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要高度警惕
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要高度警惕
一旦糖尿病足病发生,必须尽早给予专业化的治疗,强调早期、强调专业化,延误一天,病情均会迅速进展。
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 要高度警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东北地区的糖尿病足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目前临床诊疗不规范,导致糖尿病足病患者致残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脚发凉、麻木、怕冷应警惕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足部破溃、溃疡及坏疽。糖尿病足病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临床症状:如双脚发凉、怕冷、麻木、对冷热刺激不敏感、脚不怕疼、走路小腿酸疼或行走乏力等。这些临床症状通常提示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了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在这个阶段,如果不小心脚碰破了、鞋子小挤脚了、睡热炕头脚烫着了、剪脚指甲出血了、鞋子里有沙子硌着了,那么糖尿病足病就发生了。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现象,一定要到专科医生处就诊。
有效防治有三个基本原则
糖尿病足病的有效防治有三个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专业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
预防为主:就是要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并加以纠正,使高危足不发生足溃疡。第一,注意血糖要达标,不能忽视血糖的控制;第二,尽量避免吸烟,少饮酒;第三,每年进行正规的并发症检查,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早期都是可治愈的;第四,一旦发现双脚麻凉及双腿乏力,及时诊治;第五,每日自我检查双脚,及早发现异常。
治疗强调早期和专业化
一旦糖尿病足病发生,必须尽早给予专业化的治疗,强调早期、强调专业化,延误一天,病情均会迅速进展。对于已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的发现并进行专业化治疗能够使足部溃疡愈合。
对于已经发生严重足溃疡坏疽的病例,医生需要认真地全面评估病情,进行分类、分期,结合全身情况和足溃疡程度,多学科合作、中西医结合、综合处理,力求救命保肢,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糖尿病科、血管外科、骨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合作,才能完成促进溃疡愈合或避免截肢。
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核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并发肺结核:
1、糖尿病患者结核菌素实验阴性时,应接种卡介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糖尿病,更应当接种。结素实验强阳性者,应进行化学预防治疗。
2、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结核,早期治疗。
3、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①血糖不稳定或者控制不满意者②消瘦体重下降者③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者。
4、老年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更应注意并发肺结核。
对肺结核患者要警惕并发糖尿病:
1、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应常规做血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的隐形糖尿病。
2、肺结核患者食欲或体重明显增加、化疗中症状好转不理想,应及时查血糖和尿糖,血糖可疑者,应做糖耐量实验或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以便早期发现隐形糖尿病。
3、肺结核患者反复出现皮肤疖肿,阴部瘙痒,肺部病变呈现干酪渗出为主,柱蚀状空洞,正规化疗出现恶化或复发者,应警惕并发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的10个征兆
1.多尿。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食物转化为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2.口渴。排尿增加会导致口干舌燥,这时不要用含糖饮料解渴,以免增加血液中糖含量,加重病情。
3.体重略减轻。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重略减轻听起来似乎并非糖尿病的标志。其实,糖尿病引起体重略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水分从尿液中排出;二是排尿频繁也会带走一些热量。
4.虚弱和饥饿感。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米和白面),胰岛素会升高,引起血糖迅速下降。这会使人感到虚弱,进而渴望获取更多碳水化合物,导致恶性循环。
5.持续疲劳感。持续疲劳是一个重要征兆,这可能意味着吃的食物没有分解或被细胞利用。由于机体没有得到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很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的升高,这些症状往往出现较慢。
6.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血糖异常时会感觉不舒服,可能变得更加暴躁。事实上,高血糖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如觉得很累,不喜欢做事情,不想外出,只想睡觉。
7.视物模糊。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为葡萄糖在眼睛积聚,暂时改变其形状,导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稳定下来后约六至八周,视物模糊症状就会消失,眼睛也会自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状多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8.伤口愈合慢。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身体自愈能力减弱。
9.脚发麻。血糖浓度升高后,可能出现轻度神经损伤,引起双脚麻木。
10.更容易发生尿路和酵母菌感染。尿路和阴道糖水平升高将成为细菌和酵母感染的温床,要警惕反复感染。
总感觉尿不尽要警惕糖尿病
有些人排尿时老是感觉尿不尽,刚上完厕所过一会儿又想去,但是经过多方诊治,效果并不好,这时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糖尿病在“捣乱”。
有些人患了糖尿病后,并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而首先表现为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症状,殊不知排尿不尽也是其中症状之一。
糖尿病患者,可因神经病变造成膀胱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使膀胱中的尿液潴留不能完全排出,因此病人有尿不尽的感觉。由于残余尿的存在,病人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当出现排尿障碍时,要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排尿障碍往往提示高血糖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已经出现了神经损伤的慢性并发症。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当出现尿不尽症状时,在排除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后,应及时去医院查血糖。
脚发麻了怎么办
脚发麻,由颈腰椎病引起的,它是由颈椎腰椎病变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腿麻木,这种四肢分散麻木出现的情况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腿脚发麻,气血虚的人也经常容易引起。那么,脚麻了怎么快速处理呢?下面为您介绍脚麻了怎么快速处理?
脚发麻了怎么办
一、脚麻了怎么快速处理
如果是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多元微创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
方法
其次的是患有糖尿病、神经炎引起的麻木或者是药神经内科就诊,确诊后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物化学制剂引起的手脚麻木、还有就是脑血栓神经受压损伤导致手脚麻木。这些情况需要到医药 偶尔出现的手脚麻木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经常性的手脚麻木或者持续性的则要警惕,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对症的科室就诊,生活当中一定要警惕颈腰椎病引起的手脚麻木,早确诊早治疗。
肥胖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胖的“历史”,发病后体重会有所减轻,但由于体重基数大,因此不那么明显。一般来说,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在欧美等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没有那么高。所以,即使是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1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手脚麻木竟是6大疾病先兆
1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吗?
