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第1步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
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第2步用于热毒疮疡
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第3步用于热林小便涩痛
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第4步治疗肺脓疡
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第5步治疗痢疾
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第6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第7步治疗习惯性便秘
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第8步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第9步治疗肾病综合征
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入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第10步治疗感冒发烧
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第11步治疗慢性宫颈炎
用时先以0.1%新洁尔灭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揩干,阴道后壁放凡士林纱布1块保护,再取棉球1个浸水溶液置宫颈糜烂处,每天上药1次,5次为一疗程。1周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月经期暂停。鱼腥草蒸馏液也可用作局部治疗。
第12步治疗化脓性关节炎
用鱼腥草注射液(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15毫升,注入关节腔内(先抽尽关节腔脓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每隔2~3天1次;同时肌肉注射5毫升,每日2次。患膝应加固定以限制活动。上法共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3例,分别于7.10.12天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关节腔注入鱼腥草注射液,一般1~2次后即能控制症状。
第13步治疗慢性气管炎
每次20~30毫升,日服3~4次。服药后咳嗽、咯痰均减轻或消失。或用鱼腥草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分注2~3个穴位(主穴:定喘、曲池);同时配合拔罐或针刺(主穴:身柱、膏肓)。2周为一疗程。经数百例临床观察,均以单纯型的疗效较好,喘息型较次。使用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少数病人服药后偶可出现头晕、胃部不适、心窝部烧灼感等,不久能自行消失。
第14步治疗肺炎
鱼腥草合剂在肺炎球菌的培养基上或试管内均无直接杀死或抑制肺炎球菌生长的作用,认为它对肺炎球菌的作用,似应以神经学说来解释。抗菌素在体内的作用原理与它们在试管内对细菌的作用不是等同的,除抗菌作用外尚有生理的防御性作用。
第15步敷背防哮喘
药理研究发现,鱼腥草中含有鱼腥草素、芳樟醇、槲皮素等药物分子,能促进肺泡及气管黏膜活性,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保障呼吸道畅通,并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第16步治鼻窦炎
取鱼腥草、板蓝根各30克,白芷20克,金银花、连翘、辛夷、桔梗各15克,苍耳子9克,川芎6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另取鱼腥草液滴鼻。临床试治鼻窦炎44例,全部治愈。两年未复发41例,复发3例。
第17步治痤疮、粉刺
鱼腥草30g 蒲公英30g 薏米30g 桃仁15g 菊花20g 白花蛇舌草30g 皂角刺15g 甲珠10g 水煎服。
鱼腥草泡水可以天天喝吗
不建议天天喝。
虽然说鱼腥草泡水的药用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但鱼腥草作为一种中药材,是具有一定药性的,人体天天喝可能会导致身体亏损,其次鱼腥草性寒,还可能会加重其体内寒气,导致腹痛、腹泻以及便溏等不适症状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但如果自身疾病需要,那么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天天喝的,但一旦病情好转后,就应该停止天天服用。
经期能吃鱼腥草吗
鱼腥草是一种中草药药剂,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很多,那么女人来例假能吃鱼腥草吗?
鱼腥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鱼腥草的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应用价值药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
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主治
以鱼腥草为主药的便方几则
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治疗肾病综合征: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入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因此女人在经期可以适量吃鱼腥草,适量吃不会对月经造成影响。
鱼腥草泡水隔夜还能喝吗 鱼腥草泡水叶子好还是根好
都可以。
鱼腥草泡水的时候用叶子或者根茎都是可以的,两者都能起到一样的营养功效,只是由于鱼腥草的叶子不好保存,所以平常见到更多的会是鱼腥草的根茎泡水,但这两者的药用价值并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日常生活中可以将鱼腥草叶子捣出汁液,然后敷在伤口部位就能起到消炎效果,而根茎含水量少,质地较硬,泡水会更合适。
鱼腥草的叶子和根功效一样吗
差不多。
鱼腥草主要分为根和叶子两个部分,而一般在中药中,常见的是鱼腥草的根,其实鱼腥草的叶也是可以食用的,并且两者药用价值差不多,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排脓消痈等功效,对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嗽、热淋等情况有所缓解,只是鱼腥草的叶子需新鲜食用,不宜久存,因此中药中鱼腥草根部使用广泛。
鱼腥草叶子和根哪个功效好
都有一定的作用。
鱼腥草主要分为叶子和根两部分,其中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部分为鱼腥草的根,但其实鱼腥草的叶也是可以食用的,而且两部分都具体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因此两者的药用价值是差不多的。
只是鱼腥草的叶子需要新鲜食用,不宜长期保存,而鱼腥草的根比较耐储存,因此相对来说鱼腥草根的使用范围会更广一些。
鱼腥草可以泡水喝吗
可以。
鱼腥草是可以用来泡水喝的,并且泡水喝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归经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具有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症状有一定的药效作用。
鱼腥草用来泡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需要注意是,通常都是用新鲜的鱼腥草来进行冲泡,这样才会有鱼腥草本身的植物清香。
若是采用的是晒干后的鱼腥草的话,其会带有一点点苦味,泡水喝不好喝的,所以晒干的鱼腥草一般是用来熬煮中药,并不适合用于日常泡水喝。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泡水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鱼腥草泡水喝的功效
鱼腥草可以食用,在我国西南地区常作蔬菜或调味品食用,同时又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鱼腥草药性微寒,味辛,入肺经,其中含有的鱼腥草素成分对各种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另外,鱼腥草中的部分有效成分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促进尿排泄,加上所富含的钾元素,合理的用鱼腥草泡水对水肿能起到一定的改善。
干鱼腥草煮水正确方法 干鱼腥草煮水的功效作用
干鱼腥草煮水中,鱼腥草性质寒凉,适量喝可以帮助降低人体火气,具有一定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体质燥热的人群来说,是比较好的。
鱼腥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成分,药用价值以及食用价值都是很高的,其中纤维素可以促进人体肠胃蠕动,有利于加速体内毒素以及废物代谢,具有一定利尿通便的作用。
鱼腥草是具有一定药性的,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鱼腥草根素等,这些物质对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以及肺炎球菌等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量喝可以帮助人体预防感冒,具有一定止咳清肺的作用。
鱼腥草是寒性还是热性 鱼腥草能长期泡水喝吗
一般不建议长期泡水喝。
虽然鱼腥草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但是鱼腥草不宜长期用来泡水喝,一方面是因为鱼腥草作为中药材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还会给自身健康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鱼腥草性寒,长期服用会增加体内寒气,出现手心冒冷汗、腹泻等寒气过甚情况,一般情况下,鱼腥草泡水一周喝2-3次为好。
鱼腥草是寒性还是热性
寒性。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臭腥草等,是一种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的地上部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泡水喝或中药熬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