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怎么诊断出来
贫血怎么诊断出来
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
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
贫血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所谓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20克/升;红细胞压积男性低于39%,女性和儿童低于36%。
当然,十分明显的贫血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外观上,贫血病人看起来颜面灰暗,精神萎顿,眼睑结膜苍白,面色无华。还会经常出现头昏、眩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状。所以,急性发病的贫血和中度以上的贫血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也便于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老年人贫血的诊断
1.老年人贫血的病史询问
贫血时间及过程;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习惯;有无出血倾向、黑粪及酱油色尿病史;有无腹泻或胃肠道症状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结石;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或特殊药物接触史以及家属中有无类似贫血史等。
2.老年人贫血的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皮肤(出血点及黄染)、巩膜(黄染见于肝病及溶血性贫血)、舌(乳突萎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口角干裂(见于营养不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淋巴结是否肿大(见于结核或恶性淋巴瘤)、心脏杂音(器质性杂音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是否肿大(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指甲(如反甲见于缺铁性贫血)、下肢溃疡常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震动觉及位置觉障碍提示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3.老年人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2)周围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还能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常改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帮助了解骨髓内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4)骨髓检查:注意骨髓增生情况、各系细胞间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及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5)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尿常规、肝肾功能、粪便潜血、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及有关的生化、免疫、组织病理及核素检查等。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2、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3、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5、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缺铁性贫血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血象 轻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重度贫血为 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30%,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一,小者多见,形态不规则,出现少数椭圆形,靶形和不规则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变成狭窄环 状,网织红细胞多数正常,急性失血时可暂时升高。
2、骨髓象 骨髓显示细胞增生活跃,主要为幼红细胞增多,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发育不平衡。
3、血清铁 血清铁明显降低。
4、红细胞原卟啉 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 /L(正常200~400μg /L)。
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Hb)男性 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MCV小于80fl,MCH小于26pg,MCHC小于0.31。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及临床表现。
7、血清铁小于10.7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大于64.44 μgmol/L(360g/dl)。
8、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
9、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小于15%。
10、胞游离原卟啉(FEB)大于0.9μmol/L(50g/dl)。
11、血清铁蛋白(SF)小于14μg/L。
12、铁剂治疗有效。
13、慢性感染性贫血。
1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5、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16、地中海贫血。
仔细询问及分析病史,加上体格检查可以得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线索,确定诊断还须有实验室证实,临床上将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3个阶段,其诊断标准分别如下:
1、缺铁或称潜在缺铁 此时仅有体内储存铁的消耗,符合(1)再加上(2)或(3)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1)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2)血清铁蛋白<14μg/L。
(3)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指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但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减少尚不明显,符合缺铁的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者即可诊断。
(1)转铁蛋白饱和度<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µmol/L或>4.5g/gHb。
3、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依据是:①符合缺铁及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③铁剂治疗有效。
诊断评析:
