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提防四个危险时段
老人提防四个危险时段
一、6~10点:脑卒中高发
晨起后到上午的时间段,常被认为是心梗的“魔鬼时段”。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10点。不只心梗,脑卒中的急性发作也容易出现在此时段,主要因为清晨时分,身体会出现固有的节律变化,如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
对本就身体脆弱,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晨峰现象”可能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脑血管负担,诱使疾病发作。此外,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提高,以及血小板聚集力的增加,也会使血栓可能性加大。
对策:有基础病的老人,如服用长效药,可考虑在晚上睡前吃,可保证清晨时体内血药浓度,能预防疾病发作;如服用短效药(比如降压药),最好一清醒就服药,然后再起床。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调整服药时间和剂量,必须咨询医生意见。此外,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遵循3个半分钟原则,即醒了躺半分钟,活动胳膊腿;坐在床上等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
二、7~10点:受骗风险大
老年人一直是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有媒体在调查360名老人后发现,其中250名老人有被骗经历,130位发生在7~10点,占受骗老人一半以上。有83.8%的老人表示,他们在“买菜时,被卖保健品和保险的人搭讪过”。上千名受访老人中,超过七成在上午买菜时、儿女上班后被骗子盯上。
这只能是一个数据调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仅仅由于出行频率比较高,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遭遇骗子的几率也就相对升高。
对策:骗子找老人下手通常会挑没有子女陪伴的时间,这是老人心理上比较脆弱的时间。老人心里最好能有一根弦,只有与子女的亲密关系才是真实的,其他人的亲密称呼都可能是陷阱。这种想法虽有些极端,但却能防骗。一旦遇到推销,只要不是生活必需品,要打电话给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助判断,还要提醒自己,小便宜贪不得。
三、11~14点:内心最孤单
在媒体对老人进行的“一天中哪个时间段感觉最孤单”调查中,超过66%的人选择了“11~14点”,约28%的老人认为“18~21点”时最孤独,而选择早上和下午的只有约3%和2%。山东济南一名74岁的老人说:“一到中午我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吃完饭看着电视睡着,醒来又心疼浪费了电。”早晨和晚上家人有一定的共处时间,而中午,很多老人只能自己吃饭,最容易产生孤独感。
对策:子女最好在午饭时间给爸妈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吃饭了没有,午饭吃了什么,这会大大缓解老人中午的孤独感。老人也应多走出家门,跟邻里联络感情,如有同样独居或空巢的老人,不妨跟他们凑在一起吃午饭。社区则应尽可能给老人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可组织小区内孤寡老人一同用餐。
四、18~20点:容易出意外
浙江金华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176位发生交通意外的老人中,有61.36%的意外出在17~20点。2013年济南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中老年人中,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8~20点和6~8点。
临床中确实发现老人外伤急诊呈时段特征,主要集中在早上七八点和傍晚,傍晚比早上更多些。这可能和老人早晚出门较多,需户外锻炼或接送孙辈等原因有关。傍晚时,天色渐黑,视线不佳,也加大了意外风险。
对策:如外出锻炼,最好错开上下班高峰期,远离公路,且要量力而行,当身体不佳时不要强求,以免发生意外。如确实需要出门,建议穿上鲜艳的衣服,有一定警示作用。
无缘无故变黄码怎么解除
健康码无缘无故变黄了,主要考虑是居民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过的重点场所附近区域活动并停留过,并且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接触,从而会导致健康码就纳入了黄码的范围。其次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过的风险时段之后出入这些重点场所的人员不会被判定为黄码。
对于黄码人员来说,要及时进行申诉处理,一般在和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接触的风险时段之后,完成了“三天两检”即做了2次核酸检测,2次检测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且结果均为阴性,系统解除黄码,转为绿码。
老年人6个危险时刻要当心
清晨6-10点:是脑中风发生的高危时刻,由于晨起时体内缺乏水分,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强,再加上脉搏、心律减慢,很容易形成血栓。医师博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人清晨起床后,应适当喝水,改善血液循环,早餐少吃油腻和过咸的食品。
一天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最多的时间也是6-10点。世界卫生组织也报告,心肌梗死28%发生在此段时间。专家医生说,一整夜睡眠后,清晨站立,血压增高,耗氧增加1.7-3倍,心脏病及中风易发。
中午2-3点:午睡清醒后是急性心梗发作的高危时间。睡觉时血压最低,起床时血管收缩,血压变化,耗氧增加。中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说,对于老年人,起床前要有三个半分钟。醒了躺半分钟,坐在床上等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
洗澡后:浴缸大小、室温和水温都会带来血压波动,浴缸小而深,水对心脏的压力就大,血压会上升。洗澡水42摄氏度最好,太热易患脑溢血。医生提醒,老人沐浴后还要注意保暖,以防冷空气刺激皮肤,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上升。
餐后1-2小时:饮食会造成血压、血糖波动,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压下降幅度比年轻人大,从而导致血流减慢,血管瘀血,诱发血栓形成。医生提醒,老年人进餐要适可而止,晚餐不宜过饱,以免脑部疾病、心脏疾病等找“麻烦”。
性生活时:即使50岁以后,很多老人仍然有性生活,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老人性生活要避免激烈和时间太长,以免突发中风或猝死。
上厕所时: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老年人出行如何才能保证安全
出行时间
早九午三较安全
老年人习惯早起出门遛弯、晨练,殊不知,这个时间点可是老人健康的“潜在杀手”。
