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成因有什么
脑脓肿的成因有什么
1.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的脑脓肿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颅骨骨髓炎及颅内静脉窦炎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可直接向脑内蔓延,形成脑脓肿。其中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导致的脑脓肿最为多见,称为耳源性脑脓肿,约占全部脑脓肿的50%~66%。但由于近年来不少中耳炎、乳突炎得到及时的根治,耳源性脑脓肿的比例已明显减少。耳源性脑脓肿多为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并胆脂瘤急性发作导致脑脓肿,其感染途径多经鼓室盖或鼓窦波及颅内颞叶的中后部,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 2/5。另一部分经乳突内侧硬脑膜板波及小脑外侧上部,尤其儿童乳突骨质较薄,感染易经Trautman三角区(即岩上窦下方、面神经管上方、乙状窦前方,三者形成的三角)累及小脑。但小儿鼓室及乳突尚未发育良好,故小儿耳源性脑脓肿少见。
由鼻窦炎引起的脑脓肿称为鼻源性脑脓肿,较少见。多发生于额叶底部,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多为混合菌感染。头皮痈疖、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所致的脑脓肿均发生在原发病灶的邻近,可发生脑脓肿及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混合性脓肿,亦多为混合菌感染,也可能为真菌感染。
2.血源性脑脓肿
主要是由于来自远隔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流经动脉的炎性栓子传入而形成的,亦可逆行经胸腔、腹腔及盆腔的器官如肝、胆、膈下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感染,由脊柱周围的无瓣静脉丛与椎管内相吻合的静脉进入椎管内静脉转移到颅内。面部三角区的感染灶由静脉回流至颅内也可能形成颅内感染。感染来源为胸部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等的脑脓肿,称为胸源性脑脓肿;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发绀型心脏病等引起的脑脓肿,称为心源性脑脓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往往有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凝功能亢进,由于病儿有动静脉血沟通,周围静脉血一旦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可直接传入脑内形成脓肿。经动脉播散的脓肿常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的脑白质或白质与皮质交界处,故好发于额、顶、颞叶;而位于面部的感染灶好发于额叶。致病菌以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他多为混合菌。
3.外伤性脑脓肿
为化脓性细菌直接由外界侵入脑内所致。清创不彻底、不及时,有异物或碎骨片存留于脑内,可在数周内形成脓肿,少数可在伤后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形成脓肿。一般3个月内引起的脓肿称为早期脓肿,3个月以上称为晚期脓肿。脓肿多位于外伤部位或其邻近部位,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菌。
脑脓肿的患病类型有哪些
(一)邻近感染病灶扩展所致的脑脓肿,根据原发化脓性病灶可分为耳源性脑脓肿和鼻源性脑脓肿e其中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导致的耳源性脑脓肿为最多见,约占全部脑脓肿的一半以上。这种脑脓肿多发生于同侧额叶或小脑半球,多为单发脓肿,多属以链球菌或变形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异源性脑脓肿为继发于鼻窦炎的化脓性感染,较少见。脓肿多位于同侧额叶前部或额极。鼻源性脑脓肿以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为主。蝶窦炎可引起垂体脓肿、脑干脓肿和颓叶脓肿e其他如头皮痈布、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等直接蔓延所形成的脑脓肿多发生于原发感染病灶周围,多为混合性感染。
(二)外伤性脑脓肿,是由于颅脑损伤,尤其是开放性损伤的继发感染引起,在战争年代多见,约占全部脑脓肿的10%左右。近年来由于早期清创术做得彻底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这种并发症已显著减少。外伤性脑脓肿大都位于伤道或异物附近。一般在损伤后1—2周内形成,也可在晚期,即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脑脓肿的症状。外伤性脑脓肿多为单发性。
(三)血源性脑脓肿,感染大多由身体其他部位并发各种脓毒血症经血行播散所致;原发灶最常见于肺及胸膜的化脓性感染、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其次为皮肤疗、痈、骨髓炎、齿槽脓肿、腹腔脏器和盆腔感染或脓毒败血症等。脓肿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应区,并好发于额叶和顶叶。
