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视是怎么引起的
老视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年龄与调节 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调节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而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于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
晶体的塑形、变凸是通过晶状体囊(主要是前囊)来介导的,晶体囊的弹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由于纤维组织缓慢积蓄而肥大,晶体亦逐渐加大,虽然目前尚不知晶体悬韧带有何年龄性改变,但睫状体和晶体的互相接近必然影响晶体悬韧带的张力。
在人生的早期,人眼的调节是很大的,约为15.00D~25.00D,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D~0.40D的调节量,这样到了40岁左右,眼的调节力已不足以舒适地完成近距工作,“老花”在这些人中开始出现,到了50岁左右,调节力更低,大部分都需要矫正了。Hofstetter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年龄与老视关系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上最常引用)
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
2.与老视出现相关的其他因素 老视的出现是由于调节不足,老视发生的时间可早可晚,因人而异,与上述的每个人所拥有的调节幅度有关。当人们所使用的调节力在其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注视,若所需调节力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上,则易出现老视症状。
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50D,此时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的书籍,他能否舒适阅读?
分析:因为阅读40cm书籍时,需要的调节力为2.50D,若要舒适阅读,他必须拥有2倍于所需调节力以上的调节幅度,即5.00D,而他此时的调节幅度却为3.50D,理论上讲,若想阅读不疲劳,最多付出调节幅度的一半,即1.75D,所以阅读所需(2.50D)的另外0.75D,只能给予+0.75D的阅读附加镜了。
除年龄外,老视的发生和发展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屈光不正: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的时间早;近视者配戴框架眼镜后,由于矫正负镜片离角膜顶点存在12mm~15mm距离,减少了同样阅读距离的调节需求,而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者,由于角膜接触镜配戴在角膜面,其矫正后的光学系统接近正视眼,因此,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者出现老视要早。
(2)用眼方法: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患者的身体素质:长手臂的高个子比手臂较短的矮个子有比较远的工作距离,需要比较少的调节,因此后者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4)患者的地理位置:因为温度对晶体的影响,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们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5)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二)发病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力不断改变。图1为Duane对4000只人眼调节测定结果,从图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少年时的调节力为14.0D,其近点在7cm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近点逐渐地、不间断地后退,36岁时已经退到14cm,其调节力为7.0D。到45岁时,近点退到25cm,调节力只有4.0D。到60岁时,大约只保持着1.0D的调节。表1为不同年龄的调节正常值(D)。
大多数的近工作距离在28~30cm。正视眼到45岁时,只有3.5D~4.0D调节。这种调节程度已经达到看清楚近处物体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持续地做近距离工作,要用掉全部的调节力才可得到通常的视力。眼睛为了保持近距离视力,就要紧张地工作,持续地紧张状态必然引起视觉疲劳。一般来说,在使用调节时只可动用全部调节力的2/3,而以另外1/3作为保留力量,工作起来才可舒适。前已述及,45岁的正视眼,如进行25cm的近距工作,要动用全部调节力,因而在近作业不要维持多久就要发生主觉的视疲劳症状,所以说正视眼大约在45岁开始成为老视。为了坚持近距离工作,老视眼要戴用凸透镜予以帮助。
远视眼在年轻时,其近点比正视眼远得多,因而老视眼的症状要较早出现。一个远视3.0D的眼,要用7.0D的调节才可得到4.0D的调节程度,约在25岁时就开始表现老视眼症状;另一方面,一个4.0D近视眼,因为它的远点在25cm处,到老年时,可用其远点当作近点来从事近距离的工作,所以这种眼虽然已是老视眼,但并不会出现老视眼的症状。
虽然人眼的晶状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硬化,但各人的老视眼症状的出现,不但取决于年龄,而且也取决于屈光状态,还随各人的个体差异、生活习惯、工作条件和照明条件不同有所改变。习惯把书放在膝部阅读的人,自觉症状的出现就比惯于近距离工作的人为迟。例如:木工、簿记人员和音乐工作者习惯于30cm的工作距离;而修表、缝纫、雕刻等工人,虽年龄和屈光状态相同,由于工作距离较近,会提前出现老视眼的症状。再者,如果睫状体处于虚弱或病理状态,生理性调节也会受到损害。综上所述,老视眼症状出现的年龄,并不能定出一个绝对数字,其处理办法亦应根据各种条件全面考虑。
老花眼是什么意思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但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老花眼的出现。
1、屈光不正。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的时间早;近视者配戴框架眼镜后,由于矫正负镜片离角膜顶点存在12~15mm距离,而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者,由于在角膜面其矫正后的光学系统接近正视眼,因此,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者出现老视要早。
2、用眼方法。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如何鉴别诊断远视
当视力受到影响时,我们首先应该判断影响视力的因素是什么,其中占有很大因素的是远视,对于远视来说,和近视、老视、正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然而有部分人会回混淆这三者。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鉴别判断远视吧!
