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足
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足
糖尿病人常感到力不从心,四肢乏力,其重要原因就是体内细胞严重缺乏能量和营养。人体每天都需要一定的营养和能量维持新陈代谢。
如果人每天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体内新陈代谢就会紊乱,细胞就会枯萎,抗病力减退,糖尿病并发症也就会乘虚而入。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基础是平衡膳食,这对糖尿病人尤为重要。
所谓“平衡”,就是要求每日应摄入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蛋类、乳豆类和油脂类等五大类食物,而且比例均衡。将这些食物作为每餐的基础,如豆荚、扁豆、蚕豆、小麦、大米、新鲜水果(不含糖)、蔬菜。
少量供应完全蛋白质食物,如鱼、海产品、蛋、瘦肉、无皮的鸡肉、坚果、低脂奶酪、酸乳酪、牛奶。最少量摄入脂肪、糖和酒,如脂肪、黄油、油类。
经期能喝银耳红枣汤吗 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
银耳红枣汤口感甘甜,其中含有一定的糖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其血糖升高,从而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其血糖,从而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银耳红枣汤。
糖尿病腿肿怎么缓解 避免营养不良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觉得营养不良的人一定会骨瘦如柴,其实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全身浮肿,而出现“假胖”现象,这主要是错误地执行糖尿病饮食有关,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浮肿。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严格地控制饮食,在控制每天膳食总能量摄入的同时,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选择膳食纤维丰富、微量元素多样的食物,既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又能有效避免营养物质单一而出现的营养不良。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误区有什么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之饮食控制就是“饥饿疗法”
糖尿病患者比较重要的事就是要维持自己体重,保证在健康的范围内。但这并不意味着体重过高的人就要饿着,饿肚子是会加重病情的。糖尿病患者维持标准体重同时,如果经常去饿肚子的话,会导致体重下降的过快,从而引起身体的代谢紊乱。长时间下去,甚至会导致营养失衡,这样不但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反而易造成血糖波动,加重您的病情。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之“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现在有很多的食品都打着无糖的幌子来进行贩卖,但是其实这些商品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糖,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或者“糖尿病食品”实质上只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用甜味剂代替蔗糖,其中一些成分通过消化吸收,最终还会变成葡萄糖。不少此类食品脂肪含量高,多吃无益。因此,食用量应与普通食品相当,不可“肆无忌惮”。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之主食吃太少
很多的人认为吃很多的主食会升高血糖,所以吃很多的副食,但是这样也会使血糖升高,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摄入不足,机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从而引起代谢紊乱,甚至诱发低血糖。如果主食吃得少,而摄入较多的副食,如瓜子、核桃、杏仁、饼干、桃酥等,其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也会变成血糖,还可能使血脂升高,反而不利。糖友每天应吃5~6两主食,运动量大的话可适当增加。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之只吃素,不吃肉
糖尿病患者为了降低血糖只吃素不吃肉,这样很容易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出现,肉食摄入减少,势必使机体蛋白质不足,容易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不吃肉只吃素,没有了脂肪的饱腹感,患者饿得更快,这种饮食结构想要长期坚持也很难。文章导读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之不敢吃水果
因为水果当中含有的糖分比较多,所以糖友们都不敢吃水果,但是其实适量的吃一些合适的水果也是可以的,吃完水果血糖就上升,让很多糖友心有余悸。其实,水果能补充大量维生素、果酸和矿物质。只要适量,糖友是完全可以吃水果。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吃,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可选择含糖量、升糖指数均较低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等,而在食用香蕉、菠萝、葡萄等升糖指数较高的水果时,需要更加控制好量。
糖友饮食勿入七大误区
吃饭不定时、定量
现象:有些糖尿病患者虽严格控制饮食,但却不注意进餐的规律性,致使血糖波动大。
常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反映,自己很注意控制饮食量,但血糖仍然波动很大,有时甚至出现低血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每天的就餐时间不一致。进餐时间的波动会导致血糖的波动。
贴心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每日总热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定时、定量、定餐,饮食及生活的规律。这些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
早餐吃得少中餐来个饱
现象: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或早餐仅吃牛奶、鸡蛋,不吃主食,以为这是限制热量的好办法。
其实这是错误的。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不仅要求限制每天的总热量,而且更要限制每餐的热量。糖尿病患者的三餐热量必须均衡,以减少每餐的热量摄入。有条件者还可在三餐之外加两餐,如上午9点、下午3点,以使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2两)。如果不吃早餐,另两餐的热量必然增加。这好比一匹病马拉不动满车,可拉半车,多拉两次,万不可少跑一次而增加每次的重量。
