能力下降及排出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肾性尿糖。

尿糖与血糖关系密切:

1、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往往尿糖阴性。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

2、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

3、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尿糖测定可分为以下几种:

1、24小时尿糖:收集24小时尿,或每次收集一部分,但记录总尿量,可做尿糖定性与定量,正常定性为“阴性”,24小时尿糖定量<1g。

2、段尿:指早餐至午餐,午餐至晚餐,晚餐至睡觉前,睡觉至次日晨,这4段时间的尿,它反映餐后至下一次就餐前血糖的变化。

3、次尿:为早、中、晚与睡前半小时排尿一次,弃之不要(等于排空膀胱),在半小时后再留尿,做尿糖定性。

hPV检查需要空腹吗 什么疾病检查需要空腹

前者是指从前l天晚餐后至次日清晨空腹8~12小时,在清晨6~8点测定的血糖含量,超过上午10点以后的“超空腹”血糖会影响检查结果。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近4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其结果与血糖浓度成正相关,需空腹血(但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不受进食、运动和情绪影响,无需空腹抽血,其反映前2~4个月血糖波动情况)。

影响血脂化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食物。进食后,特别是吃了丰盛食物后,食物中脂肪经过小肠进入血液,使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因此,只有抽空腹血化验,才能反映稳定的血脂水平。

反映肝代谢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及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总蛋白(TPO)、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等受饮食影响较大,需空腹(仅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可喝水和进食)。

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受饮食和运动影响较大,需空腹。

包括钾(K)、钠(Na)、氯(C1)、钙(ca)、镁(Mg)和磷(P)等,进食会影响结果,需空腹。

需测定血浆中的糖、脂肪、蛋白、尿素氮、肌酐和血细胞等有形成分,需在安静状态下,抽空腹血并抗凝。

目前多数医院使用比浊法进行检测,因仪器对浊度识别无特异性,为防止血清标本对其影响,也要求空腹抽血。

多汗症如何鉴别诊断

多汗症主要根据多汗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结合客观检查,通常不难诊断。

本症特点突出,非常好诊断,难于与其它病搞混,主要是继发性多汗症的病因鉴别,应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做出判断,如糖尿病有血糖和尿糖化验的异常,脑部器质性病变应存在定位症状和体征。

维生素C竟会影响尿检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维生素C(以下简称维C)应用很广。除了在生病时大剂量使用、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外,许多人还常年口服维C,以提供营养素的额外补充。但是您知道吗,维C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服用后会影响一些检查化验的结果。

维C,是一种抗氧化剂,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所以,任何化验检查,只要其中有“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维C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其中最常见的是对尿液分析的影响――大量摄入维C,可使尿隐血、尿糖、尿酮体以及亚硝酸盐等化验项目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本来是有问题,但没能检查出来),进而可能造成医生对疾病的错误判断。

为明确化验结果是否受到了维C的影响,近些年,在尿常规的报告单中,经常会标明尿液中维C的含量,这个数值会帮助医生判断其他项目的结果是否准确。统计资料显示,当尿液中维C浓度大于1000毫克/升时,就会使本来有问题的尿糖结果显示为“正常”。所以,如果维C的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有些项目就需要慎重对待了。

此外,检验人员从技术方面也作了一些改进,例如尿试纸条采用特别的尼龙层,能抑制一定浓度的维C对化验结果的干扰;将尿液煮沸几分钟,破坏维C后再进行化验检查等。需要病人们注意的是,在静脉输液或口服维C后,不要马上留取尿液的标本,而应该在用药3~4小时后再留尿做化验。当然,留取清晨第一次尿的标本是最好的。

诊断糖尿病,需要做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①血糖:该指标稳定,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自动化分析,被常规广泛地应用,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以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原因,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若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试验2小时≥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可以反映采血前1~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疗效监测及指导用药的良好指标。

②糖化血清蛋白:它主要反映测定前近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是监测糖尿病近期疗效的重要指标。试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故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同一患者前后连续检测结果的比较更有价值。

③尿糖: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尿糖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而仅作为监测指标。

①胰岛素的测定: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很低,有时测不出。2型糖尿病肥胖者高于正常,明显增高者提示有胰岛素抵抗存在。采用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联合检测,更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②C-肽测定: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C-肽的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此外C肽的测定还可用于鉴别低血糖的原因(是因胰岛素瘤的过度分泌或因病人自己注射了胰岛素)、判定胰岛素瘤的切除是否完整或是否转移、胰岛移植手术后的监测等。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出现早,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不易消失,在糖尿病的预测、分型、指导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①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一个出现早、易于检测的并发症。当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半年有两次增高,提示有早期肾损害,这时如控制好血糖,并及时用药,肾功能尚可恢复正常。

