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地震后心理干预 直面死亡接纳惊恐

地震后心理干预 直面死亡接纳惊恐

在灾难中死里逃生之后,每一人都会感觉到惊魂未定,这是人的本能,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我们首先要接受当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所体验到的惊恐的感觉,无力的感觉。只有真正的直面并且接纳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面对现实。允许自己为人。

地震后为什么会发瘟疫 救灾速度慢

政府的救灾速度也是地震后发生瘟疫的重要一环,地震带在地震后爆出瘟疫的消息,大多是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应灾安排,从而导致病毒肆虐,瘟疫横行。

五级人群存在心理危机问题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是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

另外,还有现场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专家认为,这一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三级人群是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是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的灾区以外的社区成员,以及对灾难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第五级人群是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这类人群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专家建议,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采取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惊恐障碍有哪些症状

1.惊恐发作 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突然感到气短,头晕或轻度头痛,晕厥,震颤或颤动,不真实感,口干,难以集中思想或讲话,视物模糊,胸闷、胸痛胸部压紧或疼痛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心悸,心脏剧跳,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手麻,足麻,窒息感,出汗,潮热或寒战,迫切想逃脱,恶心,肌肉紧张,怕死去、失去控制或发疯。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惊叫、呼救。有的出现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头晕、非真实感、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在惊恐发作中患者一般竭力想逃避某种特殊功能的情境以期望惊恐停止,或者寻求帮助以防崩溃、心脏病发作或发疯。此种发作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晰,历时短暂,一般5~20min(10min内达到高峰),很少超过1h,即可自行缓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结束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发作之后,患者自觉一切如常,能回忆发作的经过。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病人可以频繁发作,1个月达3次以上。

2.预期焦虑 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紧张不安,也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称为预期性焦虑,可持续1个月以上。应注意与广泛性焦虑鉴别。

3.求助和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在发作的间歇期,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热闹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伴;即继发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有时(并不总是)会导致对某些情境的广场恐惧样回避,在这种情境中感到躲避很困难或令人难堪,或者感到不能立刻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可分为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症和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惧症两种类型。偶尔的惊恐发作(即惊恐发作的频度不足以作出惊恐障碍的诊断)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的精神障碍中,特别是在其他焦虑障碍中。

预期焦虑症是怎么回事

1、惊恐发作

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 会突然感到危机或威胁即将来临或死亡迫在眉睫,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立即逃离的冲动;同时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 常见于惊恐障碍或各种恐怖症。

2、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

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 个体预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但是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又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 出现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和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 此类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

3、预期焦虑

焦虑障碍患者预期再次面临害怕的场合或情境时出现的焦虑,例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心,社交恐惧症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的担心。

4、忧虑性期待

由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或会发生非现实威胁引起。 例如担心子女出门会发生诸如车祸的意外。

他们常常有恐慌的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其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或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称。

5、临场焦虑

它与执行一项任务有关,完成该项任务越没有把握,焦虑也可能越大。考试前出现的焦虑属此类。临场焦虑特别见于性功能障碍者

四川为什么经常发生地震 地震能够预测吗

以目前的科学水平,似乎还是不能够预测地震,每一次地震的来临都是那么的突然。

在中国古代就有地震仪,也只能够在震后知晓哪里地震了。而现在地震局往往也难以预测,反倒是一些民间人士准确的预测了出来。大多数人是通过“观天象”即看云的方法来预测的。

其实民间预测地震并不靠谱,不过是一种心理错觉:第一,他们一直在预测,人们忘记了他们的一万次错误,却对偶然的一次成功津津乐道。第二,他们的预测大多十分模糊。

焦虑症临床表现具体有哪些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症状特点就是自发的出现,反复的发生,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患者会伴有明显的濒死感。最典型的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表现有:

1﹒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焦虑症患者首次发作常常是突然的、自发的出现。典型的惊恐发作的精神体验有三种表现:

(1)濒死感:常常为惊恐发作的特征症状。患者突然产生胸闷、胸部压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甚至感到死亡将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户,推开门窗,让空气进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

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包括: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

