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可怕的敌人
父母是孩子最可怕的敌人
一个女子做了母亲,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教育家马卡连柯却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亲所能给于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对孩子来说,他们习惯了风和日丽的天气,直到有一天在自己迎接疾风骤雨的时候,在不测风云的挫折和挑战里,惊慌失措,不知道心中的勇气和智慧该从哪而来。
对很多父母来说,儿女是他们的私人财产,他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孩子身上,直到他们年老时,同样渴望得到全部的关爱,儿女就像风箏,他们想要永远拽住那根线,只有把它牢牢操在手中,心里才有安全感。
做了父亲以后的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我的儿子》,里面说道: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然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我曾经遇到一位母亲,在女儿7岁的时候和丈夫离婚了,她的工作能力强、生活能力很好,但却非常担心独生女儿的种种,开口闭口都是女儿。我问她:你的生命有何意义和价值?她回答:我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就是要我的女儿正常。
她女儿已经17岁了,不疯不痴不傻,而且长得很漂亮,她不是普通老百姓,她是一位博士,在国外也住了很久,可是她的答案竟是如此!
我再问她:那你自己的生命呢?她说:我自己有如槁木死灰,我已经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一心一意地想女儿好,我已经把自己放弃了。
一个槁木死灰的妈妈一心一意想让自己的女儿快乐、幸福。这是最大的问题:你把自己生命的基础放到别人的喜怒哀乐上,交在别人手里!
这母亲每一天都像监狱里的狱卒,把女儿当犯人看,甚么都要通过她,即使她在上班,仍然想女儿不知道会不会偷跑出去。因为她对孩子的不信任,造成母女无法沟通,压力越来越大,女儿岂受得了母亲的监视,非逃不可。
有不太好的事发生,华人的父母总是替孩子选择,但选择之后谁要负责?这位母亲以为自己很对,因为她是出于爱心,最可怕的就是这个:以爱之名,做一件与爱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情。
我们家长自己活得快乐,这才是给你女儿最好的东西:身教,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
宝宝不喝水妙招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绝对是真理。有时候作为父母的一些话、一些动作、甚至某个眼神,宝宝都会自觉的模仿。所以父母就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在宝宝面前多喝水,但是不要喝一些碳酸饮料,要选择牛奶和果汁,这样宝宝看多了,自然就会跟着喜欢喝。
家长和孩子应该是什么关系
有话直说
有人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父母如爱护自己的一件珍贵的财物一样爱护着孩子;有人说,孩子是父母身上的肉,父母如支配着自己的肢体一样支配着孩子。
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应该是师生的关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也是孩子人生舞台背后的一面化妆镜,他们看得到孩子的美与丑,看得到孩子的长处和缺陷,这些对于孩子所演角色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老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向导性的,适度、准确。
其次应该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也应该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关系是平等而又友爱的,也是相互尊重的。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心灵空间,在社会活动的某些领域,也需要孩子自己做主,表达他们的观点。
再者还应是种恋人的关系。恋爱的甜蜜总会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父母的心中装着孩子成长的快乐,孩子的心中装着父母温暖的呵护,相互拥有和牵挂,风雨同舟,就是因为彼此相互爱着。
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中,既要维护和完善家长的尊严和职责,也要维护孩子拥有自由成长空间的权利。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孩子都会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榜样,如果你做事情都不能专心,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专心呢,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相信不久孩子也会变得很专心。
父母别怕孩子吃苦
为了不让孩子吃苦,父母吃多大苦都心甘情愿,这是我国绝大多数父母的心态。父母们的共同想法是,让孩子将来生活得好,能够出人头地。父母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剥夺了孩子实际锻炼的机会,没有锻炼孩子就永远也不能长大,也就不能成熟。父母能跟孩子一辈子吗?不能。由于孩子缺乏锻炼,就等于将来缺乏生存本领,表面上看是爱护孩子,实则是害了孩子。