②血、尿酮体检查:酮体包括B-羟基丁酸(占78%)、乙酰乙酸(20%)和丙酮(2%),化验血或尿中酮体的所有方法中,没有一个方法能和这三种酮体同时反应。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筛查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B-羟丁酸含量,超过0.5mmol/L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当然,糖尿病的化验远不止上面这些,有些医院也会把一些相关联的化验项目列入到常规检查中,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等,在检查这些项目时要掌握一个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承受能力来科学选择。

为了方便“糖友”们理解,上面我们人为地把一些较为常用的化验指标进行归类,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如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也是常用的监测指标。糖耐量试验不是每个患者必须要做的,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B细胞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以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近、远期疗效监测指标。在病情较难控制或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建议监测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有无胰岛素抵抗及其严重程度,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在糖尿病发病几年后,必须注意检测其并发症的指标,以便进行综合治疗。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测,有利于糖尿病的预测、分型及早期防治。

对于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化验的间隔时间更是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开始时应一天查7次血糖,如三餐饭前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病情稳定后,可每隔1~2周测一次。若条件实在有限,可临时用尿糖代替血糖(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不能长期用尿糖代替血糖作为监测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监测一次(至少应保证每年两次)。其它化验指标根据病情需要时才查,不一定要列常规复查项目中。总而言之,对化验指标的取舍及间隔时间,一定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最好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需要提醒的是,以前许多化验项目用血浆做,现在大部分都用血清做了,不管用血浆还是血清,只要注意看化验结果及参考值就行了。

高血糖的指标定义

1.空腹血糖

是人体未进饮食情况下所测得的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血糖是3.9~6.1毫摩尔/升。查血糖前应是清晨空腹,未作运动。前一天也未做剧烈的体力活动。情绪也不要过于激动。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餐后2小时所测的血糖。正常餐后血糖浓度应不超过7.8毫摩尔/升。

查餐后血糖应在午餐后2小时,午餐进进食粮食100克。应避免同一天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3.尿糖

尿糖是指尿中的含糖量。正常人尿中的糖含量很少,化验检查呈阴性。人体肾脏可以保持尿糖为阴性。当血糖很高,肾脏不能保持尿中无糖,尿糖呈阳性,血糖越高,尿量越大,尿糖越多。尿糖有高渗利尿作用。尿糖可以反应血糖水平。尿糖定性检查结果用(-)~(++++)来表示。(-)是尿糖阴性,(+)是阳性,(++++)是严重超标。常用尿糖试纸法和斑氏定性法检查。

4.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对无症状的早期或边缘糖尿病人需确定诊断时的办法。是空腹服用葡萄糖后的血糖和尿糖值。通常用OGTT表示,以服用75克葡萄糖和OGTT大于11.1毫摩尔/升为诊断标准,而空腹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OGTT大于7.8毫摩尔/升,又小于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损害标准。

5.胰岛素和C-肽测定

正常人体空腹血浆胰岛素为5~20微克/毫升,而胰岛细胞在分泌胰岛素激素时,同时分泌等分子量的C-肽,所以测定C-肽也可以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状况。正常人体空腹血浆C-肽为0.2~0.5pmol/毫升。

6.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6~8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指标是7%,超过7%,表示血糖高于正常,而超过12%,表示严重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引起尿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尿糖与血糖,一字之差,但尿糖和血糖的差别很大的。很早以前,人们以为尿糖高就是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血糖高才是糖尿病的根本表现。尿糖高不一定血糖高,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尿糖高并不一定都是糖尿病,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尿糖高,尤其是以下五种情况要与糖尿病加以区别:

神经性尿糖

患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痫等疾病,会改变神经及内分泌的调节,使肝脏内贮存的糖元分解,血糖便增高,继而引起糖尿。

饮食性尿糖

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食物中的糖在胃肠道吸收过快,进餐之后出现暂时性的血糖增高而使尿糖增多。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尿中会出现糖。长期饥饿的人突然饱餐一顿,可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相对低下而产生尿糖。

药物性尿糖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垂体后叶激素、咖啡因及苯丙胺类药物,会使血糖增高而造成糖尿。另外,有些药物如水杨酸类、对氨苯甲酸、水合氯醛、吗啡、氨基比林及大量枸橼酸等,可使尿糖的化验出现假阳性结果。

肾性尿糖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空腹血糖浓度是每百毫升血有80毫克葡萄糖,以两肾每分钟滤过率为125毫升计算,1分钟便有100毫克的糖被滤出,但尿中却没有葡萄糖。这是因为,滤液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被重新吸收入血的缘故,肾性糖尿就是因为肾小管重新吸收机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家庭性糖尿及新生儿糖尿等。

妊娠性尿糖

妊娠中期及后期均应做尿糖化验,但出现尿糖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妊娠后期由于乳腺功能开始活跃可发生乳尿糖。还应考虑妊娠期肾小管对糖再吸收能力下降及排出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肾性尿糖。