(四)隐源性脑脓肿,一部分脑脓肿来源不明.多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其原因是原发的感染灶很轻,经用抗生素后痊愈或自行消散。但当时已有细菌经血行潜伏脑内,当患者抵抗力减弱时脑内病灶渐渐发展形成脑脓肿。另一种可能是潜在隐蔽的原发病灶,如慢性咽部感染等,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e脑脓肿的致病菌随感染来源而异,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可为混合性感染。
耳朵流脓多年原是患上脑脓肿
这名17岁的男孩来自苏北农村,最近半年男孩一直嚷着头痛、头昏,经常抱着头很难受,但没有人顾上他。一个月前,母亲偶然发现男孩因为头昏突然摔倒在地,于是才下定决心带孩子看病。男孩告诉医生,自己很小的时候,左边耳朵就会流黄水,且经常感到头痛,头昏,常有呕吐和恶心,后来听力也越来越不好。该院耳鼻咽喉科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左侧脑部有一较大的脓肿。
该院耳鼻咽喉科与脑外科专家联合会诊,诊断为耳源性的脑脓肿。手术时发现,听小骨已经烂掉,中耳腔被腐蚀,专家在5个小时内为患者清扫了耳内脓液和肉芽组织,并由脑外科专家彻底清除了脑脓肿,成功完成了中耳乳突根治及脑脓肿穿刺两项手术。该院耳鼻咽喉科黄志纯主任医师指出,该患者引发颅内脓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早期治疗中耳炎,引发颅内感染,最终导致脑脓肿。
治疗脑脓肿需要多少钱
对于治疗脑脓肿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对脑脓肿做一个简单的初步的认识。或许有人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病,不知道这种病严不严重,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慢慢地介绍这种疾病。所谓的脑脓肿指的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这种细菌具有化脓性,从而引起的化脓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发烧、畏寒等症状。
可以从以上的介绍中了解到引起脑脓肿的主要原因是与化脓性细菌有关,那么脑脓肿的传播途径又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途径:1、临近组织传播,当面部受到一些创伤,如烧伤、电触等,导致颅骨外露,从而使得颅骨被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进而慢慢感染而发展成脑脓肿;2、血行传播,很多人受到重伤后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使得细菌感染容易扩散,致病菌入侵经血行播散,传播到全身使得脑脓肿的形成;3、颅脑外伤,这个与面部受创基本上是一样的,在开颅后细菌被植入,长期在大脑中就会慢慢形成脑脓肿。
当一个疾病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不仅要关心这个病是否能治疗,还要关心这种病的治疗费用,因为就算有治疗的方案,要是治疗费用是天价的,对于一般的家庭是负担不起的。那么就会有人问治疗脑脓肿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回答,因为治疗费用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医院的选择、地域的划分、治疗的方案等都会影响治疗的收费标准,当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治疗脑脓肿最少需要的费用也大概在2-3万之间。
脑脓肿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在进行手术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伤口,一定不要使得伤口受到感染。在手术后伤口处都会有疼痛感,患者可以用冰块轻敷来减轻疼痛感;在术后也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复诊,检查伤口的恢复程度和伤口是否有发炎的趋向。
脑脓肿是怎么回事
1.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的
脑脓肿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颅骨骨髓炎及颅内静脉窦炎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可直接向脑内蔓延,形成脑脓肿。其中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导致的脑脓肿最为多见,称为耳源性脑脓肿,约占全部脑脓肿的50%~66%。但由于近年来不少中耳炎、乳突炎得到及时的根治,耳源性脑脓肿的比例已明显减少。耳源性脑脓肿多为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并胆脂瘤急性发作导致脑脓肿,其感染途径多经鼓室盖或鼓窦波及颅内颞叶的中后部,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2/5。另一部分经乳突内侧硬脑膜板波及小脑外侧上部,尤其儿童乳突骨质较薄,感染易经Trautman三角区(即岩上窦下方、面神经管上方、乙状窦前方,三者形成的三角)累及小脑。但小儿鼓室及乳突尚未发育良好,故小儿耳源性脑脓肿少见。小脑脓肿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1/3。耳源性脑脓肿亦可经静脉逆行转移到远隔部位,如额、顶、枕叶,甚至偶有转移至对侧脑部。耳源性脑脓肿多为单发。常见致病菌以变形杆菌及厌氧菌为主,厌氧菌以链球菌居多,其次为杆菌,亦可为混合性感染。
