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痢疾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宝宝痢疾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1因痢疾是有传染性的,所以发病时要隔离患儿至大便正常后1周。对病儿的碗、杯、筷等用具要进行消毒,衣服和被褥要勤洗勤晒。家长护理病儿时也要经常洗手,以防止传染。
2保持充足睡眠,注意病儿腹部保暖,病儿居室要保持安静、凉爽,以给病儿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
3发病期间一定要让病儿多喝水,最好是早上喝点淡盐水,其余时间可多喝果汁糖水或是白开水。对呕吐、腹泻严重的除了输液外,要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
4饮食要清淡,发病期间食物不要沾油。像喝一些汤粥之类的只放盐不放油.急性期间牛奶也不要喝,可喝些大米小米汤。
注意事项:不要让宝宝吃冷食冷饮,以免加剧胃肠蠕动,加重痢疾。
宝宝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
临床表现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4.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5.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6.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治疗
1.清热化湿法:郑耀坪认为急性菌痢大多为湿热痢。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60例,结果在体温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恢复、大便培养转阴、末梢血象好转和毒副作用等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复方新诺明,口服)。本方由白芍、黄芩、黄连、黄柏、槟榔、马齿苋、广木香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有清肠化湿、调和气血、通腑导滞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黄柏、马齿苋等均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白芍有抑制痢疾杆菌、解痉止痛的作用;木香、槟榔增强肠蠕动,缓解胃肠胀气;槟榔还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等作用。[1]陈中洲用苦参薤白汤(苦参、薤白、山楂、当归、木香、甘草、白芍等)治疗痢疾78例,总有效率达95%。本方重用苦参,苦参清除肠中湿热。现代研究表明,苦参中含的苦参碱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薤白头辛通滑利,有温中通阳之功,能化秽浊之气;木香、当归行血调气,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之,共奏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之功。
2.寒温并用法:刘百祥等用加味椒艾丸治疗小儿菌痢101例,疗效满意。方为乌梅、艾叶、川椒、赤石脂、干姜、槟榔、黄芩、黄连等组成,全方寒温并调,具燥湿运脾,导滞清痢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川椒、艾叶、干姜为胃动力药,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乌梅改变胃肠道酸碱度,不利细菌繁殖生长;黄连、黄芩对痢疾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赤石脂有吸附作用,能大量吸收病理产物,使之排于体外,减轻全身中毒症状。[3]马洪源采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具有调和肠胃之功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取得良效。
宝宝痢疾小儿推拿 寒湿痢小儿推拿
主证:痢下赤白黏动,白多赤少,里急后重,腹痛不剧;神疲蜷卧,四肢欠温,腹胀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指纹红紫。
治则:温化寒湿,理气通滞。
推拿处方:补脾土,揉板门,推四横纹,大肠,平运内八卦,揉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
推拿方义:补脾土,揉板门,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以温中阳,化寒湿,促运化;推四横纹,平运内八卦,推大肠,揉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则理气,通滞,止痛。
宝宝得了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1、急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着。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2、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导致肠道狭窄,若瘢痕正在肠腺开口处,可阻塞肠腺,导致囊肿形成,其中贮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出。分型如下:
(1)慢性隐伏型: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
(2)慢性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重要的传染源。
(3)慢性型急性发作:病人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宝宝痢疾的症状
1.潜伏期 自数小时至8天不等,大多数为1~3天。
2.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随后有叙述,在此先讨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经过。
(1)急性细菌性痢疾: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疾患儿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大便很快成形,婴幼儿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②非典型痢疾: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稀便,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粪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在流行时,这类病例数可能超过典型病例数,因其经过类似一般肠炎,易被忽视,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得了痢疾的宝宝要如何护理
对于小宝宝来说,自身免疫力比较低,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经常生病,而痢疾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发病属于急性,还会伴有发烧的症状。其发病病因主要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所致,宝宝患了痢疾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那么用药后如何护理宝宝呢?
让宝贝卧床休息
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
在急性期进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如牛奶等,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切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
注意保持臀部卫生
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更需要精心护理臀部,每次便后都应该用湿纸巾擦拭肛门及臀部,然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
避免宝贝排便时间过久,由于频繁腹泻,所有入厕时间增多,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脱肛,因此要尽量避免排便时间过久。
做好隔离防护
菌痢隔离期一般为7天,最好把患儿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与其他人进行隔离,做到餐具单独使用,并每天进行15分钟煮沸消毒,其他及生活用品如衣物,被褥,台子,椅子,便器也应与家人分开使用,也要勤消毒,家长准备一套专门护理患儿穿的衣服。
以上内容是宝宝得了痢疾后的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小儿痢疾是常见的肠道疾病,宝宝患病后,家长们一定要细心护理,特别是当宝宝出现发烧症状后,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得到系统治疗后,家长们尽量按照以上所述护理宝宝。
宝宝拉痢疾的症状
一、 急性痢疾: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此型具有较典型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痢疾。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
4、中毒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慢性痢疾: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
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一般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宝宝痢疾推拿好吗 白痢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大便中有白色的黏液,同时有腹痛的症状,面色呈青白色,喜热饮,腹部发凉,小便清而长。
推拿方法:
主穴:分阴阳2-3分钟,以阳为主;推补脾经5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和天枢穴。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体内阴阳,让大便恢复正常颜色;推补脾经,揉一窝蜂可健脾并帮助想消化;揉外劳宫,捏挤神阙和天枢穴可温养下元,止腹痛,缓解腹胀腹泻。
配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大肠经3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温补肾气,使大小便趋于正常;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顺胃气,缓解腹胀,促进排便;推清大肠经可使大便成型,减缓腹泻的症状。