贴心提醒: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注意总热量控制,还要注意各餐的热量不宜过高。
鱼及豆制品多多益善
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鱼及豆制品是有益人体的健康食品。既营养丰富,又不升高血糖,故有些糖尿病患者便餐餐都吃豆腐,天天不离鱼,并认为多多益善。
这种做法过于片面。的确,鱼及大豆食品均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适量进食对健康大有益处。鱼肉是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鱼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豆制品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并有防治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病、延缓衰老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人体毒素是靠肾脏排泄的。研究表明,在30岁以后,人的肾功能就开始逐年下降了。如果肾功能本来就已不好,再过多补充高蛋白,只会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若大量食用蛋白质,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肾脏长期高负荷运作,就可能“累”病。此外,鱼及大豆中均含嘌呤较多,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也不宜多食。
贴心提醒:即使是健康食品,也要注意适量。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不能盲目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不甜的食物可多吃
现象: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是吃糖或甜食过量所致。因此认为咸面包、咸饼干以及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
这是不对的。食物之所以会有甜味,是因为其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这些糖摄入后确实会引起血糖升高。但另外一些多糖类食物(如淀粉),虽然没有甜味,消化之后却会分解成葡萄糖,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单糖或蔗糖,但仍和其他食品一样含碳水化合物,必须在一日总热量份额中合理安排,不能随便吃。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而并不仅仅是甜食。
贴心提醒:不能笼统地通过甜味去判断食物能否食用,应该把甜食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区分开来。学习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掌握食品交换份法和血糖生成指数,这样就可以做到既营养平衡,又可享受美味。
酒对糖尿病无害
现象:多数患者都知道吸烟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故能主动戒烟。但有不少患者认为饮酒对病情无影响,少量饮酒还会有益健康。
事实并非如此,饮酒不当会对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患者,饮酒可引起心慌、气短、面颊发红等症状。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导致高脂血症及营养缺乏,并导致肝功能损害。
据临床资料显示,饮酒的糖尿病患者每日总热量常摄入过多,血糖水平不易控制。其原因除了酒精本身含热量外,主要是饮酒往往使饮食疗法执行不佳。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也并非罕见。
贴心提醒: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如欲饮建议少量饮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果酒,并避免空腹饮酒。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或合并肝胆疾病者,严禁饮酒。
只吃素不吃荤
现象:有些糖尿病患者将饮食疗法简单地理解为饥饿疗法,也有些人认为饮食疗法就是只能吃素,不能吃荤。
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蛋白,含有的氨基酸比例适合人体需要。而植物性蛋白质(豆类除外)是不完全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营养是不全面的。动物性食品中的营养素易被人体吸收,又是一些维生素的丰富来源,因此应适当进食动物性食品。但是,多吃荤少吃素同样不科学。吃荤多势必造成蛋白质太高,随之带进的动物脂肪增多,不但使肾脏负担加重,也容易使总热量超标。
贴心提醒: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
糖尿病饮食误区大盘点
误区一:吃得越少越好
适当地减少饮食量,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重要举措,但是这种限制应该建立在保证能量需求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提供获得足够热量的食物,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出现头昏眼花、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因肝脏、胰腺功能障碍而加重病情。
误区二:为避免血糖升高而少吃或不吃主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怕血糖升高不敢吃主食,采用饥饿疗法控制血糖,这种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非常危险,严重者会造成低血糖昏迷。其实,如果在合理控制热能的基础上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仅不会造成患者的血糖升高,还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受量。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而不是单纯地挨饿或不吃主食。
误区三: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大量吃粗粮,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如果长期以粗粮为主,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因此,主食应粗细搭配,粗粮与细粮的最佳比例为4∶6。
误区四:无糖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虽然无糖食品不含蔗糖,但也不能随便吃,因为无糖食品本身由含淀粉的食物制作而成。比如“无糖蛋糕”、“无糖汤圆”只是没有放入蔗糖而已,做蛋糕和汤圆的面粉和糯米粉经过消化后,仍会分解为葡萄糖。所以,即使是不含蔗糖的食品也不要多吃,否则仍然会引起血糖升高。还有,“无糖酸奶”、“无糖奶粉”中虽然用木糖醇代替了糖分,但奶粉中原有的乳糖并没有减少,乳糖经消化后仍可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误区五:限制饮水量
