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发疾病,宝宝最高发3种疾病预防手册 肠胃不适
夏季高发疾病,宝宝最高发3种疾病预防手册 肠胃不适
婴幼儿消化系统随着气温升高,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由此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腹泻。儿童夏季出现感染性腹泻机会比较多,比如痢疾,特别是6~9月,它的发病占全年感染性腹泻发病的70%左右。
1.腹泻,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多、大便变成水样、带有酸臭味。便秘:如果宝宝的便便又硬又小,带有血迹,便便时哭闹;
2.胀气,宝宝进食或哭闹时吸入空气,或因消化系统不完善而产生胃肠胀气。如果没及时帮宝宝拍嗝,可能会胃胀、胃发紧。宝宝会不停的双脚踢腾、握拳和放屁,严重会影响睡眠。
3.吐奶,因为婴儿消化道还在发育,所以吐奶仅仅是宝宝在婴儿时期的表现。妈妈要分清生理性吐奶或病理性吐奶。
4.烦躁,宝宝烦躁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在吸收乳糖及牛奶蛋白时生成过多的气体,可能会出现腹痛。
1.及时补水,拉肚子麻麻首先要想到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首选凉白开,原则是少量多次。如果没有呕吐,继续喂母乳或配方奶。如果有脱水现象,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医生会根据宝宝脱水的程度,给宝宝口服补液盐,要按照医嘱调配浓度。
2.不乱吃止泻药,宝宝拉肚子时不要给宝宝喝有甜味的饮料,如可乐、糖水。饮料中的糖会加重拉肚子程度。也不要擅自给宝宝服用止泻药,要根据医生的处方用药。
3.合理饮食,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医生都建议拉肚子时继续吃,但量要减少。米饭、面包、婴儿谷类食品以及瘦肉、水果和蔬菜,都可以吃。如果宝宝没胃口,先保证多喝水,腹泻症状好了他的食欲就会恢复的。在拉肚子期间不要尝试之前没有吃过的食物。
4.多安抚宝宝,宝宝拉肚子时会不舒服,尽量多抱抱他,陪他玩玩具。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给宝宝洗屁股,保持干燥,避免产生红屁股。
1、注意饮食卫生,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家长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保持。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细菌的作用。
3、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的话,配方奶严格按照比例冲调,以利于宝宝消化和吸收。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宝宝尽量不吃隔夜菜、熟食等容易细菌滋生的食物。
夏天宝宝常见疾病护理注意事项
一、上呼吸道感染 家长最忧心
常见指数:★★★★★
专家分析: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很容易促使细菌生长、繁殖迅速。另外,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喜欢使用空调,使房间长期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内,由于空气不流通,就容易使各种呼吸道病毒留置屋内。儿童抵抗力较差,给病毒、细菌的入侵造成了有利条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要点: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如果家里已经有感冒的大人,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以免将感冒病毒传染给小孩。另外,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天内最好保证小孩有一到两个小时的室外运动时间。
二、胃肠不适 6~9月发病数占全年70%左右
常见指数:★★★★
专家分析:夏天,婴幼儿的消化系统随着气温的升高,会发生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的现象,由此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腹泻。儿童夏季出现感染性腹泻机会比较多,比如痢疾,特别是6~9月,它的发病占全年痢疾发病的70%左右。
预防要点: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对于婴幼儿,鼓励母乳喂养,尤其是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断奶。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
三、乙型脑炎 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
常见指数:★★★
专家分析: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预防要点:自从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学龄前儿童普遍接受了乙脑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患乙脑的儿童明显减少,可是预防接种后的保护率只有76%~90%,所以仍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在流行季节,仍要提高防病意识,防止蚊子叮咬。
夏季高发疾病,宝宝最高发3种疾病预防手册 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1、潜伏期,感染后4~21天,一般为10~14天是潜伏期,身体基本没有症状。
2、前驱期,突然发病,体温在1~2天内高烧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3、极期
(1)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
