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导联是指什么
心电图导联是指什么
心电图导联,主要说的是位于心脏的周围所有的组织液,由于组织液是电流的良好导体,所以在整个人体中就可以比作为一个容积导体,体表面各处的电位分布情况会在其中不断的变化。因为体表电位的分布不同,如将两个金属小板的电极安置于体表任何的部位,再用导线连接到心电图机中的正负两极,就可以记录到两处的电位差。在记录心电图时,引导电极安放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称为导联。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心电图,对于导联就作了一个统一的规定。临床常用的导联有12个。标准导联包括三个导联,分别是Ⅰ导联将两个电极分别放在右臂和左臂,Ⅱ导联放在右臂和左腿,以及Ⅲ导联放在左臂和左腿。
心电图导联 右下肢到底连不连
右下肢导联线又称“无干电极”,若不连接,也能做出各导的心电图,但连接后抗干扰力更强,就象电器中的接地线一样,最好还是连接上,心电图做出来干扰要少一些。 针对你的补充资料,回答如下:作心电图之前,全面导联线均一次连接完毕,然后在作心电图的过程中,切换心电图机面板上的导联切换键,机器内的线路即可切换到相应的连接线路上来,如:按心电图机面板上的Ⅱ导联,内面线路就自动切换成:正极左下肢、负极右上肢;其它导联也是一样的道理。
心电图的所有导联代表什么
心电图导联体系有很多类型,目前多采纳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Ⅰ、Ⅱ、Ⅲ、aVR、aVL、aVF、V1、V2、V3、 V4、V5、V6为常规12导联。其中,:Ⅰ、Ⅱ、Ⅲ、aVR、aVL、aVF属于肢体导联,肢体导联中又分为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V1、V2、V3、V4、V5、V6称为胸导联(具体连接方法见图示),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加做导联(V7~V9)。
心电图导联中的单极胸导联
单极胸导联将探查电极放置在心前的胸壁上记录心电图,称单极胸导联。常用记录位置有六个。V1导联是把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导联放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导联放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导联放在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V5导联放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V6导联放在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将左臂、右臂及左腿的电极各通过5000Ω电阻连接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
心电图检查应对措施
妊娠期心电图改变主要与妊娠后生理变化有关,心电图检查应对措施有哪些?妇产科医师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改变,有选择性地治疗处理。心电图检查应对措施有哪些?对有明显胸闷、心慌不适的准妈妈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加强孕期监控,适当用药处理,降低孕产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1、孕妇窦性心律不齐
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称之为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2、孕妇心电图ST-T异常
ST-T异常是一个心电图描述用语,说明心脏供血功能出现障碍。妊娠中晚期母体血容量增加40-45%,平均增加1450ml,直至分娩,循环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荷,心肌的需氧量也相应增加,随着孕周的增加,在妊娠中晚期血容量不断增多,机体的需氧量也相应增大,足月时达到最高峰,较非孕期增加20% 。
中晚期妊娠准妈妈体重增加、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不断增加腹腔内压力,机体需增加心率以适应变化。至分娩前2 个月,心率平均增加15 次/分,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由于心肌相对缺氧,低氧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肌细胞复极不稳定,导致心电图II、III、avF、V4-V6导联ST-T发生改变。
妊娠晚期ST-T 改变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情绪、焦虑、睡眠等因素有关。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水和钠的潴留,体重增加,甚至浮肿,新陈代谢旺盛,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继发于心脏负荷过重,也是引起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出现ST-T改变。
总之,妊娠期不要忽视心电图常规检查,大部分心电图改变为可逆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分娩后即可恢复,个别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明显,伴有心慌、气短等,可有发生心衰的危险,应严密观察。
3、孕妇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
胸导联R波代表心室负极过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是非常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胸导联R波从V1-V5出现降低或未增高的情况[8]。R波递增不良常见于病理情况,也可见于正常变异,正常人发生率为7%。
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主要见于不典型前间壁心肌梗死、右心室肥厚、右位心、心肌病、左心室肥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心前导联R波增递不良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心电图检查的正常值
