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大学生不会有的6种心理
成熟大学生不会有的6种心理
1.找工作是大四的事情
其实从进入大学那一刻,我们就该明白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大致的规划,然后去开展实施。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或岗位,你要了解那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在大学里你就可以充分去积累这些资本,比如做行政工作的,可以去考虑考一个驾照。想做外贸的同学,可以考虑去再选修一个第二外语。或者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同学可以考虑修双学位,或者选读一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趁大学充裕的课外时间去为自己的大四应聘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2、进入大学即是进入保险箱、象牙塔
虽然现在很多媒体都在渲染大学生找工作难,都在用不同方式警示着当代大学生要有危机感,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大批同学在拿到高考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不禁飘飘然。于是,疯狂的逃课、没命的玩游戏、放肆的谈恋爱,俨然一幅要把这12年来受的苦受的罪一次发泄出来。不是让大家上大学还像以前那个劲头,不让大家放松紧绷的弦,而是要有度有量的放松,太过放纵会收不回那颗激荡的心。松懈容易,收心难啊。
3.这个听不懂,不会做不要紧,以后再补
经历过大学时代的朋友都有过这种心理,有的时候我们上课不能完全了解老师讲的内容,难免会不太重视,想着以后考试前再去了解再去背。可是真正到了考试前,才发现是如此吃力。一次内容听不懂,后面的课程就根本无法跟上了,特别是理科。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后面的课程更难吃懂,而且理科不同于文科,光靠背无法应付考试。
4.讨厌那些活跃人物,懒得去做“干事”,懒得参加各种活动
当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聚集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彼此之间都是陌生的,大家的心理也多少有些生涩,受年龄和世俗影响,不愿再去担任和竞选一些职务,甚至觉得干事、干事就是帮别人干事,不管是学生会还是班委会成员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但要经常开会,写总结,做义务劳动,还要忍受其他同学的冷言冷语。
确实,这些都是在大学当干部要承受的,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职务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自从我们走进大学,我们要明白我们随时要为成为一个社会人做准备,我们要开始懂得如何处理与辅导员、与其他同事、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处理上级、同级、下级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锻炼我们处理学习、工作、娱乐的关系。
更实际的是,往往担任学生职务的同学更容易被老师喜欢,有些班干部即使成绩没有达到标准,也被老师放过一马;选任何奖励的时候,他们也拥有资格,比如入党。在最后找工作的时候,他们也是被老师被学校优先推荐的对象。再来比一些当学生干部的得与失,大家自己心里应该有个数了。
5.还用童年天真的眼光去看社会,看世界,使自己成为温室的花朵
不得不否认,我们提倡真善美,提倡世界是美好的,可是我们要开始锻炼自己面对挫折和忍受社会阴暗面的能力。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很少受过苦、吃过亏。即使曾经发生过什么困难和委屈,也都是由家人帮忙抵挡。
可是进入大学,你若还用以前娇弱的皮肤迎接社会更毒辣的阳光,一定吃不消。我们也许不能明白,为什么平时相濡以沫的同学在为了争取那一个入党名额而在背后中伤你;我们也不能明白为什么那个曾经说要和我相守一辈子的女孩就这样投入多金的他的怀抱;我们也不能明白为什么总是跷课的他却因为塞了老师一条中华而轻松的过了考试。
是的,现在开始,你就要明白,这个社会存在很多不公,我们要用平常心去对待这些可能因为不公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挫折。而且更要懂得的是,因为踏入社会,比这些更不公、更黑暗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自己被污泥所染。
6.因为成为了大学生,给自己太多压力而无法自拔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学生成了天之骄子,成了每个家庭乃至国家的希望,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一个家里出了大学生,会被誉为整个村子的光荣,当那为骄子带着全部人的厚望踏入大学校园时,可曾有人关注过他们的心理?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承载着家里甚至更多亲戚朋友的希望,所以他们怕落后,怕挂科,怕花钱,拒绝一切诱惑。有时候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无法正常生活,他们往往不停学习,诚惶诚恐的报各种培训班,加班加点学习,而不注重自己的心理状况,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
进入大学对他们来说,不是进入象牙塔而是进入了一所新的牢狱。如果学不好,如果找不到工作,那家里这么多年在自己身上花的钱;父母那已不再健硕的身体;自己的前程,他们无时无刻不为这些事情担心。
这些朋友你们要知道,我们是人,不是神,对于自己要求过高只会适得其反,何不让自己放松一点,平淡看待自己的不足,把大家对你的希望化作你继续奋斗的动力,而不是压力,你要学会为自己而活,让自己更加开心,这样才有健康的心理和体质去迎接更严峻的挑战。
学生是三大易失眠人群之一
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年龄段,是最幸福的时期,难道也有睡眠疾病吗?临床医学统计资料告诉我们:各个年龄组的学生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失眠患者。
一、小学生
小学生无忧无虑,可也有失眠小病人。8~12岁的少年,学习负担过重是失眠的主要原因。有些学校学习抓得很紧,课堂上要学生努力听,课后留的作业很多,小学生做作业要做到晚上8~9点钟,还要准备课堂上多种小测验,在学习压力下,往往会失眠。
二、中学生
中学生失眠的原因比较复杂。学习成绩处于上游的学生常想方设法考上重点大学,自己给自己加码,结果忽视了体育锻炼,劳逸欠结合引起失眠。学习成绩处中游的学生一部分会发奋图强,力争上游;另一部分却随波逐流,得过且,希望及格过关,这部分学生往往在考试前会失眠。处于下游的学生矛盾极大,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压力都大,可自己又使不上劲,瞻前顾后,常常以失眠病人出现。
另外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个“身体上发育,心理上幼稚”的阶段人人要经历,可是有些青少年在不正确引导下会对性产生神秘感和好奇感,自觉或不自觉产生早恋现象,个别的甚至走上性犯罪道路。处于早恋现象的青少年,失眠是一个重要的迹象,家长和老师不可不慎!
三、大学生
