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什么原理
冬病夏治是什么原理
冬病夏治的原理就是借夏季自然界最壮之阳气辅助人体的正气,最大限度地以阳克阴,以热驱寒,标本兼治寒性疾病。
2018冬病夏治的时间
冬病夏治是针对三伏天而定的,除了三个伏天外,伏前和伏后都很适合做养生保健项目,所以,2018年的7月7日、7月17日、7月27日、8月16日、8月26日是很适合做冬病夏治的时间。
附:2018年三伏天时间表。
2018年初伏时间: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中伏时间: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末伏时间: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 冬病夏治是什么
冬病夏治是以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为指导,针对一些冬季发作频繁或症状明显而夏季却发作较少或症状缓解的病症,一般从每年七月份(农历三伏天前后)对其进行适当的治疗和调补,以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作的特殊疗法。
冬病夏治是什么时间 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大暑节气可以拔罐吗
大暑可以进行拔罐,至于要不要在大暑节气时拔罐,主要看个人体质。
大暑位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此时有冬病夏治的传统,拔火罐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基础方式,其基本原理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大盛,人体毛孔大开,气血通畅,此时治疗疾病可以直通经络与脏腑。
所以,大暑节气时可以进行拔罐,如果有需要且体质适合拔罐的话,可以在大暑节气时进行拔罐。
冬病夏治是什么原理 冬病夏治的好处
在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最容易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阳气就是人体的正气。 另一方面,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之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
哮喘的冬病夏治
哮喘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是预防与治疗的综合,体现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一是指“未病先防”,是指在未发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最理想的积极防病的措施;二是指“既病防变”,是指一旦疾病已发生,则应争取尽早诊治,以防疾病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发展、转变。
哮喘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都有效果,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则是最适合于“冬病夏治”的。特别是中老年在冬季哮喘高发,如果抓住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根据脏腑气血虚实,可发挥中医在治疗支气管炎方面的优势,不仅能消除病毒,同时还能修复哮喘病患者的受损粘膜或组织,治疗与修复同步进行、同步完成。
哮喘冬病夏治,哮喘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可以进行穴位敷贴等治疗,贴药后当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但是也不要大量出汗。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
夏季治风湿病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哪里关节痛,哪里贴膏药
风湿病的关节痛是风湿病一个症状,往往全身多个关节都会出现疼痛,关节痛往往还会表现为全身到处 游走,所以在关节痛的部位贴膏药不能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治疗起来也极不方便。专家认为,风湿病的冬病夏治需要选用几个特定的有效穴位敷贴膏药。只有在关节疼痛固定,或关节肿胀明显时,才可以选用特定的清热膏或散寒膏外用,提高疗效。
误区二:冬病夏治以后不用再吃药
风湿病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彻底的认识和特效的方法。系统正规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冬病夏治是在正规治疗风湿病基础上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有些患者采用冬病夏治后,将以前的治疗停止,往往会使疾病卷土重来,病情加重。
误区三:补品应慎用,须听取医生意见。
有的风湿病患者为增强抵抗力,而服用补品。但专家提醒,补品应慎用,必须听取医生意见。因为风湿是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而补品都是增强免疫能力的,属于免疫功能亢进的人就不能吃。比如人参,自身免疫病患者就应慎用,因除了提高免疫以外,人参还能激活抗体,运用不当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冬病夏治是什么时间
不局限于工夫,把夏、长夏之酷热时,均可作为养阳工夫段,多半主张每年6月至9月。
在酷热的夏、长夏,应按奇偶数配阴阳实际,选择奇数对患者医治以达养阳。
这一盘算法以为,从夏至开端,按照干支纪日的陈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呈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呈现5个庚日时为20天。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原理
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非常利于扶正培本、滋养阳气。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防病思想。此时如果积极调养,扶助阳气,则能使人体正气旺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冬病夏治老寒腿管用吗?