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

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惊恐障碍临床主要特点

(1)无明显诱因,无特定环境,发作不可预测。

(2)发作间期无其他症状,心身与社会生活工作基本正常。

(3)发作时情绪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并有濒死感等。身体上有许多自主神经症状,比如头晕、心慌、过度换气、胸闷、窒息感、眩晕感、震颤、手脚麻木、手抖、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胃肠道不适、步态漂浮感、喉头堵塞窒息感等。也可有人格解体与现实解体等体验。患者对以上的感受,继发出现担心摔倒、担心出现死亡后果、担心精神失控与精神错乱等思想。继发的负面思想会加重惊恐障碍发作,把疾病推向高峰。

(4)突然发作,迅速达到高峰,10分钟左右自行缓解。整个发作中意识清,事后能回忆。部分患者选择呼叫急救,去到医院并没有特别处理,就逐渐恢复正常。急诊内科医生会误诊成“心脏神经症”。

(5)因惊恐障碍发作时,患者十分难受与恐惧,又无法摆脱。所以多数人都有害怕再发作的精神焦虑(预期性焦虑)。因此在发作间歇期,多数病人因担心发作时得不到急救,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敢单独出门、不敢到人多的场所、不敢乘车旅行,独自在家不敢关房子的大门,或出门时要他人陪同(此时伴广场恐惧症)。长期反复惊恐发作的病人,也可继发出现抑郁症状,可有消极思想倾向。

(6)惊恐障碍一个月内至少有数次的发作。

焦虑的检查有哪些

1、惊恐发作: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会突然感到危机或威胁即将来临或死亡迫在眉睫,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立即逃离的冲动;同时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常见于惊恐障碍或各种恐怖症。

2、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个体预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但是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又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出现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和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此类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

3、预期焦虑:焦虑障碍患者预期再次面临害怕的场合或情境时出现的焦虑,例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心,社交恐惧症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的担心。

4、忧虑性期待:由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或会发生非现实威胁引起。例如担心子女出门会发生诸如车祸的意外。他们常常有恐慌的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其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或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称。

5、临场焦虑:它与执行一项任务有关,完成该项任务越没有把握,焦虑也可能越大。考试前出现的焦虑属此类。临场焦虑特别见于性功能障碍者,

6、分离焦虑:是儿童对父母分离的一种反应,通常出现哭叫易激怒和其他痛苦象征。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儿童试图对强加给他的改变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分离焦虑见于儿童的分离焦虑障碍。

焦虑的表现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症状特点是自发出现的,反复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典型的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有:

1﹒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首次发作常常是突然的、自发的出现。典型的惊恐发作的精神体验有三种表现:

(1)濒死感:常常为惊恐发作的特征症状。患者突然产生胸闷、胸部压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甚至感到死亡将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户,推开门窗,让空气进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

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包括: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

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

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不安。

1﹒精神性焦虑

表现为对日常琐事的过度和持久的不安、担心。焦虑的痛苦在精神上体验为对一些指向未来的或不确定的事件过度的担心、害怕,或担心灾难、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如担心家人患病,小孩发生意外,工作上的失误,很小的经济问题,人际关系等,又称之为预期性焦虑,内容可以变化不定。精神焦虑可同时伴有睡眠的改变、失眠、多梦、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烦躁不安等。

2﹒躯体性焦虑

躯体性焦虑或植物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手心出汗、恶心、心慌、心率加快、口干、咽部不适、异物感、腹泻、多汗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神经系统症状有耳鸣、视物模糊、周身不适、刺痛感、头晕及“晕厥”感。

3﹒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症状

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身体发抖、坐立不安、无目的活动增多、易激惹、发怒、行为的控制力减弱等。焦虑病人的外观可见到表情紧张、痛苦、双眉紧锁、姿势僵硬不自然,可伴有震颤。皮肤苍白,多汗。小动作增多,不能静坐,往复徘徊。个别病人有口吃,或原有口吃加重。肌肉紧张症状表现头挤压性疼痛、以额枕为主,肩腰背疼痛、僵硬感、动作困难。睡眠障碍常以入睡困难为主,上床后忧虑重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可有噩梦,大汗,恐惧。次日起床后头脑昏沉。

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伴有惊恐障碍的焦虑症患者,以较快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首要目的。

(1)药物治疗:①抗焦虑剂中苯二氮类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该药具有成瘾性,增加或减少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②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均有效,两药剂量均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疗剂量为150~300 mg,有睡眠障碍的可改用阿米替林;③5‐T H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每次剂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选用。

(2)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放松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及催眠疗法可以选用。