高芳堃指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老化现象,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心跳和呼吸缓慢,代谢水平较低,肢体反应慢,灵活性差。这时无论是遛弯还是晨练都很容易发生摔、碰、扭伤等意外。“尤其到了冬天,更不提倡老人清晨出门,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庄平告诉记者,冬天早晨的气温低,如果老人不注意,很容易导致血管剧烈收缩、心律失常,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健康和生命。临床医学研究发现,上午8时,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比下午1时要高出3倍,早晨起床后的几小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从环境因素考虑,无论是秋冬还是夏季,早上的空气并非你想象得那般清新。相反,清晨大气相对静止,各种废气不易扩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段。
因此,两位专家共同提醒,老年人出门最好选在太阳出来后的九十点钟,这段时间少了空气污染、疾病高发这两个危险因素,为出行加了一道“健康保险”。高芳堃指出,九十点钟出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躲开了上班高峰期,坐车不挤,可减少跌倒、摔碰等意外发生。
“如果不是紧急事情,尽量不要外出,如果有事需要早晨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高芳堃说,冬天戴上口罩和帽子,穿暖和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吃完饭别马上出门,否则容易因大脑、心脏供血不足而引发疾病。下午三四点钟同样具有以上所说的所有优势,也是老人外出的首选时间。
提防产后抑郁 四类新妈最危险
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就是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孕育生命也就没有这个多彩的世界。正是如此,母亲就一定要保持阳光健康乐观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孕育生命。那么到底有哪些女性容易在产后患上抑郁症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职业女性
对于长时间停留在工作岗位的职业女性来说,她们的精神压力往往大于普通女性,长时间的各种工作压力会导致她们在思维上、行动上都有着较大的压力。这些无形的压力都会影响到她们产后的情绪,这也就成为她们患上抑郁症的可怕诱因。因此,职业女性一定要放下心里包袱,保持心情愉快,多想想孩子可爱的样子,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2.是独生女的女性
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与有兄弟姐妺的家庭是不样的,她们自小就享受着父母全部的爱和关心,一旦自己生育孩子之后,家人对她们的关心和爱就会转移一大部分给孩子。她们就会在瞬间觉得大家对她们的爱减少了,从而产生失落心理,也就容易导致患上抑郁症。因此,家人在产妇生产之后要多加关注,关心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呵护。
3.年龄比较大的产妇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5-35岁之间,如果女性的年龄超出最佳生育年龄之后,女性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都会导致她们在产后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女性生育年龄头胎生育超过33岁以上的就属于高龄产妇,她们相比年轻健康的产妇生产风险更大,产后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因此,女性们最好不做高龄产妇,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孩子。
4.学历高的产妇
相比学历低的女性,学历高的女性思维更广阔,想问题更加深入,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透彻,因而她们在生育之后容易陷入一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问题,导致她们过多地思考而出现抑郁症状。高学历的女性最好学一学低学历的女性,就像俗话说的一样:“没心没肺,活着不累。”这也一种很好的心理安慰法,对大部份女性都有用。
老人养生保健的最佳四个时段
老年人需提防四个危险时段
无论身体或心理,老年人都要比年轻人脆弱许多。《生命时报》采访多位专家,他们指出,一天中,老年人需要提防4个危险时段。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专家提出了详细对策,有助于老年人提早预防,防患于未然。
1、6~10点:脑卒中高发
晨起后到上午的时间段,常被认为是心梗的“魔鬼时段”。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10点。专家说,不只心梗,脑卒中的急性发作也容易出现在此时段,主要因为清晨时分,身体会出现固有的节律变化,如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对本就身体脆弱,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晨峰现象”可能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脑血管负担,诱使疾病发作。此外,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提高,以及血小板聚集力的增加,也会使血栓可能性加大。
对策:有基础病的老人,如服用长效药,可考虑在晚上睡前吃,可保证清晨时体内血药浓度,能预防疾病发作;如服用短效药(比如降压药),最好一清醒就服药,然后再起床。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调整服药时间和剂量,必须咨询医生意见。此外,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遵循3个半分钟原则,即醒了躺半分钟,活动胳膊腿;坐在床上等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
2、7~10点:受骗风险大
老年人一直是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有媒体在调查360名老人后发现,其中250名老人有被骗经历,130位发生在7~10点,占受骗老人一半以上。有83.8%的老人表示,他们在“买菜时,被卖保健品和保险的人搭讪过”。专家调查发现,上千名受访老人中,超过七成在上午买菜时、儿女上班后被骗子盯上。仅仅由于出行频率比较高,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遭遇骗子的几率也就相对升高。
对策:骗子找老人下手通常会挑没有子女陪伴的时间,这是老人心理上比较脆弱的时间。专家提醒,老人心里最好能有一根弦,只有与子女的亲密关系才是真实的,其他人的亲密称呼都可能是陷阱。这种想法虽有些极端,但却能防骗。一旦遇到推销,只要不是生活必需品,要打电话给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助判断,还要提醒自己,小便宜贪不得。