父母们错就错在要避免孩子遭受自己曾经受过的苦。因为父母们把孩子读书看作学习,把做其它事情没有看作学习,作为孩子来说,经历过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学习。经历的事情越多,学习的机会就越多,如果有机会,父母怕孩子吃苦,把机会自己占去了,就等于孩子失去了一次学习机会。本来孩子的衣服脏了,应该有孩子自己去洗,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和自立能力,但父母却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怕孩子吃苦。仔细想想,父母这样做并不是真正爱护孩子。
这里所说的让孩子吃苦,绝不是没有苦而让父母们为孩子创造点苦吃,而是让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孩子通过亲自做,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这对于它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一位大学生曾对我说,某大学新生报到处,父母们忙前忙后为子女办理报道手续,而孩子却在树荫下看书、听音乐。办完手续后,来到宿熟舍,父母为孩子放好各种物品,母亲为孩子铺好了床,然后,还要叮嘱一番。据调查,某初中1200名学生,有72﹪的学生每天父母代为整理生活和学习用品,每次换下的脏衣服由母亲洗;有10﹪的学生能在休息日,偶尔帮助祖父母做一点简单的家务劳动。还有一部分学生说,不是他们不做,看父母劳累的样子真不忍心,尤其是父母下岗了,给人打工,很晚才回家,没有办法,父母不让做,你要是做了,父母会埋怨你没有出息,不好好学习,将来准像父母一样给人打工。这些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活的原因,是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磨练,能够使孩子自己发现许多有用的东西,包括只是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意志方面的、思想方面的等。强调让孩子多吃苦,绝不是说孩子吃的苦越多越好,也不是说吃的苦越多就能学习好。父母让孩子做事,孩子同时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更能增强孩子孝敬父母的情感。孩子本身也需要在生活中锻炼,只是他们真正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才能感到现实生活的珍贵,幸福生活的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拚搏才能得到,而不是坐在那里靠父母的双手送来的。父母应该为孩子实现理想的目标创造条件。"帮助或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理想,是我们带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以为再也没有笔这里更为强大力量,能规范和引导他们如何过自己的生活。"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话很值得中国父母们借鉴,这就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父母教育孩子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呢?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你现在让孩子吃的苦少,一切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孩子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就少,将来很可能吃的苦就多。因为他们在应该学习生存本领的时候,父母们不给他们学习的机会,不让他们学习。任何一个父母都不能终生跟随孩子,一辈子都在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但是父母们完全可以为孩子学会生存本领创造条件。他们学到生存本领后,会自己独立生活。因此,现在不让孩子吃苦,或者,怕孩子吃苦的观点,又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多吃苦。父母别怕孩子多吃苦的观点,强调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该让孩子做的事情,就得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做不好的事情,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去做,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不怕孩子多吃苦,首先是父母不怕,其次,是教育孩子不怕吃苦。只有孩子不怕吃苦,孩子的理想才能在吃苦中得以实现,或者说促进理想的实现。
让孩子学会吃苦也要讲究科学。就是有危险的事情不应该叫孩子去做,不适合孩子做的事情也不应该叫孩子做。
家有男孩这样养长大肯定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培养性格
青春期是孩子最逆反的时期,但是也是孩子性格养成最重要的时期。
1、做好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有时候言传身教的力量巨大无比。如,说话算话,就是孩子责任感养成的一种培养方法。
2、培养兴趣爱好。孩子喜欢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能力,还能培养良好的性格和社交技巧。
3、引导式教育。尽量少告诉孩子怎么做,尽量告诉孩子“我曾经怎么做”或者让孩子有想法后再探讨,有利于培养孩子善于思考和决断能力。
4、多参与实践活动。磨练性格的最好方法,也能更好的让知识融贯与能力。
宝宝不喜欢喝水怎么办?学这七招你就解放了 家长的榜样示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全家人都先养成这个好习惯。家长们可以增加自己饮水的频次,故意在孩子面前饮水,可以边喝边说“水真好喝呀”。用家长的行为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强化孩子对这一行为习惯的认知。