(1)血清铁测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成为诊断缺铁的指标,应强调具备血清总铁结合力>64.44µmol/L(360µg/L),转 铁蛋白饱和度<15%,才能诊断为缺铁,单有血清铁降低,不能诊断为“缺铁”,因为不易与其他铁利用障碍引起的血清铁降低(如慢性病贫血)相鉴别, 同样如总铁结合力<64.44µmol/L(360µ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不能诊断为“缺铁”。
(2)过去认为骨髓铁染色示骨髓可染铁消失是诊断缺铁的“金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采用放免法测定铁蛋白后,很少再用,因为骨髓铁染色法要求制 作条件高,且常受不同部位骨髓取材结果不一致的影响,故在临床上血清铁蛋白测定已代替骨髓铁染色法成为诊断缺铁的“金标准”,目前认为血清铁蛋白 1µg/L约等于100mg的铁贮存量。
(3)临床上不少缺铁性贫血患者常与各种慢性疾病(包括炎症,肿瘤和感染)合并存在:血清铁蛋白水平受慢性疾病的影响会有增高,对慢性疾病患者伴缺 铁时血清铁蛋白的标准尚未统一(有的文献认为应大于60~140µg/L),对这类患者除仔细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外,最好进一步测转铁蛋白受体(缺 铁时应该增加)或红细胞铁蛋白(<5µg/ml细胞为缺铁)。
鉴别诊断
主要与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相鉴别。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见多数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中可见胎儿血红蛋白(HbF)或血红蛋白A2(HbA2)增加,患者的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骨髓可染铁均增多。
2、慢性病贫血 血清铁虽然降低,但总铁结合力不会增加或有降低,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增加,血清铁蛋白常有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减少,巨噬细胞内铁粒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明显增多。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临床上不多见,好发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铁利用障碍,常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正常,故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骨髓中铁颗粒及铁粒幼细胞明显增多,可见到多数环状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也增高。
贫血的诊断
1、应详细询问现病史和既往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生育史及危险因素暴露史等。
2、要注意了解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并发症、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等。
3、耐心寻找贫血的原发病线索或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营养史和月经生育史对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贫血有辅助诊断价值。
4、射线、化学毒物、药物、病原微生物等暴露史对造血组织受损和感染相关性贫血的诊断至关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患有再生型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体内的全血细胞的数量会急剧减少,淋巴细胞的数量会相应的增加,一般患者不会出现水肿情况,比如肝或者脾脏发生肿大,另外,在患者的脊髓中,一般会有一个或者几个部位的重度减小,比如说巨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的数量增多等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诊断出来:首先,患者发病比较急,贫血情况随时间的发展越来越严重,而且一般会伴随的严重感染和一些脏器大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很可能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另外还可以从患者的血象看出来,一般除血红蛋白数量降低的比较快之外,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也会减少,这样也是可以诊断出来的;还有可以患者的骨髓检查报告,如果患者的检查报告中显示患者多个部位出现增生降低而且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的数量增多的话,可以确定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跟一般的贫血是有区别的,如果要正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要做一个血常规的检查,在检查报告中就会明显显示体内的全血细胞的数量减少,网织红细胞的数量也会很低很低,而淋巴细胞的数量会增多。血红蛋白的数量也会相比正常值略低一点,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会低于正常的范围。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对一些抗贫血的药物没有效果,它这种病一般发病的时候会很急,而且变现很严重,也会越来越严重,还可能出现严重感染或者大出血的情况,如果患者由以上的表现,必须要马上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耽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佳时间。
癫痫病如何诊断出来
一、癫痫发作诊断分类
主要根据发作期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包括发作间期脑电图的改变,是癫痫进一步诊断、治疗的基础。癫痫主要分为三大型:原发性、继发性和隐源性癫痫。
1、原发性癫痫(特发性癫痫)
无器质性病变并具有遗传倾向的癫痫。它是一组特定的癫痫综合症,对于儿童,往往和年龄有密切关系,有些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并且预后良好。如:胎儿在母腹中时,孕母突然受到惊吓,引起气机升降紊乱,导致肝肾精血亏损,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出生后就出现此病症状。
2、继发性癫痫(症状性癫痫)
也叫有明确病因和脑器质性病变的癫痫。引起此类癫痫的疾患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是,脑内疾患,各种各样的脑病,如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炎、脑膜炎、脑积水、脑脓肿、炎性肉芽肿、颅内肿瘤、脑寄生虫、颅脑外伤、脱髓鞘疾病、脑发育异常、脑萎缩、颅脑手术后遗症、脑局疤痕、脑变性疾病等均可引起癫痫;
(2)是,脑外疾患,如低血糖、低血钙、窒息、休克、子痫、尿毒症、糖尿病、心源性惊厥以及金属,药物中毒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疾病都会引起癫痫。继发性癫痫常见的原因是产伤,颅内感染,脑循环异常等,如脑炎后遗症,小儿高热惊厥等,都可造成癫痫。
二、癫痫病综合诊断
可根据发作类型、时间规律、诱发因素、起病年龄、家族史、神经系统损害定位及定性等。
三、癫痫病病因诊断
所有癫痫病人均应结合神经系统及全身检查尽可能做出病因诊断。若为首次发作,需排除各种疾病引起的症状性发作,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脑病和脑炎等。
