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正视、接纳自我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正视、接纳自我

面对挫折,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自信,不因挫折而丧失信心和锐气。不要认为“我不行”,不要一味地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而是要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时,正确认识别人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助和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技能,学会如何生存,学会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而且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害,遇到伤害和困难如何避免。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试图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积极鼓励,不要认为孩子无法驾驭这件事,就果断阻止孩子,让孩子畏手畏脚,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也堵塞了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更容易适得其反。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引导孩子如何改正错误,而不是数落孩子,在控制情绪给孩子做好楷模。

要教会孩子团队协作能力。

无论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很难成就事业,因此,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团队合作意识,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做事,做成事,并学会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思让孩子配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人。

要学会延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家长要注重培养提高孩子的忍耐力和控制力。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不要急于去满足,可以通过刻意延时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意志力。比如,孩子遇到了某些困难,家长要鼓励他坚持一下,而不是马上给予帮助,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举止活泼,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能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有些方面有欠缺,家长要给予积极引导。

不要总是把孩子封闭在家里。

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让孩子能够通过与人接触经受锻炼。有的家长喜欢将孩子护在身边,不让孩子外出见世面,长此以往的话,容易让孩子缺乏团队意识,将来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要提高孩子多思考多动脑的能力。

当小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自己应付不了,家长可以给予帮助,但前提是不要替孩子去做,而是启发孩子去做,让孩子多思考多动脑,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缺少的只是方法,只要家长多加注意,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次遇到困难,孩子就会自己解决。

要注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来自于心理,家长要教会孩子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在是任何事情的时候,家长都要引导孩子尽量争取成功,让孩子做事情首先不要去考虑失败了会怎样,而是如何去努力成功,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

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也不要放任孩子这种情绪,防止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做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正确归因

在认识和对待挫折时,要学会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

一般分为内因和外因2种,倾向于外归因的人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外部力量控制的;倾向于内归因的人则习惯于认为自己的行为I结果是受内部力量控制。

正确归因是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弄清楚到底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还是两者皆有。

如何保持好心态 提高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所有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是正常现象。但人对挫折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人能泰然处之,有的人却一厥不振。因此,当人面对挫折时,首先要了解、排除、防止形成挫折源;其次,要提高对挫折的忍受力,有意识地通过逆境来锻炼自己。

如何应对有叛逆心理的孩子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总会纠结孩子细微“坏”的地方,而忽视了整体的“好”,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思维模式。打压是没有用的,当父母打压孩子的时候,孩子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去跟你对抗上。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遵循自然法则,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他必然的走向,父母无法替孩子选择,那就顺应他发展的需求,为他呐喊,给他支持。

用积极的暗示悄悄改变孩子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引导他以一个更正面的、更积极的方式去看问题,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抗挫折能力方面发展得更好,抗挫折能力更强。”专家认为父母给孩子的暗示是什么,孩子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一次朋友聚会,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女儿前来,席间这位妈妈当着大家的面说:“我们家孩子从来不吃萝卜。”由于之前陪这个小姑娘玩游戏、聊她感兴趣的事,专家已经跟她混熟了,就对坐在旁边的小姑娘说,“不可能,我一看你长得这么聪明、健康,肯定爱吃萝卜,阿姨给你夹一块好不好?”对于专家夹的萝卜,小姑娘欣然接受。“不吃萝卜”的孩子那天吃了好多萝卜。

所以只要懂孩子的心思,以积极的方式去暗示他,实际上每个孩子都会逐渐地改变,也许当时不一定起作用,但是长期地以这样的方式去暗示他,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发生改变。

现在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弱,为让其在“逆境中成长”,刻意给孩子多制造一些挫折,但是这个方式对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没有帮助的。专家说,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不乏挫折,真正需要的是正面的引导,使孩子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些挫折,从每一个挫折事件里面看到积极的意义。

怎样预防青春期

预防青春期综合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与行为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一般说来,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越接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也就越能保持心理的健康;相反,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差距越大,则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弱,也就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逐步提高受挫折的能力。挫折锻炼是利用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挫折情景,有目的地进行锻炼,从而增强应付各种难以预料的挫折的能力。挫折具有的实质是获取挫折的心理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挫折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3.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首先,应该是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懂得万事都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顺利发展;其次,必须纠正自我评价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的产生。

