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头痛容易存在的七点认识误区

关于头痛容易存在的七点认识误区

误区一:头痛不是病,不需要治疗

即使没有病,如果休息不好、精神紧张也可能出现头痛,但去除这些诱因后就能好转。有些顽固性的头痛经过彻底的检查也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因,但是却跟脑力劳动或不良精神刺激、情绪变化有关,这种头痛被称为心因性头痛。心因性头痛虽然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病因,但它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和生活、工作,所以也需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误区二:头痛不是什么大问题,忍忍就过去了

很多情况下,头痛只是一个短时间的局部不适,或者是某些轻微疾病(如感冒)的症状。但是问题在于普通人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头痛不要紧,哪些头痛会有潜在的威胁。有些人觉得很轻的头痛,可能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疾病。也有些情况,头痛不是很严重,但却是某种可以治愈或改善、纠正的疾病引起的(比如鼻窦炎、屈光不正等),这时我们也没必要因为头痛不严重而继续忍受它的存在。

误区三:我老是头痛,一定是得了重病

对于头痛,有人会忽视,有些却正好相反,对于自己的头痛过于担心。一旦头痛比较剧烈或反复发作,就认定自己得了什么重病,忧心忡忡,做了全面检查还是不放心,对于医生的解释也不听,辗转于不同医院,既浪费了财力和精力,也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其实,对于头痛,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被它轻易击倒。实际上,从比例上来讲,严重疾病引起的头痛在所有头痛中是少数,前面之所以强调要重视头痛,是因为那些疾病一旦漏诊后果非常严重。因此,经过医生询问病史和详细查体,排除严重疾病后,我们就大可不必杞人忧天,而应该放下包袱,以乐观的态度战胜头痛。

误区四:头痛一定是脑子里出了问题

头痛可不一定就是脑袋里的毛病

头痛可以是脑部的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引起,也可能是头部其他器官如眼、耳、鼻、喉或颈部的疾病引起,甚至还可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高血压等的表现。还有一些头痛找不到器质性的病因,称为原发性头痛。

误区五:头痛越剧烈,疾病越严重

头痛本身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共有的一个临床表现,它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并不是平行的关系。头痛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引起头痛的原因、疾病发展的快慢。另外,对头痛感觉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个人的感受,不同的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脑膜刺激引起的头痛最剧烈,有时神经官能症的头痛也比较剧烈;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伤寒、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引起剧烈的头痛。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表现较轻或仅为中度。因此,有时候剧烈的头痛确实是由严重的疾病引起,但有时候却并非如此:有些人觉得很轻的头痛,可能潜伏着严重的疾病;有些人头痛的症状很剧烈,却不一定查得出什么问题。由此可见,有些头痛虽然来势汹汹,其病因却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清它的本质,正确处理,头痛就能迎刃而解。相反,对于那些可能潜伏着严重疾病(如脑肿瘤)的头痛,即使程度很轻,我们也应认真对待,绝不能麻痹大意,以免造成大错,遗憾终身。

误区六:随便吃点止痛药就能治头痛

所有药物都要注意合理使用,如果是处方药就不能乱吃,服用时必须时刻记得谨遵医嘱。至于像芬必得、阿司匹林等非处方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对治疗头痛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使用时同样要注意仔细阅读说明书,做到对症下药、用量恰当,否则同样会损害身体健康。

误区七:完全消除疼痛才算有效

有些患者治病心切,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完全消除疼痛。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如前面所说,疼痛的原因很复杂,有些病能根治,有些病无法根治,只能减轻症状。我们对治疗效果要有客观的预期。另外,有些慢性头痛的治疗需要患者坚持用药,耐心治疗。“药到病除”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理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慢性疾病,需要配合医生长期治疗才能见到明显的疗效。这种时候,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往往有助于改善症状,而烦躁、焦虑反而会加重病情。

关于“蚕豆病”的几点认识误区

所谓:蚕豆病“医学上称为G-6PD缺陷,是广东省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很多人包括医务人员对此病一知半解或观念陈旧,严重干扰了其它常见病的治疗,损害儿童健康。

1、蚕豆病的孩子发热吃药后出现黄疸一定和药物有关?