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1.老年人贫血的病史询问
贫血时间及过程;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习惯;有无出血倾向、黑粪及酱油色尿病史;有无腹泻或胃肠道症状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结石;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或特殊药物接触史以及家属中有无类似贫血史等。
2.老年人贫血的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皮肤(出血点及黄染)、巩膜(黄染见于肝病及溶血性贫血)、舌(乳突萎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口角干裂(见于营养不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淋巴结是否肿大(见于结核或恶性淋巴瘤)、心脏杂音(器质性杂音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是否肿大(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指甲(如反甲见于缺铁性贫血)、下肢溃疡常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震动觉及位置觉障碍提示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3.老年人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2)周围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还能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常改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帮助了解骨髓内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4)骨髓检查:注意骨髓增生情况、各系细胞间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及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5)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尿常规、肝肾功能、粪便潜血、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及有关的生化、免疫、组织病理及核素检查等。
贫血的诊断
(一)一般状况
患者的发育、营养、表情、血压及体温等,均可为贫血诊断提供线索。如幼年发育迟缓常见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情况差,常呈恶病质。消瘦及下垂部位水肿提示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压增高伴有面部或周身水肿见于肾脏疾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和面部水肿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严重者可有低热。高热往往系原发病或并发感染所致,急性溶血也可见高热。
(二)特殊体征
可为明确贫血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1.皮肤、巩膜材 甲与舌 皮肤、巩膜黄疽是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体征之一,常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者可较深,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黄疽严重,并有核黄疽的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淤点淤斑提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出血明显已有贫血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下肢踝部内侧或外侧慢性溃疡要想到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蜘蛛儒、肝掌提示肝病。指甲扁平或凹陷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舌乳头萎缩、舌质淡而光滑见于营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者舌质可呈维红色,常伴有疼痛。
2.面容、骨骼 重型地中海贫血由于骨髓舢亢进而出现颅骨增厚,额部隆起,鼻梁塌陷,眼皮水肿的特殊面容。胸骨压痛提示白血病或溶血性贫血。肋骨、脊柱、额骨等多部位骨骼疼痛及压痛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及白血病。
3.淋巴结、脾肿大 贫血伴有明显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伴轻、中度脾肿大要考虑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肝硬化、寄生虫感染。如脾明显肿大常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牌大常不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者明显,早期可无脾肿大,但也有少数病例以显著脾肿大为独特表现者。对于某些疾病,阴性体征也有诊断意义,如一位贫血病人虽有全血细胞减少,若发现淋巴结及脾肿大,即不再考虑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神经系统表现
维生素Bl。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可有末梢神经炎和脊髓后束和侧索联合变性,出现触觉、位置和震颤感觉减退或消失,行动不便。
女人不孕如何诊断出来
女性不孕诊断的方法:
首先,应该对于女性朋友的排卵情况进行合理的检查,在检查的时候可以通过进行最简单的体温测量的方式来了解,还可以在医院经过B超的检查了解到女性朋友的卵泡发育情况,这样可以让女性朋友的子宫内膜方面的疾病更容易被检测出,在病理方面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检查判断,了解到女性朋友体内是否存在子宫方面的炎症。
其次,还可以具体的诊断一下女性朋友的输卵管是否处于畅通的状态下,多数都是通过X片或者是造影的方式,这样能够对于女性朋友的输卵管进行更有效的判断。
第三,对于一些女性朋友出现的特殊的不孕情况,还需要通过活检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了解,这样可以快速的知道女性朋友体内是否有排卵以及黄体的功能方面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还更容易发现女性朋友体内的肌瘤和结合疾病。
贫血诊断标准都有哪些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
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
地中海贫血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阳性家族史,一般可作出诊断,有条件时,可作基因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缺铁性贫血 轻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和红细胞的形态改变与缺铁性贫血有相似之处,故易被误诊,但缺铁性贫血常有缺铁诱因,血清铁蛋白含量减低,骨髓外铁粒幼红细胞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叶琳升高,铁剂治疗有效等可资鉴别。
2、传染性肝炎或肝硬化 因HbH病贫血较轻,还伴有肝脾肿大,黄疽,少数病例还可有肝功能损害,故易被误诊为黄疽型肝炎或肝硬化,但通过病史询问,家族调查以及红细胞形态观察,血红蛋白电泳检查即可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