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母乳会造成新生儿黄疸吗

吃母乳会造成新生儿黄疸吗

喂母乳造成

你知道吗?新生儿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这时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小于20mg/dL就没有问题。至今还没有因母乳性黄疸产生脑病变报告的文献,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超过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

红血球破坏过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它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但如果胆红素指数不高就可能没有问题。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一、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 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 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 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 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如果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 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又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 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二、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 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 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因吃了母乳发生的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 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 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3、溶血性黄疸

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 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 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 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

三、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如果超过了正常值,就应该通过医学手段来降低胆红素使新生儿黄疸恢复到正常值。常见的 治疗手段有:

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与药物治疗。光照疗法操作简单有效,是采用最多的方法。药物疗法 就是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来降低胆红素。换血疗法是最不提倡的,因为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还有后 续副作用较强,所以一般慎用。

护理上要注意: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黄疸可以导致那些危害

黄疸对新生儿的伤害,轻微黄疸对大部分宝宝没有什么伤害,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但是严重的和一些高危因素存在的黄疸就可能对宝宝产生危害,最可怕的就是胆红素入脑造成的神经损伤。母乳喂养与黄疸,因为母乳喂养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重吸收增多,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明显。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加重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的,而并非母乳本身。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检查喂养方法是否恰当,良好正确的喂养方式和量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加,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减轻黄疸程度。这时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8-12次/天(即2-3小时1次),每次尽量达到30-60ml奶量。

大部分轻微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为了避免黄疸逐渐加重,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充分的喂养,增加胃肠的蠕动,促进胆红素排泄。充分的喂养即是8-12次/24小时、2-3小时/次、30-60ml/次。口服白开水和葡萄糖水并不能帮助退黄,反而会引起奶量减少,使胆红素排出减少,不利黄疸消退。日光直接照射也不能有效退黄,因为日光中蓝色波长光量有限,而且家中很难做到裸露大面积皮肤接受日光,就算做到也容易造成紫外线灼伤和感冒等副作用。

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黄疸是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皮肤、巩膜、粘膜变黄。原因是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化学产物,由于新生儿期的某些特点,它逐渐升高导致皮肤、巩膜、粘膜黄染。不同种族、不同肤色都会发生黄疸,尤其以我们东亚人多。我国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比例在足月儿大概50%,早产儿大概80%。

黄疸对新生儿的伤害,轻微黄疸对大部分宝宝没有什么伤害,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但是严重的和一些高危因素存在的黄疸就可能对宝宝产生危害,最可怕的就是胆红素入脑造成的神经损伤。母乳喂养与黄疸,因为母乳喂养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重吸收增多,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明显。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加重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的,而并非母乳本身。

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检查喂养方法是否恰当,良好正确的喂养方式和量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加,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减轻黄疸程度。这时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8-12次/天(即2-3小时1次),每次尽量达到30-60ml奶量。如果努力后仍存在喂养问题请咨询儿科医生。

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 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低于205μmol/l。病理性黄疸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 生后24 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205μmol/l,小儿还有其他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 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 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 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 呼吸衰竭 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 脑性 瘫痪 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退了又黄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

如果新生儿母乳的摄入量不足,会使得宝宝的胎粪排出延迟,直接胆红素排出减少,造成新生儿黄疸退了又黄。

当母乳中含有较多的β-GD时,会使得肠道中的直接胆红素被水解为间接胆红素,然后被肝脏重新回收,增加肝肠循环,引起新生儿黄疸退了又黄。

新生儿黄疸病人的饮食宜忌

新生儿的饮食主要以母乳或奶粉为主,因此,在饮食上一般没有特殊禁忌。对于已发生黄疸的患儿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应注意加强护理,促进黄疸早日消退。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注意:

1、喝白开水:每天早晚可以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能够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宝宝喝就可以。

3、停止母乳: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尝试停止喂养母乳两到三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黄疸症状较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等宝宝黄疸退了,可以继续喂母乳。

玉米须水孕妇一周喝几次 孕妇喝玉米须水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吗

不能。

孕妇喝玉米须煮水是不能起到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作用的,因为造成新生儿黄疸的方式有很多,如溶血症以及肝功能发育异常等原因,而玉米须主要的作用是清热利湿,利尿消肿,对预防新生儿黄疸没有多大的作用。

