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不发热如何护理好
手足口不发热如何护理好
1、隔离护理
家长们若发现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当马上隔离,以免引起手足口病传播,整个隔离期需隔离2周。宝宝的用具要做到彻底消毒,房间也要保持通风。
2、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多给宝宝喂稀饭、蒸蛋等清淡、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饭前饭后,注意让宝宝用盐开水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
3、皮疹护理
宝宝所穿的衣物要柔软,避免粗糙的布料划破皮疹。另外,宝宝的指甲要剪短,如有必要用纱布包裹手指。另外,注意不可戳破皮疹,以免感染。对于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4、心理护理
对大一点的患儿,可结合患儿生理和性格特点,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其交流,消除紧张不安心理,尽可能配合治疗,促进痊愈。
5、观察护理
随时留意宝宝病情发展,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提防高烧和反复发烧不退现象。每当宝宝出现低热时,可多喝热水。体温在37.5℃—38.5℃时可进行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
手足口病现在是比较多的,相对比较猖狂,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们要护理好孩子,我们下面就介绍,孩子染上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父母们一定要看一看。
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孩子染上手足口病,要注意预防,注意日常卫生,我们介绍了孩子染上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通过合理的护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早日控制住疾病,防止蔓延,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一定要细心的护理好自己的孩子。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
孩子感染肠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有很多没有症状,有些宝宝则有发热或类似一般感冒的症状。当然有时候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部位的疱疹、疱疹性咽喉炎。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不重,但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主要是因为有些患儿发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心肌炎等,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关键。
手足口病的危害是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是一种慢性肠胃疾病,慢慢的危害着手足口病的身体,所以手足口病患者一定要慎重对待自身疾病,针对自身手足口病病因做好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最后祝广大患者早日康复。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得手足口病要吃什么药
手足口病在发病初期就可能会出现低热现象,这一般不需要治疗,多注意护理即可退热,但如果体温高超过38.5度就需要吃退烧药配合物理降温方式治疗。
一般多数患儿引起的手足口病都是轻微病症,通常不需要用药即可在1周左右自愈,但若出现持续高烧不退、下呼吸道感染、炎症的情况下,则应该及时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如手足口病出现有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咽喉痛等热症现象的,需要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菊花、板蓝根等药物。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当中,儿童患手足口病的病例我们并不少见,儿童是常发生手足口病的一类人群了,在这特殊的人群当中,家长就很有必要加强护理了,为了孩子以后健康的成长,家长就要注意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童手足口病的一些家庭护理。
1.轻症患病宝宝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患病宝宝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家长不能因症状轻再送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3.平时尽量让宝宝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4.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随时清理宝宝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宝宝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可让宝宝多饮水,无需特殊处理,如体温超过38.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嗜睡、厌食等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5.宝宝可能因为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多进清淡、新鲜而宜消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对儿童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方面的一些知识,希望家长能够认真对待,有一个良好的护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手足口病会复发吗 再得手足口病危险吗
一般手足口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即便再得手足口病,只要护理好了并不会太过危险。
但是有一种手足口病是例外的,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但是这种危险性高的手足口病是存在疫苗的,实在担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疫苗。
孩子手足口病容易治愈吗
孩子手足口病容易治愈吗?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性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但家长们不用担心,通常情况下,都是比较容易治愈的。手足口病有一定的自愈性,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发病过程良好,病症轻微,只需要在家隔离休息,做好家庭护理工作,一周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
有些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症状比较典型和明显,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出现疱疹,这个比较容易判断。但大部分的孩子由于体制各异症状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初期症状可能会有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比如是咳嗽、流涕,甚至是呕吐和腹泻,接着手足口才开始出现疱疹。这时家长就要多加留意了,要密切留意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精神不佳、全身乏力、嗜睡、呼吸急促困难、四肢抖动或抽搐等症状就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以免病情继续加重,引起更为严重的病发症,如心肌炎、脑膜炎、肺炎和脑干炎等,其中脑干炎最为危险,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家长不容忽视的。