(2)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混乱、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
(3)惊厥:局部小抽搐、肢体阵挛性抽搐、全身抽搐或强直性痉挛,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伴有意识障碍;
(4)呼吸衰竭:多发生在重症病例,主要由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和低血钠脑病所致;
(5)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婴幼儿常有前囟隆起。
1、降低体温,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高热宝宝头部放置冰帽、冰枕,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遵医嘱服药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并协助宝宝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给氧,减轻脑损伤。
3、控制惊厥,及时发现烦躁不安、口角或指(趾)抽动、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扶宝宝躺下,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清除口鼻分泌物;牙垫或耐咬无毒的东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遵医嘱使用止惊药物。
4、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宝宝病情,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以便随时投入抢救。
1、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乙脑的根本措施;
2、首选蚊帐,绝对无化学刺激;其次是驱蚊液;
3、儿童于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
哪些腹痛与天气有关
腹痛是生活中常出现的一种疾病症状,导致腹痛的原因有多种,涉及人体的胃、肠、胆、胰腺、膀胱和妇女盆腔、卵巢等许多部位。传统中医认为,腹痛的病机分为外感内伤和虫积食滞,但病人体质以及天气、气候对腹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素问·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热气留于小肠,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在众多腹痛中,以胃脘痛(包括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的比例最高。临床表明,胃脘痛的发作和加重,以寒冷季节频率较大,寒冷季节中又以冷、暖锋过境时几率最高,显然,温度及其变化幅度是影响胃脘痛的主要气象因子。因而在预防胃脘痛时,就要注意天气情况(冬季尤其要注意寒潮天气),当天气骤变时,就要及时更 换衣被。
最近,国内医疗和气象专家合作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病具有随着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秋、冬季为高发期,冬季高发过程与气压极大值和气温极高值有关;秋季高发过程与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幅度有关。根据这一结论,患者可以根据气象预报提前进行预防,从而减轻痛苦,减少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肠、胆、胰腺疾病中,由饮食不洁、不节所致的比例较大。夏季长时间的高温高湿,食物最易不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最适宜在37℃ 左右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人在暑湿熏蒸下,倘食入腐败变质之物,即发生腹痛、呕吐、高热等症;胆囊炎、胰腺炎的发作,常常发生在暴饮暴食之后,但湿热、寒冷也是诱发因素。
医疗气象专家研究还发现,一些强烈的腹痛常与天气状况有关:阑尾炎在锋面过境、空气垂直对流强烈、低气压的天气下容易发作;胆结石绞痛也容易发作于湿度高、低气压的天气;而膀胱绞痛在冬天云层较厚、夏季雷雨之时发作频率最高。
夏季谨防宝宝哪种疾病
感冒
危险级别:★★★
宝宝感冒的一大因素是父母使用空调不当引起的,许多家庭的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10摄氏度,让原本抵抗力较差的孩子患上感冒。
另外,夏季部分病毒活跃,6个月至3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疾病的侵袭。
妈妈的防护招数:
空调温度不能过低,以温差5摄氏度内为宜。空调和电扇的风最好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宝宝一旦发烧,提高警惕,即使低烧也要及时上医院就诊。
痱子
危险级别:★★★★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儿童皮肤科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专家说,痱子虽然是小病,却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生活质量,如果痱子被抓破,还会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还会并发急性肾炎。
妈妈的防护招数:
勤洗澡非常重要。洗澡时可选择偏冷的水温,洗完后可以适当用些痱子粉。居室环境要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衣着柔软宽松,尽量穿容易吸汗的棉布衣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些淡盐水。一旦生了热痱子,最好及时看医生,切忌用手抓挠。
厌食症
危险级别:★★★★
