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5个前期警示灯
糖尿病有5个前期警示灯
1 吃饱就困。偶尔一次不必担心,但如果经常这样,则可能是身体报警,表明你的饮食结构有缺陷,如饮食中精制面粉、含糖饮料和甜食等简单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长期吃下去易得糖尿病。专家建议:多摄入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玉米、糙米等全谷食物,各种蔬菜、水果(而非果汁)等。这些食物消化时间长,不会导致饭后血糖猛升。
2 薯片上瘾。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表明你已经上瘾了。这些食物含大量糖、盐和脂肪,口感好,但也容易激起大脑奖赏机制,让人吃了还想吃。利亚敦博士表示,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专家建议:找出爱吃这些食物的原因,如果是压力大或寂寞无聊等,可以改成找人聊天、运动等活动。如果是饿了,不妨来把坚果,喝杯酸奶,吃根香蕉、黄瓜等取代这些垃圾食品。
3 体重超标。利亚敦博士表示,九成糖尿病前期患者都有体重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更应提高警惕。专家建议:体重减轻5%~7%,可预防或推迟60%的糖尿病。生活方式变化(特别是增加运动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减重防糖的关键。
4 苹果身材。与梨型身材人群相比,苹果型身材(腰部更粗)人群内脏脂肪更多,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前期危险更大。此外,腹部脂肪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危险,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男性和女性的腰围最好别超过90厘米和85厘米。专家建议:控制饮食、定期锻炼、三餐定时和睡眠充足是保持正常身材的关键。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最好进行30分钟快走。
5 血压偏高。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6年后约有40%的人患上糖尿病。专家建议:少吃咸菜、加工及腌制食品,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服降压药,把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减轻动脉硬化。
耳朵响是怎么回事
耳朵响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有嗡嗡声、隆隆声、蝉鸣声、机械声、流水声、咕噜咕噜声等等。耳朵响是一种警示信号,引起耳鸣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主要原因有:
1、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听神经瘤等耳部疾病能引起耳鸣。
2、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血管性疾病可引起耳鸣。
3、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可引起耳鸣。
4、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警惕小痘痘暗示糖尿病
青年人由于身体激素比较旺盛身体上会出现很多的小痘痘,可是你所不知道的可能是“痘痘”的表面下隐藏的是可怕的疾病祸根,痘痘多事内分泌不稳定造成的,而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异常而会造成内分泌紊乱,所以长痘痘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也不得不防。
“痘痘”怎能和“血糖”攀上关系青春痘反复化脓就是治不好、浑身皮肤瘙痒不止抓挠不管用,这些看似是皮肤的“面子问题”往往是由高血糖引起的。
在临床上不少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年轻人,脸上的青春痘在皮肤科怎么也治不好,正当苦恼万分时,医生建议做血糖测试,一测才发现原来是糖尿病造成的,一方面胰岛素分泌的异常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另一方面血糖偏高,使组织液里营养过剩,为细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导致脸上的青春痘久治不愈。
还有些人全身皮肤会出现无名瘙痒,经常抓破流血,在皮肤科检查也没发现有细菌感染等情况,此时,就要考虑是糖尿病造成的,最好去内分泌科尽快就诊。
此外,对于有家族史的人来说,还有些反复出现的皮肤问题也不能忽视,如皮肤疱疹,有些像灼伤性水疱,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边缘,单个或多个出现,尽管数周内能自愈,但可反复出现。颈部毛囊炎,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小包,一碰就疼,过几天就变成小疖子,脓液排出后可愈合,但经常反复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有家族史的患者在皮肤出现问题时,对自己的血糖情况往往一无所知,据调查显示,1000多个糖友中有1/3是经体检发现患病的,那么2/3的人控制起来就相对不易了,而且还会导致各个系统遭到损害,如容易诱发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
警惕!小痘痘暗示糖尿病:对于有家族史的年轻人,还是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同时定期检查血糖,及早防止疾病的发生。
5症状示警孕妇血糖高
孕妇血糖高的症状容易饿:准妈妈血糖偏高时,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让孕妈妈很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造成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但因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以为是正常反应