由鼻窦炎引起的脑脓肿称为鼻源性脑脓肿,较少见。多发生于额叶底部,亦多为单发。偶有多发或多房性。多为混合菌感染。头皮痈疖、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所致的脑脓肿均发生在原发病灶的邻近,可发生脑脓肿及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混合性脓肿,亦多为混合菌感染,也可能为真菌感染。
2.血源性脑脓肿
主要是由于来自远隔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流经动脉的炎性栓子传入而形成的,亦可逆行经胸腔、腹腔及盆腔的器官如肝、胆、膈下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感染,由脊柱周围的无瓣静脉丛与椎管内相吻合的静脉进入椎管内静脉转移到颅内。面部三角区的感染灶由静脉回流至颅内也可能形成颅内感染。感染来源为胸部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等的脑脓肿,称为胸源性脑脓肿;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发绀型心脏病等引起的脑脓肿,称为心源性脑脓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往往有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凝功能亢进,由于病儿有动静脉血沟通,周围静脉血一旦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可直接传入脑内形成脓肿。经动脉播散的脓肿常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的脑白质或白质与皮质交界处,故好发于额、顶、颞叶;而位于面部的感染灶好发于额叶。致病菌以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他多为混合菌。
3.外伤性脑脓肿
为化脓性细菌直接由外界侵入脑内所致。清创不彻底,不及时,有异物或碎骨片存留于脑内,可在数周内形成脓肿,少数可在伤后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形成脓肿。一般3个月内引起的脓肿称为早期脓肿,3个月以上称为晚期脓肿。脓肿多位于外伤部位或其邻近部位,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菌。
4.隐源性脑脓肿
指病因不明,临床上无法确定其感染源。可能原发感染灶和脑内继发病灶均较轻微或机体抵抗力强,炎症得到控制,未被发现,但细菌仍潜伏于脑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发病。因此,这类脑脓肿实质上为血源性脑脓肿,此类脑脓肿在全部脑脓肿中所占的比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无CT检查之前诊断困难,常易误诊。
脑脓肿除细菌感染外还有真菌、原虫、寄生虫等引起的脑脓肿。近年来因免疫功能损害引起的脑脓肿的报道日渐增多。
脑脓肿的手术治疗
1首先治疗脑脓肿还是需要选择药物,因为经过研究现在已经发现脑脓肿其实是因为各种致病菌感染而导致的,而且这些能够导致脑脓肿的病菌非常之多,所以发病后需检查分析出是哪种病菌导致的脑脓肿,然后选择对此病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
2脑脓肿发病后由于人的颅内骨骼结构的限制使得大脑的压力会迅速增高,这个时候积极降低颅内压力就显得很重要了。而且脑脓肿往往会使得患者出现脑水肿,所以使用一些甘露醇类的药物来缓解脑水肿很有必要。
3脑脓肿的最终解决办法还是手术,而且手术的类别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很有必要。比如说可以是穿刺抽脓手术,也可以是导管持续引流手术,有的人通过切开引流术来治愈了脑脓肿。
脑脓肿术后抗感染多久
失,所以需要至少两周以上,在选择静滴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先使用甘露醇静滴,能够开放脑部组织出现的屏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MRI来进行检测。
脑脓肿的治疗主要是选择抗感染的治疗,针对于不同类型的脑脓肿,我们所选择的方法也会不同,因为脑脓肿主要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所以我们主要是使用青霉素或者是氯霉素,就有着抗菌的作用。在治疗脑脓肿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盲目,以免会给自己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些患者希望能够通过药物去治疗脑脓肿,脑脓肿——最好还是不建议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因为这种疾病主要是针对于我们脑部组织造成侵犯单靠药物治疗,还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的效果,所以还是需要通过手术去进行治疗。手术在治疗之后,避免患者受到感染,所以就需要去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的过程。