蚕豆病在接触引起溶血的物品或进食引起溶血的食物(如蚕豆和蚕豆类食品)和药物才会引起溶血并出现黄疸,此外,各种细菌,病毒感染也可能诱发溶血。孩子发热吃药后出现溶血性黄疸,未必和药物有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衣物不可和樟脑丸一起保存。在未接触任何诱发溶血的诱因时,孩子是健康的,可正常地成长。此病的溶血并非是持续性的,即使无意中接触了引起溶血的诱因并出现黄疸,经过治疗也能恢复健康,无任何后遗症,无需担忧。

2、蚕豆病的孩子不能吃退热药?

蚕豆病有几种亚型,和种族有关。中国人所带的基因亚型并不会对退热药敏感,非大剂量使用各种退热药是安全的。不可滥用激素退热。

3、女孩子也会有蚕豆病?

蚕豆病的基因是由X染色体携带,当母亲的X染色体上带有蚕豆病基因,有50%的几率遗传给男孩。女性有2个X基因,只要有一个X基因是正常的就不会发病,所以通常只是携带者。而男性只有一个X基因,一旦带有蚕豆病的X基因遗传给男孩,就会发病。父亲遗传给男孩的是Y基因,所以即使父亲是蚕豆病患者,也不会把带蚕豆病的基因遗传给男孩。什么情况下女孩才会出现蚕豆病呢,只有当母亲是蚕豆病基因携带者,同时父亲又是蚕豆病患者,才有50%的几率生下蚕豆病的女孩。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比中福利大奖还难,可是我到某小城镇出诊时,竟然发现当地的蚕豆病患者女孩接近一半,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明白。如果女孩出生后被告知有蚕豆病,请您到省级大医院进行复查。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误区

大脑位于颅腔中,在颅腔于大脑之间有一层脑膜叫蛛网膜,蛛网膜与大脑之间的空隙叫蛛网膜下腔,其中充满脑脊液,而大脑就被浸泡在脑脊液内。供应大脑血液的大血管就在蛛网膜下腔中穿行,并且所有的脑神经也从蛛网膜下腔中穿出。

当脑血管破裂出血时,血液首先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严重时会出现昏迷。

医生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手段是头颅CT,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为下图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仅普通人对其认识存在误区,甚至某些医生对其也存在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疾病,应该由神经内科治。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长期以来都是由神经内科诊治。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见下图),其次是脑血管畸形破裂,少见的原因为脑肿瘤、脑血管异常闭塞症。这些原因都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得到彻底根治,而内科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此不应该再是内科疾病,而应该是神经外科疾病,理应由神经外科收治。

误区二: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就是治疗头痛,头痛好转就是治疗好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症状是头痛,即使不治疗,随着出血的消散,头痛自然会减轻。但是出血的原因如果不处理,肯定还会再出血,那时所有的前期治疗将化为乌有。因此,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来说,头痛的好转绝不是病情的痊愈,还需要查清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误区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不能转运,只能就地治疗,搬运会引起再出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是防止再出血,而防止再出血的关键是诊断出血原因并处理原因。对于没有没有条件诊断和处理出血原因(主要是脑动脉瘤)的医院来说,所作的治疗并无实际意义,一旦再出血,所有前期的治疗将前功尽弃。所以,与其呆在没有条件的医院等死,不如早期转院求得最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并没有证据表明搬运病人会导致再出血,而不处理脑动脉瘤是导致再出血的更本原因。

误区四:出血早期不能做脑血管检查。实际上,现在的脑血管检查(脑血管造影)非常安全,不会引起出血的风险,而等待的风险远大于检查的风险,所以应该尽早进行脑血管的检查,查清原因。现在的CTA检查不需要动脉插管,几乎没有风险,可以清晰显示颅内的脑血管和引起出血的脑动脉瘤