夏季手足口病高发时节
在学校开学三个月内,都是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医疗中心神经科主任医师王纪文表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今年受持续高温等影响,原本5~7月的高发期拖到现在。而今学校开学,更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家长要小心应对。
手足口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和皮疹。溃疡一开始是红斑,随后出水疱并进展为溃疡,患儿常因为疼痛而拒食;皮疹一开始是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皮疹不痒。有的患儿也可只表现为皮疹或口腔溃疡,不发热。手足口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要避免接触患儿。如果孩子不幸得了手足口,要先在家休养,等到全部症状消失两周后再去上学,以防传染。
我国目前还未推广手足口病疫苗,只要不出现重症表现,是可以在家治疗及观察的。就像常见的流感一样,绝大多数病人通过简单的治疗就可以缓解治愈,甚至部分病例有自愈情况,但在某些特殊的人群中,也会出现极少数死亡病例。
脑干脑炎是手足口病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最早期的特点是发热、肢体抖动、呕吐和嗜睡,部分患儿在这些症状后会迅速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出冷汗、手脚发凉,然后肺水肿和肺出血、心功能衰竭并死亡。肢体抖动的症状最容易被忽视,而这也是最危险的症状。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发热持续不退、肢体抖动或颤抖、呕吐、嗜睡,或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大量出汗、手脚发凉、意识不清、抽搐等,即使皮疹不明显,也需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能彻底治愈吗
手足口病是儿童在春夏季节常见的一种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 多种,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宝宝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因而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发病,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那么手足口病能彻底治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手足口病的治疗:
1、轻症者可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及胸片。
2、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中药等,它们作为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作用。
3、抗感染治疗,局部可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
4、锻炼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复发。
5、重症患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对于手足口病能彻底治愈吗?这是现在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儿科专家表示,手足口病目前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因此小儿患了手足口病,家长做好护理工作对患儿的康复和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手足口病患者,特别是大量的婴幼儿患者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因为手足口病虽然并不是特别严重,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就可以康复,但孩子的免疫力很弱,而这种病又很容易引发并发症,一旦引发并发症,可能后果十分严重。
大人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一般可自愈,对症治疗即可。
通常护理手足口病幼儿的大人,若是在护理过程中发现自己也感染了手足口病,身上长有疹子,口里有疱疹,还有发热现象的,只需对出现的症状对症护理即可,一般在正确的护理下,大人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好,通常3—7天即可自愈。
手足口不发热是轻的吗 手足口不发热如何护理好
家长们若发现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当马上隔离,以免引起手足口病传播,整个隔离期需隔离2周。宝宝的用具要做到彻底消毒,房间也要保持通风。
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多给宝宝喂稀饭、蒸蛋等清淡、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饭前饭后,注意让宝宝用盐开水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
宝宝所穿的衣物要柔软,避免粗糙的布料划破皮疹。另外,宝宝的指甲要剪短,如有必要用纱布包裹手指。另外,注意不可戳破皮疹,以免感染。对于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对大一点的患儿,可结合患儿生理和性格特点,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其交流,消除紧张不安心理,尽可能配合治疗,促进痊愈。
随时留意宝宝病情发展,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提防高烧和反复发烧不退现象。每当宝宝出现低热时,可多喝热水。体温在37.5℃—38.5℃时可进行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手足口病前期可能会出现咳嗽、拉肚子的病症。
临床上手足口病的常见疾病表现为:发热、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的症状。
但一般因手足口病引起的咳嗽、拉肚子症状通常是在病症早期发作,家长最好是先就医诊断看是手足口病引起的还是其他病因导致的咳嗽拉肚子。以下是患儿出现咳嗽、拉肚子症状的家庭护理治疗措施,可参考护理。
手足口病大人需要隔离吗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需要隔离吗
同样需要隔离。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属于密切接触手足口病的人群,在日常的护理中,很可能自身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即使没有发病现象,其身上也可能携带手足口病病毒,会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其他健康人群,造成感染发病,因此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也需要做好以下相关的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正常吗
正常。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一定都会发烧,有的可能不发烧就直接起皮疹,很多家长以为手足口病患者要先发烧,之后再出疹子,其实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手足口病的疱疹与发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大多数患者手足口病都是在发烧后才出的疹子,小部分患者不发烧就出疹子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家长需根据以下方法护理好病情即可,无需太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