天气炎热,不要说小宝宝,大人也会觉得“美食当前难以下咽”。宝宝食欲差,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吃零食的情绪。很多宝宝把冷饮、饮料代替正餐。专家认为,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消耗热量多,食欲不好会影响生长。
妈妈的防护招数:
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品。配上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果有豆制品和奶类,还能增加营养。
暑热症
危险级别:★★★★
一到夏天,很多新生儿会体温升高,又哭又闹,到医院一看,也不是感冒发烧。医生说,这是比较常见的暑热症,患者以6个月到2岁大的宝宝居多,其实也不是大病,主要因为小宝宝自身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引起的,天气一凉,症状自然消失。
妈妈的防护招数:
为宝宝补充液体,多喝一些开水。开了空调和电扇的房间可以减轻孩子的发热情况。不过,体温过高时,最好上医院,要遵医嘱用退烧药。
肠炎
危险级别:★★★
夏季本来就是腹泻等疾病高发季节,各种病菌特别容易侵害宝宝的肠胃,症状一般以发热、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为主,严重的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让孩子出现脱水、酸中毒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妈妈的防护招数:
宝宝的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和荤食,不宜吃得过饱。教育孩子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热疖头”
危险级别:★★
疖子是宝宝夏季的多发病,大都出现在头面及颈部。一般疖子不会引起全身不适,但大疖子可引起发热,如果挤压热疖排脓,可能会引起细菌扩散招至败血病。
妈妈的防护招数:
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在容易出汗的部位常撒点痱子粉,皮肤瘙痒时可擦点清凉油,千万不要抓破患处。
蚊虫叮咬
危险级别:★★★★
由于宝宝的皮肤细嫩,容易招蚊虫叮咬,这不仅会干扰宝宝的休息,还会传染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
妈妈的防护招数:
在皮肤瘙痒时不要大力抓挠,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发炎的迹象,要及时在伤处涂抹一些抗菌药物,洗澡时避免伤口接触污水。选择灭蚊用品,最理想就是蚊帐。专家建议,最好选用宽大的蚊帐,这样漏网之蚊就更容易发现。
宝宝夏日养生注意20件事
一、勿过多食用冷饮
冷饮是小儿喜欢的食品一定要限制摄入量。过多摄入冷饮会引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伤害牙齿。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受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胃内分泌紊乱。胃酸、胃酶分泌锐减,使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儿童胃黏膜非常娇嫩,很易造成“冷食性胃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若冷饮不合格,还可造成细菌性胃肠疾病。过多食冷食还可影响小儿牙齿发育,尤其是换牙期。
二、小心食用熟食
夏季蚊蝇较多,细菌容易繁殖。食用熟食一定要倍加小心,尽量不食用熟食,熟食要经过高温消毒后再给孩子吃。
三、不要食用剩饭
即使是放在冰箱中,也要加热后再吃。冰箱不是消毒箱,冷藏室中的细菌同样可污染食品。》》什么情况下宝宝不能洗澡 宝宝洗澡用品如何挑选?
四、避免肠道传染病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如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性肠炎等,注意饮食卫生,是阻断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
五、避免蚊虫叮咬
尤其是到野外游玩时,野外蚊虫有毒,小儿被咬后由于毒素作用,局部会出现严重的红肿,甚至发烧。另外,蚊虫也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没有接种过乙脑疫苗的小儿,更易被传播上,即使是接种了乙脑疫苗也有被传染的可能。
六、防止日光性皮炎
夏季日光中紫外线指数大,应注意避光。尤其是对小儿眼睛的保护。配戴太阳镜一定要注意太阳镜的质量,劣质的太阳镜不但不能有效的防止紫外线的辐射,反而会损害眼睛。涂抹防晒霜时也要注意质量和防晒系数。
七、预防哮喘
夏季花粉、粉尘、驱蚊药等等,都可成为过敏原,引发小儿哮喘。》》体弱的宝宝不能吃什么水果 孩子拉肚子吃什么最好
八、慎用驱蚊药
以防夏季哮喘,或中毒反应。
九、预防“红眼病”
不要混用毛巾,到游泳馆游泳时要注意馆内卫生。去年夏季,秦皇岛市中小学生有将近八成患“红眼病”,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病程达半月甚至更长,主要是游泳孩子密度大,游泳池中水的消毒不及时。要常规使用滴眼液。注意隔离。
十、夏季穿得少,要注意小儿摔伤
尤其是膝关节是最易受伤的部位,而且不易康复,要注意保护。
十一、科学使用空调、电风扇
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摄氏度
十二、注意小儿皮肤护理
避免出痱子。
十三、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虫卵
吃进后可在人体中生长、繁殖,到秋季时,虫卵变成成虫,是小儿罹患肠虫症、胆道蛔虫症等的主要原因。小儿不宜食半生食品,如涮海鲜产品、肉等,吃半生的淡水海螺、螃蟹等可感染上肺吸虫病。小儿手上和指甲缝中可存在蛲虫卵,通过口腔进入肠道使小儿患肠蛲虫症。
十四、夏季通风
开窗睡觉时注意不要有对流风,空调的冷风口和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小儿吹,尤其在小儿出汗时更应远离风口。
十五、多饮用白开水
任何饮料都不能代替白开水。
十六、补盐
小儿夏季出汗多,要适当增加盐的摄入。
十七、午睡
夏季日照时间长,晚间睡眠时间相对少,要让小儿午睡。>>宝宝睡觉的十二大禁忌 哪种睡姿适合你的宝宝
十八、苦夏