颈椎病的传统认识存在误区

颈椎病有很多的治疗手段,在颈椎病的治疗手段中,传统的颈椎病的认识,都是按照颈椎病人的临床表现来分类的。其实临床上颈椎病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疾病。

在颈椎病的诊治领域,传统的颈椎病认识,基本上是按照颈椎病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分类的。传统将颈椎病按照症状表现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头颈、肩背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型颈椎病),

二、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猝倒,视力模糊,耳鸣,平衡失调(血管型颈椎病)

三、 上肢无力,手指发麻,抓举东西无力,上肢肌肉萎缩(神经根型颈椎病)

四、 下肢无力发麻,行走不稳,腰部身上有束带感(脊髓型颈椎病)

五、 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吞咽有异物感,出汗异常(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征。临床绝大多数颈椎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少是单一性的。比如:出现颈部僵硬酸痛的同时,病人还有可能出现有头晕头痛,手指发麻等症状,这些症状即包含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点,也包含有颈型颈椎病和血管型颈椎病的特点。这样的病情特点在临床上所占比例超过95%,极少数病人才是单一症状类型。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针对颈椎病分型进行治疗,致使病人一种症状好转,但另外一种症状又出现,达不到治愈的目的,造成病情反复不愈。传统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症状,并没有任何针对颈椎病的病因来进行治疗,最新的颈椎病诊治观点和诊治标准,那就是--颈椎退行性变的阻断和干预治疗。

临床上的颈椎病基本上不是以一个简单的症状出现的,常常都是表现的很多方面,很少是呈单一出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看颈椎病医生的时候了。祝您身体健康!

对免疫力认识存在误区

免疫力这支“军队”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很多老百姓对这套机制并不了解,主要存在着四大方面的误区。

误区一:免疫力越强越好。免疫力就像血压、血糖,低了不是好事,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但太高也是病,对人体有害。免疫反应太强烈,破坏力太大,也容易患上类似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好的免疫力是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要有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误区二:免疫力就是抵抗力。抵抗力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等众多能力,免疫力只是其中的一种。

误区三:老人及亚健康人群需要服药或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力。如果不是十分必要,应坚决反对滥用药物的行为,因为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干扰最大。特别是要反对随意服用激素类药物和滥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对于一些声称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因为没有衡量标准,也没有循证医学的支持,也没有必要服用。

误区四: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平时生活需要特别保护。孩子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对成长十分不利。所以,身体里的这支军队要拒绝养尊处优,只有不断刺激才能提高战斗力。

人血白蛋白认识存在误区

寒冷的冬季,有人为预防感冒,远离甲流,到医院要求医生给自己打一针人血白蛋白,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对此,医院药剂部副主任说,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癌症、抵抗力低下等危重病人,对健康人群来说,并不是进补良药。相反,由于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随意使用有可能带来风险。她强调很多人把人血白蛋白看做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补药,其实是对人血白蛋白的认识存在误区,随便使用人血白蛋白不仅没有必要,还造成宝贵的医药资源的浪费。

副主任介绍,目前,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应引起重视。首先,白蛋白不是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的强身剂,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分属不同种类的蛋白,球蛋白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息息相关,而白蛋白并不参与抗体的形成。并且在大剂量输注时,白蛋白制剂中的若干生理活性物质(如微量α-1酸性糖蛋白)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其次把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用于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低蛋白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量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专家指出,临床医生只会在遇到危重病人时才会选择使用人血白蛋白,因为危重病人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很低,只有及时补充才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医生给患者用药,都很慎重地使用人血白蛋白,一般只开给失血性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患者治疗。

一天不大便正常吗

一天不大便正常。对于便秘,人们一直都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每天都必须排便才算正常。每天排便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对于便秘,也是有界定的标准的。

颈椎病常见的四大认识误区

1、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之一。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建议采用中药治疗,绝大部分生理弯曲恢复,症状消失。