生理性黄疸多久退

新生儿黄疸包括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是因为早期喂养不足,排便少,致胆红素积与体内,造成皮肤黄疸。多于生后5-7天开始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从生后几天开始,可持续2-3个月。个别严重者,可暂停母乳。只要黄疸不严重,不需要治疗,既不影响生长,也不影响疫苗接种。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缺乏一种酶有关,致使体内黄疸代谢减慢。只要黄疸水平低于14ng/dl,就不必给予暂停母乳、服用退黄药物、照光等治疗。虽然对于严重母乳性黄疸,可暂停几天母乳喂养,但真正需要暂停母乳喂养的机会很少。只要黄疸不重,持续时间长对孩子没有伤害。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的介绍,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 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 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不论是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较差,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

相关推荐

导致小儿黄疸的五个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症状,新生儿的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的2-3天出现,7-10就消失,如发现宝宝的黄疸很长时间都没有消退,还引起了宝宝的其他症状,考虑宝宝是不是患了病理性黄疸。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五种: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

新生儿黄疸高晒太阳怎么晒

第一,新生儿如果出现黄疸较高的情况下,做为父母是可以带着宝宝在天气温和的时间去晒太阳,然而在晒太阳的过程中一定要遮挡孩子的面部,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一般情况下三十分钟左右是最佳时间段。 第二,宝宝在晒太阳的时候能够充分的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然而紫外线能够转换成维生素D,对于宝宝身体是非常有益的,并且还能够预防其他的疾病。 第三,宝宝的黄疸高在晒太阳的时候,最好不要经常晒一个部位,要使孩子翻身使全身都吸取阳光中的紫外线,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消除黄疸并且紫外线还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宝宝的免

新生儿黄疸偏高有6个原因

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导致了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消退

新生儿在喂母乳后不久,出现皮肤变黄,而且持久不退的情况。新爸新妈别担心,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产生是属于正常现象。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消退呢?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容易出现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在停止喂养母乳3-5天后,新生儿黄疸就逐渐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重新出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新爸新妈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和宝宝肝炎要区别哦,可以通

新生儿黄疸能打预防针吗 新生儿黄疸益生菌有用吗

新生儿黄疸益生菌是有用的,益生菌口服以后有助于帮助小宝宝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然后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对于黄疸的治疗是有辅助作用的,一般常见的益生菌,就是俗话说的活菌,像有布兰氏酵母菌、双歧杆菌或是乳酸菌等等,一些益生菌在药店都有买的,一般早期的新生儿,或者是母乳喂养的黄疸退得不是特别好的,口服益生菌对于退黄是有治疗作用的,所以新生儿宝宝是可以一定的益生菌的。

新生儿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 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 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1)判断黄疸的程度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诊断: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3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出现得较早、较高,持续时间也较久,大约要满月才能

四类新生儿不宜母乳喂养

一、乳糖不耐受综合症 乳糖不耐受综合症,是指新生儿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乳糖代谢不完全的产物是一些有毒的物质,这些物质聚集在体内,就影响神经中枢的发育,造成婴儿智力低下、白内障等。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症母乳或者牛乳后出现腹泻、严重呕吐等表现。长期的腹泻不仅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还造成新生儿免疫力下降。一旦怀疑宝宝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症后,就要停止喂奶类食品,改用大豆制品喂养婴儿宝宝。 二、氨基酸代谢异常 氨基酸代谢异常影响到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容易影响到宝宝智力的发育。

黄疸的症状

成因当血液中的红血球死亡,红血球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血红素(Heme)黄疸的症状于肝脏的库弗氏细胞(Kupffer cells)及脾脏被转化为胆红素。胆红素经肝脏处理后,随胆汁分泌至十二指肠,最后透过消化系统,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黄疸症可根据上述的血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当大量红血球被分解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肝源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肝后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排除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编辑本段]新生婴孩的黄疸症大部分新生儿在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有哪些

1一般来说治疗母乳性黄疸症有中西医两种方法,西医的治疗方法是不主张因为治疗而停止婴儿喝母乳,而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以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婴儿,喂奶的次数保持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婴儿的黄疸症状和奶情况。 2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金钱草,栀子,甘草,用水煎药给婴儿口服,同时冬瓜皮和玉米叶用水熬煮后的水也可以给新生儿口服,对治疗新生儿黄疸很有帮助,病情轻的时候可以继续母乳,重的时候应该停喂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 3对于早期预防新生儿黄疸也很重要,尤其是对生产后2-3周即将出院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