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小板、凝血、抗凝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可早期发现高凝状态。但这些价差特异性不高,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方能正确判断其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检查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高;血浆β-TG及PF增高血浆TXA的代谢产物TXB增高和(或)前列选素代谢产物(6-酮-PG)减低啊,都反映血小板被激活。
(二)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凝血时间、APTT缩短。
(三)抗凝因子减少如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AT-Ⅲ乃生理抗凝因子,其减少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蛋白C与活化的蛋白C测定近年已被列为血栓病诊断项目之一。
(四)纤溶活性减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可反应纤溶活性。FDP中D-D二聚体增多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标志。纤维蛋白肽A含量增高提示已有凝血酶形成,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早期标志。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表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增高,提示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多。此外尚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测定等也可作为纤入观察指标。
二、物理学检查
(一)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血栓栓塞病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大小、形状,常用于肢体动脉、静脉、肺血管、脑血管检查。
(二)碘-纤维蛋白啊原扫描,对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不能诊断陈旧性血栓,常作为筛选试验。
(三)电阻抗体积描记法使用于四肢静脉血栓病的诊断,但不能鉴别是血栓还是非血栓所致的阻塞,可作为初筛试验。
(四)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但诊断符合率较低,可作为初筛检查。
以上检查各有优缺点,可先选用1—2项作为初筛检查,如为阳性再行血管造影。此外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及近年来使用的磁共振法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的内容,患有此病的人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也要多吃些亚麻籽油,这有效地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更多的知识可以随时关注小编,小编会继续为大家诚心奉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静脉血栓形成应该做哪些检查?
组织病理:大静脉的新鲜血栓通常是混合性的,血栓的长度一般是到一个血管的有效分支处就中止。在血栓形成后,可发生血栓溶解,同时有成纤维细胞侵入,形成新的肉芽组织,进一步机化及形成新血管和出现再通。若是结缔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则病变静脉就成为硬化性的索状损害。
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浅静脉血栓形成 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很难鉴别,并且临床上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疾患多为血栓性静脉炎而非静脉血栓形成,故对该类疾患的诊断一般均为血栓性静脉炎。
2.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与腓肠肌受累的其他疾病如局部软组织感染等进行鉴别。
3.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多可表现有单侧性下肢水肿,应当与淋巴水肿及心、肝、肾疾病引起的水肿进行分析鉴别。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鉴别
1.诊断PAP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还必须排除其他自身免疫病和感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血栓。目前最常用的PAPS分类标准是1998年10月第8届APL国际研讨会上日本Sapporo提出的APS初步分类标准
一般认为抗β2GP1抗体比抗心磷脂抗体特异性高,故有中、高滴度抗β2GP1抗体阳性的患者应高度警惕PAPS。单从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很难确诊PAPS。一个有中高滴度ACA或LAC阳性的患者,并有以下情况应考虑PAPS可能;①无法解释的动脉或静脉血栓;②发生在不常见部位的血栓(如肾或肾上腺);③年轻人发生的血栓;④反复发生的血栓;
⑤反复发作的血小板减少;⑤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流产。
2.鉴别诊断静脉血栓需与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缺陷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纤溶异常、肾病综合征、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白塞病及与口服避孕药相关的血栓等疾病相鉴别。动脉血栓需与高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炎、高血压等疾病相鉴别。
需要注意的是APL抗体的出现并不一定是APS。约12%的正常老年人中可以出现IgC或IgM类ACA阳性。梅毒、艾滋病、Lyme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等疾病分别有93%、93%、39%、20%、20%的抗磷脂抗体阳性率。一些药物如酚噻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肼苯达嗪、苯妥英钠、奎宁、普耐洛尔和口服避孕药也可以诱导出APL抗体。另外,有一些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肾母细胞癌、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等亦可出现ACA或抗β2GP1抗体阳性。
检验诊断
抗磷脂综合征(APS)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只是一个临床的综合表现。目前还无一个临床表现的明确范围,所涉及的病种也有扩大趋势,特别是实验方法、条件和确定正常值标准的差异,使得目前尚无一个非常严密的诊断标准。目前.对AP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尤其对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质、β2糖蛋白1抗体等)的检出和梅毒血清学假阳性试验等对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作用。
怎样诊断脑血栓
1.诊断依据
中年以上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或者家族史,突然发病,一至数天内出现脑局灶性损害的症状体征,并可归因于某颅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应考虑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可能。
2.CT或MRI检查
发现梗死灶可以确诊。有明显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动脉炎的可能。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静脉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
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主要表现有:
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
②血栓远端血液回流障碍:如远端水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腹水等;
③血栓脱落后栓塞血管引起相关脏器功能障碍,如肺梗死的症状、体征等。
二、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等,血栓类型早期多为血小板血栓,随后为纤维蛋白血栓。临床表现有:
①发病多较突然,可有局部剧烈疼痛,如心绞痛、腹痛、肢体剧烈疼痛等;
②相关供血部位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意识障碍及偏瘫等;
③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等相关症状及体征;
④供血组织缺血性坏死引发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等。
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常见于DIC、TTP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等
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主要为皮肤粘膜栓塞性坏死、微循环衰竭及器官功能障碍。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吃什么好
1、限制总热能,适当控制每日摄食总量。节制膳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
2、适量蛋白质。应控制食物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每日1g/kg掌握,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鸡、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等。大豆蛋白可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宜多食用。