容易口渴:当准妈妈时不时就感觉口渴,而且是没有理由的,那孕妈妈就要开始仔细观察有没有别的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出现。尿多: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小便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明显增加,24小时内可有20多次,尿量达2-3升甚至10升之多,这时候应怀疑自己可能有血糖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消瘦: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食量大增,却反而变得消瘦了,则要小心。因为如果准妈妈血糖偏高,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疲乏无力: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因此血糖高的准妈妈常常感觉疲乏无力,精神状况差。据报告,2/3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那么,面对孕妇血糖高,要怎么办呢?第一次检测出血糖超标之后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控制饮食,很多准妈妈到后期体重增长过快,就容易造成孕期肥胖,孕期肥胖自然会导致血糖超标,请医生帮忙安排合理的孕期食谱,严格按照孕期的食谱来饮食。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膳食治疗的原则是:孕妇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食多餐,最好分3大餐,3小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水果每天不可以超过200克,要选择在2餐之间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有苹果、草莓、香蕉、西瓜、樱桃、哈密瓜、香瓜等等,总之一切甜的水果都不要接触,待血糖数值平稳之后再考虑是否继续食用;每天食用蔬菜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于50%。
除了水果之外其他的甜食也要暂时停一下,大多数女性都爱吃甜食,巧克力、威化、饼干等等这些小零食也是孕期准妈妈们非常喜欢的,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宝宝的健康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如果准妈妈觉得饿了想吃点东西,可以选择无糖饼干或者是无糖豆浆等等。另外还要定期复查,一直到指标下降顺利生产之后才可以安心。
糖尿病警示血糖高不可以无所谓
歌曲《无所谓》可以有,健康“无所谓”真不能有!忽略任何看似平常的小症状,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半年前,会计张晨在公司的体检中被查出血糖升高,医生给出建议让她复查,排除糖尿病可能性。可是她一直觉得没关系,心想:血糖高一点很正常,现在引起血糖高的因素那么多,随便吃块糖都能高了,再说家里人也都没有糖尿病,肯定不会轮到自己。最关键的是,现在没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更没有任何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应无大碍。所以抱着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复查,也没想过改变饮食习惯。结果,三个月后她昏倒公司,同事们急忙将她送到医院急救。原来,她因为血糖太高而发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对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来说,及时检查排除糖尿病是首要任务,千万不能满不在乎。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要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态,不要惊慌失措,但在具体防治措施上,又要一丝不苟,认真对待。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
5症状示警孕妇血糖高
容易饿:
准妈妈血糖偏高时,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让孕妈妈很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造成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但因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以为是正常反应。
容易口渴:
当准妈妈时不时就感觉口渴,而且是没有理由的,那孕妈妈就要开始仔细观察有没有别的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出现。
尿多: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小便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明显增加,24小时内可有20多次,尿量达2-3升甚至10升之多,这时候应怀疑自己可能有血糖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消瘦: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食量大增,却反而变得消瘦了,则要小心。因为如果准妈妈血糖偏高,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疲乏无力:
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因此血糖高的准妈妈常常感觉疲乏无力,精神状况差。据报告,2/3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10个征兆预示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食物转化为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排尿增加会导致口干舌燥,这时不要用含糖饮料解渴,以免增加血液中糖含量,加重病情。
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重略减轻听起来似乎并非糖尿病的标志。其实,糖尿病引起体重略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水分从尿液中排出;二是排尿频繁也会带走一些热量。
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米和白面),胰岛素会升高,引起血糖迅速下降。这会使人感到虚弱,进而渴望获取更多碳水化合物,导致恶性循环。
持续疲劳是一个重要征兆,这可能意味着吃的食物没有分解或被细胞利用。由于机体没有得到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很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的升高,这些症状往往出现较慢。
血糖异常时会感觉不舒服,可能变得更加暴躁。事实上,高血糖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如觉得很累,不喜欢做事情,不想外出,只想睡觉。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为葡萄糖在眼睛积聚,暂时改变其形状,导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稳定下来后约六至八周,视物模糊症状就会消失,眼睛也会自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状多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身体自愈能力减弱。