此外,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也可出现继发性尿糖。

相关推荐

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1.儿童糖尿病的尿液检查 (1)尿糖尿糖定性一般阳性。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监测尿糖变化,以判断饮食及胰岛素用量是否恰当。一般在治疗开始时分段收集晨8时至午餐前;午餐后至晚餐前;晚餐后至次晨8时的尿液,以了解24小时尿糖的变动情况。餐前30分钟排空膀胱,再留尿检查尿糖,更利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2)尿酮体: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时呈阳性。 (3)尿蛋白: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了解肾脏的病变情况。 2.儿童糖尿病的血液检查 (1)血糖:美国糖尿病学2005年公布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符合下列任一标准即

尿糖血糖哪个更重要

糖尿病人不检测血糖是不行的,因为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血糖高,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一般显着的血糖增高,尿糖呈阳性,化验尿就出现“+”号。血糖越高,尿糖的“+”号也越多,可以达到4个“+”号。 因此检查尿糖,发现“+”,可以提供一个血糖可能升高的线索。实际上尿糖血糖的关系很复杂,个体差异很大,这与每个人的肾糖阀有关。 一般的糖尿病人血糖轻度升高时,尿糖可以是阴 性,即“一”,完全同正常人,当血糖很高的时候,尿糖 最多也只有4个“+”号。而有的人血糖很高,尿糖却 是阴性,没有“+”号,这时如果以尿糖

血糖的细节问题

如果您是以为内最近感染、发热、呕吐、腹泻、外伤等疾病性就诊,抽血化验“顺带”发现血糖高,那么,这个“高血糖”尚不能作为糖尿病的依据。您应当在病好后再次化验血糖, 如果您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持续用药的(包括避孕药),必须告知医生,并讨论是否需要停药、病情是否允许停药、停药多久等问题,因为很多药物可以影响血糖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您有较重的胃肠道疾病的病史(口炎性腹泻、吸收不良、胃大部切除术、倾倒综合征等),必须告知医生,考虑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静脉血糖化验”(医学上叫IVGTT). 抽血前3天,每天摄入的碳

如何自我发现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目前最重要的流行病之一。它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则预后越好。如果等到过去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出现,才发现糖尿病,往往已经有了不可逆转的并发症,预后也就差了。因此,近年来十分重视对一般人群筛查糖尿病,以期在它刚开始时就能发现。 可是要早期发现糖尿病,一般都必须从静脉或手指尖取血,或者查空腹血糖,或者查糖化血红蛋白。而抽血多少有些痛,所以,有一部分人因此而不愿筛查。近来美国发明了一种仪器,只须把前臂放在上面一分钟,不必空腹,也不用针,毫无痛苦,即可得出结果。 要说明其原理,先要

慢性肾衰竭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需要达标吗

西方国家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基础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居首位,高血压肾病排第二。我国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慢性肾炎仍然是第一位,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居第二、第三。尽管如此,后两者的比例正在快速增加。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及高血压,并治疗达标,是降低我国慢性肾衰竭患病率的关键。 糖尿病、高血压需要终生治疗,而且要治疗达标(一般而言,糖尿病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于7.0%左右,高血压要控制血压达130/80mmHg左右)。治疗而不达标与没有治疗在保护心、脑、肾靶器官上区别不大,治疗慢性病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抽血前能不能抽烟呢?

1、空腹血的采集时间 空腹血,通常是指清晨未进餐,距前一餐约8―12小时抽的血。进食后,血液中的多种物质成分均呈现暂时性的变化,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空腹血的采集时间一般在上午,特殊需要时也可在清淡饮食后6小时。验血脂前2周要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且在餐后12小时采血。 2、采血前不宜多运动 一类运动是静态的,即持续时间不长,但具有高强度,如举重、扔球等,利用肌肉内储存的能量进行,对化验影响不大。另一类运动是动态的,即持续时间长,动作强度不大,如长跑、游泳、自行车比赛等,需要大量热量才能维持,对化验结果

孕妇血糖正常范围检查

(1)尿糖测定:对所有初诊孕妇均应作尿糖测定,如果早孕期阴性者,于中、晚期需重复测定。在正常妊娠期中,尤其在妊娠4个月后,孕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有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肾排糖阈的下降而出现糖尿症。在产后泌乳时,还可能发生生理性的乳糖尿。所以尿糖阳性者需要进一步作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测定以明确诊断。 (2)血糖测定:正常孕妇的血糖数值一般低于正常值,很少超过5.6mmol/L(100mg/dl),空腹血糖常为3.3~4.4mmol/L(60~80mg/dl)。 (3)血红蛋白A1(HbA1)

糖尿病的诊断

1、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修订: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a只有相对应的2h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h血糖≥12.2mmol/L;IGT:2h血糖≥8.9mmol/L且

熬夜影响血糖

。 熬夜容易破坏人体生物钟,导致正常代谢活动受干扰,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增高,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不良情况发生。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 尿糖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