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外俞穴位层次解剖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外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浅层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分布有颈横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肩胛背神经的肌支。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外俞疼痛的原因
1.肩颈麻痹,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时就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采用热敷,推拿按摩或是针灸,拔罐等手法,以帮助舒筋活血,消炎止痛。
2.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现象,适度进行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肩外俞的作用与功效
肩外俞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穴起舒筋活络,散风止痛之功,主要用于肩背疼痛,颈项强急,肺炎,胸膜炎,低血压等症。
配伍大椎,天宗,曲垣,肩井,肩髎以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肩背酸痛。
配风池,大椎,秉风,列缺,后溪以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急,落枕等症。
配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支正,合谷,以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不能举,上肢冷痛等症。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的穴位解剖
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小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副神经。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穴取穴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治疗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背上有什么穴位
1、背部有什么穴位呢
背部主要的穴位有: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小肠俞、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关元俞、膀胱俞。
2、背部穴位的主治疾病
2.1、肩井穴: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2、天宗穴: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2.3、大椎穴: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2.4、肺俞穴: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1.选穴
外关穴、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足三里、血海穴、天柱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合谷穴、局部阿是穴。
不同穴位的刮痧功效:
(1)颈椎病选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穴,可祛风通络;
(2)选督脉的大椎穴,可祛湿寒;
(3)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生气化血;
(4)选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5)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可润筋骨、滋阴血、通经气;
(6)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穴,可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7)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和局部阿是穴,可通经止痛。
2.简便取穴方法
(1)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2)风池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4)大椎穴: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5)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6)血海穴:屈膝,于髌骨内上缘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按摩者面对被按摩者,用手掌按在被按摩者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即是本穴。
(7)天柱穴:端坐低头,位于颈后区,触摸颈后两条大筋,在其外侧后缘发际边缘可触及以凹陷处即为该穴。
(8)肩中俞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低头,在后颈部最突起的椎体往下数第7颈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2寸处即是肩中俞。
(9)肩外俞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10)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或以拇指指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按下,当拇指尖处。
(11)阿是穴:没有固定位置,身体疼痛点即为阿是穴。
3.刮痧方法
(1)涂抹红花油:先在需要刮拭的位置上涂抹红花油,准备好刮痧板。
(2)刮颈后及肩部:沿颈侧肌肉走行,由风池穴刮拭肩外俞穴,重点加强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穴的刮拭。
(3)刮下肢:沿足阳明胃经走行,由外膝眼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加强足三里穴。沿足太阴脾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至膝关节上方,重点加强血海穴的刮(4)刮上肢:分别刮拭或点按外关、合谷穴。
(5)刮局部痛点:刮拭或点按局部阿是穴。
注意:在进行刮治时要嘱患者尽量放松,术后嘱其进行功能锻炼,以活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