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别滥用止泻药
秋季腹泻别滥用止泻药
误区:滥用止泻药
用药治病讲究对症,刚开始腹泻就用止泻药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其对人体的毒害。此时如果使用强效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当然,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止泻剂。
具体说来,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容易错用的止泻药物有以下几类:
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为一种极强的长效抗腹泻药物,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强度比吗啡还大,能直接作用于肠壁,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肠蠕动和收缩,使肠功能恢复正常,因此能迅速止泻,并很快消除不适感。但该药用于低龄儿童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我国规定,易蒙停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2岁以下小儿禁用该药也叫止泻宁。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毫克、硫酸阿托品0.025毫克,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的作用类似吗啡,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作用亦很强烈。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导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且死亡病例集中于两岁以下小儿,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因此两岁以下小儿禁用,两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并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该药用于胀气及消化不良性腹泻,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及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且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物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可影响肠道的营养吸收,因此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的治疗。
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当秋季来临时,很多人都无法快速适应,导致出现了腹泻的情况。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婴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秋季腹泻的治疗以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繁殖)、保护肠道黏膜、补充液体为主。
宝宝秋季腹泻如何护理
1、严重者需就医
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2、不能吃止泻药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3、调整饮食
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患儿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患儿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 以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
4、预防脱水
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患儿增加饮水。当患儿因为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或已经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要给他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则需输液。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保护臀部
每次便后都要为患儿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被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红屁股”。
小儿秋季腹泻的6大误区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
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进入秋季后,宝宝特有的一种腹泻病。由于暑热刚过,家长还笼罩在夏季传染病特别是中毒性痢疾的恐惧中。宝宝又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发生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多(可达数十次),患儿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
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泻”简称“秋泻”。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欧、亚、美、澳、非各洲也都流行。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大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许多人不知道婴幼儿秋季腹泻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也就不了解怎样预防。其实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容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如果照管宝宝的人双手接触过宝宝的粪便,没有彻底消毒洗净,手污染了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往往会造成再度、多次感染。轮状病毒也会通过生活用水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等传播。
因此,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烧煮消毒20分钟;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宝宝的用具与大人分开,患病宝宝应有专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锅。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苗在我国近两年开始应用,属于自费疫苗,所以多数家长还不太了解,再加上3岁前计划免疫排得很满,往往家长想不到,宝宝也没有机会接种此类疫苗。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但由于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获得免疫维持时间较短,轮状病毒又有A、B、C、D 4个亚型,相互没有交叉免疫,疫苗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所以疫苗需要每一年到一年半接种一次,保护率可达75%至80%。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有的家长以为秋季腹泻也不例外,于是多种抗生素一起上,狂轰滥炸,结果没炸着病菌,反倒伤了免疫系统,使得病毒有机可乘。
轮状病毒跟其它病毒一样,是不怕抗生素的。抗生素消灭了肠道正常细菌,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刺激细菌释放毒素、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另外,应用抗生素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每天腹泻十几次,心疼宝宝,就把自己服用的痢特灵等止泻药给宝宝服用。岂不知痢特灵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儿对痢特灵的敏感性特别高,痢特灵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不宜使用。其他止泻药物: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两岁以下婴儿禁用;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宝宝腹泻或腹胀。因此,千万不可给宝宝滥用止泻药。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宝宝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长时间禁食或长时间控制饮食)。而过多地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剧腹泻,同时也不利于宝宝肠胃的修复。在宝宝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宝宝不吃时,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