血糖浓度升高后,可能出现轻度神经损伤,引起双脚麻木。
尿路和阴道糖水平升高将成为细菌和酵母感染的温床,要警惕反复感染。
美国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阿龙·赛普拉斯提醒说:“患糖尿病后不及时控制血糖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脏病、肾病、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他建议有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评估。如果已出现了以上信号,建议到医院检查相关指标。
草莓含糖量高吗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杨桃营养丰富,所含的果汁充沛,能迅速补充人体的水分,生津止咳,并使体内的热邪或毒素随小便排出体外,而且升糖指数低,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前期的口渴,烦躁等症状。
柠檬有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柠檬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圣草枸橼苷,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患者干燥,肾脏以及血液中过酸化脂肪含量,对延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眼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出现有益;柠檬所含的维生素C对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有一定多种,还对预防糖尿病发生感染性疾病有帮助。烹饪食物时加入适量柠檬汁,还可以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
雾霾天开车注意
1、上路行驶前,要先检查车辆灯光、制动等安全设施是否有效,并将挡风玻璃、后视镜、车灯等擦拭干净。
2、出行时,应第一时间打开雾灯,利用灯光来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车辆及行人与路况,也可以警示其他车辆或行人,远光灯雾霾天不能随便开启。
3、雾霾天行车时,减速慢行是最基本的常识,雾越大,可视距离越短,车速就必须越低。
4、停车休息或维修车辆时,要同时打开近光灯和应急灯;车内一定要携带反光三角警示牌,遇到需要停车时,要在车前后100米处摆放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黄灯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饥饿和多食
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
糖尿病会感到容易疲劳,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无原由地感到疲惫不堪,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糖尿病在初期很难感觉到症状,当有感觉时,病情已十分严重了。因此,定期作健康检查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发现的越早,血糖值越容易控制,能防止病情恶化,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少。
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
体重下降
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就应考虑是否的了糖尿病。因肥胖会增大胰岛素的需求量,导至病情急剧恶化。
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糖尿与遗传因素有关,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因为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亲属中的高,故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英国Pyke观察单卵双胞胎糖尿病达20余年,1982年他总结了200对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调查分析。其中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即两个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里都患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90.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54.4%,说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更为显著。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并非100%都患糖尿病,仅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子一代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隔代遗传。 研究工作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孕妇预防糖尿病饮食要注意红绿灯
积极防治妊娠糖尿病,有四大好处:一是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如早产、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减少剖宫产率;二是对胎儿好,能预防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儿、巨大胎儿和低体重儿等;三是减少孕妇将来患糖尿病的风险;四是避免孩子将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几率。可谓“一石四鸟”。
问: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根据专家的介绍,人从娘胎里似乎就能预见将来的健康状况了?
卡普:是的,胎儿在生命早期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一生的健康,特别是怀孕9个月到出生后2个月这100天是最关键的。所以,一旦发现妊娠糖尿病,孕妇就要及时控制血糖。分娩以后,应尽量母乳喂养,这样一方面能让产妇的血糖降到正常,另一方面对孩子将来的健康也有益。
问:如果把妊娠糖尿病控制好,未来的糖尿病病人能减少多少?