1.近视 青少年轻度远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视力增进,用凸透镜反使视力下降,故临床上有将远视误为近视,而配以近视眼镜者。但此时由于误戴凹透镜加深了调节痉挛,出现更明显的视疲劳。因此,检查时要注意患者的视力 远、近和屈光状态是否多变,检影情况等,如有怀疑应检查近点距离,用云雾法或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解除痉挛后,假性近视便可消除而恢复远视原貌。
2.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远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3.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远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远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故称此为假性正视眼。为了鉴别远视和正视,除用检影法易辨外,最简便正确的办法是用一轻度+0.5D凸透镜置于被检眼前,如加镜后视力顿减,可能为正视,如视力上升或保持不变,则为远视的佐证,结合检影易于鉴别。
经过阅读了上述的内容,你是否对远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呢,那就赶快收藏起来吧,当我们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需要时,我们就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这些小小的知识,准确的判断远视,这对于之后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远视如何鉴别
1.近视
青少年轻度远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视力增进,用凸透镜反使视力下降,故临床上有将远视误为近视,而配以近视眼镜者。但此时由于误戴凹透镜加深了调节痉挛,出现更明显的视疲劳。因此,检查时要注意患者的视力(远、近)和屈光状态是否多变,检影情况等,如有怀疑应检查近点距离,用云雾法或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解除痉挛后,假性近视便可消除而恢复远视原貌。
2.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远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3.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远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远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故称此为假性正视眼。为了鉴别远视和正视,除用检影法易辨外,最简便正确的办法是用一轻度( 0.5D)凸透镜置于被检眼前,如加镜后视力顿减,可能为正视,如视力上升或保持不变,则为远视的佐证,结合检影易于鉴别。
治疗老花眼的几种方法
配眼镜:老花镜度数一般40岁左右正视眼用十1.00D镜片,以后每增加5岁酌情增加+0.5D一+1.00D;如原有屈光不正,配镜度数应为原屈光不正度数加老花度数。
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适合于年龄较大合并白内障的老视眼。
传导性热用膜成形术(CK手术):是新开展起来用于治疗远视及老视的一种新技术。其工作原理是用射频电流作用于周边角膜,使角膜胶原组织产生皱缩。达到改变中央角膜曲率(变凸),从而矫正老视。
这种非激光的传导性角膜形成术在治疗轻、中度远视、老视是安全有效的,几乎没有术后并发症,治疗范围+0.75+3.00度。
非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植入眼内镜片选择度数时预留一部分近视,看远处则戴近视镜片矫正,看近时不需要戴镜,从而解决老视。
巩膜扩张术:至今该手术论据不足,手术效果不太理想,尚存在争论。
LASIK手术(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通过LASIK手术改变角膜的曲率,矫正其中一眼(主视眼)的远视力,用于视远,而矫正另一眼(非主视眼)的近视力,用于视近,达到单眼视的效果。术后多数人表示满意。
近视眼如何鉴别诊断
1.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小儿散光的鉴别诊断方法
诊断依据
1.低度散光者远、近视力一般正常。
2.高度散光者远、近视力均差,视物模糊,易视疲劳。
3.用泼拉西多(PlAcido)氏盘及角膜曲率计检查可以发现各种散光。
4.试戴各类型散光镜视力能增进。
鉴别诊断
1.近视:青少年轻度近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矫正可以增进视力,而散光眼只能应用柱镜才能提高视力。
2.老视:远视和老视是两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二者应用柱镜矫正无效甚至导致视力下降可资鉴别。
老花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
老花眼是什么意思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但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老花眼的出现。
1、屈光不正。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的时间早;近视者配戴框架眼镜后,由于矫正负镜片离角膜顶点存在12~15mm距离,而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者,由于在角膜面其矫正后的光学系统接近正视眼,因此,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者出现老视要早。
2、用眼方法。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远视眼和老花眼是一样的吗
近视和远视多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异常所致,而老视则完全是因为晶状体屈光能力减退。老花眼学名老视,是指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弹性变差,睫状肌再怎么紧张也不能使它松弛;或者是睫状肌本身老化,也不怎么紧张得起来了。于是晶状体那1000多度的调节能力会每5年丢失50~100度,造成看近处时调节能力不够,总得不到足够的屈光力,物体尚未成像便到达视网膜,也需要配戴凸透镜补充屈光力来矫正。
远视和老视看似矫正方法都一样,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近视眼怎样鉴别诊断
一、检查方法: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二、鉴别方法:
1、老视: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三、诊断方法:
1、轻度近视者,近视力正常,远视力下降,但高度近视,远近视力均下降。
2、高度近视眼球突出,前房深,瞳孔大,乳头颞侧弧形斑,豹纹状改变,后极部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变性、出血,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脱离,找到网膜裂孔。
3、辐辏欠佳或有轻度外斜视。
4、检影验光可确诊屈光度数。
5、凹透镜片矫正。具备第1、2、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5项即可确诊。
老花眼的验光诊断步骤有哪些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论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