因夏季炎热,小儿食欲差,但消耗不少,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保证小儿生长需要。
十九、进商场、游乐场、冷饮厅等场所
室外是烈日炎炎,进入带有空调的场所时,小儿汗毛孔突然关闭,会发生外感风寒,很易患感冒。一定要注意小儿出汗时不要马上进入带有冷气的房间,要擦干身上的汗水,穿上长裤长袖衬衫;到室外后再换上短衣。这样虽然费事,却能避免小儿患病。
二十、防止小儿中署
夏季要让室内通风,即使是有空调的房间,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玩耍,多饮水。尤其是婴幼儿,家长总是怕着凉受风,往往穿太多,不敢开窗,造成小儿中暑。
夏季高发疾病,宝宝最高发3种疾病预防手册 手足口
进入夏季,宝宝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往往是一个宝宝得病,迅速蔓延到全班,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孩子,传染性极强,5、6、7三个月为高发期。
1.连续发热,手足口病一般伴有发热,有的妈妈因此会把早期病症当成是感冒。连续发热3日以上是手足口病的判断条件之一。
2.嘴里长疱疹,嘴里长出小疱疹、小溃疡,妈妈可以让宝宝张开嘴用手电筒进行检查。宝宝因为嘴里不舒服还会有不想吃东西,睡觉流口水的情况。
3.手脚长疱疹,除了口腔疱疹,最明显的地方还有手脚,尤其是手掌心和脚掌心位置。同样用电筒照射怀疑部位进行检查。通常是米粒大的小水泡或者一片小红点。
三种情况同时出现,第一时间送宝宝去医院,并在确诊排除前停止一切与同龄小朋友的接触。
1.多喝水,最好是温水,帮助退烧排出病毒,还有清洁口腔的作用。
2.饮食,多吃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如妈妈做的爱心稀饭,牛奶,蒸蛋;不吃调味过重的食物。需要注意,过冷过热的食物也会诱发疱疹发作,引起不适。
3.清洁,首先把宝宝平时穿的衣服都彻底清洗一遍,保持清洁干爽;给确诊的宝宝剪指甲,防止抓破进一步加重疱疹。手脚上的疱疹初期不严重时可以涂炉甘石;严重或者出现抓破溃烂涂几丁糖液体。
4.消毒,宝宝之前接触的物品很有可能已经携带了病毒!为了防止二次感染要记得将所有物品彻底消毒:用消毒液浸泡或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
一句话: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和生病的宝宝接触,保持生活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宝宝12种夏季常见病
Part1 手足口病
1.小儿手足口病积极预防是关键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多数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发手足口病的。
Part2 3大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夏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因为夏季的高温容易导致细菌孳生,进而使环境受到感染,各种食物也成了细菌传染的“中转站”,两者交叉影响之下,宝宝更容易患肠道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称为赤痢或红白痢,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小儿发病率较。
2.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一般通过食物经口或手传染。病变主要在盲肠与升结肠,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排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3.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表现为起病较急,5~7天内发热达到高峰且难退热,常伴有头痛、呕吐、鼻出血、腹痛。
Part3 2大虫媒传染病
许多传染疾病在蚊虫、细菌活跃的夏季纷纷逞威,面对各种传染性细菌的虎视眈眈,家长应该做好事先预防,做好捍卫宝宝健康的前哨战。高温潮湿的天气形态,最适合虫蚊蝇大量繁殖,而各种蚊蝇传染疾病也开始“猖狂”了,下列2种虫媒传染疾病最为常见:
1.蚊虫叮咬最易被传染乙脑
乙脑(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通常当宝宝被体内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经10~15天。
2.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因此,必须引起警惕,做好预防。
Part4 5种皮肤问题
宝宝的皮肤在夏天也可能状况百出,为了提醒家长做好疾病预防,以下归纳出宝宝常见的5种皮肤状况。
1.痱子
许多宝宝会因为流汗而在脖子、背部、身体皱折等处长出一颗颗红色的小疹子,这就是痱子。如果宝宝穿的衣服太多,或是衣服面料不够透气,或是宝宝流汗后没有更换干净衣物让皮肤保持干燥,在汗水的浸湿下。
2.毛囊炎
因为毛囊堵塞,使得汗腺中的汗管无法顺利排汗,脏污也跟着卡在毛囊中,无法通过代谢将皮肤表层的脏污排掉,长时间累积下就会导致毛囊发。
3.蚊虫叮咬
夏季是蚊子肆虐的季节,宝宝娇嫩的皮肤被蚊子咬过后就红肿、溃烂,甚至导致色素沉淀,皮肤看起来红红肿肿的,让爸爸妈妈好不心疼。
4.晒伤
许多家长都忽略了幼儿防晒的重要性,每次出外郊游、戏水,一不注意就晒伤了。皮肤每次晒伤都会增加成人后罹患皮肤癌的几率,所以应从小培养防晒习惯。
5.尿布疹
宝宝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称做“尿布疹”或“红臀”。
Part5 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病)
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夏季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天气热了,许多宝宝都容易患上红眼病。这种眼病有相当高的传染性。发病初期宝宝两
老年人肠胃疾病高发
老年人痔疮发病率很高,高达60%—70%,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您能否就这个病情给大家简单做一个介绍?