3、限制脂肪、胆固醇。膳食脂肪不超过40-50g/d,可选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应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蛋黄、肥肉、贝类、墨鱼、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膳食胆固醇不应超过300mg/d。
4、选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病有利。
5、低钠盐饮食,限制食盐可降低血压,一般每日食盐摄入量2-5g为宜;
6、注意选食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及时补充维生素C、B6、B1、B2和维生素B12等水溶性维生素。
7、戒烟、慎酒,适量喝茶。
8、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具有一定作用。
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类、皮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对于血液病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
1.血常规 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血液涂片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如有条件可以检查能够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网织红细胞计数。
2.尿常规 协助诊断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
3.贫血3项 包括血清维生素B12、叶酸、铁蛋白定量,以确定何种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4.溶血检查 包括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5.止血和血栓检查 如凝血4项,确定有无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6.骨髓检查 是血液病诊断重要而又不可少的步骤,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病理活检检查,对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具有诊断和分类的意义,并可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
7.生化检查 肝功能的胆红素测定对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
哪些检查项目可以确诊血栓性静脉炎
超声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从而诊断血栓性静脉炎。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放射性核素检查
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诊断血栓性静脉炎。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耽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
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地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诊断血栓性静脉炎敏感性明显降低。
深静脉造影
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诊断较容易,局部症状体征较明显。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诊断血栓性静脉炎依据为沿浅静脉触及皮下硬索,若为小的静脉也可能是结节,但不成球状,相邻皮肤红肿,疼痛和压痛。
癌胚抗原高能确定是哪里得癌症了吗
癌胚抗原是不能确定具体位置 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是大肠或胃、胰脏等消化器官癌症。
劝你朋友还是要去医院
实施消化器官检查
CEA显示中毒以上时,必须进行以消化器官为中心的疾病诊断检查。如下部消化道实施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大肠内视镜检查,上部消化道实施胃镜,胃透视等检查。此外,肝脏、胆囊、胰脏等器官实施超声检查、CT检查。
剩余全身器官检查
当上述这些检查未显示异常时,就要实施肺、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等全身性的检查。
只有明确了病变部位,才能进一步的治疗。
癌胚抗原检查升高还见于哪些情况
CEA在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肠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结核性腹膜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妊娠时有一过性升高,非恶性肿瘤的CEA浓度升高为中等水平(约2.5-30μg/L),疾病稍恢复即降至正常。
烟雾病诊断检查
1.病史 询问有无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头颅部感染、外伤或放疗史;有无肢体瘫痪、失语、癫痫、剧烈头痛、昏倒及意识障碍。注意发病缓急及病程长短。
2.体检 有无眼底水肿、肢体瘫痪、失语和脑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 作血清和脑脊液的梅毒、钩端螺旋体免疫反应、血沉,有助于了解病因。
4.腰椎穿刺 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见血性脑脊液。
5.脑血管造影 见颈内动脉虹吸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脑底烟雾状异常血管网和广泛的侧支循环形成。应与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动静脉畸形鉴别。
6.CT扫描 继发脑梗死者可见血管分布相符的低密度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见密度增高或血肿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检查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诊断一般不困难,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方法:
1、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2、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3、放射性核素检查: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诊断。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耽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4、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地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5、深静脉造影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较容易,局部症状体征较明显。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说到老年人血栓性疾病,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和一般人的血栓病是十分相似的,除了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的。所以要想了解到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其实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下面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血液成分在心脏和(或)血管腔内形成的血凝块,称为血栓形成。临床上出现血栓的病理现象,称为血栓性疾病。类型: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性疾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与静脉血栓性疾病(肺梗死及深层静脉血栓形成)两类。
老年人由于有动脉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影响心脑供血,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
所以,平时应防治动脉硬化,控制血压,可以服用步长脑心通或五福心脑清等。平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活血药物,如丹参片,血栓心脉宁等。并注意戒烟限酒,多喝水,多运动。均衡饮食。早睡早起等,规律生活。
饮食注意
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类、皮蛋。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会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和脑血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可以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通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的形成。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多数人现在对于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在了解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到一点,那就是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有很多,一般都是以降低血液粘度为前提的。
血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
血栓性疾病其实是个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被人们所熟悉,最近几年也有上升的趋势,当然,栓塞的部位不一样,出现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但是我们该怎么诊断这个疾病及治疗呢?
