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 砂糖鸡蛋治疗痉挛
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 砂糖鸡蛋治疗痉挛
食材:白砂糖30g,鲜鸡蛋清3个
制法:将上述食材调匀,一次服下。
注意:鸡蛋一般不宜生用,而热病则生用为好。宜选新鲜鸡蛋。
功效:鲜鸡蛋调白糖有甘润增液而缓解痉挛的作用,适用于肌肉痉挛。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很多患者得了面肌痉挛就非常害怕,担心自己的病是不能好的,那么面肌痉挛能治好吗?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面肌痉挛能治好吗?
小编提示: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和眼皮的不自主抽动,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的面肌抽动,使人备觉尴尬。引起面肌痉挛的原因很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什么明显的原因,称之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多发生在成年女性身上。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患者要非常的注意。
对于面肌痉挛能治好吗这个问题,患者不用担心,只要积极的进行面肌痉挛的治疗,这个病还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介绍几种主要的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让你告别面部痉挛。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的治疗可以选用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物如安定、鲁米那和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氯唑沙腙等肌肉松弛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理疗:面肌痉挛的治疗采用钙离子透入疗法或平流电刺激,对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近年来采用的射频治疗,用射频热凝法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抽搐停止发作,术后可有轻度面瘫,但一般在3 6个月内可以恢复。
面肌痉挛的治疗包括药物、针灸、肉毒素注射等几种方法,效果均不理想。面肌痉挛的治疗目前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成功率大于95% ,复发率少于5%。如果有面部肌肉抽搐,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应尽早到医院就诊,面肌痉挛确诊后可考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肌肉痉挛的原因与防治 虎杖炖猪蹄治疗痉挛
食材:虎杖根30g,猪蹄1只,米醋50ml
制法:将虎杖根洗净,猪蹄去毛,杂质,剁成四段,同入锅中,加水1000ml,大火顿开后改小火炖,炖至猪蹄将熟时放入米醋即可。喝汤,吃猪蹄。
功效:该放有舒经活络、强筋健骨、补钙的作用,适用于腓肠肌痉挛.
食材:燕窝泥2个,栀子60g,雄黄10g
制法:将上药一起捣碎研磨,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涂纱布上,敷前额、期、手足心约一个小时。
功效: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
面肌痉挛治疗
面部痉挛的治疗有着很多种方法,但是这每一种方法都是有着一些限制的,并不是谁都适合。那么为了大家的方便,下面就将这些治疗方法罗列出来,供大家选择一下。
一、药物治疗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以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 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注射方法:患者侧卧,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患侧耳下乳突周围,于外耳道底软骨与乳突前缘交界处,用 20~21号针头,接2ml注射器,针尖指向前内上方,与颅底水平线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进入一凹陷内,先注射1%普鲁卡因1ml,不拨出针头,观察 1~2分钟有无出现面瘫,如出现面瘫表示刺中神经干,然后接上有水酒精空针,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将发生明显面瘫而痉挛消失。经过半年后面瘫多能逐渐恢复,约2/3的病人痉挛亦将复发。
二、射频温控热凝疗法
用射频套管针依上法刺入茎乳孔内,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电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仪监护下,控制温度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的神经纤维。术后同样要发生面瘫,在1~2年内的面瘫逐渐恢复过程中又会旧病复发,否则电热过度,痉挛虽可长期不发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瘫。
三、手术治疗
1. 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 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的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
2.面神经减压术 即将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1972年Pulec认为,单纯乳突内减压范围太小,应同时将内听道顶部和迷路段全部磨开减压。手术中也曾发现神经有病理改变如神经水肿、弥漫性肥厚和神经鞘纤维性收缩等与病因相矛盾的现象,但手术后确实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报告13例手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减压术较复杂,尤其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所谓疗效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 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的是切断交叉的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的程度。
4.面神经钢丝绞扎术 为作者设计,用直径1mm钢丝将面神经干绞扎,做永久性压榨,绞扎程度可以随意调整,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年老体弱、不宜进行开颅探查者,更适用于一般基层医疗单位。
局麻,于耳垂后下,沿下颌角做弧形切口,分离腮腺后缘,找出面神经主干,取不锈钢丝贯穿于乳突前方骨衣上,扭紧固定以作为支点,然后绕穿神经干绞扎之,一面绞扎一面观察面肌活动,直到痉挛停止而呈轻度面瘫为止。一般以眼裂闭不上达1~2mm为宜。钢丝留置切口外,暂不剪断,俟次晨观察痉挛有无复发,再做最后一次压力调整,剪去多余的钢丝,埋入皮下。术后如有复发,可打开切口,找出钢丝尾段现进行绞扎。如长期面瘫不恢复,亦可进行钢丝松解。本法的缺点是术后肯定要有3~6个月的面瘫,复发率较高,达30%。
5.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 Jannetta于1966年倡用,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方法。