是这样的,国内外的统计资料显示,痔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正常人群发病率大约在30%—40%左右,中老年人数值就更高了,一般会达到60—70%。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以混合痔为主,女性以外痔为主。高发的年龄段大概是在60—69岁,以后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请王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痔疮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老年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复杂,一般病程比较长。一般是年轻时候发病,当时因为工作比较忙或者是身体抵抗力比较强,没治疗,数年以后,年龄大了,年老体弱,肌体抵抗力下降了才会来看病,有的病程达到50、60年。
病程比较长,病情比较重,大多数是以脱出、嵌顿,疼痛比较剧烈。主要是年龄大了以后,肌肉承脱力量减轻了,肌体下降,肛周围的脂肪组织萎缩,脱住痔疮先决条件减轻了,大多出现脱垂的状态。
并发症比较多,因为年龄大了以后,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出现了,或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便秘,慢性咳嗽咳痰,影响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我们说到这个病,会想到直肠癌,痔疮和直肠癌有什么不同呢?
王连生:好多中老年人都想知道直肠癌和痔疮自己怎么样鉴别。我先说一下初步的鉴别。这两种病的相同点一般都会出现便血,但是痔的便血和直肠癌的便血是不同的,痔的便血是新鲜的血,便里带血,擦的手纸染血,滴鲜血;直肠癌的血是暗红色,像果酱色的颜色。再一个可以摸到,如果低位直肠癌一般可以摸得到,老年人自己摸一下,如果有,会在齿线摸到肿块,但肿块的性质感觉是不一样。痔的肿块的性质是比较柔软,可以推动,而直肠癌一般都是比较硬,质地坚硬,活动度差,跟肌体有粘连,表面有溃疡面,凸凹不平,像菜花样。其他一些方面,进一步检查需要医生来查了,像直肠指诊,做一些肛门直肠镜的检查。直肠指诊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在诊断条件下进行。
宝宝哪些部位容易生病呢
1、手脚
易发疾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是带有病毒的飞沫侵入呼吸道,进而进入鼻咽、呼吸道等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每年的10月到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预防工作:
保暖。冬去春来,当孩子受凉、过食、过劳或惊恐之后,身体抵抗力降低,病毒和细菌会乘虚而入。因此,家长应该在乍暖乍寒的春季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注意手脚的保暖,即使是在室内玩耍时也不要让宝宝光脚在地上跑。给宝宝穿上小棉袜,带上小手套,小手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勤洗手、戴口罩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出门最好给宝宝带上口罩,降低受感染的机会。出门回来、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经常让孩子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对宝宝的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一旦发现宝宝有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宝宝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2、肚子、肠胃
易发疾病:腹痛、腹泻、流行性感冒
俗话说“病从口入”,春季病毒细菌滋生,宝宝的肠胃也会变得异常敏感。宝宝饮食不当或者受到病毒感染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而肠胃敏感的宝宝也很容易在春天发生过敏症状。另外,如果保暖不小心,小肚肚着凉,很容易引起春季腹痛、腹泻。
预防工作:
保暖。如果宝宝是因为小肚肚着凉而引致腹泻、感冒。那么家长就应该做好宝宝小肚肚的保暖工作了。腹部的保暖,建议家长给宝宝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宝宝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食物讲究卫生饮食不规律,或者不注意清洁卫生,很容易招致胃肠道感染。注重宝宝的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直接吃生的或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哺乳期的家长更要当心宝宝的饮食卫生,给宝宝喂奶前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奶瓶和奶嘴等食具都要及时清洗干净并消毒。
暖胃。另外,春季多吃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提高宝宝免疫力。比如大枣、山药、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等食物。