2、反复盲目按摩、复位也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3、不恰当的反复牵引。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4、轻视颈椎病的预防。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渐发展为颈椎病。这也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

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的认识误区的介绍了,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在颈椎病上还有什么疑问想要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你们做详细解答的。

人们对鸡眼的认知误区

鸡眼的经常性发生,让很多患者都不清楚自己鸡眼发生的病因,而且很多时候还将鸡眼与其他眼科疾病相混淆,存在着很多鸡眼的认识误区,下面我们就看下鸡眼的认识误区有哪些,大家一定不要有对鸡眼认识上的错误。

鸡眼认识误区

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引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内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部充血,并露出黄色脓点,可以自行溃破。

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发病后切忌对局部用力挤压,要及时治疗。见脓头后及时切开排脓,以免自溃后疮口不齐,留下明显疤痕,但严重者,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预后良好。只要及时治疗,避免对患部用力挤压,并发症也较少。若能在酿脓后及时切开排脓,愈后可不留明显疤痕,但严重者,有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鸡眼的认识误区希望患者一定不要有,另外一旦鸡眼患者应该及时去相关医院做好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化的治疗。希望鸡眼患者要积极的对待正式自身疾病,避免鸡眼伤害患者身体。

关于腰背痛的几点认识误区

1、对腰背部疼痛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无论是轻微还是重度腰背疼痛患者都有可能使用过许多治疗方法,但由于它是慢性、多发性的疾病往往治疗效果不佳及不方便性等使患者忍受痛苦而放弃治疗。

2、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认识到腰背部疼痛对人的严重危害,更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还应运用适当的方法加强保健,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3、预防和治疗一样重要

无论你现在是否有腰背部疼痛,都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强对腰背部疼痛的预防,可避免加重慢性腰背部疼痛,减轻急性腰背部疼痛发作的危险。

4、常用的治疗腰背部疼痛的方法

对于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可分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两种。专家认为大多数的腰背部疾患是因为姿势不良,不正确地使用肌肉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因此,一般采用保守的内科治疗,如理疗等。 外科手术是治疗腰背部疼痛的最后办法,只有当病情严重到影响病人生活,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以及引起严重伤残时,才考虑使用。

风湿的认识误区都有哪些呢

1.未经医生诊断,自己乱吃药,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也是风湿病的认识误区。

2.早期不在乎,认为自己会好。有的人早期只有一个手指、足趾或腰、背、髋关节疼痛,但却不在乎,等到病重了才去医院,结果容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是风湿病的认识误区之一。

3.为图省钱或方便,看街头小广告到非正规诊疗机构吃所谓的“祖传秘方”。由于不知道“秘方”中含有的药物成分,吃药后症状看似缓解了,病人就认为有“疗效”,其实往往会掩盖病情。

4.“见好就收”,治疗不彻底也是风湿病的认识误区。有的病人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一见病痛减轻,就停止治疗,等再犯病时再治疗,结果使病情不断发展,越来越重。

艾滋病认识存在十大误区

误区1: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

解答: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有证据表明,HIV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因此以下途径不会感染HIV病毒:与HIV阳性患者呼吸同样的空气;在HIV阳性患者之后接触厕所马桶或门把手,饮水器饮水;与HIV携带者拥抱、接吻或握手;与HIV携带者共用餐具;在健身馆共用健身器材。

误区2:熟人朋友之间不会传播艾滋病

解答:目前从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来看,性接触传播上升速度很快,伴侣之间(夫妻、男女朋友之间)传播疾病的比例在升高。即使是熟人、朋友、同事,你也无法判断他是否感染艾滋病,熟人、朋友之间传播的案例时有发生。在刚刚认识时,警觉性较高,会使用安全套,随着熟识程度的提高,为了互相表示对彼此的信任,就不再坚持使用安全套,悲剧也就此发生。在不能保证自己与对方是绝对一对一的性关系而且都是健康的情况下,就应该使用安全套。