4.要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积极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如打球、下棋、游泳等,以分散青春期综合症对自己的影响,尽可能摆脱这种顽症。

如何面对挫折 正视现实,及时调整

首先,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沂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其次,要冷静、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办法。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分析确立的目标是否治当,自己的智力、能力、体力是否与目标相适应,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就要适当降低或更改,更不要把远期目标当做近期目标。

特别容易紧张怎么办

案例:H同学,大二。因为自己总是紧张、焦虑前来进行心理咨询。H同学对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都很苦恼,他和爸爸的关系很不好。爸爸对他教育严厉,总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H同学感觉现在自己在与男性相处时都不那么融洽。

感受到痛苦的人在对于心理及情绪方面所遭受的煎熬和痛苦都有所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敞开心扉去说出自己的苦恼、悲伤、痛苦。这样问题也就容易堆积在自己身体内无法消化和排解。 就像紧张、焦虑和恐惧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只要我们知道它们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的反应,进而来接纳它们,带着这些紧张、焦虑和恐惧该做事做事、该回答问题就回答问题,一旦我们迈出了行动的步伐,那么紧张、焦虑和恐惧也就随之减轻或消失了。

但是多数的我们面临事情的时候主动做了回避和退缩,同时把问题作了扩大化处理,这样我们就把这些归因到了过去的经历之上,进而让过去的精力来折磨自己。换一句话说就是,过去的挫折和磨难本身并

不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伤害,使心灵遭受伤害的恰恰是我们对挫折和磨难的消极地回忆。

当我们感觉到紧张和焦虑时可以尝试着进行自我调节,去感受这种紧张和焦虑是来自哪里,如何才能够化解。如果这种紧张和焦虑影响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或者工作,就需要选择寻求专业的情绪调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抑郁症的治疗是什么?

一、疏导与渲泄:对于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治疗前,这时候可以向医生进行宣泄,这时候医生要关心、富有同情心、安静地倾听,使病人清楚他的痛苦已被人们作为现实接受了。

二、勇敢面对挫折:患了抑郁症之后,患者经常会因为自己遇到挫折,而对自己的无能而愤怒,从而造成颓丧、抑郁的情绪。因此病人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对于自己的生活不要过于的要求,应该在生活中日益完善自我,在挫折中获得成长,而不是抑郁。

三、抑郁症的治疗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当身处尴尬氛围或难堪局面时,学会用不自主的发笑或故意开玩笑、说俏皮话的幽默形式来自我解嘲,可以大大减轻精神紧张的情绪,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均有一定帮助。

四、抑郁症最新治疗要克服抑郁症的表现,首先要充分的肯定自己,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要因为疾病的治疗时间长、困难而失去治疗的信心,同时要用足够的耐心让自己渡过发病期。

总是睡不着怎么办 导致失眠的原因

很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失眠问题措手不及,其实总结起来,导致失眠的原因无非是睡眠环境差、睡眠时间不规律、心理压力太大或者身体不适等等。在种种不利于睡眠的条件下,睡眠质量会逐渐下滑,有些敏感的人面对挫折,夜间思维会无比活跃,从而造成睡眠上的障碍。还有我们错误的睡眠习惯,也会拉低我们的睡眠质量,比如早上睡懒觉,和晚上喜欢夜间活动,迟迟不肯睡觉等等。

哪些原因会导致紧张呢

首先,对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很多人总希望一切顺利,但是世事变化莫测,当打击或者不顺到来时,往往会使人乱了阵脚,从而出现焦虑的症状,不知道怎么去收拾残局,面对挫折失去信心,如果不加以调节,患上焦虑症便是迟早的事情。

其次,过分的追求完美。很多人在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非常注重细节,不能容忍自己犯一点错误,做事总是追求零瑕疵,一旦出现了纰漏,患者就会心烦意乱,长期如此的话,就会出现焦虑症。所以,我们要明白,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完美,只要尽力全力就好。