全麻,采用枕下或乙状窦后径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开脑膜,进入桥小脑角,找出Ⅶ、Ⅷ颅神经,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粘连即进行切除和分解,如有压迫性血管,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给以分离开,如果分不开,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垫开,亦可用肌肉片填塞在血管与神经之间。这些血管多是小脑前下动脉绊,是脑干的主要供血者,手术中如有损伤出血或诱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都将引起脑干缺血水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即使内听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也可致全聋。临床上观察到,1/3的病人动脉穿行在Ⅶ、Ⅷ神经之间,或绊顶有内听动脉支进入内听道,进行血管减压术操作都会遇到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进行分离和垫隔,还有不少病人查不到可压迫的血管,因此血管减压术也无法应用。为此,作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手术方法,叫颅内段面神经干梳理术,取得满意效果。
6.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神经纵行劈裂术
按血管减压术操作,进入桥小脑角,找到Ⅶ、Ⅷ颅神经,游离出面神经干,于脑干根部与内听道口之间,用纤刀顺其长轴进行多层次劈开,按痉挛的程度确定劈开的层次,一般劈开10~20次,多者可劈开数十次,将原来压迫的血管梳理后,恢复原位。经2~5年随访,手术有效率可提高到98%以上,而复发率减低到6%。本法主要优点是适应症比血管减压术广,复发率少而治愈率高,特别是减少了耳聋并发症,现已取代了血管减压术图1。其所以有效,可能是神经纤维梳理后,破坏了神经根区的异常电位蓄积,阻止了异常冲动的电位发放。
综上所述,大家若是要选择一种面部痉挛的治疗方法的话,千万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下决定,毕竟手术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能马虎。
肌肉痉挛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的服药是减轻面部痉挛症状的一个好方法。一般情况下,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物如安定、鲁米那和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氯唑沙腙等肌肉松弛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2、A型肉素注射疗法:A型肉素注射疗法是将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于面部运动神经末梢,产生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注射后痉挛在短期内迅速缓解,重复注射者未发现副作用。
3、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方法是经乳突后径路入颅,将面神经根与压迫神经根的,微血管用小块明胶海绵隔开,从而消除了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和剌激,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4、三联注射疗法:面部痉挛有哪些治疗方法?三联注射疗法是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的面肌痉挛疗法。主要方法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将有关药物,注射于茎乳孔、耳前皱褶中点或用特殊方法,探测出的面部运动点上,从而有效缓解面肌痉挛。
5、SDT立体定向治疗:融合了立体定向技术,以及因子修复技术,通过靶向坐标,结合激光原理,修复面部受损细胞,促进面部神经细胞再生。
6、理疗:这种方法对缓解面部痉挛的病情特别有益,患者要重视采用。采用钙离子透入疗法或平流电刺激,对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近年来采用的射频治疗,用射频热凝法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抽搐停止发作,术后可有轻度面瘫,但一般在36个月内可以恢复。
面肌痉挛手术治疗
1.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的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
2.面神经减压术即将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1972年Pulec认为,单纯乳突内减压范围太小,应同时将内听道顶部和迷路段全部磨开减压。手术中也曾发现神经有病理改变如神经水肿、弥漫性肥厚和神经鞘纤维性收缩等与病因相矛盾的现象,但手术后确实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报告13例手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减压术较复杂,尤其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所谓疗效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的是切断交叉的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的程度。
4.面神经钢丝绞扎术为作者设计,用直径1mm钢丝将面神经干绞扎,做永久性压榨,绞扎程度可以随意调整,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年老体弱、不宜进行开颅探查者,更适用于一般基层医疗单位。
局麻,于耳垂后下,沿下颌角做弧形切口,分离腮腺后缘,找出面神经主干,取不锈钢丝贯穿于乳突前方骨衣上,扭紧固定以作为支点,然后绕穿神经干绞扎之,一面绞扎一面观察面肌活动,直到痉挛停止而呈轻度面瘫为止。一般以眼裂闭不上达1~2mm为宜。钢丝留置切口外,暂不剪断,俟次晨观察痉挛有无复发,再做最后一次压力调整,剪去多余的钢丝,埋入皮下。术后如有复发,可打开切口,找出钢丝尾段现进行绞扎。如长期面瘫不恢复,亦可进行钢丝松解。本法的缺点是术后肯定要有3~6个月的面瘫,复发率较高,达30%。
5.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Jannetta于1966年倡用,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方法。
全麻,采用枕下或乙状窦后径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开脑膜,进入桥小脑角,找出Ⅶ、Ⅷ颅神经,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粘连即进行切除和分解,如有压迫性血管,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给以分离开,如果分不开,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垫开,亦可用肌肉片填塞在血管与神经之间。这些血管多是小脑前下动脉绊,是脑干的主要供血者,手术中如有损伤出血或诱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都将引起脑干缺血水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即使内听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也可致全聋。临床上观察到,1/3的病人动脉穿行在Ⅶ、Ⅷ神经之间,或绊顶有内听动脉支进入内听道,进行血管减压术操作都会遇到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进行分离和垫隔,还有不少病人查不到可压迫的血管,因此血管减压术也无法应用。为此,作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手术方法,叫颅内段面神经干梳理术,取得满意效果。
6.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神经纵行劈裂术)按血管减压术操作,进入桥小脑角,找到Ⅶ、Ⅷ颅神经,游离出面神经干,于脑干根部与内听道口之间,用纤刀顺其长轴进行多层次劈开,按痉挛的程度确定劈开的层次,一般劈开10~20次,多者可劈开数十次,将原来压迫的血管梳理后,恢复原位。经2~5年随访,手术有效率可提高到98%以上,而复发率减低到6%。本法主要优点是适应症比血管减压术广,复发率少而治愈率高,特别是减少了耳聋并发症,现已取代了血管减压术。其所以有效,可能是神经纤维梳理后,破坏了神经根区的异常电位蓄积,阻止了异常冲动的电位发放。