误区3:有高危行为,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

解答: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并能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一般为2周到3个月。因此,高危行为发生后要知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需要在窗口期过后再进行检测。

误区4:感染艾滋病病毒马上会发病死亡

解答:不会。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其中有部分感染者发展迅速,潜伏期可短至2——3年;还有部分感染者发展缓慢,潜伏期可延长到12年以上。目前,我国开展了广泛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延长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存期。

误区5:外表健康就没感染艾滋病病毒

解答:看上去健康的人并不能说明其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否感染HIV需要在窗口期后进行血液HIV检测,仅凭外表不能判断是否感染了HIV,处于潜伏期的HIV携带者外表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误区6:感染了检测不出来的HIV病毒

解答: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艾滋病恐惧症俗称恐艾症,对阴性结果也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所以不必惊慌。

误区7:蚊虫叮咬会传播HIV

解答:相关研究没有发现支持这一看法的证据,即使是在有很多蚊子和AIDS病例地区,也没有发现蚊子会传染艾滋病。当蚊虫叮咬人体时,它们不会将之前叮咬的人或动物的血液注射到下一个对象体内。此外,HIV在昆虫体内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误区8:不必过于担心,HIV有药治疗

解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正在改善HIV阳性患者的生活,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药物价格昂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愈患者。此外,HIV的抗药性使得治疗越来越难。

误区9:艾滋病不能根治,检测没用

解答:艾滋病目前虽然不能治愈,但完全可以治疗。目前国内艾滋病诊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发现,大部分感染者在进入艾滋病发病期后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艾滋病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病,如果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患者寿命可延长30年以上,生存时间几乎和常人无异。

误区10:进行艾滋病检测会泄露隐私

解答:检测机构必须对检测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艾滋病确诊后只会通知本人,不会通知工作单位或其他部门,更不会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

相关推荐

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

一般,常见的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有: 1、绝经了囊肿就会消失。 多数患者认为卵巢囊肿的形成与体内雌激素有关,绝经后会随着雌激素的降低而消失,其实并非完全如此。中医认为囊肿的形成是因内伤情志,气血瘀凝而致,或痰瘀凝结引起气滞血瘀。在这里要提醒的是绝经前本身患有囊肿的患者,有的在绝经后囊肿非但不会消失,还会随着衰老卵巢的变化而加重病情,甚至会恶化。这是常见的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 2、没有性生活,就不会长囊肿。 也是常见的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卵巢囊肿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未婚女性也会患有。很多未婚女性认为无性生活,

细数心脏病七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胸痛就是心脏病 常有病人一胸痛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到医院做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却一切正常。胸痛不是心脏病的唯一表现,肋间神经炎和肋软骨炎、胸椎病变、带状疱疹、食道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等都会胸痛。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左上肢,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还可伴出冷汗。 心绞痛可在活动和劳累后发生,或由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一次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 有些患者属于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闷、牙痛和上腹部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病引发的牙痛是阵发

感冒存在的认知误区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感冒是风邪由皮毛、口鼻乘虚而入引起的。有人认为风邪就相当于病毒,即便如此,这种说法也弄错了感冒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感冒病毒并不能由皮毛、口腔进入人体,它的入口是鼻腔(有时也从眼睛进入,但也是经由泪管抵达鼻腔)。鼻腔粘膜上长有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把粘在上面的东西往鼻咽部送去。进入鼻腔的病毒就这样被纤毛送到了鼻腔后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腺样体细胞的表面有一种叫“细胞间粘附分子”(简称icam)的受体。每种受体有专门和它结合的配体,但是感冒病毒却能冒充icam的配体,和icam结合,

