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夏季热的特色中医疗法
小儿夏季热的特色中医疗法
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发生在夏季暑热天气的小儿季节性发热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以人夏天气炎热时长期发热,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为特征。中医治疗此病疗效显著、处方灵活、方法多样已得到公认,兹选取近年来治疗本病的一些比较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作一综合叙述。
中药汤剂
汤药治疗小儿夏季热应用最广。其处方灵活,变化多样,疗效肯定,不少医者用汤药内服治疗小儿夏季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如陈越认为小儿夏季热病是由于“元气虚于下,暑热淫于上”,病机为“上盛下虚”,故自拟清暑温下汤[青蒿、黄芪、太子参、益元散(冲)、白术当归、黄连、焙附子、扁豆花(或衣)、南沙参、山药或薏苡仁]治疗小儿夏季热32例,结果治愈19例,占59.4%;有效ll例,占34.4%,总有效率93.8%。姜鹤林等根据其父姜子龙经验,运用石荷饮治疗小儿夏季热54例,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6%。陈子昂根据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在原方基础上加西洋参、淡竹叶、地黄等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7%。王在峰认为小儿夏季热是由于小儿稚阴稚阳,不能耐受酷暑,暑邪乘虚侵袭而发病,用解热汤(金银花、连翘、荷叶、佩兰、薏苡仁、竹叶、陈皮、牡丹皮、山药)治疗小儿夏季热120例,治疗组痊愈76例,显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涂仁安等认为小儿夏季热病机为脾胃气虚、湿热内郁,治以健脾益气、化湿透热。方用自拟益气透热汤加味[太子参、茯苓、藿香、薏苡仁、炙甘草、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蒲公英、薄荷(后下)、鱼腥草、炒谷芽、炒麦芽]。结果: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中成药
中成药是无数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其含量精、服用方便,符合小儿用药的特点,治疗小儿夏季热其疗效也值得肯定。如吴小玫等曾报道用新雪丹(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小儿夏季热32例,结果显效8例(占25.O%),有效21例(占65.6%),无效3例(占9.4%),总有效率为90.6%。黄东宁等报道用清开灵合参麦针治疗小儿夏季热40例,结果该组病例经用药1~3个疗程,28例发热及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率为70%,最快者用药3 d,最慢者用药20 d,其中2例停药后体温有回升现象,经再治疗症状消失。南国推荐多种中成药治疗小儿夏季热,其中中成药内治法有:暑伤肺胃型用金梅清暑颗粒、双清口服液、复方金银花冲剂;脾阳不振型用补中益气汤;下虚上盛型用二仙口服液配合银黄口服液、人参固本口服液配合双黄连口服液、鹿茸口服液配合清开灵口服液等来治疗,而中成药外治推荐用紫雪散敷脐、柴胡注射液滴鼻、风油精足浴退热等。
外治法
“外治之理即是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是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安全、毒副作用少等优势,尤宜于小儿,故不少医者青睐于外治法治疗本病。如王霞运用新加香薷饮加减药浴治疗小儿夏季热2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经治疗3~6次后,汗出热退,2周内无复发者13例;经6次治疗后汗出热退,3日后再发热,体温最高为37.6℃者8例。治愈率61.9%,显效率38.1%,总有效率100%。胡献国Do]采用敷足疗法、药浴疗法、滴鼻疗法、填脐疗法、足浴疗法治疗本病有效。蔡荣丹C11]还认为井泥敷脐、腌成鸭蛋浆敷足底、卧砂床也可治疗本病。
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本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赵敏奇等曾用半刺加拔罐治疗暑伤肺胃型小儿夏季热3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O%,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兰家长[1 3]在清暑护阴、培本固元的治则下,用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清脾土等手法治疗小儿夏季热100例,结果痊愈8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马宁钉应用掐总筋、分阴阳、清脾土等手法治疗小儿夏季热72例,结果痊愈58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100%。刘华运用足反射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10例小儿夏季热,疗效显著而确切,经1~3次治愈4例,5次治愈2例,5次以上治愈
空心菜什么人不能吃呢
1.专家介绍,空心菜是碱性食物,含有钾、氯等调节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后可降低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对防癌有益。但是,空心菜属于性寒的食物,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多食,血压过低、手脚容易无故麻痹或抽筋的人,也不宜多吃。
2.空心菜富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和多种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B2等。空心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加速肠蠕动,促进体内毒素和有毒物质的排泄。空心菜中的叶绿素有“绿色精灵”雅称,有健美皮肤、洁齿防龋之功效。
3.中医认为空心菜还是治病良药,它属于旋花拉植物,味甘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作用,对夏季出现的暑热烦渴、便结尿黄以及炎热产生的痔疮、衄血、尿血等热症,皆可多食空心菜予以解除。本品药食皆优,堪称夏季佳蔬。小儿夏季热(疰夏)可用空心菜汁调盐频服予以清热;对于夏季常出现的疔疮肿或毒虫叮咬以及痱子、湿疹之类皮肤病,劝君多食空心菜,同时另取它捣烂外敷患处即可。
青蒿的鉴别与应用
青蒿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玟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下膛渐细小呈条形。质略硬,断面黄白色,中部有髓,白色,叶互生,暗绿色,卷缩,完整者展开后呈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临床常用于暑热外感、发热无汗或温热病发热恶寒等证,还可用于治疗疟疾。因青蒿能退虚热,故还可用于阴虚发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临床常用的蒿芩清胆汤、青蒿鳖甲汤、清骨散都是以青蒿为主药而制成的。主治阴虚潮热骨蒸,外感温热暑湿,头目昏晕,疟疾,黄疸,泻痢,疥癣,皮肤瘙痒。
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常配银花、连翘同用;治疗多种虚热,如骨蒸劳热、盗汗、温病热入阴分,亦可治疗久热不退及小儿夏季热,本品治疗疟疾发热疗效颇佳,常配鲜荷叶、鲜竹叶、金银花、滑石甘草、西瓜翠衣等配伍;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疟之功,常与茵陈、栀子、黄连、黄柏、蛇床子、苦参等配伍。每次用青蒿12克,加适量水煎后服用,热饮或放凉饮用均可。若加入绿豆、菊花、冰糖,则更是香甜可口的防暑佳品。
