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止血带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止血带是医院各科室进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输血治疗时必须使用的医疗用品,而且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属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1]。研究表明:未经消毒的止血带携菌率为 100% [2],其管理不规范极易造成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我科通过几年实践经验证明,止血带规范管理,改进止血带清洗方法,保证止血带消毒质量,能有效阻断医源性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方法
1.1 止血带的使用 根据病区患者多少准备足量的止血带,要求多于日平均患者数10-15根,以备用。护士输液时,根据输液人数将止血带取出放入清洁干燥的容器内,置于治疗盘中,一人一止血带,使用后的止血带放入弯盘内,统一集中处理。
1.2 止血带的回收及处理 将使用后的止血带由科室自行清洗消毒改为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浸泡于消毒液中→常水冲洗→加酶洗涤剂洗涤→专用长毛刷刷洗→常水冲洗→去离子水精洗→干燥箱干燥→用清洁包装袋包装→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期、责任人→下送临床科室。每天更换。
2.结果
病区止血带连续使用1 h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病原菌检出率为100%,经科室自行消毒处理后病原菌检出率为5%,菌落数>15 CFU/cm2,且有致病菌存在。统一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后,经细菌培养 1~9 d,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 cfu/cm2,均无致病菌生长。
3.讨论
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止血带因使用频率高,与患者接触密切,大多重复使用,已成为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大隐患。病区加强止血带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一人一带一使用一消毒,而且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止血带的消毒质量,切断了致病菌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上我们介绍了如何将止血带用来消毒的各种方法,当给自己止血的时候还要减少对局部的伤害,止血带止血之后也要尽快的采取另外的措施,因为不可能止血带一直都绑着,要试着将止血带松掉,但是必须要保证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自己也要避免乱动,这样是很危险的动作。
如何快速止血
1、 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 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3、动脉出血止血法
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指压法
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方法是,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代做止血带。
上好止血带,在上面做明显的标记,写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2~5分钟,此时用局部压迫法止血,再次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应上下稍加移动,减少皮肤损伤。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压迫血管时间过长,造成肢体坏死。支脉出血经初步止血后必须尽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用什么东西止血最快呢
A、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B、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颈后动脉。
C、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D、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
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掌握一些生活的常识,上面就是对用什么东西止血最快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想要更好的止血一定要根据身体的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同时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止血带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1 止血带的使用 根据病区患者多少准备足量的止血带,要求多于日平均患者数10-15根,以备用。护士输液时,根据输液人数将止血带取出放入清洁干燥的容器内,置于治疗盘中,一人一止血带,使用后的止血带放入弯盘内,统一集中处理。
1.2 止血带的回收及处理 将使用后的止血带由科室自行清洗消毒改为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浸泡于消毒液中→常水冲洗→加酶洗涤剂洗涤→专用长毛刷刷洗→常水冲洗→去离子水精洗→干燥箱干燥→用清洁包装袋包装→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期、责任人→下送临床科室。每天更换。
2.结果
病区止血带连续使用1 h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病原菌检出率为100%,经科室自行消毒处理后病原菌检出率为5%,菌落数>15 CFU/cm2,且有致病菌存在。统一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后,经细菌培养 1~9 d,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 cfu/cm2,均无致病菌生长。
3.讨论
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止血带因使用频率高,与患者接触密切,大多重复使用,已成为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大隐患。病区加强止血带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一人一带一使用一消毒,而且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止血带的消毒质量,切断了致病菌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外伤急救的步骤是什么 止血包扎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呼吸骤停的现象,那么出血也是外伤中常见急症之一,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
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出血不同要讲究不同的止血方法
止血前需检查清楚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种类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1) 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血管出血。这种出血常能自动停止。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即可止血。
(2) 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止血的方法和毛细血管出血大致相同,但须稍加压力缠敷绷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血目的。
(3) 动脉出血: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身边没有器材或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2、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
注意:缚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如需较长时间缚止血带,则应每隔半小时松解止血带半分钟左右。在松解止血带的同时,应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
止血是外伤的基本技术之一,自其中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
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1、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2、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3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4、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血管瘤应该如何护理
一、首先压迫止血是首选。压迫止血也有几种方法:
1、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是一根柔软有弹性的橡皮管(家里没有止血带可用松紧带代替)。扎止血带时,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要先垫上消毒纱布或毛巾,松紧要适当,以达到能止血的目的。并标记扎上止血带时间,每隔30分钟至1小时放松2至3分钟。此外,抬高伤肢也可能帮助止血。
2、屈肢止血:前臂和小腿血管瘤出血时,可在肘窝处放一纱布垫,然后弯曲肘、膝关节,即可止血。
3、绷带加压:适用于较小的血管瘤破溃出血,用消毒纱布盖好伤口,用绷带加压包扎。
4、指压止血:用手指把创面的近心脏一端用力压在骨头上,以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
二、血止住以后用消毒液消毒创面,创面较大或出血较多及时上医院止血消毒,抗感染治疗。
1、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不要碰水,局部可以用金霉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或百多邦等消炎药膏。
2、创面结痂后等其自然脱落,避免外力脱落。
3、创面结痂脱落后,及时上医院治疗,早期治愈血管瘤,避免下次破溃出血。
如果出现一些血管瘤破了的创面较大,而且位置较深的血管瘤,会出血多而且时间长,在家里做好初步止血工作后及时上医院请医生做预防感染措施。
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使用部位
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选择宽度至少5厘米(2英寸)的布带,当作止血带来使用。如果被迫使用更窄的线(电线或者是绳索)的话,必须垫上折叠多层的布料,以减少不适感,避免损伤神经或者肌肉。
止血时,将止血带沿着肢体捆绕3圈,系成一个半结,在结上放上一根轻便的短棍,再把它捆成双结。必须把止血带捆紧一些,直到出血停止。止血时,止血带必须捆得足够紧,以阻止血液供应,但是要有间隔地松开一次,上述捆扎的方法可以方便松开。血管结扎好后,应完全解开止血带。
急救方法
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对大出血病人,应在上止血带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要用无菌水(煮沸后的水)清洗伤口,并且用干净的指头轻轻找出深层的动脉,用消毒线小心扎住动脉。这是开放性的伤口被触及的第一次。如果动脉断裂得很彻底,末端可能会萎缩,寻找会很困难。当你确信动脉在某小块组织中时,可以用大号的针将整个组织都缝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