再有,突发性的事件给人造成的打击所致。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避免的,而面临突发的不幸消息,很容易使本身压力大的人们陷入焦虑和紧张、绝望,不敢面对现实,长期如此很容易因为心理的压力问题而导致焦虑症的出现。

然后,焦虑症的存在,与患者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心理素质较差、较敏感胆小的人,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甚至杞人忧天,整天唉声叹气,对于这一类的人,是非常容易在生活中出现焦虑症。

你是不是也有社交恐惧症

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社交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很多人广交天下朋友,借助人脉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但是也有部分人有社交恐惧症,平时尽量减少和别人的接触,做事总是畏首畏尾,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按照荣格的神经症理论,社恐患者常戴着多种多样厚厚的面具,害怕他人能穿透面具看到他真实的自己。

因此治疗的关键是自我接纳,如果我能全面接纳我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还怕你看吗!还怕你注视吗!

要接纳自己,先要了解自己,而又正是因为不能接纳自己,那部分真实的自我就深藏在潜意识中,让你自己看不到你真实的自己。

哲学和宗教研究三个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可见,要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很不容易的。

关于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这一部分,通常需要长程的心理治疗。

社恐患者常有对视恐惧,对视是需要力量的,在意识上,对视传递的是友好;在潜意识,对视传递的可能是一种敌意,关于这一点,我另文介绍。治疗主要是提升自我力量及行为脱敏,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的由于受父母或老年过度保护,成长的路太顺,没经历过挫折与痛苦,内心没力量。

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可较快的对症控制症状,迅速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困扰,为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平台,因而药物治疗也是很重要的,通常选用抗焦虑作用较好的抗抑郁药物。

药物治疗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一般副作用都比较大,不注意控制药量还有服药次数可能就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受损伤,因此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还是应该以心理治疗为主,帮助患者重拾自信,正常社交。

怎样预防青春期综合征

1.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与行为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一般说来,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越接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也就越能保持心理的健康;相反,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差距越大,则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弱,也就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逐步提高受挫折的能力。挫折锻炼是利用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挫折情景,有目的地进行锻炼,从而增强应付各种难以预料的挫折的能力。挫折具有的实质是获取挫折的心理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挫折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3.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首先,应该是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懂得万事都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顺利发展;其次,必须纠正自我评价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的产生。

4.要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积极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如打球、下棋、游泳等,以分散青春期综合症对自己的影响,尽可能摆脱这种顽症。

相关推荐

偏执型人格障碍具体指的是什么情况

1.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患者常常自我感觉极好,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因此他们看不起别人,对他人提出才善意、合理的批评,会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击 2.心胸狭隘,好嫉妒。偏执型人格障碍者的心胸非常狭隘,目光短浅,容不得别人。当别人比他强时,常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嫉妒。他们常把别人一般的,甚至是友好的表示看作是敌视或蔑视行为,对别人的成绩、成功等不满不服;反过来,他们还常常凭空认为别人在嫉妒他,便采取报复性行为,或采取荒谬、残酷的方式自我折磨 3.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偏执型人格障碍者生性多疑,对挫折或受到羞辱与阻

从心开始抗衰老

从“心”开始抗衰老 你曾经遇到过一声都一帆风顺的人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困难,挫折或危机时时都可能出现,那么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不是趋吉避凶,而是如何才能顺利地度过挫折与危机。 我一生曾面对过许多重大困难和挫折,但周边很多朋友对我总是能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能力感到惊讶与好奇。而我认为在我生命中帮助我克服一切,走过挫折的最大因素来自我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它不仅让我能坦然面对生命的一切变化,也是让我永葆年轻活力的动能

五种错误的教养方式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大学生泼熊事件”到“网络游戏自杀事件”,都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待提高。 有人说,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教育的。教育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父母教育。或许您并不认同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但通过反思您会发现,但当您面对自己的宝贝时,在不知不觉中您重演着您父母的角色。一些守旧的教育观念,如“棍棒教育”,始终束缚着我们的父母;而新近的教育理念也似是而非,如挫折教育的滥用,对“民主”教育、“忽视”教育的误解。这