夏季儿童发烧不要轻易退热
“发烧”是夏季热最常见的症状,其高烧型态多呈现规律性。体温每天从清晨起逐步上升、中午持续、午后渐退、傍晚最低,入夜后又开始升高,每日体温呈规则变化,一直持续到夏季结束为止。期间除了发热及些许食欲不振、哭闹等反应外,少有其它不适症状。此症状常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尤其是小于1岁的宝宝。
对于夏季热的治疗,基本上不需借助药物,退烧药仅是以备不时之需。若孩子高烧病确定是夏季热,最简易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吹冷气”。把室内温度调至合宜,即可有效解除小儿夏季发热症状。
如何对付夏季宝宝发烧:夏季儿童发烧不要轻易退热
许多人有发热恐怖症,怕儿童烧出什么毛病,不时地给孩子服退烧药,结果热度还是退不下来,要么暂时退了下来,一会儿也会再度上升。由于发烧会消耗人体的大量体液,正确的方法是应及时给孩子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也要按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
许多儿童发烧时,家长都会采用外部降温的方法,如脱衣服、洗浴、用冷水、温水或酒精擦浴等,这种方法也不科学。因为物理降温也是与生理机制相矛盾的,除非事先已通过药物降低了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否则小孩暴露身体或擦洗,只会引起身体颤抖,皮肤起鸡皮疙瘩。因为身体会努力将体温维持在体温调定点。另外,酒精还能被小儿娇嫩的皮肤吸收,在血中被测及达到中毒危险的水平。
对待儿童发烧,只有找准了发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适当用药,精心护理,体温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小儿“夏季热” 无需药物治疗
“夏季热”的发热呈迁延性,持续1-3个月,体温多在38℃以下的低烧,38.5℃以上的高烧比较少见。到了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药而愈。目前尚未发现“夏季热”有传染性和免疫性。患此病后,下一年仍可复发;有的患儿可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一年度轻,病程亦较短。
治疗:控制室温和物理降温。小儿“夏季热”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是控制室温,若能保持恒温则更佳,一般建议将室温调整在24℃左右,少数患者需要置于20℃的冷气房内,体温才缓缓下降。当退烧以后,病儿的食欲渐恢复,睡眠也转好,不再哭闹或不安。
此外,还要注意居室通风凉爽,保持空气清新。给小儿穿柔软、宽大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也可进行物理降温,如采用温水浴。因为温水浴能使小儿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散热,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水温可控制在34℃~36℃,每次洗20分钟,每天洗2~3次。
饮食宜清淡,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等。此外,可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止渴和利尿作用的食物、饮料,如西瓜、冬瓜、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以利于排尿降温。
小儿“夏季热”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但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对于“夏季热”的治疗,也并不需要借助药物,退烧药只需备用,当体温过高时才给予。需强调的是,大多小儿“夏季热”患者,忌使用抗生素降温,抗生素对此无效,反而会引起菌群失调。
另外,虽然“夏季热”患儿需要在冷气房间里,但是直接吹电风扇和长时间使用空调都不宜。因其抵抗力差,如果吹电风扇过大和长时间使用空调,反而会导致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蔷薇花粥的做法 功效
可清热解暑,适用于小儿夏季热、中暑头晕等。
儿童夏季发热性疾病家庭预防
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是炎夏酷暑时节,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主要由于小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慢,难以适应夏秋酷暑环境所致。小儿得了“夏季热”,表现为发热,烦燥,易哭,唇干,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多,量也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疲乏嗜睡,形体消瘦。而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及其他功能检验时,又无病理性改变。因此,医生常把“夏季热”的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发热呈迁延性,热程可持续1至3个月左右,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多在38℃至39.5℃之间,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陈主任表示,患此病后,下一年仍可复发,有的患儿可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前年度轻,病程亦较短。虽然此病可不治而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若不切实加强护理预防,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小儿“夏季热”缺乏特效药,因此防治的重点在于加强护理预防。
首先要注意居室通风、凉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给小儿穿得过多过紧,要穿柔软、宽大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坚持每天1—2次,可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
其次注意饮食营养。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营养,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乳类、蛋、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类等,适当补充含卵磷脂、脑磷脂、神经脂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鱼等,以促进小儿脑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和完善。此外,常给孩子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止渴和利尿作用的食物、饮料,如西瓜、冬瓜和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
此外要留心病情变化,及时求医求治。小儿患“夏季热”后,若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确保小儿健康。
火炭母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痒
火炭母有凉血止痒的的功效,用于皮炎、湿疹、脓疱疮、霉菌性阴道炎、白带等病症,可均用本品煎水外洗。《广东中草药》:凉血解毒。治小儿夏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