卡普:根据美国的研究,糖妈妈控制好血糖,将来58%能预防和推迟糖尿病的发生。针对孩子还没有大规模研究,但研究表明能减少孩子发生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几率,而这两点都是糖尿病高危因素。
问:您觉得在妊娠糖尿病的管理方面,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卡普:控制妊娠糖尿病,与控制糖尿病的难点一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摒弃了,高危人群骤增;糖尿病知识普及率低,很多人发现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诊疗不规范,水平参差不齐。其结果是,一半病人不知道自己患病,一半就医者得到的诊疗不规范,一半就医者的血糖不达标。有的患者误以为,打胰岛素意味着自己的病情到了晚期,打上就不能撤了,其实这是错误的。事实上,胰岛素是孕妇唯一可以使用的降糖药,15%—25%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打胰岛素控制血糖,大部分人用6—10个月就可以停掉。
问:易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分布有何规律?
卡普:我们发现,亚洲女性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大于欧美国家,其中印度人高于南亚人,南亚人高于华人。有一个现象是,收入较低者移居发达地区,或者从农村进入城市,妊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所以,城市低收入者最该警惕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问:饮食对于预防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您对健康饮食的建议是什么?
卡普:我推荐一个“红绿灯”原则,即越是天然的食物越健康,是“绿灯”;粗略加工的食物次之,是“黄灯”;精加工的食物最不健康,要亮“红灯”。比如说,生吃水果是绿灯,水果榨汁就是黄灯,把水果提炼成糖,就是红灯。多吃绿灯食物,少吃红灯食物,就能预防糖尿病。
关于卒中的三个六,一定要知道! 6级台阶通向悲剧
几乎每个得了脑卒中的患者,都会问医生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这个病?”
事实上,脑卒中导致的生命悲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分为6级台阶。
这不是一道枷锁,而是一盏警示灯。它随时提醒你,关注自己的健康。如果做得好,就会远离脑卒中。
抽烟喝酒、久坐不动、暴饮暴食、油盐超标、过度劳累,日积月累就会把你带向第三级台阶。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些日益壮大的人群也是脑卒中的后备军。反过来,如果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得好,就会延缓发病进程,甚至于止步。
俗称小中风。小中风有一半或更多的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脑梗死。积极治疗小中风,能预防或推迟脑梗死的发生。
俗称脑中风。全世界每两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亡。
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容易再复发。患者每复发一次,病情便会加重,直至死亡。
宝宝营养不良的信号警示灯
一、情绪变化
国外儿科医生研究表明,若宝宝出现情绪不好、发生异常变化,就要考虑宝宝体内是否缺乏了某些营养素。
宝宝出现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反应迟缓、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这时候就应该多食用高蛋白、高铁食品,如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
宝宝出现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说明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此时应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
宝宝出现固执任性、胆小怕事,由于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够而造成,故要及时的补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
二、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妈咪们可以在饮食中添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是最佳的食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孩子幼稚可笑,表明氨基酸摄入不足,应加强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类、蛋类等。
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警示灯,应当及时添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松、虾皮等食品。
喜吃纸屑、煤渣、泥土,此种行为称为“异食癖”,多与体内缺乏铁、锌、锰等矿物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海类产品含锌量较多,应适量补充。
三、面部“虫斑”
面部“虫斑”是指出现在孩子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除脸部外,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
民间认为,此斑乃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的说法。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主要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所以当你的宝宝长有“虫斑”后,再也不要仅仅就给孩子服用打虫药就完了,还要做到的是调整食谱,增加食物的不同品种,补足维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
四、过度肥胖。
以往常将肥胖统统的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只针对部分胖宝宝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因为营养不良。具体原因是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摄入不平衡。“微量营养素”不足会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脂肪堆积腹部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
为什么会产生以上4种情况呢?
主要原因还是营养失衡,家长在喂养宝宝的时候要注意饮食上的平衡,荤素搭配。注意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平衡。蔬菜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B2和尼克酸,茎叶中含有的粗纤维帮助肠胃蠕动,肠胃蠕动快了,消化好了,胃口自然就好了。而肉类中的含氮化合物,有刺激消化液分泌的作用,且蛋白质含量高。海类产品含锌量较高,适当的为宝宝们摄取,是宝宝的最佳饮食伴侣。所以平衡饮食才是家长要注意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