脑脓肿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脓腔形成后,外周血象多正常或轻度增高,70%~90%脑脓肿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可凭此与脑肿瘤相鉴别。
2、脓液检查和细菌培养
通过脓液的检查和培养可进一步了解感染的类型,药敏试验对选择抗生素有指导作用,故穿刺脓液或手术摘除脓腔后,应及时送检,若行厌氧菌培养,送检的器皿应密闭与空气隔绝送检,亦可立即做细菌涂片染色镜检,尤其对脓液已破入脑内和脑室,而脑脊液呈脓性者,镜检可立即初步了解致病菌的种类,以指导用药。
根据脓液的性质也可大致判断细菌的类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液呈黄色黏稠状,链球菌呈黄白色稀薄状,变形杆菌呈灰白色稀薄有恶臭,大肠杆菌呈粪便样恶臭,绿脓杆菌呈绿色腥臭,真菌以隐球菌及放线菌常见,可用印度墨汁染色,肺吸虫呈米汤样脓液或干酪样变,脓液内有虫卵,阿米巴脓液呈巧克力色,黏稠无味,在脓壁上可找到原虫滋养体。
3、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可了解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及增高程度,但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尤其病情危重时,腰椎穿刺应视为有“危险”的操作,一般不做,若需要检查时,则操作要非常慎重,穿刺成功后迅速接通测压器,测压后要十分缓慢放液,留少量脑脊液送检,术后病人要平卧6h,并给予脱水降压,脑脊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一般在(50~100)×106/L(50~100个/mm3),蛋白也常升高,糖和氯化物变化不大或稍低,早期脑脓肿或脓肿接近脑表面或脑室时,脑脊液变化明显,若出现脓性改变则说明脓肿破溃。
影像学检查
为进一步明确是否有脑脓肿和脓肿的性质及部位,辅助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检查方式也不断更新,如脑电图,脑超声检查,脑室造影,脓腔造影,脑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等对脑脓肿的诊断已极少使用,目前主要依靠CT扫描或MRI扫描检查,但腰椎穿刺和头颅X线拍片对某些部位病变的检查仍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1、X线平片
如耳源性脓肿可发现颞骨岩部骨质破坏,鼓室盖和乳突小房模糊或消失,鼻源性脑脓肿可有额窦,筛窦,上颌窦等充气不良或液气面存在,甚至骨质破坏,外伤性脑脓肿可发现颅骨骨折碎片,颅内金属异物,颅骨骨髓炎引起的脑脓肿,可发现颅骨有骨髓炎的改变,个别病例可见脓肿包膜钙化,小儿慢性脑脓肿可有颅骨骨缝裂开,骨板变薄,成人偶有蝶鞍扩大,后床突及鞍背吸收等颅内压增高征的改变。
2、颅脑CT扫描
CT问世前脑脓肿早期诊断较困难,自临床上应用CT检查后,脑脓肿的诊断变得容易而又准确,其死亡率也明显下降。
脑脓肿的CT表现根据病变发展阶段而不同,在急性脑炎期,病灶呈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低密度区不发生强化,脓肿形成后初期仍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性病灶,但增强扫描在低密度周围可呈轻度强化,表现为完整的不规则的浅淡环状强化,脓肿壁完全形成后,其低密度边缘密度较高,少数可显示脓肿壁,增强扫描可见完整,厚度均一的环状强化,周围有明显不规则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低密度区为坏死脑组织和脓液,如产气杆菌感染,可呈现气体与液平面,如为多房性,低密度区内可呈现一个或多个间隔,据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CT所示脓肿环征,并不一定表示病理上的脓肿包膜,有研究发现出现脑炎第3天后即可出现环状增强征,这与炎症累及血-脑脊液屏障,炎症周围新生血管形成并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等有关,从发病到脓肿初步形成需10~14天 ,完全成熟需6周,少数脓肿也可与脑炎期相混淆,故临床上对脑脓肿的诊断不能盲目完全依靠CT,还需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全面考虑,以做出准确的客观诊断,但绝大多数的脑脓肿可根据CT扫描明确脓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单房或多房,单发或多发等性质,CT扫描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选择手术的时机和确定治疗方案,同时还可对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
3、颅脑MRI检查
是继CT扫描后出现的又一新的检查方法,按脑脓肿形成的时间不同,表现也不同,急性脑炎期,仅表现为脑内不规则边界模糊的长T1,长T2信号影,有占位征,此期须与胶质瘤和转移瘤相鉴别,增强扫描比CT扫描更能早期显示脑炎期,当包膜形成完整后,T1显示高信号影,有时尚可见到圆形点状血管流空影,通常注射Gd-DTPA后5~15min即可出现异常对比增强,延迟扫描增强度可向外进一步扩大,为脓肿周围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