如何面对挫折 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在目标确定后,要做好成败的两手准备,有了“最坏”的准备,就会无形中增强心理承受力,同时再向成功的方向努力,就能减少盲目性、被动性,增强主动性。

​这些性格的人注意了 你们更容易得抑郁症

1.易焦虑担忧的个性特征: 焦虑与抑郁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临床上二者共病的比率非常高,容易“焦虑担忧”的个性常神经过敏,易紧张,神经质,整天为未来忧心忡忡,被这些负性情绪纠缠着容易抑郁消沉。 2.易怒急躁的个性特征: 拥有“易怒急躁”个性特征的人趋于容易慌乱,对挫折和逆境的耐受性低。生活中一旦他们遇到重大挫折,处于劣势,他们就会容易感到压抑。 3. 习惯于自我批判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如何去看待事物或挫折压力的方式造就了不同的认知和归因模式,有些人遇到事情总是习惯于从外界(环境或他人)找原因,我们称之为“外归

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显性要挟带来“坏苹果效应”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不……,我就不给你……/不带你……”。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是坏苹果,愿意干的事情是好苹果,家长把这两样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要挟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可能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原因就是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要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家长人为缔造的好苹果和坏苹果之间的心理链接,侵蚀感染到孩子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孩子也只是会表面上屈服顺从,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但内心并没有

专家教你摆脱下岗抑郁症

1.宣泄情感首先让虹讲述自己的经历。虹泪流满面地诉说了自己已往的工作,下岗后的内心体验,自尊心的伤害,自信心的丧失及失败感和愧疚感,还谈到下岗后周围人的眼神。虹将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倾诉出来后,终于平静下来。 2.改变认知虹一直不能接受下岗的事实。她认为国家应该给她一份工作,她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人才。她在下岗后不去找工作,始终认为外贸公司还会让她回去的。所以说,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还认识不清,对下岗认识不足。在帮助虹分析了下岗原因后,虹也不再抱怨外贸公司了。 3.正视挫折虹从上大学到大学毕业后到

孩子需要经历一些挫折

挫折的好处一:增强自立 孩子们逐渐长大,应该自理起来,学习着自己去处理身边的问题。说起来挺容易,但是要做并不是那么轻松。首先,他们需要有解决问题的勇气,不要去依赖父母去依赖家人,有了这种勇气,他们就会有足够的能力慢慢面对问题、接近问题。但前提是孩子们必须首先有足够的自信认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孩子们喜欢独立的感觉,他们小时候希望自己拿奶瓶,拿勺子和小碗,他们想自己穿鞋,自己夹菜,就像爸爸妈妈那样。而且也只有大人允许他们尝试这些事情,他们才会有独立的感觉。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一些暗示,比如说:当他们自己学会第

家长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我女儿快两岁7个月了,她近来开始在吃饭后为大家分发牙签。今天,我上班出来时她把我的拖鞋装到塑料袋里让我带着。保姆劝说,上班不能带拖鞋,不起作用,我说不能带,她急得哭了。她平常不爱哭,一般摔倒也就哼哼一下,犯了错挨批评也不会哭,长这么大真是极少哭。保姆说给她换个大塑料袋让我趁机出门了。我心里放不下,站在门外听屋里动静,果真,她发现我走了,又开始大声哭。我就敲门进去,她递给我装拖鞋的塑料袋,没事了,我走了。我想,她大了,想参与更多的家庭生活,我不想挫伤她的积极性。她现在经常会说:“唉,宝宝想起来的,妈妈都给忘

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

家长声音 让孩子向自己学习 曹钢: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榜样。比如,每逢孩子战胜一次挫折,家长就可以指导孩子把事情记录下来。这样,当孩子以后面临挫折时,家长就可以提醒他看看这些记录,向自己学习。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做孩子的“顾问”,教给孩子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但最后还应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实施。 理性评价孩子 睿思妈妈: 心理学上,有种被称为“孔雀心态”的现象也正是如此。这些孩子通常比较争强好胜,非得事事都争第一,容不得别人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