面肌痉挛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卡马西平,每天600mg左右,分3次口服,或苯妥英钠,每天300mg左右,分3次口服,或氯硝安定,0.5-1mg,每日3次,对部分病人可能有效,但需持续用药,停药后可以复发。
2、手术治疗: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Jannetta于1966年倡用,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方法。 全麻,采用枕下或乙状窦后径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开脑膜,进入桥小脑角,找出Ⅶ、Ⅷ颅神经,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粘连即进行切除和分解,如有压迫性血管,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给以分离开,如果分不开,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垫开。是目前首选唯一能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
3、面神经阻滞: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以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4、射频温控热凝疗法:用射频套管针依上法刺入茎乳孔内,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电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仪监护下,控制温度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的神经纤维。术后同样要发生面瘫,在1~2年内的面瘫逐渐恢复过程中又会旧病复发,否则电热过度,痉挛虽可长期不发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瘫。
5、肉毒毒素注射法:使用A型肉毒毒素,根据痉挛肌肉的分布,于眼轮匝肌及面肌多点注射,每一注射点2.5u,每次注射总计量55u。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大分子蛋白毒素,局部注射后在肌肉内弥散性阻滞神经突触传导的乙酰胆碱释放,引起较持久的肌肉松弛,从而缓解肌肉的痉挛。
但运动神经末梢可通过芽生作用产生新的运动终极,恢复神经支配作用,因而肉毒毒素的作用是暂时的,一般维持4~6个月左右,逐渐失去抑制作用又开始复发。
肌肉痉挛怎么治疗 肌肉痉挛怎样预防
1.加强锻炼,提高适应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尤需注意这点。对易发生痉挛的 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过长时间不活动,夏天游泳如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盐开水,补 充丧失的电解质。4.疲劳时,不宜长时间剧烈运动。
专业治疗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治疗
药物治疗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
中医针灸
面肌痉挛最好不要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有的人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另外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这些抗镇定抗癫痫药物只控制,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赖性也比较强。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
注射肉毒毒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痉挛,一般打一针最长能控制一年,长时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可麻痹面部的神经造成人为的面瘫,所以当时打完面肌痉挛会控制。但长时间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的症状。
手术治疗
1)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
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的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2)面神经减压术
即将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1972年Pulec认为,单纯乳突内减压范围太小,应同时将内听道顶部和迷路段全部磨开减压。手术中也曾发现神经有病理改变如神经水肿、弥漫性肥厚和神经鞘纤维性收缩等与病因相矛盾的现象,但手术后确实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报告13例手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减压术较复杂,尤其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所谓疗效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
Scoville(1965年)采用,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的是切断交叉的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的程度。
4)微血管减压术
1967年,美国Jennatta教授首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根治HFS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全身麻醉下,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区面听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仔细寻找压迫面神经的血管袢,确认责任血管(即压迫面神经致临床症状的血管)后松解此处的蛛网膜小梁与神经、血管的粘连,确认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后插入合适大小的Teflon垫片。如果术中发现明确责任血管,则对可能压迫神经的血管进行处理,实行减压术。
面肌痉挛治疗误区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还在用封闭与药物注射法来治面抽。很多患者由于反复注射药物造成面神经不可恢复的损害而出现永久性面瘫。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
治疗方面,病情轻时,可试用药物如:卡马西平,每天600mg左右,分3次口服,或苯妥英钠,每天300mg左右,分3次口服,或氯硝安定,0.5-1mg,每日3次,对部分病人可能有效,但需持续用药,停药后可以复发。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还在用封闭与药物注射法来治面抽。就是通过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来阻断神经传导,在阻断异常传导的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神经传导,而出现治疗后面瘫,面瘫恢复后面抽又会出现,根本不可能彻底治愈。很多患者由于反复注射药物造成面神经不可恢复的损害而出现永久性面瘫。另外要注意将面肌痉挛与其它原因引起的面部抽动进行鉴别,如单纯眼睑痉挛症、面神经麻痹后阵挛等这些情况不属于血管压迫造成的抽动,手术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