单手麻木警惕颈椎病。如果是一侧的手臂、手指麻木,那可能是颈椎病引起,通常是慢性、反复发作的麻木,同时伴有颈肩部的酸痛、僵硬等症状。
上肢和腿麻木当心腰椎病。腰椎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它是由腰椎病变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腿麻木,这种四肢分散麻木出现的情况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压迫神经可导致人体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手指麻木无力或是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腱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
单侧肢体麻木可能是脑梗先兆。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完全正常,那就要警惕是脑梗的先兆了。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同时还可能伴随言语障碍、半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紧急就医。
对称性麻木应防糖尿病病变。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常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异常。
麻痛不止小心肿瘤。老年人出现长期慢性的手脚麻木,持续不能缓解,还要考虑可能由恶性肿瘤引起。肿瘤晚期因远隔部位效应影响,会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因此,未查出常见原因者,一定要做全面检查,比如肝、胃、血液等,女性需要特别查看卵巢和乳腺。以便尽早发现肿瘤,及时治疗。
2哪些疾病会引起手脚麻木?
○动脉硬化
麻木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而瘫痪。
○腕管综合征
此种疾病引发的肢体麻木特点是屈腕时麻木加重。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指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腕管内肌腱肿胀,淤血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常见于从事拖地板、洗衣服等从事家务劳动较多的中年妇女。
颈椎病是引起手指发麻的最常见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此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长期久坐不愿活动、颈部姿势异常,尤其是电脑、手机使用时间过长,使颈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或是关节突发生增生或肥大,这些突出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关节突一旦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血管时,便会出现手臂、手指麻木。这种麻木通常为慢性、反复发作,同时伴有颈肩部的酸痛、僵硬等不适。
单侧手臂、手指麻木,可能是由颈椎病引起的,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受寒、枕头垫得过高等情况下,容易引发病症。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大部分会出现下肢麻木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单侧或者双侧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的麻木,同时伴有腰部的疼痛、不适等症状。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外伤史、吸烟、受寒、不良姿势等情况下容易引起腰椎疾病。患者可通过X光片、CT片或者核磁共振片检查确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正常,有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所致,而TIA又很容易发展成为脑梗死,因此,对于有三高或者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中老年人尤其对此种手脚麻木引起重视。TIA或者脑梗死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是急性发作的并可伴有言语障碍、半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此类型应即刻就医。
○糖尿病
双侧对称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早期就会出现并发症。定期测血糖,有相关症状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老年人很有可能平时一直消化不良,营养跟不上,就会导致因为维生素B1的缺乏而产生的末梢神经炎。还有,由于糖尿病患者是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手麻木者也有可能有糖尿病。
○痛风
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
由于现在社会吸烟喝酒的人很多,对于常喝酒的人来说,如果酒量摄入过多就会导致手麻木,这是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慢性酒精中毒了。
诸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神经纤维和髓鞘遭受自我免疫攻击破坏所致。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确诊此病需要神经科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系统神经检查。
3该如何有效地缓解手脚麻木?
中年以上,尤其是体型肥胖者,如见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风湿骨病手脚麻木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潮,尤其注意保暖、身体过度受凉、受寒,或严寒的气候往往会加重麻木的症状。此外手脚麻木患者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如果手脚麻木时间超过1天仍无法缓解或者是突然发作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建议去医院神经内科及时就诊。
当然,一般人的手脚麻木只是因为压到了神经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首先手脚麻木患者要注意按时作息。其次,做到饮食有节,尤其不可过食肥甘厚味,预防“三高”血症。
下面是一些迅速缓解手脚麻木的方法:
1.轻轻捶打,捶打的力度以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为佳。
2.左脚麻时抬起右胳膊,右脚麻时抬起左胳膊。
3.平时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增进血液循环。
手脚麻木实际在病症范畴称为痹症,是由风、寒、湿、邪毒气侵入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当邪毒气侵入五脏六腑之前,专业感觉是手脚麻木、四肢酸胀、沉、痛、有针刺感,这就是经络受阻发出的信号,也是人体防御的较后防线,如不及时治疗,经络受损,从而破坏了人体神经传导功能系统,造成神经坏死,最终发生中风、偏瘫、心梗、脑梗、糖尿病坏疽,抱憾终生。因此,手脚麻木必须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10个征兆预示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食物转化为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排尿增加会导致口干舌燥,这时不要用含糖饮料解渴,以免增加血液中糖含量,加重病情。
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重略减轻听起来似乎并非糖尿病的标志。其实,糖尿病引起体重略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水分从尿液中排出;二是排尿频繁也会带走一些热量。
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米和白面),胰岛素会升高,引起血糖迅速下降。这会使人感到虚弱,进而渴望获取更多碳水化合物,导致恶性循环。
持续疲劳是一个重要征兆,这可能意味着吃的食物没有分解或被细胞利用。由于机体没有得到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很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的升高,这些症状往往出现较慢。
血糖异常时会感觉不舒服,可能变得更加暴躁。事实上,高血糖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如觉得很累,不喜欢做事情,不想外出,只想睡觉。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为葡萄糖在眼睛积聚,暂时改变其形状,导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稳定下来后约六至八周,视物模糊症状就会消失,眼睛也会自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状多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身体自愈能力减弱。
血糖浓度升高后,可能出现轻度神经损伤,引起双脚麻木。
尿路和阴道糖水平升高将成为细菌和酵母感染的温床,要警惕反复感染。
美国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阿龙·赛普拉斯提醒说:“患糖尿病后不及时控制血糖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脏病、肾病、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他建议有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评估。如果已出现了以上信号,建议到医院检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