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每月两次,如仅超前3-5天,或偶尔朝前1次,无其他明显症状,不作病论;若经行先期,量多色紫,质稠而粘,并伴随面红心烦,舌红口感,尿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心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胁乳房胀痛,则为肝郁;量多色淡,经致清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为气虚。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气虚者加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肝俞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月经后期指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若经行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喜暖畏寒,面白肢冷,苔薄白,脉沉紧,为血分实寒,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腰酸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血分虚寒,若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眼花或心慌失眠,面色恍白,舌淡苔少,脉虚细,为血虚。若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胀痛,胸胁乳房发胀,脉玄涩,为气滞。
艾灸疗法:灸气海,关元,子宫,气穴,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血分实寒者,与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于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地机,太溪穴,于俯卧位加灸明目穴,灸法同时;血虚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气滞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益气活血。
月经先后无定期指的是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其中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暗,经行不畅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小腹胀痛,精神郁闷,喜叹息者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卧位加灸命门,肾俞穴;肝郁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蠡沟,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益气活血。
艾灸拉稀怎么回事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虽说艾灸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暖宫的功效,但要注意并不是所以经期的女性都适合进行艾灸的,对于那些月经正常,无痛经的女性不建议在经期艾灸,否则很有加大自身的月经量。
但对于痛经、月经量少的女性来说,经期艾灸时主要的艾灸部位在腹部,这样可以缓解经期带来的不适症状,建议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艾灸,不能自行操作,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要是经期痛经以及经期量比较少,并且情况比较严重,那么这时候一般建议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好。
艾灸的基本方法
艾灸的基本用具
艾炷:由艾绒制成,呈圆锥状。在艾灸疗法中,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相应大小的艾炷。通常来说,较大的艾柱用来灸大面积的身体部位,如背部、腹部。较小的艾炷用来灸四肢或头面部。另外儿童宜用较小的艾炷。
使用艾炷灸时,将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
艾条:由艾绒卷材的棒状灸具。判断艾条的好坏主要依据艾绒的纯度。一般艾条的包装上会表明艾绒的等级,如艾绒等级为1:6,表明制成1千克艾绒,所需艾叶为6千克。等级越高,纯度越高,品质也越好。
使用艾条灸时,点燃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烤。
艾灸的辅助器具及使用步骤
艾灸盒:艾灸盒是艾灸的首选辅助器具,通常为木制或竹制。
艾灸盒的使用步骤:
①点燃艾条,让艾条充分燃烧。
②将点燃的艾条插入艾灸盒盖上的卡子里。插入长度要小于艾灸盒的高度,又要和盒子保持一定距离。
③将艾灸盒盖按照正确的方向改好,艾条要靠近艾灸盒底部且不触及铁丝网。
④用艾灸盒上的绑带绑在需要施灸的身体部位。在艾灸过程中可通过艾灸盒上的孔眼随时观察艾条的燃烧状态,及时舔掉艾灰,并调整艾条的位置。
艾灸罐:艾灸罐可以在全身不同的部位使用,使用起来很方便。
艾灸罐的使用步骤:
①将艾灸罐打开,取出最里面的内罐,并准备一段长短合适的艾条。
②将艾条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留下一个小孔,点燃艾条有孔的一端,将点燃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上。
③盖上艾灸罐的盖子,装上艾灸罐的手柄就可以手持艾灸罐施灸。
④也可以用绑带将艾灸罐缚在身上施灸,这种方法需要在施灸部位覆盖毛巾等隔热,避免烫伤。
艾炷的常用艾灸方法
无瘢痕灸:施灸时不烧伤皮肤、不让其化脓、不留瘢痕的灸法。施灸前先在要施灸的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便于艾炷黏着。然后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灸。
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更换新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一般以灸至局部皮肤轻度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这种灸法临床上常用于虚寒性疾病的治疗。
瘢痕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称为瘢痕灸,又称为化脓灸。施灸前先在要施灸的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便于艾炷黏着。然后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出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施灸。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部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天换敷贴一次。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
