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可选择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一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加上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推拿好处: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阴虚发热推拿

小儿阴虚发热,可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云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小儿推拿治发热的次数和手法

小儿推拿治发热一天可以推几次

1、小儿推拿一天做一次就可以了小儿推拿也是中医比较经典的一部分,所以它讲的也是综合调理,一次把这些都做了就可以了,没必要分两次的,因为这些都是共通的东西。在中医看来病因病机都是一样的,治疗也是一样的。

2、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降温的作用。推拿手法为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间。家长可用食指、中指,从手腕到肘窝呈单方向推,一天一次,每次100~200下。此法常用于治疗发热、烦躁不安、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

1、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功用:醒脑、镇惊、安神。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功用开窍、醒神。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外感发热推拿手法

主症: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喷嚏,咽喉红或肿,口感,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推拿处方:分推坎宫,上推天门,柔耳后高骨,掐风池,清肺经,清天河水,逆运太阳,推六腑,掐揉少商,拿合谷。

推拿原理:分推坎功,逆运太阳,上推天门,耳后高骨,用以疏风解表,清肺经,天河书,退六腑,用以宣肺清热;掐揉少商,拿合谷,清板门,用以清利咽喉。

主证:发热无汗,鼻塞清涕,蜷卧怕冷,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推拿处方: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黄蜂入洞,掐风池,泻肺经,上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

推拿原理: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掐风池,用以疏风解表;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用以发汗散寒;泻肺经,黄蜂入洞,用以宣肺通窍。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暑热推拿

小儿暑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补脾经,补肾经,揉小天心各1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小天心可清暑泄热,补脾经,补肾经以益气养阴。

小儿外感发热的推拿疗法

外感发热的推拿处方

治则:风寒者,发汗解表,宣通卫阳;风热者,清热解表,宣肺利咽。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清肺经,揉肺俞。

加减: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等;风热者加清天河水,推脊等;鼻塞者加黄蜂入洞;咳嗽者加推揉膻中,运内八卦等;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呕吐者加揉中脘,分腹阴阳,运内八卦,运板门,清补脾经等;烦躁不宁,惊惕不安者加清肝经,掐揉小天心等。

相关推荐

孩子发烧除了物理降温还可试试这样做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升高。反之,如果孩子的手脚变暖,出汗了,说明体温开始下降。 大多数发热在运用物理降温或者小儿推拿后就可以退热,不过对于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发热推拿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由于孩子发热的原因不同,推拿时应该增加相应的穴位,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退热。

小儿推拿能治咳嗽吗

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推拿手法主要有: 1、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推拿者可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30~50次。此法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此法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3、揉乳根。乳根穴位于乳头直下一肋间、平第五肋间隙。操作时,推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发烧推拿方解

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推拿可治小儿发烧发热与咳嗽

推拿可治小儿发烧发热 根据患儿发热证型﹙外感发热、肺胃实热、阴虚内热、气虚发热﹚,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推、拿、揉、捏等中医手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如: 推脊:医者于患儿后正中线上,自上而下在脊柱上直推100~300次。 捏大椎:医者捏患儿大椎穴5~10次,以出痧为宜。 推三关:医者以手于患儿前臂外侧缘,自腕横纹推向肘,推200~300次。 清天河水:蘸滑石粉,医者以手自患儿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 以上手法,每次20分钟,对1岁以内患儿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推拿后以微汗出为宜

小儿推拿能治咳嗽吗

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等多种小儿常见疾病。那么,小儿推拿能治疗咳嗽吗? 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推拿手法主要有: 1、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推拿者可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30~50次。此法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此法具有宽胸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图解 小儿感冒发烧手部推拿

1.清天河水: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2.推六腑:按摩者用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沿患儿前臂尺侧自肘推向腕横纹尺侧50-100次。 3.清肺经: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向指尖推其末节掌面之螺纹面50-100次。

小孩外感发烧推拿手法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方解

本方疏风解表,治疗一切外感风寒发烧症,开天门,揉太阳,推坎宫,运耳后高骨为治外感发烧的主要推拿手法,配拿风池功在疏风解表;清肺经,揉肺俞则宣通肺气。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巩固疗效。

推拿有助治疗宝宝发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太阳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

小儿推拿风热感冒图解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手法

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自指尖方向向指根方向推揉100-300次。 清天河水:将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300次。 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推25-50次。 捏挤天突:用中指指端揉按天突10-15次。 运太阳:用中指指端或拇指指端揉太阳30-50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即运太阳,也可称揉太阳。 揉风池: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同时捏起而提之,揉5-10次。 揉风府: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揉按风府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小天心: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手法

开天门:从两眉中点,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处,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上而下交替直推,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镇惊安神。 推坎宫: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至眉梢,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清脑明目。 揉太阳:用拇指在两眉外端后方凹陷处的太阳穴揉运,揉24-50次,以解表,止头痛,醒神,明目。 运耳后高骨:以中指按于耳后高骨微下凹陷中,揉运24-50次,以解表发汗,镇惊除烦。 拿风池:用拇指和食指有节奏的提拿颈后枕骨粗隆直下与乳突之间的风池穴50-100次。以发汗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