大学生已经跨越了重铁门槛,前途已经指明,似乎一帆风顺。但如今的大学生情况多少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如学生中的“侃派、”“托派”、“麻派”均有,谈恋爱也相当普遍,对人生的看法各异其趣,所以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并不少见,失眠也并非少见病。尤其到了毕业前夕,找工作要毛遂自荐,双向选择,更使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大学生有失眠的温床。因此从学校卫生的角度来看,不少校医都反应学生中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存在,值得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重视,以尽量减少失眠的出现和给予及时的治疗。
学生心理健康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人际来往障碍,这一点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阻碍。因为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当初人们广泛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少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跟磨合阅历。但他们从四面八方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发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必定的不良影响。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有些很还存在一定的社交胆怯,如惧怕与人接触、畏惧在公共场所谈话等。
2、孤单感和自大感,因为从以往熟习的环境转换到生疏的环境,阔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友人,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很多新生在入学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明自己本来很一般,这一落差是他们觉得十分失踪,进而产生强烈的自满。
3、感情问题,“90”后一代对早恋的问题显然更加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90后”新生否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其中有濒临10%的学生则谈过屡次。固然他们的情感经历看起来更加丰盛,但并不象征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感情是其在大学意会晤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旦涌现稳定很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小的损害。
4、就业焦急,人们以为“90”后仿佛不什么责任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点仍是比拟强的,在考察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可能比较好地舆解“义务”的概念,敢于承当责任。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而他们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高血压饮食,加之许多新生的人生目标尚不明白,无形中增添了新生们的就业焦急感。
焦虑症缓解的办法是什么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未解决”,某广告的名言告诉我们,焦虑,似乎并非“转型期”的内地独有。确实,个人焦虑不分肤色、不分地域,关键的问题,如果每个人的焦虑都指向明确,焦虑原因普遍相似,那么,这就不再是简单的个人焦虑,而是社会焦虑,这也不再是个人心理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大学生焦虑找工作,白领焦虑没完没了的加班,农民工焦虑过年回家的火车票——没有一点儿焦虑的人不知道在哪里。据一项调查(2134人参与)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
所谓社会焦虑,是指由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从量变走向质变,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很显然,要舒缓和抚慰社会性焦虑,只依靠个人调节和心理辅导远远不够,而更应该从政治、经济等高度来努力。比如说,“大学生焦虑找工作”,这种“心理紧张”,通过个人的自我安慰或情绪发泄作用就十分有限,最终还得回到社会决策上来。
网络抑郁症夜猫族最容易得
白天上网查资料、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7.9%。
专家建议,学校要为网络成瘾症者提供一个理解的氛围,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从心理上彻底斩断网瘾,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调查大学生网瘾成研究热点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随机抽取本市4所大学的4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结果表明:有427名学生已经接触并使用过网络,有34人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9%。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个体由于过度上网而导致其社会、心理等方面明显损伤的行为。华东师大贺信指出,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因而在他们与网络的频繁接触中,更易沉溺于其中。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正日益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之一。
抑郁症对大学生的三种危害
对于大学生来讲,抑郁症不难理解,忧抑、郁闷、情绪低落、悲观情绪;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离;严重时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由于患者自身思维逻辑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也极易对他人产生伤害。近年来各大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而且抑郁症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疾病,专家指出:大学生群体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充满朝气的一群年轻人;但同时也是患上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抑郁症对大学生有哪些危害
一、人际间的扩散传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不同程度患有抑郁症状的人数占大学生总体不良心理反应的一半以上。众所周知,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抑郁情绪也一样会在大学生人群中蔓延开。因此大学生心理抑郁症在学生群体间具有普遍出现的态势。