滥用壮阳药当心晋升痿哥

常用壮阳药易致阳痿 VIAGRA等壮阳药是外源性药物,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这种情况不仅是作用于心理上,甚至可能产生生理上的依赖。就阳痿患者发病年龄阶段来看,年轻人的几率本身就比较小,但是一些年轻人为获得性交的快感而滥用VIAGRA,时间一长,一旦想要进行性行为,就会求助于VIAGRA。久而久之,离开了VIAGRA就不能正常勃起,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甚至发展成为永久性的阳痿。 年轻人一旦患上阳痿,情绪上的挫败感会加深,若没有进行正常的治疗,他们会提高使用VIAGRA的频率,如

大家对阳痿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认为手淫必然会引起阳痿 这种现象在那些未婚的青年之中还是比较多见的,这主要是由于此类人群的性知识非常缺乏所导致的。毋庸讳言,手淫是青少年常有的行为,的确有一些人担忧手淫会诱发阳痿,事后也真的有人发生了阳痿。但现代医学已经阐明,此类阳痿的发生,从本质上讲并非是由于手淫损害了性器官,而恰恰是长期手淫招致精神与心理因素作怪。事实上,手淫者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往往处于焦虑、内疚、抑郁、不安之中,这种不健康的思维活动会妨碍性功能正常发挥。 误区二:把婚后初期几次性交失败当作阳痿 这种情况颇为多见,其实是违背了

乳腺纤维瘤在认识存在哪些误区

1、认为乳腺纤维瘤通过服药治疗能够消除,因而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临床上确实可见到一些用药后稍微消肿的乳腺包块,但这些包块大多是乳腺增生结节,而不是乳腺纤维瘤; 2、对乳腺纤维瘤手术会不会复发存在疑问,其实只要手术医生术中完整地切除其包膜及周围有关腺叶,并注意是否有新发的病灶,这种顾虑是可以避免的。 3、有人认为乳腺纤维瘤的存留,治疗与否无大碍,但应该提醒临床上有10%分叶型乳腺癌,其症状体征的表现酷似乳腺纤维瘤,一旦延误治疗时机将对生命带来挑战。至少应做一病理活检才放心。

糖尿病的认识是不是还存在误区

1.吃糖太多引发糖尿病。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会得糖尿病。因此,这是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之一。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因素,至今未被医学界完整清晰地阐明。因此,不可将糖尿病与吃糖太多简单地画等号。 2.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饮食要异于常人。其实,不论健康人还是糖友,都需要健康的饮食,即选择低脂、营养全面、热量适中的食品。 3.糖尿病的认识误区还有只有成人才会得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如今,他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也增加了。 4.有人认为糖尿病不

孕妈认识错误易导致3误区

误区1:胎教时间可随意挑选 很多孕妈的胎教时间很随意,每次想起来时就拍一拍肚子,但是宝宝这时可能在睡觉,妈妈的举动会让他觉得很不安,容易打扰到他休息。 孕妈可以在每天的早晚和宝宝做游戏,每次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 误区2:音乐胎教就是一直放音乐 音乐胎教可以通过刺激胎儿的听觉系统,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但播放音乐时应讲究方法,在孕早期每次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孕中后期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为宜。而且耳机不能直接放在孕妈的腹部,否则会损伤宝宝的听力,音箱至少应在1米之外,音乐节奏不可太过激烈。 误区

对鸡眼认识误区有什么

对鸡眼认识误区有什么? 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引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内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部充血,并露出黄色脓点,可以自行溃破。 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发病后切

治疗鼻息肉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一听到“手术”,就排斥治疗 不少患者一听到“手术”这个词就不免有些担心与恐惧,红会耳鼻喉专家指出,目前鼻息肉切除手术在大型医院都是在鼻内镜监视器下进行,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合使用高速的动力切削系统,不仅使得容易复发的鼻息肉基本可以被根治,而且由于使用一些新的设备和材料,手术的疼痛不适等症状也较传统手术大为减轻,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大可不必担心手术的痛苦。 误区二:轻信广告谗言,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鼻息肉的治疗方面,许多机构扬言激光能治好鼻息肉,红会耳鼻喉专家指出,这其实是某些不正规的诊所打着高科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