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是怎么回事
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是怎么回事
1.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 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3.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4. 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5. 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6.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在妊娠后期,由于激素异常增多,肝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脂肪在肝细胞及其他组织器官迅速堆积,结果使肝细胞肿胀并发生脂肪变性,肾、胰、脑、骨髓也可出现脂肪变性。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7.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脂肪肝做哪些定期检查
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我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应遵循综合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去除病因以及使用保肝药物。其中第一条原则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最根本方法。然而,在很多人因工作性质等原因难以改变生活方式时,如何选择去脂保肝药物也变得尤为重要。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因此脂肪肝的检查就变得尤为重要。
实验室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bapoeapo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弥漫性脂肪肝的超声波图像主要表现为回声波衰减按其衰减的程度脂肪肝可分为3种
(1)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可见
(2)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
(3)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回声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认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灵敏度达95%
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生活不规律、多吃少动、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都是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原因。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许多轻度脂肪肝病人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容易忽视,脂肪肝仍然悄悄地继续发展,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其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不容乐观。
据脂肪肝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肝是脂肪组织在肝脏的过度储积引起,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代谢综合征包括脂肪肝、肥胖/超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其他各部分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引起疾病进展,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外,3%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还会因其常伴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远期可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多并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脂肪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定期体检是发现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
脂肪肝已成为现今人们健康状态的“晴雨表”。定期体检是发现脂肪肝最为有效的方法。影像学检查中的b超可初步诊断脂肪肝并判断其程度,敏感度较高,患者容易接受,因此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除此以外,影像学检查中的ct、核磁共振等也是检测脂肪肝的有效手段,可半定量地监测脂肪肝的程度。肝穿刺活检可确诊脂肪肝并判断其病变严重程度。血液生化检验中,脂肪性肝炎最常见的是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大多为正常上限的2至3倍。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一些研究表明,大约有0%~0.5%的脂肪肝和0%~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最近,阿沙医生对1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31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在他们诊断为肝硬化后,平均随访3年多,就有25例(12.8%)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64例(20.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每年平均有2.6%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癌变,有4.0%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
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隐源性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每年的癌变率比丙型肝炎肝硬化仅低1.4%。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46%,是丙型肝炎发病率的3~15倍!
重度脂肪肝的诊断鉴别
一、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二、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据统计,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
三、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
四、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近年来,随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脂肪肝的症状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更多见的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因此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也可能不伴有临床症状。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无论是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伴随脂肪肝的发展,约1.5%~8.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可由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
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多无或只有较轻微的自觉症状,尤为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患者有的仅有疲乏感;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4%病人可出现脾肿大、8%患者有暂时性蜘蛛痣、肝掌及门脉高压的体征。
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可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重度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除此外,实验室的血液生化检查发现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β球蛋白、铁蛋白、Apo 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但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得了脂肪肝严重吗 运动干预是防治轻中度脂肪肝的主要手段
找出病因是防控脂肪肝的前提。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的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7.1%,38.5%和60.6%,而且因腹部脂肪过度堆积造成的中心性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尤其对于因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运动减肥可明显减轻脂肪肝程度,改善肝功能。因为中轻度的脂肪肝是由营养过剩所引起的,并没有肝细胞损伤的病理基础,未导致肝功能严重改变。因此,通过饮食控制及适宜运动能够可逆性恢复。
脂肪肝的实验室检查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建立在一些疾病的检查基础之上的,对于脂肪肝来说固然也是这样的,但是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治疗还需要我们了解的就是随时的治疗患者的疾病发病知识,因为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来说如果不能有效的护理,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以上脂肪肝患者到底需要接受什么样的疾病检查,虽然我们的专家从一些疾病的角度上给出了一定的知识宣教,但是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治疗还需要我们了解的就是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因为对于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来说还需要从饮食上注意起来。
吃素也可能患脂肪肝
据了解,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饮酒造成的,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数据表明,约有22%的素食者会得脂肪肝。人们通常以为营养过剩才会引起脂肪肝,其实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营养不良也是脂肪肝的另一个成因。
据介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的三大功能营养素,完全吃素的人少了荤食,也就少了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来源,人体的白蛋白合成减少,不得不动用和分解脂肪组织,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这种脂肪在肝脏中不易被分解,久而久之,肝脏中的脂肪堆积过多,如“不能及时转运出去”,就形成了脂肪肝。