(1) 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lmV。 (2) 心率:窦性心律,正常为60-100bpm* 之间,超过100bpm的为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bpm的为窦性心动过缓。在一定范围内低于或高于正常频率的,以及轻度的窦性心律不齐,都属于正常范围的心律。 (3) 心律:健康人绝大多数时间为正常窦性心律,偶有早搏等也非异常。 (4) P波:在肢体导联中除aVR为倒置外,余导联多为直立,或较低平。在胸壁导联V1-6多不够明显直立。 (5) PR间期:自P波开始至QRS波群开始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s。 (6) QRS波群:为一狭窄,形态多样的(qR,R,Rs,rS,或qRs)波群,时间在0.06-0.10s的狭窄范围内。 (7) ST段:是自QRS渡群终了的J点开始至r波开始的一段。正常形态是随T波的直立而浅浅的上飘。sT段平行的压低或斜向F的压低不正常,轻度抬高可见于正常人,应与临床情况结合判断正常与否。 (8) T波:除在aVR导联是倒置外,余在R波高于0 5mV时均应直立。(如在I,Ⅱ导联应直立,aVR中应倒置,胸前导联自V4-6均直立)。 (9) U波:T波后的小波,在V2-3中易见,正常应直立,其它导联可不明显。 (10) Q-T间期:自qRS波开始至T波终了的间期。Q-T间期随心率而略有长短之别,但Q-T间期与心率不符合的延长有较重要意义。异常缩短多为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影响。
心律失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 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2)食管心电图:可以清晰描记P波,对12导联心电图P波记录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获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
(3)心电图监测: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
①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
②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
③ 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④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话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4)体表His电图:采用心电的滤波和叠加等方法,记录到的His电图,能帮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电图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辅助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5)体表心电图标测:采用数十个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心电图,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及传导顺序和速度的异常,尤其对异常通道的诊断有价值。
(6) 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 averaged ECG)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 (high resolution body surface ECG),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2.心脏电生理 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异常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对复杂心律失常做出诊断,并且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反应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激动的传导顺序,对于临床诊断困难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运动试验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4.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心肌梗塞的检查事项是哪些
有很多较为严重的疾病是出现的,大家也是要有自己的认识,因为心肌梗塞的带来还是很严重的,我们大家在发现后也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多方面的来牢记这些问题更是要进行检查才是,那么,心肌梗塞的检查事项是哪些?下面咱和专家解答吧。
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检查
心电图有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对诊断和估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情演变,都有很大帮助,心电图波形变化包括三种类型:
1.坏死区的波形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
2.损伤区的波形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缺血区的波形面向损伤区外周的导联,显示T波倒置。
典型的心电图演变过程是:起病时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后者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显示R波增高和ST段压低,在发病后数日至2周左右亚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ST段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显著倒置;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T波增高,发病后数周至数月慢性期,T波可呈V形倒置,其两肢对称,波谷尖锐,异常Q波以后常永久存在而T波有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恢复。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
V4导联QRS波群呈qR型,ST段明显抬高,V2导联呈qRS型,ST段明显抬高,V1导联ST段亦抬高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
aVF导联QRS波群呈Qr型ST段抬高,Ⅱ导联呈qRsr型ST段抬高,Ⅰ,aVL导联ST段压低