1、老视的检测首先应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验光,矫正屈光不正,同时了解被检者的工作性质和阅读习惯,选择合适的阅读距离进行老视验配。
2、老视验光的步骤
(1)在以下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选择试验性阅读近附加。
1) 根据年龄和屈光不正的关系。
2) 融合性交叉柱镜(FCC)。
3) 调节幅度一半的原则。
(2)精确附加,作负相对调节(NRA)和正相对调节(PRA),并调整附加度数使其处于NRA/PRA的中点。
(3)试戴和调整试镜架,并开出处方(应包括远距处方和阅读附加)。
3、老视的诊断应与低度远视者进行鉴别。低度远视者在年轻时表现为隐性远视,裸眼视力通常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一般在35岁(根据远视的度数而定)左右出现阅读疲劳、视近模糊等典型的老视症状,配戴阅读镜后症状解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这一附加度数随着年龄增大变为视远度数。通过规范验光,根据症状出现的年龄可以综合判断和鉴别。
老视是怎么引起的
1.年龄与调节 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调节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而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于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
晶体的塑形、变凸是通过晶状体囊(主要是前囊)来介导的,晶体囊的弹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由于纤维组织缓慢积蓄而肥大,晶体亦逐渐加大,虽然目前尚不知晶体悬韧带有何年龄性改变,但睫状体和晶体的互相接近必然影响晶体悬韧带的张力。
在人生的早期,人眼的调节是很大的,约为15.00D~25.00D,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D~0.40D的调节量,这样到了40岁左右,眼的调节力已不足以舒适地完成近距工作,“老花”在这些人中开始出现,到了50岁左右,调节力更低,大部分都需要矫正了。Hofstetter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年龄与老视关系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上最常引用)
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
2.与老视出现相关的其他因素 老视的出现是由于调节不足,老视发生的时间可早可晚,因人而异,与上述的每个人所拥有的调节幅度有关。当人们所使用的调节力在其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注视,若所需调节力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上,则易出现老视症状。
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50D,此时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的书籍,他能否舒适阅读?
分析:因为阅读40cm书籍时,需要的调节力为2.50D,若要舒适阅读,他必须拥有2倍于所需调节力以上的调节幅度,即5.00D,而他此时的调节幅度却为3.50D,理论上讲,若想阅读不疲劳,最多付出调节幅度的一半,即1.75D,所以阅读所需(2.50D)的另外0.75D,只能给予+0.75D的阅读附加镜了。
除年龄外,老视的发生和发展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屈光不正: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的时间早;近视者配戴框架眼镜后,由于矫正负镜片离角膜顶点存在12mm~15mm距离,减少了同样阅读距离的调节需求,而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者,由于角膜接触镜配戴在角膜面,其矫正后的光学系统接近正视眼,因此,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者出现老视要早。
(2)用眼方法: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患者的身体素质:长手臂的高个子比手臂较短的矮个子有比较远的工作距离,需要比较少的调节,因此后者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4)患者的地理位置:因为温度对晶体的影响,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们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5)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散光如何鉴别诊断
1.近视 青少年轻度近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矫正可以增进视力。而散光眼只能应用柱镜才能提高视力。
2.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两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二者应用柱镜矫正无效甚至导致视力下降可资鉴别。
远视如何鉴别诊断
远视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人们上了年纪便是容易患上这个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终究还是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避免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一些其鉴别诊断的知识了。
1.近视 青少年轻度远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视力增进,用凸透镜反使视力下降,故临床上有将远视误为近视,而配以近视眼镜者。但此时由于误戴凹透镜加深了调节痉挛,出现更明显的视疲劳。因此,检查时要注意患者的视力远、近和屈光状态是否多变,检影情况等,如有怀疑应检查近点距离,用云雾法或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解除痉挛后,假性近视便可消除而恢复远视原貌。
2.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远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3.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远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远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故称此为假性正视眼。为了鉴别远视和正视,除用检影法易辨外,最简便正确的办法是用一轻度+0.5D凸透镜置于被检眼前,如加镜后视力顿减,可能为正视,如视力上升或保持不变,则为远视的佐证,结合检影易于鉴别。
上述介绍的便是一些容易与远视搞混的疾病,希望大家能够注意一些,做到正确区分这些问题,让我们能够避免远视为我们带来的困扰。同时祝愿大家能够健康生活,幸福一生。
视力受损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视力减退,多见于屈光不正(包括散光、近视、远视),是视神经受损的表现和老视以及眼器质性病变(如白内障、眼底病变)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