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专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护理

专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护理

因为小儿出现手足口病的时候,就会出现手部,脚部,口部出现疱疹,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像心肌炎或是肺水肿等,所以治疗手足口病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还要做好手足口病的护理。下面就是专家为我们具体的介绍的关于手足口病护理方面的问题。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首先还是全身的护理,要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在孩子患任何疾病的时候,如果全身的抵抗力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的话,任何疾病的感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为手足口病的感染主要是病毒的感染,针对病毒,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以支持疗法为主,没有什么特别针对性的治疗,也提倡用病毒唑,但是总的来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这些抗病毒的药物。

总的来说,还是要提高孩子本身的抵抗力。

比方,提供给孩子容易消化的饮食,保持一定量的饮水,如果孩子体温高过摄氏38度的话,用适当的退热药物,将体温控制在比较适合的温度范围。

如果孩子口腔里面有口疮的话,让孩子用1%淡盐水或者温水经常漱口,这样做可以将疼痛控制在较轻的程度里面。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口腔疼痛或者溃疡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医生可以用一些抗菌素软膏或者用带有局部麻醉性剂的液体减轻孩子的疼痛。

孩子身上的皮疹主要是保持干净、清洁,不要让皮肤受到二度感染,这是最主要的。

如果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出现,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很好的护理氛围中,5—7天都可以痊愈。

手中口病的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护理不当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并发症。最后,专家提醒家长们,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能够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小儿讲究卫生,并且平时做到家里多通风,多晒被子等方法才能预防此疾病。

中医预防手足口病方药

在西医尚未有治疗和预防手足口病的药物之时,中医根据对症施治的原理,提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药,从清热、化湿两个方面进行。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据参与《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方案》制定工作的一位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理论里“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而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这次讨论的方案初稿将手足口病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六个证型,主张分别对症施治。其中,目前因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出现的EV71感染,大致可被归入“变证”一类。

中医儿科专家介绍,对手足口病采用清热、解毒、化湿为主的防治办法。预防手足口病,除了强调清热,更要注意化湿,因此,不主张一味地让孩子喝板蓝根冲剂清热。

中医推荐,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面预防手足口病的方子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症状特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二。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六。手足口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

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七。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八。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①好发于夏秋季节。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④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九。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

十。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一般不需对接触者采取医学措施。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手足口病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出疹子就应该是手足口病。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天,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征。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经常把最先出现在颈部和躯干的婴儿急疹当成手足口病。

误区二、注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目前没有预防手足口病有效疫苗。预防要靠平时的注意了。

误区三、感染一次就有抗体。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孩子曾经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也只获得某一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并没有交叉免疫,仍有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误区四、孩子不出门就不得病。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很特殊,成年人能感染病毒,却不发病。据统计,成年人手上带肠道病毒的比例高达20%以上,肠道病毒在4℃下能存活1年。

有的人还认为,只要勤洗手,多通风就可以预防。但是这也是片面的认识。仅仅洗手、通风还不行,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手足口病的传播。

手足口病的饮食禁忌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手足口病饮食禁忌非常受家长重视,为了提高大家对手足口病饮食禁忌的认识,本文将详细介绍手足口病饮食禁忌,大家快来了解一下吧: 手足口病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如果在夏季得病,儿童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冰冷的食物,这会影响手足口病患者的肠胃健康,导致本来就没有什么食欲的患者更加吃不下东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而辛辣的食物更是不要多吃,因为辛辣食物属热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吃辛辣的食物会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手足口病和水痘的区别

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感染肠道病毒而引起的出疹性传染性疾病,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 最为常见。

据了解,该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父母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容易区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发病率最高。“患上手足口病一定不要掉以轻心,部分患儿有可能会并发心肌炎、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甚至危及生命。”石艳红提醒,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引起流行,“一旦流行,不但患儿痛苦,且耽误父母工作,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显得非常重要。”

手足口病快好了是什么样子 高烧已退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状况,很多患者还会反复发烧,因此退烧多半成了手足口病护理的一大重点,若患者开始表现的发烧病症,现在已经退烧而且不再继续发烧了,说明患者开始好装,病情接近痊愈了。

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

您了解手足口病吗?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呢?手足口病常常困扰着我们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手足口病出现之后要积极诊断,积极治疗,以免手足口病的病情加重而给人们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很多人对手足口病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表现为在口腔和咽部出现疹子。手足口病比较容易出现在小儿身上,患儿可自觉口腔和嗓子疼痛,因此要做好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流食,如粥、牛奶、米粉等,患儿还应多喝水。手足口病患者也要做好皮肤的护理,不要搔抓皮疹。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手足口病的护理知识,您了解了吗?祝您健康