二、弱化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心理抑郁症给学生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折磨,有时超过身体上的心理疾病,甚至影响着一生的生活。由于无知和人的习惯把心理疾病都冠以“精神病”的偏见,因此很多出现抑郁症状的大学生都不愿将自己的病情告之于人。而耽误了最好的诊断时间。
三、引发心理行为异常:大学生心理抑郁症患者只靠自己心理上的默默忍受,以致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并陷入焦虑、、孤独、恐惧等症状中不能自拔,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
通过对抑郁症对大学生有哪些危害的综合介绍,相信你对抑郁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患者还可以出现多种不适的感觉,如会有莫明其妙的空虚感、恐惧感、孤寂感和强迫感等。这都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理而无效者,此时,专业医生的介入也许会对您摆脱此类症状有良好的帮助。相信每个人都愿望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
青春期性教育 大学生的性心理
当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
性通常可以分为性生理、性心理和性行为三个方面。性生理是性心理的基础,性行为是性心理的后果,而性心理则是性的核心。按照国内外学者习惯上对青年期的划分,大学生正处在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速度开始减慢,而性心理发展正趋激烈的青年中期(17、18—21、22岁)。因此,他们所面临的性问题应该说主要是性心理方面的问题;
从笔者近年来所进行的调查和咨询情况及其他有关统计资料看,当前大学生中的性心理问题,无论是发生率、严重程度,还是其后果的危害性,都到了令人十分担忧的地步。这些性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性心理障碍,包括性恐惧、性压抑、性放纵、性冷淡和自慰焦虑;
另一类是性心理变态,包括同性恋、露阴癖、窥阴癖、异装癖、恋物癖等。一项对某市5所高校所作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性恐惧4.8%,性压抑9.8%,性放纵4.1%,性冷淡2.2%,自慰焦虑4.8%;有各种性心理变态倾向者的人数比例分别为:同性恋5.1%,露阴癖5.2%,窥阴癖4.3%,异装癖2。1%,恋物癖1。3%。1991年完成的首次全国性文明调查大学生组的统计资料显示:有30.7%的男生和13.3%的女生对自己的性功能有过怀疑和担忧,14.4%以上的男生和19.5%以上的女生有性心理变态倾向。①某高校仅对前来接受咨询辅导(一般人有性问题往往不愿求询)的410人进行统计,可归入性心理障碍类的病例就占1.7%。②更令人堪忧的是,部分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性罪错。
国人心理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这几年,有关心理健康、抑郁症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话题一次次地被我们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有关专家在谈及这一问题时,都深有忧虑地指出,中国学生的心理素质令人堪忧。其实,不用专家说话,很多人的心理素质不好,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科院院士、心理学专家王极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有36.7%的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使他们难以承受。他在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后发现,32%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不仅中学生如此,大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北京市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专门课题组,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依据心理量表调查结果,北京市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6.51%,11%的学生自我评价心理素质较差或很差。与国内正常人群调查结果相比,大学生各种心理症状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说明大学生群体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与国内大学生群体比较,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尚属较轻,可见全国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更为严重。
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患严重抑郁症的比例高达3‰,情节较轻的一般占10%至15%。
90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90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人际交往障碍
这一点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有些很还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90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孤独感和自卑感
由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许多新生在入学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是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
90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3、情感问题
“90”后一代对于早恋的问题显然更加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有接近10%的学生则谈过多次。虽然他们的感情经历看起来更加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感情是其在大学意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出现波动很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小的伤害。
大学生抑郁现象不容忽视