如何和孩子谈埃博拉病毒
因为孩子们以人际和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接收消息,他们的理解依附于自己有限的经验和自我想象。因此,你的孩子可能会感到特别脆弱,并受到来自未知领域的威胁。
幼儿用具体的方法认识事件。因此,如果你的孩子通过谣言或媒体听到可怕的信息,他/她可能会认为这些事件真实可信而产生担心或恐慌的情绪。如果焦虑增加,你的孩子可能会回到你身边并恐惧与你分开,而年长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好斗或气愤。他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控制和稳定无助的感觉。
在这段困惑的时间,试着让你的孩子按正常作息生活。这将为他/她提供安全感。然后,当你准备和你的孩子谈论埃博拉病毒时,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参考:
1.知识就是力量。
首先,你必须用关于埃博拉的真实报道武装自己。通过了解这种疾病,你能够不带一丝谣言和错误信息,开诚布公的告诉你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疾病。这样,你将能够很好的控制焦虑,而让你的孩子相信你有能力保护他们,让他们免受伤害。
2.持续并耐心倾听你孩子的心声。
这里,移情作用可以真正帮你与孩子无障碍沟通和持续交流。这将在焦虑升级之前,帮助您有效解决孩子的焦虑情绪。
3.特别注意孩子的旧伤。
例如,如果你的孩子以前经历过父母离异、亲人死亡、疾病或虐待,他们可能会变得特别焦虑,因此,这段时间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安慰。
4.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大方的拥抱亲抚孩子。
帮助你的孩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他们知道你们——妈妈和爸爸——一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知道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在保护他们。
记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需要你做他的大树。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焦虑加重或升级孩子的负担。如果有需要,你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兴趣班
妈妈:吴女士,36岁
女儿:甜甜,8岁
育儿关键词: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孩子有一项兴趣爱好,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尤其是对我们甜甜来说,通过上兴趣班认识了很多小伙伴,这对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而且对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都很有好处。”吴女士对孩子的教育颇有心得。
“我们工作忙,女儿小时候就丢给爷爷奶奶带,也没什么小伙伴,一直到上幼儿园,她都要比班上的其他孩子更害羞,不爱说话。我开始也没太在意,后来孩子到了小学,我看到孩子总是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活动,我才意识到问题比较严重,于是看了很多书,也请教了许多老师,最后想出一个办法:给孩子报兴趣班。”可哪个班适合孩子呢?这让吴女士很头疼。
寻找兴趣班的过程持续了大半年,吴女士还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兴趣班”。“我和她爸可是费尽心思,我们要让孩子自己提出来要学某项本领,要上某类兴趣班,而不能让孩子觉得是我们要求她这么做的。我和她爸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画画,才走到一起的,所以一开始那段时间,只要有时间,我们就重新拿起画笔,两个人一起画画,有时出去写生,为完成一幅画我们总是会讨论……虽然我们一直没有要求甜甜也来试试,但看到我和她爸如此快乐的样子,她也禁不住好奇起来,主动要求画画。”等看到她确实喜欢上画画后,我又跟她商量:“爸爸妈妈没有时间教你,我们去找专门的老师教你,好不好?”如此一来,她很容易就接受了,并慢慢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爱上画画了。“在后来的兴趣班上,她认识了很多一起画画的小伙伴,我于是经常鼓励她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
哪些原因容易造成儿童晚上磨牙
第一,睡眠前环境的影响。情绪紧张是导致磨牙的一个中药房方面,比如很多人磨牙的时候都会伴有恐惧、愤怒、敌对的情绪。很多儿童都有睡前听故事的习惯,父母也有讲故事的习惯,如果儿童在临睡前听了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者是看了令他心惊胆战的动画片,会让儿童的精神处于紧张或者是兴奋状态,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磨牙出现。此外,就是儿童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或者是害怕某些事情(比如害怕同学歧视、家长责备等)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引起夜间磨牙。
第二,营养不均衡。有一些父母,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也担心小孩子半夜喊饿,会在临睡前加餐,或者喝牛奶或者吃点其他的东西。而小孩本身这种时候并不需要补充食物,所以导致多吃的东西没有被完全消化,肠胃负担重,所以可能带动小孩咀嚼肌,引起磨牙;所以,父母要注意儿童的日常饮食,不要让孩子过分摄入营养也不要营养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