3、鼻子
易发疾病:过敏性鼻炎
致敏物质随呼吸进入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可出现鼻痒、流涕、喷嚏、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预防工作:
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春季气候干燥多风,应保护好婴幼儿的口腔、鼻腔的湿润清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每次喂奶的间隔时间应喂些温开水,以达到清洁口腔,补充水分的作用,鼻腔有分泌物时,应即时用棉签蘸点苏打水清洗干净。
远离过敏源、做好居家卫生、保持通风
室内保持通风,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多晒被褥防治螨虫滋生。家长应避免宝宝与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接触。一大早醒来时先帮鼻子“穿衣服”,也就是帮鼻子戴口罩约5分钟左右,然后喝杯热水这些小方法都能有效地减少鼻子过敏发作。
除此,妈妈应从小指导宝宝用冷水洗脸,使皮肤经常受到刺激,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保持鼻腔通气。
4、小屁股
易发疾病:湿疹、皮肤炎、寻麻疹
宝宝的屁屁经常接触粪便、尿液,而且不易“通风”,春天里容易细菌繁殖,容易引起湿疹、寻麻疹等皮肤病,因此更需要细心护理。
预防工作:
保持小屁屁干爽洁净
因此尿布要换得特别勤快,不要让宝宝的屁屁闷得太久,防止宝宝得“红屁股”。另外,孩子刚换下尿布后或刚刚方便后,就让屁股自然晾晒一会儿,不要立刻就包上。平常最好每隔1小时察看一下孩子的尿布,保持宝宝的屁股干净。干净清洁的旧棉布在尿布外层包垫,以免影响透气、散热,引发婴儿尿布疹。
三个月宝宝的疾病手册
第3个月在宝宝的成长整个过程中,是一个相对太平的月份,这个月,宝宝一般不会遭受过多的疾病困扰。这个月,妈妈们可以不用那么紧张,松口气,尽情享受亲子的快乐吧。 当然,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仍旧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妈妈的关注。
关注热点1:服糖丸后的不良反应
满2个月的宝宝需要开始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对绝大部分宝宝来说,微微发甜的糖丸恰如好吃的零食,吃糖丸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很多宝宝会很顺利吃掉糖丸,但也有少许婴儿可能出现一点点的生理不适。
症状
个别宝宝可能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一般都不会很严重,也有些妈妈可能发现宝宝的的大便次数增加了,但一天一般不超过5次,大便比平常稍稀,多为黄色稀便,宝宝的种种症状看起来好像有点腹泻,但与腹泻不同的是,宝宝精神很好,不会哭闹,他们没有不舒服难受的表现。
妈咪呵护
1.如果仅仅是服糖丸后的轻微不适,这些症状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基本上2、3天就可以自愈,不需要妈妈们的额外护理。
2.妈妈需要注意区分宝宝是否真的只是服糖丸的生理反应,有没有可能是生病了。生病的宝宝除了常见生理症状,由于不舒服难受,他们通常还会出现情绪不好,哭闹,有些宝宝的症状也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及时带孩子上医院。
3.在服糖丸之前,如果发现宝宝生病,例如宝宝腹泻、发烧或者有其他一些急性疾病,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不要太着急带孩子去服糖丸,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要等孩子好一点后,再补服。
哺乳后2小时内也不要让宝宝服用糖丸,因母乳中可能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存在,使糖丸失去活性。
4.服糖丸时,一定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该疫苗是活病毒制品,若用热开水送服,活疫苗会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在小儿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5.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当时不能服用,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室内。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而在2℃—10℃则可保存5个月。
关注热点2:夜哭多汗
细心的爸妈可能发现宝宝最近一段时间好象特别爱哭,特别是深夜,稍有声音就哇啦哇啦像个自动的大喇叭,一开就收不了场。对所有的新手妈妈们来说,宝宝没完没了的哭是最让人头痛的,哭的原因有很多,哭在很多时候也只是众多表现中的一种,如果发现宝宝除了哭,还伴有爱出汗、枕秃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宝宝有点缺钙。一般出生两个月后宝宝,随着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中原有的少量维生素D已不能满足他对钙的吸收利用。而缺乏钙会影响神经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小儿夜啼症。