3、11~14点:内心最孤单
老人一到中午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吃完饭看着电视睡着,醒来又心疼浪费了电。”对此,杨萍分析说,早晨和晚上家人有一定的共处时间,而中午,很多老人只能自己吃饭,最容易产生孤独感。
对策:子女最好在午饭时间给爸妈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吃饭了没有,午饭吃了什么,这会大大缓解老人中午的孤独感。老人也应多走出家门,跟邻里联络感情,如有同样独居或空巢的老人,不妨跟他们凑在一起吃午饭。社区则应尽可能给老人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可组织小区内孤寡老人一同用餐。
4、18~20点:容易出意外
老人发生意外主要集中在早上七八点和傍晚,傍晚比早上更多些。这可能和老人早晚出门较多,需户外锻炼或接送孙辈等原因有关。傍晚时,天色渐黑,视线不佳,也加大了意外风险。
对策:如外出锻炼,最好错开上下班高峰期,远离公路,且要量力而行,当身体不佳时不要强求,以免发生意外。如确实需要出门,建议穿上鲜艳的衣服,有一定警示作用。
女人四个最佳补血时间段
女性如何补血最有效?女性每个月都会有生理期,贫血对女性伤害很大,所以补血对于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女性补血方法有很多种,那么哪种方法最有效呢?除了要掌握最佳的补血时间之外,还要在在饮食上多下点功夫,下面就来看看女性补血的最佳时间段和补血的8大圣品,让你气色红润不化妆也很美丽喔!
女人补血养血的4个最佳时间段
1、月经来临过程
这时应忌吃辛辣食物,否则会导致经血量增多。同时也不能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凝血、滞血。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肚脐、后腰和脚心。冬天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2、月经结束后七到十天
一是要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暗耗阴血;二是女性在这个阶段依然不能贪凉,如果此时随意吃寒凉食物、经常熬夜,轻则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及月经紊乱,重则影响孕育。
3、排卵期身体热
为两次月经中间的3~5天。古人认为,女人在一月之中必有一天,会感到身体微微发热,并伴有较多的透明、拉丝状白带,这正是为怀孕做准备的时期。随著体内阴气不断。
小贴士: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于激动。准备怀孕的女性可以在这两天安排性行为。
4、排卵后至月经
这个时期,女性一定注意不要受凉,不能吃冷饮等温度低的食物,有些食物本身寒性大,比如梨、葡萄、山竹、西瓜等,此时也要尽量不吃。可多喝一些山药粥,以健脾、补肾气。
女性补血养血的8种最佳食材
1、玫瑰酒——能活血
为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而苦恼的女性,多为肝郁气滞者,常伴有胸胀痛、月经不调、胸闷、气滞、抑郁等症状。可尝试玫瑰酒,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2、龙眼肉——含铁质
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和蔗糖等,具丰富的铁质。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
3、桑葚干——天然铁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是水果中的补血果。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
4、黑枣与蜜枣干——补铁养血
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
小贴士: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5、紫葡萄干——补血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葡萄皮,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
小贴士: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6、南瓜——补血
钴是构成维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帮助红血球正常运作;锌会直接影响成熟红血球的功能;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全都是补血的优良营养素。
小贴士:被誉为补血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必需氨基酸、钙、锌、铁,钴、磷。
7、萝卜干——铁质高
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8、胡萝卜——补血
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同时又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锻炼养生分时间
一、人体内生物钟处于最低潮的时间是清晨。
清晨,人的体温最低,脉搏最慢,生理功能状态最差。如这时锻炼,等于从人体的休息状态或尚未苏醒状态突然进入较剧烈的运动锻炼中,这是一种“冒进”,得不偿失。而人体的肌肉、关节从放松状态急速进入紧张强力状态,一时也难以适应。
二、人体最危险的时刻是清晨。
世界卫生组织有过统计,全世界清晨死亡者占一天总死亡者数的60%。清晨不仅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段,也是心脏猝死的高发时段。在清晨锻炼,尤其是运动量较大时,就等于在人体最危险的时段又猛然地增加了心脑血管的负担。
在绝大多数血压正常的人群和约70%的高血压病人中,夜间血压比日间血压要低10%左右。具体情况是: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2~3点降至最低。清晨起床后(6时)血压急剧上升,约8时到9时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甚至比夜间高40至50毫米汞柱以上,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清晨高血压(血压晨峰)”。这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是个危险时刻,因为此时病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外一夜没有喝水,病人又经呼吸丧失不少水分,血液黏稠度增高。而且,若是有动脉粥样斑块的高血压病人,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有研究显示,清晨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其他时间的3倍;心肌梗死在上午9点的发生率比晚上9点高3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高峰也在上午9点到12点。因此,控制血压的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起床就锻炼无疑会使发生不测的可能性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