预后

广泛性焦虑起病缓慢,病程多迁延,长期随访41%~50%的病例痊愈好转。惊恐障碍患者大约有30%~40%症状消失,约50%的患者有轻度症状,10%~20%有明显的症状,预后欠佳。

焦虑的病理性焦虑

临床表现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症状特点是自发出现的,反复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典型的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有:

1﹒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首次发作常常是突然的、自发的出现。典型的惊恐发作的精神体验有三种表现:

(1)濒死感:常常为惊恐发作的特征症状。患者突然产生胸闷、胸部压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甚至感到死亡将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户,推开门窗,让空气进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

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包括: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

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

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不安。

1﹒精神性焦虑

表现为对日常琐事的过度和持久的不安、担心。焦虑的痛苦在精神上体验为对一些指向未来的或不确定的事件过度的担心、害怕,或担心灾难、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如担心家人患病,小孩发生意外,工作上的失误,很小的经济问题,人际关系等,又称之为预期性焦虑,内容可以变化不定。精神焦虑可同时伴有睡眠的改变、失眠、多梦、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烦躁不安等。

2﹒躯体性焦虑

躯体性焦虑或植物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手心出汗、恶心、心慌、心率加快、口干、咽部不适、异物感、腹泻、多汗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神经系统症状有耳鸣、视物模糊、周身不适、刺痛感、头晕及“晕厥”感。

3﹒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症状

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身体发抖、坐立不安、无目的活动增多、易激惹、发怒、行为的控制力减弱等。焦虑病人的外观可见到表情紧张、痛苦、双眉紧锁、姿势僵硬不自然,可伴有震颤。皮肤苍白,多汗。小动作增多,不能静坐,往复徘徊。个别病人有口吃,或原有口吃加重。肌肉紧张症状表现头挤压性疼痛、以额枕为主,肩腰背疼痛、僵硬感、动作困难。睡眠障碍常以入睡困难为主,上床后忧虑重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可有噩梦,大汗,恐惧。次日起床后头脑昏沉。

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伴有惊恐障碍的焦虑症患者,以较快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首要目的。

(1)药物治疗:①抗焦虑剂中苯二氮类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该药具有成瘾性,增加或减少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②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均有效,两药剂量均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疗剂量为150~300 mg,有睡眠障碍的可改用阿米替林;③5‐T H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每次剂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选用。

(2)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放松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及催眠疗法可以选用。

预后

广泛性焦虑起病缓慢,病程多迁延,长期随访41%~50%的病例痊愈好转。惊恐障碍患者大约有30%~40%症状消失,约50%的患者有轻度症状,10%~20%有明显的症状,预后欠佳。

临床表现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症状特点是自发出现的,反复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典型的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有:

1﹒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首次发作常常是突然的、自发的出现。典型的惊恐发作的精神体验有三种表现:

(1)濒死感:常常为惊恐发作的特征症状。患者突然产生胸闷、胸部压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甚至感到死亡将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户,推开门窗,让空气进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

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包括: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

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

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不安。

1﹒精神性焦虑

表现为对日常琐事的过度和持久的不安、担心。焦虑的痛苦在精神上体验为对一些指向未来的或不确定的事件过度的担心、害怕,或担心灾难、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如担心家人患病,小孩发生意外,工作上的失误,很小的经济问题,人际关系等,又称之为预期性焦虑,内容可以变化不定。精神焦虑可同时伴有睡眠的改变、失眠、多梦、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烦躁不安等。

2﹒躯体性焦虑

躯体性焦虑或植物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手心出汗、恶心、心慌、心率加快、口干、咽部不适、异物感、腹泻、多汗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神经系统症状有耳鸣、视物模糊、周身不适、刺痛感、头晕及“晕厥”感。

3﹒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症状

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身体发抖、坐立不安、无目的活动增多、易激惹、发怒、行为的控制力减弱等。焦虑病人的外观可见到表情紧张、痛苦、双眉紧锁、姿势僵硬不自然,可伴有震颤。皮肤苍白,多汗。小动作增多,不能静坐,往复徘徊。个别病人有口吃,或原有口吃加重。肌肉紧张症状表现头挤压性疼痛、以额枕为主,肩腰背疼痛、僵硬感、动作困难。睡眠障碍常以入睡困难为主,上床后忧虑重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可有噩梦,大汗,恐惧。次日起床后头脑昏沉。