症状
特别爱出汗,即使天气并不热,宝宝也会满头大汗,尤其是每天睡觉,后脑勺上的汗水甚至会把枕头打湿,由于总是不断用头磨擦枕头,头后部有明显的一块没有头发;晚上睡觉容易惊醒,醒来后往往大哭不止;缺钙的小朋友还有一个表现就是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候妈妈还会发现宝宝不像原来那样活泼。
妈咪呵护
1.妈妈还要从生活上查找宝宝夜啼的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塑料尿布或毛线等硬质衣料刺激皮肤而造成皮肤痛痒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宝宝睡觉时啼哭。
2.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啼哭(日夜俱哭),则应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3.卧室应保持清洁、安静。
4.平时勿惊吓宝宝,以免使宝宝因精神紧张而夜啼。
5.如果是因为缺钙,妈妈则要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加服适量的浓缩鱼肝油和钙剂。经常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获得阳光中充足的天然维生素D,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要尽量避开阳光太盛的中午。
关注热点3:小儿感冒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出现感冒症状。感冒的原因多由妈妈或家人感冒后传染所致,但一般恢复较快,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因为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保护,更是容易恢复。
症状
最常见的挣扎有流鼻涕、打喷嚏和鼻塞,有的时候还会伴有干咳(躺下时更严重)、发烧、喉咙痒、疲劳和没食欲。通常持续时间为3—10天。
妈咪呵护
1.使空气潮湿些,让宝宝仰睡,并垫高头部,帮助宝宝顺利呼吸。
2.在医生推荐下,使用散血剂,帮助宝宝顺利进食及睡眠。
3.镇咳药一般不适合宝宝使用。
4.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吃药可以好的,就不要打针,小针有效的就不要随便打吊针。
预防措施
大人拿宝宝的用具或抱宝宝之前一定要洗手,尤其当家中有人感冒时;大人咳嗽和打喷嚏要遮掩;不要共用毛巾或碗筷;感冒者尽量避免碰触到宝宝使用的任何器具或玩具.
夏季宝宝疾病预防原则
1、防止中暑:
如果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
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中暑。妈妈们应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宝宝脱水要注意: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脱水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出现这种现象,妈妈们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3、饮水不足也会引起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4、警惕夏季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5、蚊虫叮咬易引起皮肤病: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它们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蚊虫,宝宝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它不仅仅有碍肌肤的美观,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妈妈们应在每天睡觉之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或者给宝宝使用蚊帐。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
6、户外活动防晒伤:
夏天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晒伤后宝宝皮肤会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则只会在皮肤脱皮或刺痛感来的时候才表现出烦躁不安。有些妈妈不愿意为刚出生的宝宝用防晒霜,认为宝宝不需要,或是担心防晒乳液会伤害宝宝的娇嫩皮肤,而事实上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用防晒乳液了。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7、谨防外伤感染:
蚊虫叮咬后,宝宝抓破伤口,如果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所以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最好马上给宝宝搽上专用药水,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
宝宝夏季护理非常重要,谨记以上秘诀,拒绝宝宝夏季疾病,在让宝宝健康度过炎炎夏日的同时,也让妈妈安心、省心!