秋季腹泻预防的误区
●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婴儿消化不良如何用药
1、胃黏膜保护药
这种药物不但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还能吸附病原体。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尤其对儿童病毒性腹泻(例如秋季腹泻)疗效较好,因没有杀菌作用,所以不能代替抗生素。
2、助消化药
婴儿消化不良可使用助消化药,让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运作得更好。这类药物的代表有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麦飞鸣(乳酶生)等。此外,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情况时,适当服用一些副作用小的助消化中成药,如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衍生开奶茶等,也能起到一定的助消化作用。
3、促胃动力药
这类药物能促进胃排空,并加强肠蠕动,爹地妈咪应该在医生的嘱咐下喂宝宝吃药。
4、止泻药
当宝宝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症状时,可给宝宝服用止泻药,如果宝宝腹泻比较严重,家长务必第一时间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警惕小儿腹泻的6个误区
误区1: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截动态图有秒招
·大渝社区 有你更精彩
·腾讯财经启动财智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宝宝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长时间禁食或长时间控制饮食)。而过多地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剧腹泻,同时也不利于宝宝肠胃的修复。在宝宝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宝宝不吃时,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
食物止泻的方法
(1)苹果煮米汤:将米炒至焦黄后碾粉,用水煮热后再加入切成碎末的苹果,煮沸成稀糊状。每天3~4 次,每次100-150毫升。
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就成了糊精,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且易于消化。并且米汤还有补充体液的作用。熟苹果则含有果胶和鞣酸,有收敛作用,且能吸附细菌和毒素。
(2)胡萝卜汤:将胡萝卜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煮沸(按500 克胡萝卜加1000 毫升水的比例)。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
胡萝卜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食物。
以上两种汤中,均可加适量的盐、糖。也可将两种汤一起制作成“胡萝卜苹果煮米汤”。这些汤不仅能给婴儿提供部分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许多人不知道婴幼儿腹泻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也就不了解怎样预防。
其实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容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
另外,如果照管宝宝的人双手接触过宝宝的粪便,没有彻底消毒洗净,手污染了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往往会造成再度、多次感染。
轮状病毒也会通过生活用水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等传播。
因此,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烧煮消毒20分钟;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宝宝的用具与大人分开,患病宝宝应有专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锅。
误区3: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
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进入秋季后,宝宝特有的一种腹泻病。由于暑热刚过,家长还笼罩在夏季传染病特别是中毒性痢疾的恐惧中。
宝宝又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发生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多(可达数十次),患儿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
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泻”简称“秋泻”。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欧、亚、美、澳、非各洲也都流行。
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大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误区4: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苗在我国近两年开始应用,属于自费疫苗,所以多数家长还不太了解,再加上3岁前计划免疫排得很满,往往家长想不到,宝宝也没有机会接种此类疫苗。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但由于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获得免疫维持时间较短,轮状病毒又有A、B、C、D 4个亚型,相互没有交叉免疫,疫苗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所以疫苗需要每一年到一年半接种一次,保护率可达75%至80%。
接种方法:
1、 用疫苗内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宝宝口内并使其咽下。应一次服用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
2、 疫苗已被调制成适宜婴幼儿的口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掺入5~10ml牛奶中,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禁忌症:
1、 严重先天性疾病、过敏史、免疫缺陷者禁用;
2、 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暂缓接种。
副反应:一般轻微,个别宝宝出现反射性呕吐,极个别宝宝低烧和一过性轻微腹泻,一般不需处理。
误区5: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
有的家长以为秋季腹泻也不例外,于是多种抗生素一起上,狂轰滥炸,结果没炸着病菌,反倒伤了免疫系统,使得病毒有机可乘。
轮状病毒跟其它病毒一样,是不怕抗生素的。
抗生素消灭了肠道正常细菌,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刺激细菌释放毒素、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
另外,应用抗生素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误区6: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每天腹泻十几次,心疼宝宝,就把自己服用的痢特灵等止泻药给宝宝服用。岂不知痢特灵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儿对痢特灵的敏感性特别高,痢特灵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不宜使用。其他止泻药物: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两岁以下婴儿禁用;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宝宝腹泻或腹胀。因此,千万不可给宝宝滥用止泻药。
孩子秋季腹泻怎么冶
1.多喝盐开水补充电解质以免脱水,注意是盐开水,不能加糖,这种病不象其他的腹泻,是不可以吃糖的,会加重病情。
2.用蒙脱石散,也就是思密达,它是专门治疗急性腹泻的,秋季腹泻没有专门的特效药,但用思密达会很快减轻病情。
3.不要滥用止泻药物或止泻秘方,,象妈咪爱、丁桂儿脐贴之类的普通止泻药物对治疗秋季腹泻是没有用处的,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4.注意卫生,洗过的尿布、衣裤要用开水烫,把病菌烫死,以免交叉感染拖延病程。宝宝的屁股要经常用温水清洗,再擦些爽身粉、护臀霜最好。
秋季腹泻预防的误区
到多,由稀到浓地循序渐进。
宝宝秋季腹泻的认识误区
●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