糖尿病患者喝水多其实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限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会加重病情,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综合征,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少数严重肾功能障碍、水肿患者,才需要适当限制饮水。
误区六:注射胰岛素就不用控制饮食了
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平稳地控制血糖,胰岛素的使用量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不控制饮食,血糖水平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配合饮食治疗非常必要。
误区七:吃多了可以加大降糖药的剂量来缓解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感到饥肠辘辘时常忍不住多吃饭,饭后他们可能采取自行加大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进食量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就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实际上,这样做不但会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负担的同时,还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血糖的稳定。
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引起尿毒症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微量白蛋白尿,因此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微量白蛋白尿经过若干年可发展成明显蛋白尿,而此时患者可见尿泡沫增多。遗憾的是,一旦临床明显蛋白尿形成,有一半患者约在5年里就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如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则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一定要定期检查小便和肾功能。糖尿病患者明确诊断后,不仅要重视血糖的控制,而且要定期检测小便和肾功能,不要以为血糖控制好了就万事大吉,许多人虽然血糖控制不错,但仍有可能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肾脏损害。
要积极治疗高血压。因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更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从而加重肾脏的损害。患者应在家里备有血压计,天天多次测量血压,血压控制不良往往是加速肾脏功能恶化的重要诱因。
要积极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由于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没有症状,所以要定期随访检查,一般近3个月检测一次,如病人有浮肿、高血压或视力减退,则更应重视肾脏功能的定期检查。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是非常容易控制的,而控制好微量白蛋白尿,可以显着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要戒烟。临床研究表明,吸烟不仅对心血管不利,而且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故糖尿病患者应下决心戒烟。
糖尿病患者应注重合理营养。营养治疗是控制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性措施。然而临床上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原则把握不好,要么不重视,要么过于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在老年人当中相当普遍,低蛋白血症可加速肾功能的减退。
早期发现有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优先考虑腹透而非血透。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条件较差,如果选择血透,透析效果相对不太理想。但是,如果本身有腹腔黏连、腹部做过手术、皮肤出现感染、慢阻肺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腹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糖尿病人饮食的常见误区有这些
糖尿病人的饮食误区
无糖食品不会影响血糖。所谓无糖食品,是说食品不含蔗糖,或者用其它甜味剂替代的食品。但对于用粮食做的无糖饼干,面包,或者常见的燕麦片等,虽然包装显示不含蔗糖,却有大量的糊精跟麦芽糖浆,升糖指数非常之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无糖”食品。
多吃杂粮素食降血糖。适量多吃蔬菜杂粮,的确是有助于血糖平稳和降低,而且蔬菜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降脂通便的功效。但是吃太多的粗粮是会增加肠胃负担的,而且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降糖药能解决一切问题。少部分糖尿病患者一直认为,吃了药啥事都没有了,反正一直在口服降糖药,是否控制饮食无所谓。更有甚者,还认为降糖药能将体内多余的糖分排出或者抵消掉。然后依然我行我素大鱼大肉,放纵食欲,对饮食不加控制,甚至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一定会加重胰腺负担的,使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从而增加发生急性胰腺炎或胆囊炎的危险。
没吃饭就不用吃药。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会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并认为不吃饭就可以不吃药了,这是一个大误区。吃药的目的不仅仅是抵消饮食所导致的高血糖,还是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导致的高血糖。另外,不按时吃饭也容易导致低血糖,还会导致下一餐的饮食摄入量超过正常水平,从而破坏饮食控制规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而影响治疗效果。
过度控制饮食。这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另一个极端,认为吃的越少对病情的控制越有利。因为害怕血糖升高,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一根黄瓜一颗番茄就能挨过一天。其实这样最毁身体,造成身体基础代谢困难过度分解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发生营养不良或者低血糖,造成身体虚弱乏力,抵抗力下降,后果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增加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