这种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隔姜灸: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拨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然后将姜片至于要施灸的部位,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微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抬离皮肤片刻,再放下继续施灸,之艾炷燃尽再更换艾炷,每次每穴3~5壮,灸至皮肤潮红为止。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咳的作用,故此灸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呕吐、腹痛、泄泻等。
隔盐灸:又叫神阙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至脐部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至患者感觉灼痛,即可更换艾炷。也可在食盐上放置薄姜片,上置艾炷施灸。
隔盐灸多用于治疗急性腹痛、吐泻、痢疾、虚脱等。
艾条的常用艾灸方法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2~3厘米处熏烤,使被施灸部位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每穴灸5~7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需要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如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地活动着施灸。
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2~3厘米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均匀地想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以穴位局部皮肤红润、灼热为度。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腹部穴位大都有调理脏腑气血的功能,月经期间艾灸腹部穴位对于月经不调等相关病证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水分: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气海: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中极: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附:针灸取穴多用同身寸法,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艾灸对闭经有作用吗
艾灸法具有温阳特性,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对于气滞血淤引起的闭经有治疗作用。但是如果是自身疾病造成的闭经现象,就应该找到引起闭经等因素,对症治疗。
气血亏虚型闭经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经期后延,经量逐渐减少以致闭经,伴随神疲,头晕心悸,素体虚弱,面色无华,舌淡太苔薄,脉细无力。
施灸穴位:关元,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血淤内热型闭经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月经闭阻,小腹胀痛,精神抑郁,伴随五心烦热,胸肋胀满,舌暗红或紫斑,脉沉弦而涩。
施灸穴位:中极,血海,三阴交,行间,归来,次髎,合谷,苔白痰多者,加中皖,丰隆穴。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穴位辨析
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足以统摄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补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的生化,运行密切相关,灸能益气养血,且对全身脏腑,经脉气血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有理脾调经之功,又为三阴交之会穴,兼调肝肾之气血,脾肝肾三经气血充盛,气机通畅,则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月经期艾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女性经期经血量比较大,或者是热性体质,高热人群是不适宜于进行艾灸的,阳虚阳亢人群也不适合艾灸,这类人群经期进行艾灸会导致经血量更多。
艾灸期间要注意避寒保暖,此外要注意保持情绪平和,情绪过于激动生气,容易导致气堵经络,影响艾灸效果,加重气血瘀阻。
面瘫艾灸部位图片 面瘫常用艾灸部位
面瘫艾灸多以阳明经腧穴为主,足太阳经腧穴为辅。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合营。
艾灸处方:颊车,地仓,翳风,合谷,阳白,外关,足三里,下关。
艾灸方义:翳风,合谷,下关,外关疏散风邪,通经活血;颊车,地仓,阳白疏调局部经气,通经活络;足三里补益脾胃,益气生血。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4-7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5-7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4-6个穴位,每穴灸50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5-7次为一个疗程。
月经期艾灸哪个部位 痛经艾灸哪个部位
中极温通胞宫,调理冲任。归来穴温经活血,理气上痛。地机穴乃脾经之郄穴,散寒通经以止痛。
取气海,归来穴理气活血,调和冲任。太冲为肝经原穴,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三阴交调气行血,痛经可止。胁肋痛加阳陵泉理气消胀止痛。
取肝俞,肾俞以补肝肾,养冲任。关元补益肝肾。太溪滋阴补肾;足三里以促气血生化之源,充养胞宫。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三寸处,即脐下四横指处。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处,即脐下旁开四横指处。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处。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肝气郁结能艾灸吗 肝气郁结艾灸注意事项
1、因为是以火熏灸,所以艾灸部位有伤口的不宜食用艾灸,艾灸时也要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2、极度疲劳、过饱过饥、妇女经期都不宜艾灸。
3、没有自制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不宜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