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伴有惊恐障碍的焦虑症患者,以较快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首要目的。

(1)药物治疗:①抗焦虑剂中苯二氮类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该药具有成瘾性,增加或减少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②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均有效,两药剂量均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疗剂量为150~300 mg,有睡眠障碍的可改用阿米替林;③5‐T H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每次剂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选用。

(2)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放松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及催眠疗法可以选用。

预后

广泛性焦虑起病缓慢,病程多迁延,长期随访41%~50%的病例痊愈好转。惊恐障碍患者大约有30%~40%症状消失,约50%的患者有轻度症状,10%~20%有明显的症状,预后欠佳。

地震后心理干预 灾区互助重建控制感

人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我们能合作,有秩序,在灾难面前更是如此。

还记得在电影《2012》中修建诺亚方舟,当人类面对世界毁灭的灾难的时候,在极度的恐慌中,人们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不仅能够克服自身的恐惧感,同时能分散自身的注意力,将力量用在重建灾区的工作上。有了控制感,信心也恢复了。

相关推荐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

孩子为何怕死亡

孩子为何怕死亡 害怕 2000-11-23 来源:科学普及出版社 我要评论 我要提问 进入育儿论坛 孩子害怕死亡,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孩子的生活经验所致。在日常生活里,孩子接触到死亡的最直接经验,往往是自己饲养的心爱的小动物死了,他会感到很伤心、难过,进而产生对死亡的畏惧感。 2、教育不当所致。(1)当孩子刚接触“死亡”这个概念,并向成人提出“死亡”是怎么回事时,成人常常表面化地用令人可怕的言辞来描述“死亡”的含义,如说人死了,就没有这个人了,他就再也看不到、吃不到许多好东西了,使孩子一开始就不能正

在家中泡脚修脚也可治愈脚指甲变厚

工具:普通指甲刀、按摩盆泡脚,每2~3天泡脚1次,每次调到针灸、按摩功能键上各30分钟。然后对脚进行修剪。 具体操作如下:借着泡脚对皮肤的软化,一些老化死亡的白色膜样的物质就裸露出来了。手持指甲刀,沿着坏死的纤维走向要快速拽出,尽量不要出血(有少量出血不要惊恐,用消毒棉轻压)。对于皮肤指甲上老化死亡的角质,只要感觉不到疼痛,都尽量剪除干净,直到露出粉红的基底膜;对于甲缝或脚跟处与皮肤粘连的地方,用一次性三棱针轻轻剥离,然后剪掉。 原理:研究者认为脚指甲变厚的致病原因可能与皮肤指甲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也就是

地震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

日本福岛惊现巨型生蚝

日本福岛惊现巨型生蚝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9.0级大地震,距离震中最近的福岛、岩手、宫城等县遭到强烈的海啸袭击,大部分地区被淹,仅宫城县死亡和失踪人数便接近11,000人,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将近6年,但核灾影响仍未消除。近日在宫城县,有渔民发现巨型生蚝,生蚝大小竟然跟成年男子的手掌一样大,惊呆日本民众,照片一经曝光随即引发热议。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有人认为这种巨型生蚝很少见,吃起来应该相当美味;但也有人联想到当年311大地震后,邻近的福岛县发生核灾的恐怖状况,因此质疑

焦虑症会提升致癌率吗

焦虑症会提升致癌率吗?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焦虑、精神压抑、沮丧、苦闷、恐 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四、增加死亡率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紧张水平高的男性,有大约25%患上了心脏病。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对于女性而言,高焦虑的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了23%。 而且,这部分人中又有23%左右的人患上了一种容易使人

预防地震灾害的生活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

地震后为什么会发瘟疫 医疗援助不及时

医疗援助对于灾区是很重要的,前面说的都是“防”,医疗援助是地震区瘟疫的“治”。瘟疫是指传染病,如果在一开始就将传染病控制住就不会爆发大面积的感染,所以,地震后需要大批的医疗援助,如果援助及时,可以将瘟疫扼杀在摇篮中。

出现焦虑的临床表现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在没有明确病因的情况下,患者往往出现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过度忧虑、紧张和恐惧,这种紧张情绪往往不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恐惧、害怕,总是提心吊胆,焦虑的心情。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如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