面对这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事件的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调查显示抑郁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29%的大学生存在抑郁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近来上海高校陆续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而多数大学生的自杀源于抑郁症。上海体育学院师生对上海市10所高校千余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分别为985工程院校三所;211工程院校三所;地方性(公立)院校两所;民办院校两所。检测出存在抑郁情况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9%。
负责此次调研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专家表示,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生活上,从依赖到相对独立;学业上,从填鸭式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经历着巨大的身心调整和变化。同时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群体因此成为抑郁症的易发人群,抑郁症也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的隐形杀手。
女大学生更易抑郁。调查结果显示,71%的高校大学生情绪处于正常状态,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其中20%为轻度抑郁,7%为中度抑郁,2%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抑郁。
有31%的女大学生存在抑郁倾向,比男大学生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16%的男大学生和23%的女大学生表现出轻度抑郁,8%的男大学生和6%的女大学生表现出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男女大学生均占2%。女大学生更易产生抑郁情绪,但从抑郁程度的构成比分析,男生出现抑郁情绪后相对于女生更易恶化。原因可能是女生较为敏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但同时女生又比较擅于沟通,抑郁情绪比较容易得到缓解。男大学生则不愿意表达和寻求支持,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恶化的现象。
调查显示,58%的地方性院校学生、72%的985院校学生、77%的211院校学生以及74%的民办高校学生的情绪处于正常状态。这一结果表明,地方性院校大学生较其他类别院校的学生更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而以往调查显示重点大学抑郁发病率高于一般大学。专家指出,由于近些年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毕业院校,所以地方性院校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更为担心,更易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源:考试就业压力大调查显示,有83%的大学生有学业方面的压力,其次是就业压力,达到了48。1%,学业和就业仍是大学生压力的两大来源。此外,情感方面、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也占有30%左右的比重,社会适应、健康问题等约占20%。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抑郁源,非独生子女在经济和情感方面的影响因素要较独生子女大些。
抑郁者不愿向家长倾诉在选择倾诉对象时,有75。6%的大学生在心情抑郁时会选择朋友;家人交流也是大学生们较常见的排解方式;此外,依次为较陌生的网友、其他、老师、宗教以及心理咨询。抑郁者与正常大学生倾诉对象的最大差异在于家人。只有28%的抑郁大学生在有不良情绪困扰时寻求家人的倾诉和理解,而41%的正常大学生会选择对家人倾诉。差异显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了听音乐K歌、睡觉、自我心理调节和旅游散心作为日常的抑郁排解方式。在这之中,听音乐K歌的比例达到了69。2%,可见音乐在排解抑郁情绪上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非抑郁大学生对于运动的选择率明显高于抑郁大学生,其中以球类和跑步最为突出。在其它日常各类活动的分析比较中,是否选择旅游或外出散心是抑郁和非抑郁大学生最大的活动差异,近50%的非抑郁大学生会选择该种方式排解情绪放松自我。调查同时发现,选择抽烟喝酒、停滞放弃、暴饮暴食作为排解方式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但是其中有抑郁状态的大学生明显占了多数。而不恰当的压力排解方式,会使抑郁大学生的状况更加严重。
大学生抑郁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因此大学生有抑郁情绪的需要及时咨询心理医生,以防造成更大的悲剧。如果您有关于大学生抑郁的的问题,可以随时免费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6种心理有助长寿
适当忧虑。研究发现,那些被父母说成“异常快乐与性情乐观”或“从来不发愁”的孩子,长寿几率反而低。弗雷德曼说:“我们经常听到的劝告是:要快乐,要高兴,这样才会健康。然而,新研究结果显示,发愁有时也是件好事。”多项研究证实,适当忧虑有益健康,对男性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心中担忧某事,便会全盘考虑各种可能性,做到有备无患。
做喜欢的事。研究发现,中年积极运动对长寿很关键。身体出问题才发誓要开始运动的人,往往难以持之以恒。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更能坚持。弗雷德曼表示,只要能从椅子上站起来,做什么都行,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遛狗、去博物馆等。
不过度乐观。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一项4万名人参与的研究发现,过度乐观的人更可能做一些高危险行为,如抽烟、酗酒、吸毒、飙车等,在10年里遭遇残疾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而对未来较悲观的人可能会更重视健康与安全,更懂得自我防护,并鼓励身边人一起行动。
喜爱社交。《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无论内心是否感到孤独,没有社交都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相反,社交生活能增寿,与亲友保持联系、帮助他人等都可以。朋友不多的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或志愿活动也有相同效果。
保持成就感。很多人认为,早退休早享福。但新研究发现,与早早退休无所事事的老人相比,退休后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老人寿命更长。科学家表示,舒适的工作环境、事业成就感能让人保持快乐。马丁博士表示,事业越成功的人早死的可能性越小。有很多追求目标的人往往更长寿。
态度认真。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态度认真是预示长寿的一大信号。认真的人会多做有益健康的事。弗雷德曼表示,有韧性、值得信赖是长寿者的两大特点。此外,节俭、坚持、注重细节和有责任心都是长寿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