夏季宝宝饮食六注意
各色稀粥是夏季餐桌的主角
绿豆稀粥、莲子稀粥、百合稀粥、南瓜稀粥,加入一点点冰糖,宝宝肯定喜欢。花色稀饭口味软糯、而且清凉解渴、消毒解暑,营养也丰富。在粥中加入新鲜蔬菜,再加几只鲜活的虾、几丝香喷喷的鸡胸肉,不爱吃菜的宝宝也喜欢。
水果蔬菜天天吃
每到夏天,家里的水果就不断了。在两餐之间,为宝宝补充水果,既能补充营养,又方便消化吸收,防止肠胃疾病的发生。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安度夏季必不可少的食物,如果烹熟的蔬菜宝宝不喜欢,可以选择一些能够生吃的蔬菜,换一种吃法。例如黄瓜、胡萝卜、甜椒和白菜等都可以凉拌生吃,只要照顾到宝宝的口味,加些酸酸甜甜的味道,比如用酸奶拌上一盘蔬菜沙拉,一定能让孩子胃口大开。
宁可少吃饭,也不断奶
中国人的餐饮习惯是相对比较油腻的,对幼小的宝宝来说,并不是最合适的。因此,如果是宝宝的第一个夏季,宁可少吃饭,也不要断奶。
奶类能够补充蛋白质的流失。夏季可多喝酸奶,既保留了牛奶的营养,味道也酸甜可口,同时利于宝宝的胃肠消化吸收。多喝酸奶,还能补充有益菌的含量,保证宝宝胃肠道的良好环境,预防胃肠道炎症,但酸奶的量一天最好不要超过100ml。
酷热中宝宝饮食6注意
注意不要随意断奶添辅食
夏天不是适合断奶的季节,理由有两个:一是高温季节宝宝的消化酶分泌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改吃普通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二是夏令细菌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招致肠炎甚至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生。最好是待秋凉后再断奶不迟。
如果宝宝已经在吃辅食了,也要小心添加辅食的品种、种类。宝宝人生的第一个夏季,一定要注意哦!
注意爽口营养和卫生
慵倦的夏日里,午餐餐桌上要以青、绿、白为主色调。
为宝宝烹制餐点,首选蒸、炖,其次轻油小炒,避免油煎炸、挂糊等做法。
夏季宝宝需要多补充些维生素。如黄瓜、西红柿、莴笋、扁豆等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可用这些蔬菜做些凉菜、在菜中加点蒜泥,既清凉可口,又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优质蛋白要充足供应,应多食用豆浆、豆腐等易购的豆制品,它们所含的植物蛋白最适合宝宝食用。
在宝宝的餐饮中加入一点柠檬、小葱,还可巧用酸辣等调料,变换花样品种,以增进宝宝食欲。在菜中加点醋,也能增加食欲。
另外,因为气温高,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吃的食物保持新鲜不变质。
宝宝腹泻别进这些误区
误区1: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
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 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宝宝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长时间 禁食或长时间控制饮食)。而过多地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剧腹泻,同时也不利于宝宝肠胃的修复。在宝宝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 哺剂量,宝宝不吃时,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许多人不知道婴幼儿腹泻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也就不了解怎样预防。其实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容易污染环 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如果照管宝宝的人双手接触过宝宝的粪便,没有彻底消毒洗净,手污染了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往往会造成再度、多次感染。轮 状病毒也会通过生活用水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等传播。
因此,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烧煮消毒20分钟;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宝宝的用具与大人分开,患病宝宝应有专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锅。
误区3: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
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进入秋季后,宝宝特有的一种腹泻病。由于暑热刚过,家长还笼罩在夏季传染病特别是中毒性痢疾的恐惧中。宝宝又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 发生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多(可达数十次),患儿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
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泻”简称“秋泻”。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欧、亚、美、澳、非各 洲也都流行。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大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 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夏季高发3种妇科疾病 女人请注意
1、宫寒
在酷暑的天气中,不少女性为了获取丝丝凉意,则会贪恋一些爽口的凉饮,还会身着露肚脐的衣服,另外选择吹空调也是消暑热的重要方法。
然而,在为身体带来凉爽的同时,却会使得外界的寒气袭入体内,进而诱发宫寒的产生。
防护措施
防治宫寒,重在暖宫。所以在夏季先要管住嘴,不宜吃大量的冰冻食物。另外,少穿露脐装,呆在空调房内时更要注重腹部、脚部的保暖,以免受寒。
2、宫颈炎症
宫颈管黏膜上皮处的抗感染能力较差,所以当处于较高温度的情况下便会繁殖大量病菌,于是宫颈管黏膜易被感染,从而衍生成炎症。
防护措施
夏季是游泳的好季节,但是对于女性而言还是少游为妙。因为公共游泳池细菌多,很容易交叉感染。另外,还需加强经期前后的私处卫生,内裤、卫生巾都要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
3、白带异常
正常状况下,女性会分泌少量的白带以保持阴道湿润,而白带增多、有异味,则是导致女性生殖系统被感染、出现炎症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