入伏30天时间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可排除身体中的寒气。中医上的确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但要搞清楚自身体质,宜“量体而行”,不可盲目治疗。根据中医传统观点,庚日与人体肺经相关,传统中医认为,入伏的第一天也是人体肺气与自然界最为相通的一天,皮肤的作用也加强了人体与自然界的沟通。
7月18日开始,已经正式进入三伏天,三伏贴、三伏灸等都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形式。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借助三伏天气温较高等条件来治疗一些冬季容易诱发的疾病,可以改善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从而预防这些疾病在冬天发作。老百姓常说的“老寒腿”等,往往在冬天容易发作。而由于天气等原因,这些病在夏天一般不会发作,中医认为可以利用夏天天气等条件来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按照中医的观点,需要根据人体体质辨证治疗,尤其现在成年人可能并不是单一体质,而是“兼夹体质”,也就是同时具有两种体质的特征和表现,最好到医院做体质辨识,再对症下药。
冬病夏治所针对的多为虚寒性、寒湿性疾病,对于中医认为体质偏热或湿热性体质及体内火气较盛的人群,反而不适宜冬病夏治。以三伏贴为例,其中多为祛寒除湿、增强体质的药物,火气较旺者并不适合。
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 冬病夏治的特点
冬病夏治强调内外结合,综合调治,内服药性平和,外治简洁有效。
内治方面,首先重食治,然后药治,食药并举。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见的食品,比如山药、枸杞等。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或调制药膳进行滋补,其优点是便于病人长期服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调养。
外治方面,由于冬病夏治针对的疾病大多是迁延已久的慢性疾病,病情较为复杂,不是一朝一夕、一种疗法就可以治好的,需要针对具体病情,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而其中的穴位敷贴疗法,简洁有效,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冬病夏治三伏贴
药是很常见到的,对不同的药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所以对药的选择,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都是需要选择适合治疗的药物,这样对疾病改善,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那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什么呢,对它也很多人也不是太了解。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什么呢,这样的药物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它对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很不错的,不过对它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乱用。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 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疾病的发生、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
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二、什么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
中医的多种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和针灸、刮痧、推拿等外治疗法,以及食疗等均具有冬病夏治的作用。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而深受患者青睐。由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时期,故也简称为“三伏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源自明代张璐《张氏医通》中记载的白芥子涂法,是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综合干预外治方法。其治疗效果与贴敷方药的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有一定的关系。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适用于哪些疾病
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
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4.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常用哪些药物
北京地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基本均沿用《张氏医通》记载的处方,以炒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干姜(或生姜汁)为基本方,或结合临床经验进行适当加减。防治其他病症的药物依疾病而各所不同。
目前,北京地区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诊区采用的贴敷膏,均由市药监部门认定的专用制剂室在无菌、清洁环境下制备,并密封、冷藏保存。
通过以上介绍,对冬病夏治三伏贴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选择它治疗疾病,也是需要跟建筑自身需求进行,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很的帮助作用,那对不需要它的人,也是可以放置,这样的药物是不能随意乱用,否则对自身也是有着一些危害。
冬病夏治前弄清五件事
冬病夏治是这两年较为流行的中医疗法,所以,虽然离入伏还有一个多月,很多患者已纷纷开始打听和挂号。那么,在预约之前有哪些需要了解和准备的呢?
1.不适合湿热体质。专家告诉记者,冬病夏治主要针对三周岁以上虚寒体质的人群,患有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风湿病等。有内火、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冬病夏治,简易的判断方法是,观察分泌物和舌苔。如果痰或鼻涕为黄颜色,且比较黏稠;舌质发红且舌苔干燥,或舌苔黄腻(舌面上有一层像黄油般黏腻的苔),这种人就不适合来做贴敷。相反,如果分泌物为白色且比较稀,舌淡红,舌苔薄白者则属于虚寒体质,适合做冬病夏治。
2.不适合瘢痕体质、虚弱怕痛、支气管扩张、正在感冒发烧者及血糖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虽然贴敷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有点微热感,但本疗法可能有10%左右的起泡率,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起泡、痛痒难忍的状况,所以不适合瘢痕体质的患者。对那些长期咳嗽,甚至有咳血病史的人,建议最好先去拍肺部CT,如果确认是支气管扩张患者,最好不做贴敷,因为这类病人多是湿热体质,不适合做冬病夏治。至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敷贴后则会加重病情。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未能控制良好,则皮肤一旦破损很难愈合。
3.错时预约。“今年头伏为7月19日,中伏为7月29 日,末伏为8月8日。其实贴敷的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并没有多大差别,反而是扎堆在这3天来治疗,会给医院和患者都带来不便。”边永君指出,例如头伏贴敷也可选在7月18日或20日,即提前或推后一两天来做贴敷,错开高峰。
4.做好心理准备。冬病夏治的疗程一般为3年,而且是一个辅助疗法,所以效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奇。有些人只贴了一年觉得效果不明显就不再坚持,还有些人光靠贴敷,见夏天不犯病了就擅自停口服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对慢性病而言,任何疗法都不可能治愈,或终生见效,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治疗。
5.可乘凉,不贪凉。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无论是贴敷期间,还是在这之前,都要少吃生冷,如冷饮、西瓜之类,少吹空调、电扇,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