在异常Q波和ST段的抬高尚未出现前的最早期阶段,心电图可无异常,或有T波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变化,多发局灶型心肌梗塞,可无典型心电图表现;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尤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心电图不一定能反映急性心肌梗塞表现;在原来部位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心电图表现亦多不典型。
梗塞部位心电图定位诊断的根据列于表1。
以上也就是专家对于疾病出现的检查,相信人们也都了解了吧,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选择好的检查方法,多方面注意后在及时治疗。最后祝患者康复。
动态心电图的优缺点
优点: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就是能记录患者二十四小时内心电图形。它相比普通心电图来说有许多优点,普通的心电图只是用电极记录患者在极短时间内的一段心电波形,一般来说是两三分钟,但是有些患者的心电图波形并只是在某些时刻出现异常,所以如果让这样的患者做心电图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的,只有动态心电能发现这样隐藏得比较深的身体的缺陷。所以动态心电是判别心脏问题的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
缺点:动态心电图虽然应用广泛,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是因为它的记录导联有限(2-3个),不能反映整个心脏的情况;二是因为病人处于活动状态,多少都会给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带来影响。这些不如普通心电图,因为普通心电图记录的图形质量很高,导联最多可记录到22个。因此,动态心电图是普通心电图的补充,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何时需要做哪种检查,要由医生确定。
心电图、心电监控的区别
手术时的心电监控和观察室心电监控
这俩一般都是上的多参数病人监护仪,有三导联,五导联,七导联,十二导联用于满足各种监护需求。
心电图检查
这个一般用的都是静态心电图机,十二个导联的。
监护和静态心电电极位置不一样,但是原理类似。
监护一般是3-5个电极片贴身上,心电是十个(四个肢夹,六个胸电极)。
心电图st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 ST-T 的正常范围
ST 段 正常的 ST 段多数位于基线上, 但亦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ST 段向上偏移称为 ST 段抬高,ST 段向下偏移称为 ST 段下移。ST 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 V4 ~ V6, 不应超过 0. 1mV。在 V1、V2 导联 ST 段抬高不超过 0. 3mV,V3 导联不超过 0. 5mV。ST 段下移,在 aVR 导联不超过 0. 1mV,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 0. 05mV。ST 段的正常时限为 0. 05~ 0. 15 秒。ST 段改变包括 ST 段的下移、抬高、延长及缩短。
T 波
T 波的形态 正常 T 波的双支常常不对称, 前支较缓慢, 后支较陡峭, 顶端较圆钝。
T 波的方向 正常的 T 波, 在Ⅰ 、Ⅱ、V4 ~ V6 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在Ⅲ、aVL、aVF、V1、V2 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V3 导联多为直立。若 V1、V2 导联 T 波倒置,,V3 导联可以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但 V1、V2 导联 T 波若直立,,V3 导联则不可以倒置, 否则异常。
心电图显示部分导联ST-T改变,是指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等。
心电图出现 ST-T改变,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
1、器质性的原因:
如为青年人,出现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以心肌炎、心肌病、甲亢等病理情况较为多见;
如为中老年人,出现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且伴有较明显的动态变化时,则以冠心病、心肌缺血为多见。
2、功能性原因:
多见青中年患者(女性较多),心电图检查可有ST-T改变,以下壁多见,类似心肌缺血,患者可有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患者在服用心得安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做心得安试验后,低平、倒置的T波及S-T段可恢复正常,称心得安试验阳性。借此可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相区别。
什么是肢体导联低电压
肢导联低电压是指6个肢体导联中每个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电压的绝对值之和均小于0.5mV。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胸等,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
引起肢导联低电压的主要原因有:
1.肥胖,心脏表面与胸壁距离增加
2.心肌梗死
3.心包积液
4.胸腔积液
5.肺气肿
6.甲状腺功能减退
7.最大QRS向量垂直于肢体导联,导致QRS振幅减小.
少数正常人也可见肢导联低电压.
需要注意的:
1这种情况是种心电图的诊断结论,具体需要结合临床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常见的引起肢体导联低电压的情况有肥胖,扩张性心肌病,心包积液,电压的不稳定,以及心电图时传导不佳等,都会出现低电压的情况。心电图诊断该种情况并没有特异性。
2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另外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心脏彩超明确心脏的具体情况,不要过于担心,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平时注意随诊就可以的
上面给大家讲了有关与为什么是肢体导联低电压,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大家都特别需要注意身体的安全情况,不要马马虎虎的,出现了这些情况下,就赶快及时的到医院去接受治疗吧,不要耽误了疾病的治疗最佳时间,最后祝愿人们每天身体都非常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