本病诊断要点: 一、存在高凝或血栓前状态的基础疾病 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妊娠、易栓症、近期手术及创伤、长期使用避孕药等。 二、各类血栓形成及栓塞的症状、体征三、影像学检查 如血管造影、多普勒血管超声、CT、MRI、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 四、血液学检查 可根据上述血栓形成四个主要因素,结合患者病情,选择相关项目进行检查。
一、治疗基础疾病如防治动脉硬化,控制糖尿病等。
二、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静脉血栓患者抬高患肢。 三、对症治疗包括止痛、纠止器官功能衰竭等。四、抗血栓药物 (一)抗凝治疗 1、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 主要用于近期发生之血栓性疾病治疗。肝素钠初始剂量为10000~20000U/d,分3次静脉滴注,以后以APTT作为监测指标调整剂量,以使APTT延长1~2倍为宜。总疗程不宦超过10日。近年推出的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因子Ⅹa作用较强、抗凝血酶作用较弱、对AT-Ⅲ依赖性较小,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80%)及半衰期较长(24小时)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甩。剂量3000IUAXa/d,皮下注射,每日1~2次 2、AT-Ⅲ,主要用于AT一Ⅲ水平低下者,可增强肝素的抗凝效果,减少肝素的出血并发症。常用剂量15001J/d,静脉滴注,3~5日一疗程。 3、香豆素类 通过与Vit K竞争,阻断Vit K依赖性因子的生物合成。主要用于血栓病的预防及肝素抗凝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常用者为华法林,首剂10~15mg/d,分次口服,随之5~10mg/d,以PT作为监测指标以调节用药量,使PT延长1.5~2.0倍或国际正常化比值(INR)=2~3为最佳治疗剂量。
(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TXA2的生成而发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及肝素应用后的维持治疗。常用剂量150~300mg/d,分次服用。2、双嘧达莫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或增加腺苷环化酶活性而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还有增加血管前列环素(PGI2)生成及抑制血小板TXA2生成的作用。剂量、用法见本篇第十九章。3、噻氯匹定 为特异性抗血小板聚集剂。作用机制为:①阻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GPIb)与纤维蛋白结合;②增强腺苷环化酶活性,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③稳定血小板膜;④减少TXAz合成。常用剂量250~500mg/d,顿服或分次口眼,呵连用5~7日或更长时间。
(三)溶栓疗法 主要用于新近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治疗。动脉血栓最好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最晚不超过6小时;静脉血栓亦应在发病24小时内实旌,最晚不超过5日。1、尿激酶(UK) 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溶栓作用。由于被其激活的纤溶酶可同时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故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剂量及用法:首剂 4000U,kg,静脉注射,随之以4000U,h,持续静脉滴注,1~3日一疗程。
2、t—PA 由于其二个环状结构对纤维蛋白具有强大亲和力,故用药后可选择性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进而发挥溶栓作用。剂量及用法:首剂100mg,先10mg静脉注射,随之余下剂量持续静脉滴注,共2小时,第2~3日可酌情减量。五、介人疗法及手术治疗 合适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取出血栓。
上面举了一些方法,相信大家对于血栓性疾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小编认为,血栓性疾病可重可轻,希望读者们引起重视,下肢骨折的病人应该在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防止栓子的形成。祝您身体健康!
性病科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一、涂片检查
取性病科疾病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可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
二、培养检查
性病科疾病的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患者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
三、抗原检测
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在流行率很高的地区而又不能作培养,或标本需长时间远送时使用,可以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性病科疾病病菌感染。
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性病科疾病病菌外膜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但目前在男女二性标本的敏感不高,特异性差,加之实验人员的判断水平,故该实验尚不能推荐用来诊断性病科疾病病菌感染。
体检时B超检查都检查些什么呢
B超检查仪器绿色无创的特点被选为健康体检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不仅无创无痛且操作简便,还可以对血流状况作出评估,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血管疾病。运用10MHz高频探头可发现血管内小于1mm的钙化点,对于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还可利用血流探查局部放大判断管腔狭窄程度,栓子是否有脱落可能,是否产生了溃疡,预防脑栓塞的发生。彩超对于各类动静脉瘘可谓最佳诊断方法,当探查到五彩镶嵌的环状彩谱即可确诊。对于颈动脉体瘤、腹主要脉瘤、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包括下肢静曲张、原发生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运用彩超的高清晰度、局部放大及血流频谱探查均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二)腹腔脏器。主要运用于肝脏与肾脏,但对于腹腔内良恶性病变鉴别,胆囊癌与大的息肉、慢性较重的炎症鉴别,胆总管、肝动脉的区别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肝硬化彩超可从肝内各种血管管腔大小、内流速快慢、方向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作出较佳的判断。对于黑白超难区分的结节性硬化、弥漫性肝癌,可利于高频探查、血流频谱探查作出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