手足口病患儿应休至症状消失后两周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传染,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湖北省卫生厅日前公布的《湖北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议对手足口病患儿及与其密切接触过的儿童采取休假的方式,进行必要隔离。

方案规定,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建议休假直至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后两周。7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建议休假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一周。

据介绍,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天-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这种疾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从咽部排出病毒。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

勤洗手能有效防止肠病毒传播。方案规定: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及时洗手。

专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护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随着季节变化,手足口病将进入每年的高发期。新安晚报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厅了解到,为了防止手足口病,今年我省将对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加强防控,其中小学、托幼机构将是重中之重。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2013年我省总发病率较上年有所下降,但部分地区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较往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其中阜阳、宿州、滁州、合肥、蚌埠等地发病和重症病例较多,宿州、阜阳、亳州、六安等地死亡病例较多,南方部分地区有发病上升的趋势。

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疫情以及聚集性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农村地区散居的0~3岁儿童是重症和发生死亡的重点人群,病例较多,重症和死亡个案较多的市、县是防治的重点地区。

手足口病症状特点介绍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

播的?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症状特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二。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相关推荐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可能会传染给大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多传染给5岁以下的儿童,但临床上,大人在护理小孩手足口病时或接触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后,也可能会因为个人大人自身免疫力低下而感染手足口病。不过多数情况下是大人感染了不会发病,但却容易成为手足口病传播源,传染给其他小孩。

手足口病家长要隔离吗

要隔离,否则容易二次传染别人。 生活中其实护理手足口病孩子的家长,也是手足口病传染源之一,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可能已经感染上了手足口病,但由于自身抵抗力比较好,没有发病的症状,但即使不发病,身上也会携带手足口病病毒,若外出不注意,与他人直接接触的话,尤其是幼儿,会导致二次传染,因此家长也是需要隔离的。

手足口病会复发吗 再得手足口病危险吗

一般手足口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即便再得手足口病,只要护理好了并不会太过危险。 但是有一种手足口病是例外的,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但是这种危险性高的手足口病是存在疫苗的,实在担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疫苗。

手足口病发烧期该怎么办

怎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治疗方法一、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治疗方法二、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治疗方法三、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治疗方法四、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预防措施 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病毒很多,学会做好预防也是关键的。平时一定要教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手足口病大人需要隔离吗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需要隔离吗

同样需要隔离。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属于密切接触手足口病的人群,在日常的护理中,很可能自身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即使没有发病现象,其身上也可能携带手足口病病毒,会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其他健康人群,造成感染发病,因此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也需要做好以下相关的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方法 第2步:了解病情轻重

当医生告知我们孩子是患有手足口病时,作为家长还需了解孩子手足口病的轻重程度,一般对于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来说,大部分孩子只需做好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即可自愈;而若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则最好是住院观察治疗,因为重症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严重的可导致孩子死亡,需警惕!

手足口病可以出门吗 手足口病多久可以出去玩

建议:病愈后2周再出去玩。 手足口病的患者想要出去和朋友玩的,要等待病愈后2周才可以,而判定手足口病的孩子是否病愈需要符合以下3点: 手足口病的疱疹会长在口里、手上、腿部等部位,一般来说手足部位的疱疹消退的快一些,但口里的疱疹会相对较慢,如家长发现宝宝口里的疱疹也消退了,那说明这个病快好了。 部分手足口病的患者可能不会发烧,只有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见于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若病情快好了,这些皮疹会自愈消失,而且消

手足口病得过一次还会再得吗 手足口病再得会更严重吗

一般来说,此病情及早发现不会很严重。 一般手足口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即便再得手足口病,只要护理好了并不会太过危险。但是有一种手足口病是例外的,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但是这种危险性高的手足口病是存在疫苗的,实在担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疫苗。

手足口病能彻底治愈吗

手足口病是儿童在春夏季节常见的一种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 多种,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宝宝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因而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发病,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那么手足口病能彻底治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手足口病的治疗: 1、轻症者可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

宝宝手脚长水泡是什么疾病

据悉,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年都有病例发生。根据市疾控中心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东莞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是每年的1~2月及11~12月发病水平较低,从3月份开始,发病数逐渐增多,全年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 “手足口病多有2~10天的潜伏期,平均潜伏期为3~5天。”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医生介绍,手足口普通病例最明显的表现为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并伴有发热、口痛、厌食等症状。手足等部位的斑丘疹会逐渐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