如何对脂肪肝分类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病因将脂肪肝分成两大类: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指由于长期饮酒引起慢性酒精中毒,进而出现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致病因素复杂,可以分为5种。
1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营养失调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两种发病机制是不同的。
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是由于人体过量的摄入脂肪、蛋白质、糖类,通过生化反应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恰好相反,是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另外,热量不足、缺乏营养,机体会动员脂肪分解,过多的脂肪酸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
2肥胖型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所以肥胖人一定要定期检查,早期发现脂肪肝。
3药物性脂肪肝由于药物损伤,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脂肪堆积。
4肝炎后脂肪肝这是肝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5代谢性脂肪肝患者有代谢性疾病导致肝脏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症、甲状腺功能障碍、肝豆状核变性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增加肝细胞癌发病风险
1、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来说,酒精依赖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有一多半以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很少喝酒,或者根本不喝酒,有1/3的患者会出现中度喝酒,只有12%的患者一直有饮酒的习惯,但每天不会超过五十克,那就说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并不全是因为酒精的原因。
2、 可以有隐性脂肪肝的平均患者为69岁,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是女性的四倍左右,也就是说,男性更容易受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威胁,而更容易导致肝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因此对于男性来说,应该更要加强这种危害很大的疾病。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无法用治疗的方法彻底根除肝脏的多余脂肪物质,并且这种病症目前还有高发的趋势,所以说预防是非常重要。
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来看,肥胖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客观事实,所以为了良好的预防这种疾病,就要保持良好的身材,如果肥胖的人是应该积极的进行瘦身的锻炼,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也要积极的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近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生也逐年升高。具相关资料显示: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那么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如何预防呢?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一些研究表明,大约有0%~0.5%的脂肪肝和0%~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最近,阿沙医生对1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31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在他们诊断为肝硬化后,平均随访3年多,就有25例(12.8%)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64例(20.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每年平均有2.6%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癌变,有4.0%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
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隐源性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每年的癌变率比丙型肝炎肝硬化仅低1.4%。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46%,是丙型肝炎发病率的3~1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癌有关吗?
一些医生开始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隐源性肝癌)进行调查。医生们发现,大部分隐源性肝硬化的病因实际上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隐源性肝硬化确实能够发展成为肝癌。2002年,伯格尼斯医生对641例肝癌的病因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9%的肝癌患者病因不明。以后经过分析确定,这些患者都是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的。马瑞欧医生调查了100例肝癌患者,发现至少有13%的肝癌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怎样癌变的?
在脂肪肝形成的早期,肝脏内没有炎症性改变,肝细胞损害较轻,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检测也是正常的,往往在查体时B超检查时被发现。这种轻的肝脏脂肪变性一般病情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如果继续发展,肝脏内会出现炎症性改变,称为脂肪性肝炎。这时候,由于肝脏发炎,肝细胞坏死,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实验室检查则发现转氨酶升高。如果在这时加以控制,有52%~79%的患者稳定或肝纤维化逆转,有26%~37%的患者发展成进展性肝纤维化,有9%~20%的患者进展成为隐源性肝硬化。
一旦诊断为隐源性肝硬化,5~7年后有40%~60%的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肝腹水、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衰竭和肝细胞癌。
脂肪肝是因为吃的太油腻吗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肝脏是人体代谢脂肪的重要器官,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时就形成了脂肪肝。
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早期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轻度不适、隐痛或上腹胀痛等不典型的症状。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一半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右上腹可触摸到肿大的肝脏。
为啥喝酒会得脂肪肝?
顾名思义,酒精性脂肪肝便是与饮酒相关,酒精也在肝内代谢,长期的酒精损伤会导致肝脏细胞对脂肪的代谢能力降低,进而导致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形成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是怎么回事?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5.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6.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在妊娠后期,由于激素异常增多,肝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脂肪在肝细胞及其他组织器官迅速堆积,结果使肝细胞肿胀并发生脂肪变性,肾、胰、脑、骨髓也可出现脂肪变性。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7.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脂肪肝的有关实验室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 B,Apo E,Apo 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 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 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 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脂肪肝疾病有几项检查项目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B,APOE,APO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总而言之,脂肪肝疾病是很治疗的,但不容易根治的,有复发的可能性。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和病症都是不同的,为此,每个患者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另外,每个患者都必须用坚强的意志来对抗疾病。
得了脂肪肝严重吗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脂肪在肝脏内过多堆积的一种病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内脂肪多,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工作。脂肪肝又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而脂肪肝发病率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为主,且近年来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有资料显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超重或肥胖者占64%。换句话说,只要你肥胖了,基本上你患上脂肪肝的可能性就占到了六成以上。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得脂肪肝呢?因为人胖了以后,血液当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等)含量增加,而肝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血液当中的脂肪就通过血液循环带入肝脏,经过一系列的肝内运作,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变多,慢慢地就形成了脂肪肝,而越肥胖的人越容易在肝内聚集脂肪,会导致脂肪肝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